第749章
作者:浪得虛名      更新:2020-03-05 15:04      字數:2652
  衙門院內掛著燈籠視線極佳,常宇站在大堂門前的廊簷下麵帶微笑看著走進來的幾人:“再晚些咱家可就餓壞了”。

  “讓廠督大人久等了,卑職待會自罰三杯”當先一人抱拳道,突的看著常宇身後那人一怔:“可是馬總兵?”

  “唐大人”緊隨常宇身後的馬科心中一顫認出這人竟然是當年鬆錦大戰時並肩作戰的八總兵之一唐通,兩人已有數年未見,不曾想卻在東廠衙門遇到,自然一番寒暄感慨萬分。

  “唐總兵,也給在下引見一下馬總兵唄”正感慨之際一個魁梧壯漢走了過來,唐通趕緊拉一下馬科道:“這位是大名鼎鼎的黃得功黃總兵”。

  “原是黃總兵,正納悶誰有這等氣勢呢,久聞黃總兵勇猛今兒一見這氣勢果然名不虛傳”馬科和黃得功當真是沒見過麵,但相互之間自是聽過對方名頭。

  一聽馬科這麽說話,黃得功心中立刻就開了花:“馬總兵竟這般能言善道,俺要說的話都被你說了”。

  三人正互捧之際,見常宇突然快步走向院門:“尚書大人,大駕光臨蓬蓽生輝啊!”卻是兵部尚書史可法來了,馬科一震連忙向前見禮。

  史可法是軍方大佬也是個文官,卻不避嫌的來這個人人畏而遠之的地方可謂給足了常宇的麵子,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史可法是從南京空降過來的,和京官的關係還沒有多親密,簡而言之還沒來得及被拉入某個派係時就匆匆奉旨南下督軍剿匪了,所以他沒那麽多顧慮。

  其次,在他初臨京城時小太監已和他掏心掏肺,他知道這個小太監是個忠臣是個一心為大明幹實事的人,況且若非常宇及時馳援,這次別說他剿匪有功了,恐怕老命都丟在保定城了。

  當然最重要的是,史可法也是眼下大明極少一部分忠君護國的臣子了,所謂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他知小太監忠又見識過其勇,既然都是一心為大明效力為皇帝盡忠走的近些又怎麽了,何必在乎那些閑言碎語,以至於當東廠的番子去請他的時候,直接推掉兵部給他設的慶功宴奔東廠衙門來了。

  因為他知道小太監請客絕對不是為了喝酒,更不是為了風花雪月瞎扯,必然事關軍務。眼下沒有什麽比軍務更重要的事了。

  大堂正中一張圓桌,些許酒菜寥寥數人,這一個小規模高規格的私人宴,僅有並不尚書史可法以及黃得功,唐通,馬科三位總兵,而陪客便是東廠的第二號人物春祥以及他的私人狗頭軍師一方和尚李慕仙。

  春祥公務繁忙,本不欲來赴宴,但常宇卻暗示他必須到場,因為在座的都是軍方大佬給引見一番,日後自有方便之處。

  諸人落座,略作寒暄吃了幾杯酒些許菜後,便各自說了自己這近日所為,算是一個通氣會,聞得唐通這個苦力從薊鎮率兵馬不停蹄西去堵截韃子,又火急火燎去支援京城和韃子硬幹一場竟還傷了對方一員猛將後,諸人忍不住喝彩。

  馬科略顯尷尬,長呼一口氣:“在下手頭此時能用兵馬不過五千,除非從居庸關抽調人馬……這點兵馬不知道廠督看得上麽”。

  常宇淡淡一笑:“馬總兵久經沙場總該聽過一句話叫兵不在多,貴在精。您那五千兵馬拉出來雖不敢說能頂住韃子的騎兵,但胖揍京營應該不是什麽難事吧”。

  馬科嘿嘿一笑諸人也是相視大笑,幸虧王家彥不在場,否則還不氣的摔杯而去。

  但氣歸氣,卻也是事實,馬科的兵馬雖不及吳三桂的關寧騎兵那麽強悍,但亦是常年在各處征戰,殺過賊軍幹過韃子戰力相對內陸兵馬也是強橫的一筆,至少不遜色黃得功和周遇吉的部隊,隻不過是人少了些,主將蔫了些。

