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大宗師
作者:浪得虛名      更新:2020-03-05 15:01      字數:2193
  ?

  本已疲靡的崇禎,雙眼精光一閃,翻身而起接過密信一目了然,臉色巨變,隨即仰頭狂笑:“好,好,好,殺的好,殺的好,常宇,殺的好,常宇朕要殺了你,哦不,朕要賞你,重重賞你……”

  皇爺突然如癲似狂,可嚇壞了幾個隨侍太監,連忙向前疾呼萬歲,機靈點的趕緊去尋王晨恩。

  立刻傳旨著內閣諸臣皇極殿(今太和殿俗稱的金鑾殿)朝議!

  明清皇帝一般處理朝政都是在乾清門和皇極門俗稱禦門聽政,而如今崇禎突然要在金鑾殿朝議,那絕對是大事且又正式的事。

  半個時辰後,皇城四門大開,數十匹健馬奔出,馬上人持黃旗,口中大呼:寧遠大捷,寧遠大捷,清軍先鋒八千騎兵全軍覆沒,斬敵六千餘……

  同時間北京城的鼓樓中,外七內九皇城四城門全都貼了捷報。

  全城嘩然!

  前兩天聽聞清軍大舉入關,整個京城愁雲慘淡萬裏凝,又瘋傳山海關總兵高第造反,更是雪上加霜,加上南邊闖賊逼近,搞的人心惶惶,而今才多少會,北邊竟然傳來捷報,殺了清軍六千人馬,這可是多年罕見的捷報啊,而且是大捷報!洪承疇在世的時候也沒殺過這麽多清軍吧。

  會不會是假捷報啊,有人質疑。

  大明朝的文臣武將虛報戰功,假傳捷報的例子數不勝數,也難怪老百姓會胡思亂想。

  聽聞有東廠的大太監在那邊坐鎮呢,那可是皇帝的心腹,這消息就是東廠傳來的理應不會假。

  哎呦喂那可太好了,吳三桂太厲害了,竟然殺了那麽多清軍……

  我可聽說了,這首功是那東廠大太監的,他率五百騎兵從後包抄,殺了清軍措手不及……

  你胡說瞎編,太監怎麽會打仗……

  嘿,你這話我可真不愛聽,我七姥姥的外甥女的大侄女就在宮中當差,便是她傳出的消息,說宮中誰都知道那東廠大太監能聞能武厲害的緊,要不然皇帝會派他去關外啊。

  您說的那東廠大太監可是在太原剿賊的那位……

  可不是,就是那個殺了上萬賊軍俘虜的屠夫大太監啊……

  你可拉倒吧,那可是個小太監啊,聽聞年不過二十,長的五大三粗,勇猛異常,如那猛張飛一般,不然怎能率兵殺敵……

  自兩年前鬆錦大戰之後,上至九五之尊,下至黎民百姓再也沒有聽過捷報,明軍對敵不管是清軍還是賊軍,每戰必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所寫的也不過當下如此吧,關外一書捷報,九門闕成震動。

  茶樓酒坊勾欄,文人墨客走卒小販,無不眉飛色舞,口耳相傳。

  這時也不聞有人罵朝廷無能,明軍無能,東廠跋扈了。

  小太監五百騎入敵營大殺四方已被傳得神乎其神,隻有少部分理智清楚,吳三桂的寧遠軍才是主力,沒有主力的當頭碾壓,五百人入敵營如尋死無異,但也不的不佩服小太監的勇氣和魄力!

  不說朝野震動,全民狂歡,這一紙捷報甚至把皇城攪翻。

  太監宮女奔走相告自不用說,嬪妃各宮串門,喚貼身太監宮女到處打聽有關捷報詳情,最後一起跑到坤寧宮向周皇後道喜,周皇後少有的樂的合不攏嘴……

  東宮朱慈烺正在進膳時聞捷報,突然掀桌而起,摔盤子砸碗,隨侍嚇的臉色慘白,誰知他竟狂笑而出……

  萬歲山上,一襲青衣北望,眼神顧盼流轉。

  雪花漫天飛舞,岸邊枯樹下吳中鼻青臉腫叫囂有種單挑,河麵上小太監的鬥笠上覆了白白一層,身旁木桶裏三五條河鮮已成冰,遠處時不時還有追逐廝殺的身影。

  風雪漸大,暮色已沉,小太監身上積雪厚厚一層,木桶已滿,起身伸了個懶腰左右活動一番,扭頭看了岸邊正在烤火的諸人,火旁兩顆清軍首級,猙獰嚇人。

  淡淡一句回城。

  城內一切如常,軍營裏該吃肉吃肉該賭錢賭錢,清軍派的探子被明軍追殺了一個下午後,竟然派了小股人馬想要發動小規模戰鬥。

  誰知道明軍直接溜回城,天黑大人不讓出門,您自己玩蛋去吧。

  總兵府今晚的晚餐就是魚,紅燒,油炸,清蒸,熬湯慢慢一桌,讓小太監食欲大開,隻魚湯就喝了三碗,這魚鮮啊,真正的野生魚,沒有任何激素添加劑,老得勁了。

  飯後自然要來節目,重頭戲要來了。

  水足飯飽睡了一個下午又泡了熱水澡精氣神都在巔峰的陳王廷,將發五人被帶到總兵府,看著眼前一個是威名赫赫的大將軍,一個是傳言殺人不眨眼的東廠大頭子,幾人顯得無比緊張,畢竟隻是山野草民,沒見過這種場麵。

  “陳王廷,二十年前你曾有人命在身可對?”誰也沒曾想到小太監見麵第一句竟然這個,聽的諸人一臉疑惑。

  陳王廷臉色巨變:“大人,草民……”

  二十年前陳王廷還是鄉兵守備時參加武舉考試,因不滿鼓吏陷害,一劍劈死鼓吏揚長而去,從此浪跡天涯,直至多年後天下大亂,風頭過後又回故裏息養至今。

  兵荒馬亂的年頭,這種事被遺忘的快,也容易被忽略,陳王廷本以為事情就這麽過去了,但當錦衣衛找到他的時,第一時間感覺到事發了,甚至族中子弟起了殺心要把幾個錦衣衛給幹掉滅口,窮鄉辟囊哪裏尋去。

  幾個錦衣衛也都是人精,見諸人臉色不善趕緊說明來意:東廠督主聞陳王廷武技高超有意招攬。

  這時眾人才醒悟,才反應過來一個幾十年前的殺人案,怎麽可能用的著錦衣衛來拿人,很顯然他還不夠格,而且幾番旁敲側擊後發現這些錦衣衛根本就不知道他殺人之事

  學的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傳統思想,也是文武的最好出路,陳王廷多年前靠武舉何嚐不是有這份雄心,隻不過此時已是四十四雖,早無當年的壯誌。

  隻所以這次同意出山,一是錦衣衛的麵子他擋不起,第二不忍一身本事埋沒,其三為子弟尋個前程,兵荒馬亂的年頭躲在一隅自保往往都是一場夢。

  可是如今被小太監一口喝破,如何不心慌。

  常宇並未讓他說下去,開口打斷:“聞你一身本事不凡,百聞不如一見,待會讓本督瞧瞧,若有真本事,往日一筆勾銷,且給你陳家一份前程,若隻是浪得虛名,嘿嘿,咱們且慢慢算賬了”。

  陳王廷聞言,咬了咬牙,重重抱拳:“任憑廠督主大人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