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6章 等他去西天取經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1-05-29 20:57      字數:2695
  少頃。

  公冶齊他們被帶到了袁譚的大帳這邊。

  現在這裏已經是挖掘現場了,帳篷都在開始拆除。

  看著地上露出尖尖角的黃金。

  無比震驚。

  掘了一輩子金,臨了晚節不保,眼皮底下也沒找到。

  “大公子,吾等無能。”他們納頭便拜。心想大公子有了探測器,根本不需要他們。他們之前是在幫助袁尚,肯定是叫過來羞辱的吧。

  袁譚舉起了金屬探測器,仿佛一位神明,舉著至高無上的神杖,眾人炙熱崇拜的目光。

  袁譚很是大方的把探測器賜給了公冶齊和仲孫季,說道:“從今以後,你們就是我的掘金校尉了。”

  什麽!

  公冶齊他們動蕩了,簡直是來的時候不敢想象的,原來大公子是這麽的大度。

  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大禹治水得到了金箍棒,摸金校尉獲得了洛陽鏟。

  於是乎,發誓世世代代,子子孫孫,都為袁譚掘金。

  另一方麵。

  袁尚輸人又輸麵子,氣的抓狂。

  沒有人敢走進他的大帳。

  但司馬懿走了進去,看著背影不斷顫抖的這個年輕人,並沒有鄙視其無能。

  大公子的確是很難鬥的。

  但隻要臥薪嚐膽,厚積薄發,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沒有什麽做不到的。

  道:“三王子,還是不要在這些碰運氣的事情上多浪費時間了,何不在有把握的事情上發展?”

  袁尚深吸一口氣,“你說的是什麽事情。”心想我大哥就是一個妖孽,我爹的王權都因他而不完整,什麽事情有把握?

  司馬懿低聲道:“大王要西天取經,算算時日,那天竺國國師玄木也快到了。”

  袁尚原本死氣沉沉的眼睛漸漸明亮起來,“對對……。”

  碰運氣勝負難料,而這件事情他和老爹袁紹商量好了,穩操勝券。到時候,任憑袁譚一萬個不樂意,也要去西天取經。

  人一走。

  到時候別說金礦了,神策府都是他袁尚的。

  哈哈一笑,“仲達說的很對,根本不必再糾結這裏的事情,傳我命令,立刻返回京城。馬上派人去探察一下,看看那個天竺玄木走到什麽地方了。”

  ……

  數日後。

  京城外,唐王宮。

  五萬大軍的營盤,常年在四周保衛著這座王宮。

  從天空望下去,就是一座八卦圖,而王宮就是陣眼。

  並且五萬人分五路,各不相統屬,顏良文醜張郃高覽輪流居中指揮。

  明哨暗哨數不勝數。

  沒有袁紹的許可,便連一隻鳥也飛不進來。

  在京城地區,除了這五萬大軍外,就隻有三位王子各自五千兵馬,其餘軍隊,沒有袁紹的命令,禁止踏入國都所在魏郡半步。

  這一天,兩側站滿禦林軍的道路上,一匹駿馬疾馳。

  袁尚回來了,這是趕著去見父親。

  少頃。

  到了大殿門口,反而躊躇不前了。

  磨磨蹭蹭,才走了進去。

  就看到,他爹坐在王座上,一手拿著竹簡,一手拿著老花鏡,正在皺眉看書。

  應該是知道小兒子進來了。

  袁紹折疊起大兒子送的老花鏡,拿起濕毛巾擦了擦眼睛,有些疲憊的問道:“尚兒,事情怎麽樣了。”

  “爹!”

  袁尚用力的跪了下來,砸出悶沉的聲音。

  袁紹心裏咯噔一下,急忙拿出老花鏡,看清楚了跪的筆直的小兒子,眼角不易覺察的抽動了幾下,這才沉穩下來,淡淡道:“怎麽,又被你大哥搶先了?”

