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七章 霸王別姬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11-10 12:54      字數:3964
  說起來袁譚文成武就,威震天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所留詩歌遍布大江南北,所用神奇物品又是匪夷所思。

  無論天下閨秀承認也好,不承認也罷,都是她們朝思暮想的大英雄。

  “已經跳江了。”劉備鬱悶道。

  大小喬臉色蒼白起來。

  幾年前,袁譚是她們心裏想的人。不過這幾年,漸漸長大後,也是要麵對現實的。恐怕一輩子也見不到這個人,然而,就這麽突然出現了。

  還是在遭受別人的追殺,立刻就很討厭劉備和司馬懿,內心充滿了擔憂。

  而司馬懿最是討厭風度翩翩的年輕人,尤其是周瑜這種風流倜儻的,也懶得和這些江東人接觸。

  不過今天還是要說幾句話的。

  “孫將軍,大都督,大江北岸有我們封鎖,大江南岸,還需你們搜查。若能殺掉袁譚,絕世之奇功也。”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這話說到了他們心裏。雖然和袁譚無冤無仇,但以爭霸天下為目標的人們,是天生的敵人。

  孫策道:“這事情我已經知道,告辭。”

  少頃,畫舫投南岸而去。

  劉備望著長江水,充滿了遺憾,距離複仇是那麽的近,就差那麽一點……。

  如果能再快一步,如果能更加機警一些,可惜沒有那麽多如果。

  十分懊惱。

  同時沒有夫人的他又想起了大小喬的驚人美貌,怪不得以孫策周瑜的身份,甘心情願陪玩。

  “仲達軍師,他們會去搜查嗎?”

  司馬懿的心情很是不好,機關算盡後,依舊未能如願,望著江水,“他們會的。孫家是有野心的,如今袁家勢大,誰敢正視?而袁家能夠崛起,全靠袁譚。”

  “這天下,就是一個打擂台,站在擂台上的人,隻要稍微有些智慧,就知道要清除最有威脅的人。”

  “走吧,我們要調集所有人手,守好北岸。”

  “把所有獵戶、漁民,都要暗中控製起來……。”劉備道。

  司馬懿刮目相看,這個策略好的很,袁譚肯定是要吃喝的,明槍易躲暗箭難防,這些人暗通款曲,一定能夠搞到袁譚。

  “玄德公說得很對,我們可以再給他們一些藥物和食材,隻要是陌生人,全部下藥。”

  關羽和張飛對視一眼,心想這年輕人可真是夠狠。

  與此同時。

  畫舫上。

  周瑜正在船尾和孫策對話。

  大小喬在船艙裏麵,豎著耳朵偷聽。

  “大哥,中原亂成一團,但現在還不是大哥出兵的時候。還需積累一番力量,待得袁紹曹操精疲力盡之時,就是北伐中原之際。”

  “那時候,大哥的威名,必定超越袁譚。”

  過江,去中原。

  從項羽那時候開始,就是江東好兒郎的野望。

  小霸王孫策肯定不會例外,反而更具野心。

  “那麽,我們搜捕袁譚嗎?”孫策道。

  “大哥這有什麽好猶豫的,當然要搜捕了。抓住袁譚,就等於控製了神策軍,好處大大滴。”

  周瑜根本不理解孫策為什麽要猶豫。

  “可是,袁譚是香香的義兄,當初在國都,對我也很有情義。”孫策道。

  (⊙v⊙),大小喬瞪大了眼睛,這又是什麽時候的事情?

  閨蜜竟然有這樣的義兄,真是令人羨慕。

  大小喬的思想還是很單純的,類似於現代的初中小女生。

  在這亂世中她們不追星星,隻追英雄豪傑。

  “大哥切莫有婦人之仁……。”周瑜隨後告知了孫策道理,和司馬懿所說異曲同工之妙。

  在這亂世之中,若有機會必須要除掉任何潛在的對手,尤其是袁譚這種強大的。

  孫策點了點頭。

  隻不過,他們都不知道袁譚的底牌。

  大喬看了小喬一樣,“妹妹,你的這位周郎,看起來儒雅,內心可真是夠陰險的。”

  “什麽叫我的,這周瑜跟我一點關係都沒有,若不是父親逼迫,我才懶的跟他出來。到是姐姐你,下命令的可是你的孫策。”

  大喬眉頭一皺,“你想多了,我也是因為父親,才出來的。”

  不約而同對外麵的人有了一些不滿。

  豎日。

  繁華的廬江城。

  “你不能進城,說的就是你!”

  “哎呦,這乞丐力氣這麽大!”