  “若說兩年前胖揍京營或還輕而易舉,不過此時……”馬科歎息舉杯仰頭一飲而盡:“久不經戰事,怕刀都生鏽了,實不相瞞諸位前些日子在平穀時遭遇韃子數千騎兵,僅兩個衝鋒便敗了下來”。

  “馬總兵不用自謙亦不用自貶,你這兩年雖未經戰事可不保一直養精蓄銳韜光養晦隻待今日呢,再者在韃子手底下吃點虧不丟人,韃子騎兵強悍這是事實咱們得承認,但卻也不是無敵,月前在關外本督和唐總兵聯手亦揍了他個屁滾尿流,而當時本督麾下兵馬幾乎也都是菜瓜蛋子,這主要取決戰術和鬥誌”。

  常宇又在不著痕跡的給他打強心針。唐通亦在旁邊附和,言之當時戰況如何慘烈,明軍如何英勇,諸人聽的心血澎湃,黃得功也借酒自吹:“前日在城南老子還和韃子幹了一場,若非那場大雨……”說著將常宇和史可法的目光瞥來便蔫了:“其實狗韃子就那樣,沒啥了不起的……”

  馬科心頭一熱,豈能聽不出諸人話中鼓勵之意,看了席間幾人心中五味雜陳,他在關外和清軍幹了數年,深淺自知各有優勢,隻是大明大廈將傾,就靠這幾個人扶的住麽?不由苦笑道:“廠督大人太過抬舉卑職了,卑職資質平平可沒有廠督大人那份天資,久聞廠督大人勇武且善練兵,麾下四營威震沙場,便連京營那些生瓜蛋子臨時磨了幾下都能拉出去和韃子幹了一場,據說打的還不錯呢,這等本事卑職是萬萬不能的”。

  話鋒一轉開始恭維常宇,不過也算實事求是,唐通和黃得功也深以為然,連史可法也是連連點頭,他三人皆和常宇並肩作戰過,親眼所見其本事,馬科見幾人神色真誠心道,看來傳聞不假,能讓黃得功和史可法都點頭佩服的人,那是一定是有真本事的了。

  “京營那點事馬總兵都聽說了,是不是次輔大人告訴您的”春祥端起酒杯向馬科敬酒,淡淡一句,卻讓馬科心頭直跳,東廠的人果然無處不在。

  吳甡是東閣大學士大明次輔,內閣的二把手,曆史上在大明朝快亡國那會深得急病亂投醫的崇禎帝重用,一口氣晉封其為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等……不過其並未有什麽作為,倒是醫術不錯。

  而讓馬科心驚是,他傍晚入城時先尋關係人打探消息,這個關係人就是次輔吳甡,兩人交情不錯,曆史上這會崇禎帝還讓二人領兵南征剿匪呢,後未成形。

  本以為去拜訪吳甡是件隱秘事,沒成想早就被東廠的人盯著了,然則事實上馬科還是多想了,春祥並非是盯著他,而是盯梢吳甡。

  按說吳甡雖無甚才幹但也是個忠臣,相當年魏忠賢隻手遮天時他都幹硬懟,周延儒為相時欺上瞞下和他也是水火不容,這種直臣為什麽要盯著他。

  就因為他太直了,當年魏忠賢的陰影太重,以至於他對東廠對太監都由著極大的偏見和防備心,即便常宇並未有什麽私欲且戰功赫赫,但依然被他緊緊盯上了,當真是吹毛求疵雞蛋裏挑骨頭,甚至捕風捉影……

  既是如此,你盯著我,我豈能逍遙自在,春祥便把他列為重點目標之一,隻是巧了馬科今兒去拜訪被發現罷了,此時說來卻讓馬科心驚肉跳一番。

  “在下和次輔大人有些交情,今兒回京時特意去拜訪了一下,說些些閑話,聽了很多廠督大人的豐功偉績,當真卑職敬佩不已”後邊這話就是對常宇說的了,一邊奉承一邊表示人家都說你的好,沒說別的。

  常宇笑而不語,舉杯一飲而盡,突然想到了什麽:“馬總兵和黎玉田熟悉麽?”他記得史料記載兩人前後腳投降清軍,且一同領兵南下為清軍效力和明軍作戰。

  “曾在關外共事過,卻無深交,黎大人現在還在關外麽?馬科這句話一出口,常宇便確定他倆真的沒啥深交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