  袁尚當然知道自己的爹不是花瓶,眼線遍布朝野,說多了沒用,還招人煩,額頭貼著地麵,“爹明察……。”

  這也是來前,司馬懿教的。

  袁紹趁機捂住了心口,來回摸了幾下,旁邊的太監德全見狀,急忙上前摩擦後背。

  小兒子整天輸給大兒子,老爹能不氣嗎?

  簡直是氣炸了肺。

  近侍們心裏清楚的很。

  袁紹並沒有怒其不爭,深知自己的大兒子太過妖孽,終於平靜下來,道:“你大哥……運氣還是很不錯的,你回去吧。”

  “喏。”袁尚鬆了口氣,他其實根本不知道該怎麽麵對他爹,幸虧有司馬懿指點。

  ……

  半個月後。

  袁尚早早就來到了王宮,親手服侍袁紹吃早餐,“父王,天竺國師已經過了長江了,很快就會到達,兒臣去著手準備水陸大會的事情吧。”

  玄木是大乘佛教高僧,被譽為第二代釋迦,活躍於這個時間段,他開創中觀學說,以《中論》以及《大智度論》著稱。

  “不,這麽著急準備,到時候又讓你大哥主持,你大哥肯定犯嘀咕。以孤王之見,還是要等玄木來了,然後讓你大哥去籌備水陸大會,順便也主持這個大會。”

  袁尚暗豎大拇指,薑還是老的辣,又道:“我大哥昨晚連夜回京了,聽說蔡夫人要生了。”

  但願是個女兒。

  父子二人從對方的眼睛裏麵看到了同樣的信息。

  這時候,高幹進來了。

  這位袁家的外甥深得袁紹器重還信任,不但執掌禦林軍,還執掌著密探。

  袁紹也有遍布天下的密探組織,十分隱秘。

  “大王,大公子派出去的人,在幽州找到了金礦。”

  高幹道。

  袁紹當時就沒有了笑容。

  誰知還沒有匯報完,高幹又道:“大公子派去並州的,也找到了金礦。”

  袁尚:(⊙o⊙)啊!

  這時候,進來了一個黑衣人,一看風塵仆仆,就知道是剛回來的密探,拜道:“啟稟大王,大公子在徐州找到了金礦。”

  別說袁紹了,高幹都汗如雨下。

  這太嚇人了。

  要知道朝廷也是每天都有人在外麵找金礦,好幾年也找不到一個。

  心想大公子這麽能開礦,還都是金礦,好像是他提前藏起來的一樣,一找一個準。

  袁紹有些失了章法,道:“徐州是呂布的地盤,讓他挖礦?”

  密探道:“呂布說了,隨便大公子挖,反正以後徐州也是他的。”

  袁紹:“……。”這其實也是默許呂布在徐州的原因。

  袁尚擦了把汗水,急道:“爹,我大哥找到了這麽多金礦。照這樣下去,全天下的金礦都要被他開采了。他還聯係地方府衙,出囚犯挖坑,工資都節省了。日後,豈不是比朝廷還富裕,必須要拿回來。”

  這話說的不無道理。

  在任何時期,金礦都會掌握在朝廷手中,就算是私人開采,也要收高額的重稅。

  而袁譚完全是私有化的,這來自於其得天獨厚的特殊性。

  袁譚就是半個朝廷,準確的說,是三分之一的朝廷。

  這方麵袁紹是有資料的,無論是在中樞,還是地方,他大兒子任命了大小官員,占據了三分之一的份額。很多人都出自他媳婦家。

  這勢必讓袁紹這位真正的大王,畏首畏尾,無法處置其他人一樣處置大兒子的事情。

  所以袁紹有自己的考慮,現在並沒有統一天下,他需要考慮的很多。因此之前也默許了袁譚到處挖礦,實在沒想到,竟然找了這麽多礦。

  目前也隻能忍氣吞聲了。

  道:“不要緊,等他去西天取經了,咱爺們再慢慢規劃也不遲。”

  “對對對。”袁尚也感到自己表現的心急了,沉穩下來。

  對於袁紹來說,隨著袁譚去取經,他的王權才能完整。這對於一位王者來說太重要,無論如何,他都要袁譚去取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