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3章 篡位也要講道理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2-02-16 10:55      字數:2154
  漢獻帝萬萬沒想到站出來為自己說話,為漢室說話的竟然是袁紹。

  難道不是你指使這些人逼宮的嗎?

  為何站出來做好人?

  難道你瘋了不成?

  一時間理解不了。

  不明白內情的人也很震動,畢竟剛才已經用道理把皇帝說死了,為何如此?

  袁紹此刻很高興,他今天就沒打算立刻登基,今天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把道理給說通了。

  剛才差一點沒說通,好在關鍵時刻,還是長子給力。

  一切是走上了正軌。

  但卻說道:“孤雖然為王,也是漢室所封,是漢室的臣子,此生忠於漢室,豈能就此位。爾等今日所作所為,是在將孤王置於萬劫不複之地,真是令孤王失望。休要再提此事,誰要是再提,定然斬首。”

  說完,袁紹甩袖子憤怒的走了。路過袁譚,意味深長的目光,嘴角一翹,兒啊,爹就要當皇帝了,你可知皇帝為何等的存在?

  袁尚也緊跟著走了,路過袁譚,也是得意的小眼神,大哥,爹當了皇帝,太子就是我,我的。

  袁熙其實也在場,向來就是透明人,也跟著走了。

  諸葛亮搖著羽扇走過來,低聲道:“大公子,快走。”

  袁譚這麽多年也曆練了出來,當然知道為什麽要快走。

  這種情況,袁家的人不要在場才是最好的,尤其是要下狠手的時候,相信他爹已經給審配等人布置任務了。

  於是也走了。

  漢獻帝高興了起來,道:“爾等匹夫看到了嗎?唐王真乃忠臣也,還不速速退下。”

  誰知,沒有人退下,反而更加把皇帝圍在了小圈子裏。

  “你們,你們還要幹什麽?”漢獻帝這才有了不好的預感。

  審配冷道:“唐王謙遜,實乃千古不曾有的明君。陛下一定要下詔書,將天下社稷禪讓於唐王。”

  “這……,你們沒聽到唐王剛才的話嗎?”漢獻帝怒道。

  逢紀走過去,低聲道:“陛下,這事情還要說明了嗎?此乃三辭三就,您要發三次詔書,唐王辭三次,然後第四次詔書就順理成章了。”

  漢獻帝一愣,終於明白為什麽袁紹這麽忠義。

  忠義過後反而就走了,這是要和篡位撇清關係,是漢獻帝自己非要把社稷給人家,人家不要還不行。

  前後要發四次詔書,朕怎能如此無恥?

  “朕要是不下詔書呢?”漢獻帝依舊很是強硬。

  現在袁家的人都不在了,逢紀也無所謂了,低聲道:“要是陛下不下詔書,那麽臣就代替陛下,下詔書。”

  “嗬嗬,你是什麽東西,能替朕?”

  “嗬嗬,陛下,就算臣再不是東西,收拾您還是手到擒來的。”

  說完一揮手,一群大兵就把漢獻帝給圍住了。

  事情已經明擺著,漢獻帝不妥協,就屈打成招。

  “無恥!”漢獻帝被萬眾圍攻,堅持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虛脫後,直接抽了過去。

  逢紀立刻拿出來早就準備好的詔書,又從漢獻帝懷裏翻出來玉璽,啪,蓋上了。

  ……

  神策府。

  袁譚帶著諸葛亮龐統回來。

  郭嘉、賈詡早就在等待了。

  “大公子,大典上可發生了什麽事情?”郭嘉察言觀色。

  袁譚沒吭聲,直接坐下了。也是累了,從早晨到現在,六七個小時,不是騎馬就是站著,“累了吧,都坐都坐。”

  諸葛亮搖了搖羽扇,“郭軍師,的確是發生了事情。先是皇帝要拜唐王為亞父,緊跟著,審配逢紀等人出來,要求皇帝禪讓皇位於唐王。”

  郭嘉和賈詡十分震驚,又站了起來,竟然發生了這等大事。

  少頃。

  荀攸、荀彧叔侄二人來到,他們是朝廷命官,所以之前留在了那裏給審配等人助威辦事,這才來到。

  神策府所有在京城的軍師齊聚一堂,其餘徐庶法正他們,都是被委派到了袁譚所控製的地方上掌握局勢。

  “怎麽樣,陛下同意了嗎?”袁譚問道。

  荀攸一禮,“大公子,陛下倒是死活不同意。不過,在審配等人的強迫下……。逢紀還從陛下懷裏掏出來了玉璽,第一份禪讓詔書現在恐怕已經到唐王宮了。”

  袁譚:“……。”

  果然和想的一樣,漢獻帝不同意也不行。隻要袁家有不在場的證據,那就是你漢室主動請求的。

  賈詡摸了摸白胡子,“唐王三辭後,就會接受禪讓登基。”

  軍師們對視一眼,這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百姓可不會知道皇帝是被強迫的,知道的都是袁家的人,唐王名正言順當皇帝,不用背負什麽曆史的汙點。

  現在袁紹和袁譚沒有攤牌,應該是打算等待登基後,成為皇帝再攤牌,名分地位再次提升,勝券在握。

  當然,如果袁譚毫無作為,肯定隻能在家等死。

  袁譚對於攤牌的前後,如何運作,一時間反而毫無頭緒了。

  郭嘉早有打算,道:“大公子,唐王登基勢不可擋,這對袁氏對您都是勢在必行,這件事情上不用考慮,要一致對外。”

  “如今我方先攤牌的話,時機尚且不成熟,也會阻礙成為皇室的大業。現在需要做的是提升大公子的威信,不能讓天下人漸漸淡忘大公子的功績。”

  諸葛亮等人紛紛說道:“郭軍師所言甚是。”

  可以預見,當袁紹稱帝後,天下萬民讚頌,如果袁譚一聲不響,肯定會被袁紹的光芒掩蓋,這對以後攤牌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就要專門派人傳播袁譚的豐功偉績。

  袁譚是兒子,是臣子,的確位置不利。

  但是,也不是一點也無法掌控主動。隻需要準備妥當,雷霆一擊。

  當也不能殺爹,爹就算錯了,也是爹,尤其是古代。

  不過可以嫁禍給袁尚,以清君側之名,然後說袁紹身體不好也罷,厭倦凡塵也好,退位。李世民就是這麽幹的,明朝朱棣也是異曲同工。

  於是軍師們一合計。

  著重宣傳統一戰,

  當時,被東吳圍困,袁紹是怎麽拋棄將士,是怎麽夾著尾巴逃跑的,還鑽的盜洞。

  而袁譚呢,不拋棄不放棄袁家兒郎,力挽狂瀾。

  對比就出來了。

  人民潛意識裏,就會覺得袁紹這皇位坐的不實,當袁譚坐上去的時候,就會覺得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