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衝入
作者:浪得虛名      更新:2020-03-05 15:01      字數:2272
  ?

  西山和寧遠城中橫著一支近萬人馬,這支兵馬名天助軍,隸屬八旗漢軍的漢軍鑲藍旗,統帥乃大清三順王之一智順王尚可喜。

  尚可喜今年四十歲整,至此他也已投降滿清整整十年,期間跟隨皇太極打朝鮮攻大明立下汗馬功勞,特別是兩年前鬆錦大戰圍攻鬆山,杏山立下赫赫戰功。

  十年彈指一揮,物是人非,尚可喜對大明早已沒了任何故土之情,不知不覺間已成為滿清的劊子手。

  寧遠城上鼓聲大振不熄,但卻未見其他動作,這個反常之舉弄的多爾袞等人疑惑不解,卻又疑神疑鬼,不明吳三桂在搞什麽名堂。

  喝令尚可喜緊盯著城內官兵動向,一邊傳令尼堪加快攻山進度。

  尼堪也想快啊,然則山道崎嶇狹窄,不宜騎行,深一腳淺一腳在亂石荊棘中踏雪而行,小心翼翼的行了數裏後,望眼前一幕立時瞋目扼腕,怒不可遏。

  先前進山的二百餘清兵,屍體就那樣橫七豎八的堆在穀口,有的被巨石砸的腦漿迸裂,有的被利箭穿喉而過,有的被火槍轟的麵目全非……

  該死的明狗,不殺爾等誓不為人!你看臉色鐵青,雙拳緊握,四下掃視見山道兩側陡峭,到處都是淩亂痕跡,血跡斑斑,很顯然這支人馬尚未進穀便在此地造伏。

  眼前山穀寬闊,可容數馬並行,然則兩側如刀切一般,抬頭望天,猶如一線,若明軍在上麵設伏,更是有進無出。

  驍勇之人都有一股逆流而上的魄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何況職責所在不容退縮,尼堪心中殺意滔天,恨明軍入骨,豈能就此知難而退,立刻令麾下從山道兩側強登上穀頂,左右各兩百,餘下隨他入穀。

  一線天穀頂某處哨所內,胡嶺遠望山口外清軍集結,漫山遍野的清軍正在涉險攀峰,山道內一支千人清軍已到了穀口,分兵左右正在往穀頂攀登,另一波人馬竟大搖大擺的進入山穀,當真是膽大的很呀。

  自從進山之後,小太監便把山中諸事交由胡嶺,小到柴米油鹽,大到警衛防守工事,皆有他一手操辦。

  常宇率兵出山伏擊清軍,他便在山中完善各種工事,明暗哨,明暗樁,射擊點,伏兵點,穀頂備滾石,穀內設障……

  先前兩百清軍入山,讓胡嶺練了次手,檢驗工事質量的確過硬,不傷一兵一卒,一舉殲滅,屠了個精光。

  可現在清軍加大兵力,算上山口處漫山遍野開山辟路的人馬數千,難度開始增大。

  不過胡嶺還是有十足把握,把這數千清軍擋在山外。

  趁著山口那些走野路子的清軍一時難以靠近,那就想先把山穀裏這千餘人馬給吃了吧,觀察片刻,胡嶺下了決定,立刻傳令讓埋伏在北側山穀上的常豐和魏誌通,讓他們分一撥人馬幹掉那些從山穀口企圖登頂的清軍。

  同時又令老九率領的家丁從磨石溝出發進入山穀,正麵迎敵!

