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8章 漢中王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1-05-29 20:57      字數:2518
  公元205年秋。

  劉備率領蜀軍占領了漢中。

  漢中,古稱南鄭

  指的是陝西南部的漢中盆地,位於陝西、湖北、甘肅、四川四省交界處。

  有“漢朝發祥地,中華聚寶盆”的美譽。

  漢中有長江第一大支流漢江的源頭,還有秦嶺和大巴山一北一南,提供了天然屏障,形成了“兩山夾一江”的地理特色。

  秦漢時期,有‘得漢中方可安心立國’的說法。

  說明了漢中極其重要的軍事地位。

  漢中盆地早在三國之前,它的戰略位置就被曆屆統治者所認識。

  秦朝奪取漢中,入蜀,這才成了根基,進而奪取了天下。

  而漢高祖劉邦雖然率先攻入了秦國國都,但大勢上無法與項羽抗衡,不得不迎奉,被項羽封為漢中王。

  劉邦也很聰明的選擇了漢中地區休養生息,入蜀,這才成了根基,最終反敗為勝,四麵楚歌擊敗項羽,自己建立了大漢王朝。

  漢高祖劉邦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是占領漢中是非常關鍵的一步,憑借著這個有利地形,他才能與項羽抗衡,爭霸天下。

  如今,是一個叫張魯的人占領著漢中。

  張魯的爺爺就是威名赫赫的張道陵,也就是玉皇大帝四大天師之首。道教創始人之一,因其最初創立的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故又稱張天師。

  後來五鬥米傳給了張魯他爹,現在張魯就是第三代天師。

  後來到了元朝,張魯又被朝廷追封為“正一係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

  自從劉備敗退西川後,法正和張鬆便提出,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堅定了劉備吞並劉璋和張魯,取而代之,走高祖霸業路線的誌向。

  曆史上,善良懦弱的劉璋因為害怕張魯和曹操威脅益州,邀請劉備進入西川。

  如今,劉璋害怕張魯和袁譚,並且,也沒有理由拒絕為漢室拚命的劉備,所以劉備也得以順利入川。

  ……

  此刻,劉備站在漢中城頭,遙望大地。

  兩山夾一江的雄偉壯麗,映入眼簾。

  同時映入眼簾的,還有歡呼勝利的蜀軍。

  五萬蜀兵迎著他歡呼呐喊。

  劉備站在城頭,仰望大漢的天空。

  背後的西川,是他家高祖龍興的基業。

  而麵前的蜀兵,雖然還不是他的兵,還是劉璋的兵,但也漸漸豎立起了他的威望。

  漢中就是他又一個孩子。

  他不打算把漢中交給劉璋,他要占據漢中,也不打算歸還這些蜀兵,而是收為己用。

  趁著某人的目光還顧不上看到這裏,統治西川,走上高祖劉邦龍興的星光大道。

  劉備能夠從幽州轉戰數萬裏到西川,依舊不倒,一方麵有他本身能力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漢室四百年的積累,作為漢室唯一的希望,可以說,他是一路繼承著祖產走到這裏的。

  也一路把祖產敗的分文不剩。

  但不得不說,就是有這個家底,這也是一種資源優勢,他就是那個含著金湯勺的富二代N代。

  “大哥,袁譚生了!”

  城頭上正在對士兵們揮手的劉備,轉頭望去,看到關羽和張飛。

  心裏一驚,“你們要當姥爺了?”

  關羽:==#,扭頭四十五度向上看去。

  二爺有些不滿,因為劉備總是提這類事情。而關羽和張飛已經多次表態,絕對不會出賣劉備去投奔女婿的。

  那怕當了姥爺。

  “不不,不是您侄女生的。是蔡邕當姥爺了。”張飛道。

  劉備鬆了口氣,蔡琰可是天下第一大才女,當時他也追求過,隻不過那時候身份太低,根本看不上他。

  竟然看上了袁譚這種禽獸,真是白瞎了一美人,問道:“男孩女孩?”

  張飛咧嘴笑了,伸出了兩根手指,“女孩。二千金,一噸。袁譚親口說的。”

  “嗬嗬嗬。”劉備心花怒放,“袁譚戎馬一生,所以孩子少,好不容易攢了兩個,都是女兒。生得好。陰盛陽衰,說的就是他這樣的。”

  忽然,劉備落寞了,在數萬大軍歡呼勝利中,佝僂著腰,迎著夕陽而去。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

  劉備也是戎馬一生,在曆史上,也是孩子少。隨著袁譚晴天一聲霹靂崛起,又好死不死的把人家兩個媳婦全搶走了。

  孤寡老人……,說的就是他這樣的。

  ……

  幾日後。

  劉備消滅張魯的消息傳到了成都。

  但是在劉璋的大廳裏麵,談論的卻不是這件事情,但多少也有些關聯。

  劉璋父子在西川已經二十年了,心腹文武很多。

  武將以張任為首。

  文臣以黃權為先。

  黃權是一個相信玄學的士大夫,現在正在和劉璋說劉備的事情。

  站在廳中侃侃而談,“劉備就是一個克星,克公孫瓚,孔融,陶謙,劉表,可以說連克四人。”

  玄學在士族中流行。

  黃權看出了劉備的野心,為了勸說劉璋對付劉備,又從這一點再多加以旁敲側擊。

  “不是還有一個呂布沒克嗎。”張鬆嘲諷道。

  黃權冷道:“是啊,呂布的女兒攀上了大公子,有了大公子的氣運,這才沒被克。”

  張鬆也是冷笑,“黃大人真是危言聳聽,公孫瓚等人失敗是因為劉備嗎?非也,他們其實都是被袁譚害的。”

  隨後對劉璋一禮,“主公,合則兩利,分則兩害。可讓劉備治理漢中,抵擋唐國。”

  法正始終跟著劉備,已經可以說是明著投靠了過去,張鬆是留在內部的棋子。

  堂上坐著一個三十來歲的中年人,神情卻是如同沒有經過事的年輕人,很慌。

  就是曆代評價皆說孱弱的西川之主劉璋了。

  此刻劉璋猶豫不決。說起來劉備勇奪漢中,威望凝聚於西川,逐漸威脅他的地位。但就這麽對付劉備,又毫無道理可言。

  這時候,劉備送來了書信,建議劉璋稱王,為漢中王,對抗唐王袁紹。

  張鬆知道這是法正安穩劉璋這邊的計策,道:“主公,現在還不明白劉備的心嗎?他就是想要中興漢室,並沒有私心。何不順應天命,稱王,拜劉備為大將軍,為臣下……。”

  黃權張任這些人對於這一手明顯措不及防,也啞口無言,難道劉備真的沒有私心,是自己想錯了?

  他們並不會因此掉以輕心,但也無法拒絕劉備提出的這個事情。

  於是乎,風向開始轉移到稱王這邊。

  這一次是全票通過,都在勸說劉璋稱王。

  劉璋難道見到手下人心這麽齊的,多少年了,作為諸侯,內心多少也有熱血,漸漸被說的很是激動。

  漢中王,高祖就是漢中王,極具曆史意義。

  於是乎,在這一年的秋實,劉璋昭告天下,進位漢中王。

  規製與唐王袁紹一般無二,也就是加九錫,用龍攆,帶王冕,延續漢室香火。

  拜張任為大將軍,黃權為相國,劉備為車騎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