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七章 各方反應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1-02-22 20:22      字數:2286
  袁紹稱王的消息最先來到袁譚這裏,然後就開始在整個南邊傳播。

  荊南四郡的零陵郡城外。

  劉備正在進攻此地不服的太守劉度,也就是上將邢道榮的主公,現在邢道榮已經被袁譚殺死了。

  沒有了五星上將邢道榮,劉備在這裏的攻勢很順利。

  而之前他已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沒有給四郡反應時間就奪取了金旋把守的武陵郡。

  聽到袁紹稱王的消息後,劉備就石化了。

  簡直無法相信。

  當年那個和他兵力規模差不多的袁家青年,現在已經成為了王者。

  而他呢,還在為幾個郡拚命。

  人家還是有社稷,有宗廟的王,可以說四百年大漢的臉被打的啪啪的。

  徐庶關羽他們也是驚呆了。

  張飛暴怒,“大哥,袁紹一個國賊都能稱王,你可是漢室宗親,你也可以稱王。”

  這話說到了劉備的心裏,“軍師,你看此事如何?要知道袁紹稱王的話,已經徹底動搖了大漢的根基,我作為宗親不能不做些什麽。”

  徐庶首先讚同劉備所說動搖大漢根基的這番話,作為宗親肯定要做些什麽,但現在並不能稱王。

  畢竟如今隻有四郡之地,地方太小了,這就稱王的話,先不說會不會被吊打,也有夜郎自大的嫌疑,對名聲很不好。

  道:“主公,荊南沒有遭受任何戰亂動蕩的影響,還是有許多心向漢室的人。比如馬良、馬謖、蔣琬、費禕這些名士。當以穩定局勢為主,緩稱王。”

  並且,徐庶還為劉備製定了一個計劃,就是派人去蜀中,支持劉璋稱王。

  劉璋是劉備的宗親弟弟,擁有蜀的龐大領地。支持此人稱王提振漢室威望與袁紹對抗,同時,又能夠結好,引為強援。又能夠讓天下知道劉備不求權勢隻求中興漢室的高風亮節,一舉數得。

  劉備從其言,於是派簡雍為說客,前往蜀中結交。

  另一方麵。

  消息肯定也傳到了江東。

  滿堂江東文武,也震驚在了袁紹稱王的消息裏。

  這些人裏麵,太多人和袁紹早就認識,如今人家已經成為了大王。

  而孫堅曆史上就私藏玉璽,說明其野心,所以此刻很想也稱王。

  孫權抓住了這個向父親靠攏的機會,“袁紹真乃國賊也,但也開啟了先例。隻要父親也稱王,就進入戰國時代,漢室如周室一般,最後的威信就會消失,袁家就不再有這個壓人的旗幟,而父親也能收攏人心。”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不得不佩服孫權的政治嗅覺。

  張昭走了出來,“不能稱王。稱王也無法和唐王的神威相比,如今忠心大漢的還是有不少人的,反而應該派人去朝廷,納貢稱臣。這樣一來,反得這些人心。待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稱王也不遲。”

  於是孫堅反其道而行,派張昭的兄弟張紘為使者,前往朝廷。

  ……

  大漢朝在袁紹稱王後,難得進入到了一段平靜期間。看各路諸侯的情況,這段時期會維持很長時間。

  國都鄴城。

  三王子府邸。

  袁尚現在是王子了,各方麵的規格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尤其是在人脈和權柄方麵。

  隱隱有監國太子的架勢,士族貴胄趨之若鶩紛紛來朝。

  但今天一點也不從容,急衝衝進了大廳。

  司馬懿和其他人一樣立刻起身,先是行禮。

  司馬懿如今的權柄隻在袁尚之下,但凡袁尚有關的一切,無論是錢糧,還是軍隊,還是官員的任免,他都可以處置。

  首先淡淡道:“三王子,無論遇到什麽事情,一定要穩。依附您的人現在何止百萬,這不但能夠讓您從容應對,最重要的是穩定人心。”

  袁尚尊重如帝師一般,情緒立刻穩定下來,

  “諸位,果然如司馬軍師所言,我大哥請求班師回朝。”

  司馬懿點了點頭,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說道:“絕對不能讓大王子回朝,要讓大王子守邊。他在外的話,就是袁家的一把劍,而要是在中樞,就是持劍的人。”

  沒有戰事,也不能讓袁譚回來,那麽未來袁尚繼位就會非常順利。

  袁尚是懂的,“可是軍師,沒有理由……。”

  司馬懿微微一笑,“我有一策,可讓大公子留在荊州。”

  袁尚鬆了口氣,看著眉頭緊鎖的楊修等人,若沒有司馬懿,未來鬥爭的困難不可想象。

  司馬懿從來沒有過沒辦法的時候,對於這位心腹中的心腹,是言聽計從。

  ……

  公元202年,八月。

  襄陽城神策府。

  陽光普照的大廳外,是王公級別的儀仗。

  到來的大宦官德全,是袁譚在皇宮的眼線,此刻宣讀著漢獻帝的詔書。

  袁譚率領文武,於香案前接旨。

  “建安八年八月,皇帝劉協詔曰:……。”

  詔書中讚揚了唐王大王子、大將軍袁譚對漢室朝廷的卓越貢獻。漢帝劉協賜良田萬畝,黃金三千,寶器若幹。並假之節鉞,令袁譚節製荊州,以及朝廷水軍。

  節鉞,就是符節與斧鉞,古代皇帝授與官員或將帥,作為加重權力的標誌。

  也就是尚方寶劍,在範圍內,擁有節鉞的袁譚和皇帝的權利一樣。

  另外,詔書中還說了,袁譚就鎮守不要回京城了,以攻略荊南江東為目標。

  時機成熟的時候,朝廷會再次開啟南征。或者是袁譚認為時機成熟了,可以上表開啟南征。朝廷那時候,會依照計劃,提供袁譚錢糧。

  德全趁著遞過去聖旨的時候低聲道:“大公子,三公子的府邸前日夜車水馬龍,覲見之人如過江之鯽,聽說朝廷不讓您回京後,人數更是猛增。”

  還有一群宦官在旁,肯定有袁紹和袁尚的人,袁譚也不方便和這個臥底多言,接過聖旨後就打發走了。

  重新回到大廳裏麵落座。

  諸葛亮他們心情沉重,之前的預判成真了,這就是調離中樞,成守邊人了。

  遠離權利的核心,這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

  也許諸葛亮他們還沒有對未來的細致輪廓。

  但袁譚各種輪廓劃過腦海,這來自於曆朝曆代的鬥爭資料很豐富。

  首先想到的是朱棣。

  不在中樞,李世民都很困難吧。

  然而,現在沒有任何理由抗命不尊。

  難道就這樣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