  穀內平整,積雪有雜亂蹄印延至深處,抬頭天空如一線,兩壁如刀削,高聳入雲,讓人膽顫心寒,若是上邊有伏兵的話……

  尼堪率領五百悍卒,刀出鞘箭上弦,沿山穀警惕行走,入穀百餘米後,突然身後槍聲大起,諸人大驚,回首張望卻不見又伏兵,聞殺聲處,原是在後方穀頂,看來從穀口登峰的清軍和明軍幹上了。…~愛奇文學 !¥最快更新

  趁那邊牽製住了明軍,趕緊往穀裏衝,尼堪做了個手勢,下令麾下急行,卻突然頭上一聲大喝,巨石如雨墜下,瞬間砸死砸傷數十人,清軍慘叫連連,驚慌四下逃竄,往兩側山壁凹處躲藏,雖躲開頭頂巨石,且不免被跳石所傷,更要命的是,穀頂上兩側的明軍開始交叉往穀底射擊,或火槍,或弓箭。

  還擊!還擊,尼堪躲在山壁凹處大聲嘶吼,十餘親兵以盾牌扶住他。

  “往裏衝,往裏衝……”

  沒錯,遇到這種當頭襲擊,最忌原地不動,無疑等死,拔腿衝過埋伏點才是最佳的應對方式。

  驚慌失措的清兵一邊以盾牌擋箭矢,一邊貼著山壁凹處急急朝穀內衝去。

  百米外,老九持刀,聞聲愈來愈近,呼吸變得沉重,身後的兩百家丁如他一般,雙眼盯著正前方,緊張又十分期待,那裏是山穀的一個轉彎處,憑感覺再過三十步那些清軍就能逃到那兒,一旦露出頭,他們就殺將過去……

  山洞隔音效果非常好,寧遠城上鼓聲如雷,山中殺聲震天,洞中常宇和兩營將士幾百人睡的昏天暗地,呼嚕聲此起彼伏!

  他們實在太累了!

  唯吳惟英是坐立難安,躲在洞口往外窺探,依稀可聞殺聲,僅見遠處山穀上步兵營正在狙敵,或在推石頭,或者開槍或在張弓……

  隻是到現在他還沒看到一個清軍,即便如此他已經感覺心快跳了出來。

  “韃子進山了麽?”突然身後一個低沉的聲音傳來,讓吳惟英嚇的一個激靈,扭頭看去卻是吳中,之間他眉頭緊皺,臉上疲態未消。

  “還,還沒呢,你咋醒了?”。

  “睡不著”吳中搓了搓臉,拎刀就要出洞,吳惟英一把拽住他:“你要做甚?”

  “我的那些小崽子在下邊殺敵,我得去看看”。吳中一掙,甩開吳惟英出了洞,卻把這位侯爺一個趔趄差點摔倒,若不是身邊家丁眼尖,少不得一個狗吃屎。

  他的小崽子?誰?那兩個狼崽麽?吳惟英一頭霧水,他尚不知,吳中昨晚獻計,小太監大喜之餘終於點頭把家丁給他了,眼下這些家丁在山中殺敵,吳中新官上任,情緒激動難捺,雖困乏至極,卻轉輾反側,睡了那麽一會終是忍不住出洞去了。

  卻說尼堪率部中伏,慌亂間死傷不計,部眾驚慌逃竄,雖在他強行鼓動下衝過伏擊點,卻發現身邊僅有二百餘人,另有一撥人馬慌亂間逃往回路,被明軍從崖上一分為二。

  死裏逃生,諸人心下僥幸,但卻不敢有一絲大意,緊貼岩壁抬頭緊盯頭上那一線天空,唯恐上邊又有明軍落石襲擊,耳聞穀口處殺聲不減,看來那邊廝殺激烈,隻是眼下僅餘這兩百餘眾,是退是進。

  進!尼堪果斷下令繼續往穀裏進發,他並非意氣用事,穀外有清軍數千,從各處尋路登山,定然能牽製明軍大部兵力,而他這股人馬,先前在穀口分兵搶占穀頂,那兒是明軍地利所在,自不容失,當以命相搏,如此一來不光牽製明軍兵力,而且把注意力也都引到穀口了。

  所以,山中已空,這正是他們攻進去的最好機會。

  入山,登頂,前後夾擊,嘿嘿嘿。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書客居手機版閱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