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袁尚推薦取經人選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1-05-25 11:43      字數:2579
  “何人去西天取經?”

  袁紹思索起來。

  馬鳴起身合十一禮,“大王何不召開大會,廣邀天下有德之士參加,聽大成佛法之奧義,自然明白取舍。”

  袁紹重重點頭。

  馬鳴就高興的走了。

  一會後。

  等待多時的袁尚上殿,“今天是十五,兒臣特意來拜見父王。”

  “我兒起來吧。”袁紹很欣慰。

  袁尚摸出來了一個盒子,“這是兒臣費勁心血找到了一顆千年人參,聽說吃了能夠延年益壽。”

  袁紹更加欣慰,示意太監收了人參,道:“你坐下來說話吧,聽說你大哥要挖金礦,他找到金礦了嗎?”

  金子,真是任何人都會動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大兒子要在王土上挖金子,袁紹當然不樂意。但大兒子功勞太大了,王土都是人家打下來的。他大兒子不上報,不請示,擺明了耍不要臉後,他這個大王真不好說什麽。

  這就跟清初的圈地類似。

  “還沒有任何動靜,不過孩兒已經把京城的勘探師都招募到了旗下。要不,爹,我們也組織人去尋找金礦吧,補充國庫。”

  金子就是錢,自然不能落在老大腰包裏麵。要知道他不為國家建設出力的,全都武裝了神策軍。

  袁紹當然不想兒子擁有比自己還強大的武力,但現在也無法裁袁譚的軍隊。便想著還是等到統一天下後,再開始削藩。這一點,倒是和漢高祖,大清朝有些一樣。

  “不錯,這事情你就去做吧。”袁紹聽小兒子說要補充國庫,頓感親切,給予了肯定,“吃過早飯了嗎,一起吃吧。”

  袁紹叫袁尚一起吃飯。

  袁尚很高興。

  父子情深。

  少頃,宮女們上來了十幾種美食,以發麵糕係列為主,但肯定是額外加了料的。

  還有各種牛羊肉。

  “出來了,出來了。”

  正在吃著,高幹進來了。

  “什麽出來了?”袁紹放下裝滿牛奶的酒爵問道。要知道三國沒有奶牛,這種真是奢侈品,比蜜水還要高一個檔次。

  “大王子的扶貧項目出來了。”高幹道。

  袁尚放下了肉粥,這也是奢侈的食品,“我大哥要做什麽扶貧?”

  “賣早點。”高幹道。

  袁紹和袁尚對視一眼:⊙.⊙

  高幹:╰︶oo︶╯,自己剛才得到消息的時候也是這個表情。

  誰能想到會做早點來扶貧。

  餐飲是奢侈行業。

  這要是能扶貧?

  還用的找你袁譚。

  袁紹看著酒爵裏麵的奶,“食材難得,那裏能允許這麽大量的上市。你大哥一天腦子裏都在想些什麽?”

  袁尚感到自己的腦子裏也應該想些什麽,道:“父王,剛才看到了馬鳴禪師,西天取經是件大事,父王準備派誰去呢?”

  袁紹聽到這個正色起來,“我打算來個水陸大會,邀請天下有德之士來到京城,聽那玄木演講大成佛法。然後選拔人才,隨玄木前往西天取經。”

  袁尚內心急迫起來,因為他有了一個好主意,道:“父王,何不讓我大哥去,帶著他的神策府猛將軍師們去。那些人都不是一般人士,路上也能保護我大哥安全。想來,沒個三五年回不來。”

  這話題轉變的很快,但袁紹卻是眼前立刻一亮,自己怎麽就沒想到呢。

  這可是除掉心腹大患的好機會,“但是總要有理由才能讓你大哥去吧?”

  袁尚見到讚同,激動起來,“父王,水陸大會選拔德才兼備之士的規矩您就發布出去,然後開幕就讓我大哥主持。您也是知道,我大哥這個人喜歡裝批。到時候我稍微用一些手段,我大哥在水陸大會上侃侃而談……。”

  “以我大哥麒麟兒一般的聰慧,誰能與他相比?此等有德之士,他不去誰去?”

  這就叫聰明反被聰明誤。

  袁紹搓著手掌,不斷點頭,熱血澎湃。心想三五年後,等大兒子回來,物是人非,就讓他成為一個修佛的王子,一輩子誦經。

  “你剛才說的什麽,我也都沒聽清楚,去吧。”袁紹淡淡道

  袁尚聽說沒聽清楚,反而高興,“喏。”

  半個時辰後。

  他興衝衝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就看到司馬懿早就在等著他。

  真是一位忠於職守的好軍師。

  興衝衝道:“仲達,我今天去父王那裏,忽然福由心至,如此如此這般這般……。”

  司馬懿:(⊙v⊙)嗯,這次真是刮目相看,不得不說,這位三王子越來越會權謀之術了。把人先捧的高高的,然後摔的吧唧吧唧的。

  感到自己以後可要更加小心謹慎了。

  道:“妙計,大王子最愛裝比,百官皆知。到時候十分輕鬆的……。”

  自從袁譚在三國散布裝逼這個新詞匯後,就被古人傳播光大。

  正在聊著細節。

  謀士之一的楊修來了。

  道:“三王子,神策府許多人出動,正在各條街道洽談早餐店麵。人們聽說是大王子扶貧項目,都很願意配合。三天後,早點就要統一上市了。”

  袁尚從袁紹那裏回來後,整個人的氣質都發生了變化,神情沉穩如王者一般,淡淡道:“我大哥回來後,朝廷就是多事之秋。他又是要挖礦,又是要早點。虧他想得出來,堂堂大王子去賣早點,上市的那天,讓百官去羞辱之。”

  司馬懿搖了搖頭,“恐怕百官是不會去做這樣的事情的。”

  這個時代,根本沒有賣早點這個行業,飯館都少的可憐,全部是世家大戶聚集的地方。

  所以,袁尚他們有充足的自信認為袁譚這件事情會辦砸了。

  那麽,就要趁機加磅,也就是落井下石。

  司馬懿當然明白他主子的心理,道:“不過我知道一個叫禰衡的人,是個合適的人選。”

  禰衡,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東漢末年名士。年少成名,文采辯才蓋世,但是性格剛直高傲,喜歡指摘時事、輕視別人。

  也因此逐漸成為評論家。

  禰衡和月旦評的許邵一樣都是評論家,他的評價,在天下很有影響力。

  隻要他對袁譚作出負麵評價,對袁尚的好處極大。

  要知道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繼位也不是一蹶而就的。要不斷的打擊對手,彼消我長,不斷積累,才能笑到最後。

  而以袁譚的身份地位,帶領百姓去做早點,在這個時代高貴的階層看來,是有許多可指責的地方。

  袁尚也聽說過這個人的名頭很大,“可用嗎?”

  “此人絕對不會在任何權勢麵前低頭,而大王子總是和泥腿子走的那麽近,厚此薄彼,士族早頗有怨言。我也聽說禰衡也多有指責。”司馬懿對這個還是相當肯定的。

  “晚上帶來我看看。”袁尚道。

  司馬懿很為難,“還是不要了,他和許邵不同,許邵是正麵評價,他全是負麵的,很有批判性。”

  也就是說,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找茬找缺點。

  那對於袁尚來說,再沒有比禰衡更合適的人選了,“我倒要領教領教。”

  司馬懿不阻攔了,畢竟不能顯得自己是在控製。

  等領教完了,自然記得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