  守城的士兵一不留神,就被袁譚跑進去了。

  於是乎,城中又多了一個乞丐。

  袁譚如今真是慘的一批,披頭散發,衣服破爛,渾身江水的腥氣味。

  與繁華的街道,生活忙碌的人們格格不入。

  從黃巾之亂的時候,江東就並沒有多少動亂。

  孫堅統一江東也很順利,並沒有太大的戰爭發生。

  所以江東保持了富庶,所積累的一切,也成為三國鼎立吳國的基礎。

  吳國以最小的地盤,堅持到最後一個被消滅,這富庶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並且廬江是江東重鎮,人口眾多,經濟型城市,繁榮的很。

  “去去去,臭乞丐,走開走開。”

  擺攤的、開店的都是轟攆他。

  袁譚仰天長歎,想他被人們敬畏稱呼為霸王,沒想到淪落到如此地步。

  忽然想起了一首歌。

  我站在烈烈風中

  恨不能蕩盡綿綿心痛

  望蒼天

  四方雲動

  劍在手

  問天下誰是英雄。

  頓時街上人側目,逐漸憤怒,不屑,鄙夷的目光。

  一個乞丐也這麽牛批嗎?

  不過這歌倒是真心好聽,從沒有聽過這種形式的,比樂府那些歌曲好的太多。

  一定是這個臭乞丐偷聽別人的。

  “這位先生請留步?”

  袁譚聞言轉身,將散開遮住眼睛的頭發往後麵擼了擼,仿佛後世的大藝術家,“你是在叫我嗎?”

  來人是個看起來很正派的年輕人,見到袁譚的形象後,忍不住後撤了一步。

  本以為是一個放蕩不羈的人,沒想到真是一個乞丐,道:“我家主人要見你。”

  “你家主人是誰?”

  “目前你不需要知道。”年輕人傲然道。

  袁譚一攤手:“follo you。(跟你走)”

  “服了呦?”年輕人滿頭問號,這麽快就服了,看起來不像是個有本事的人。

  少頃。

  袁譚跟著年輕人進了一家茶樓的雅間。

  看清楚在座的兩個人後,強忍住才沒有跑路。

  真是冤家路窄。

  立刻晃了晃腦袋,不羈的模樣,更加讓頭發遮住了臉。

  “大公子,大都督,就是這個人在唱歌。”年輕人行禮道。

  孫策和周瑜沒想到是一個乞丐,大張著的嘴,慢慢才合上。

  大都督儒雅道:“這位先生,請坐。”

  袁譚不羈的坐下。

  周瑜上下打量,難掩失望的神情,“你唱的很不錯,是你創作的嗎?”

  袁譚看了看自己的衣服,“不是,是從一個閑雲野鶴老人家那裏聽來的。”

  孫策也開始失望的神情,聽那歌聲就知道一個人的豪情壯誌,本以為發現了一個在野大賢,沒想到是從一個老頭那裏學的。

  大都督很儒雅的喝了口茶水,“我要買你的曲子,你開個價吧。”

  袁譚剛才明顯就唱了一個開頭,周瑜聽一遍也不可能記住。

  看起來,對這個曲子,或者說這種曲風,去油汙周郎顧很感興趣。

  袁譚很詫異,原來把自己叫到這裏是為了這個。

  他來這裏,追尋大小喬的足跡也是目的之一。

  心裏不免就能想到,這位儒雅的大都督買他曲子,八成是為了小喬吧?

  這肯定是要賣的。

  並且還要多個心眼。

  伸手拽了拽鬢角旁一縷頭發,淡淡道:“我為什麽要賣給你?”

  “放肆!這位乃是烏程侯大公子,江東小霸王孫策。這位是江東水軍大都督周瑜!”年輕人訓斥道。

  “呀!”袁譚慌忙起身,演技還是不錯的,假裝成地痞無賴,油膩油膩的說道:“原來是孫將軍和大都督。”

  “那我肯定是要賣的,不過嘛,大都督你要給我寫一個條子,以免我發財了,被人惦記。要有你大都督的印章。還要有孫將軍的印章。”

  最後一句好像是臨時想起來加進去的。

  又完全是你們先看上的,就要占便宜的隱含態度。

  孫策和周瑜對視一眼,不屑的目光,完全認為袁譚是一個無賴混子。

  他們的身份,不屑一般見識。

  “可以。”周瑜無所謂。

  並且袁譚說的也有道理,一個窮人突然有了錢,沒有他的印章,保不住命。

  少頃。

  雅間裏回蕩起了歌聲。

  我心中你最重

  悲歡共生死同

  你用柔情刻骨

  換我豪情天縱

  周瑜和孫策站了起來,震驚的目光看著袁譚。

  尤其是周瑜,這首歌太好了,完全唱出了他的心扉。

  並且,沒想到在鐵血之後,還有這等柔情,這就太適合送給女孩子了。

  “此曲叫什麽名字?”周瑜此刻才顧得上問。

  “霸王別姬。”袁譚淡淡道。

  “好名字!”

  啪啪~

  孫策的印綬,周瑜的印綬,蓋在了一張珍貴的洛陽紙上。

  證明這曲子是他們買的,因此袁譚得到了很多錢,都是合法收入,還受他們的保護。

  年輕人傳遞了過去,鄙視有羨慕的目光,這個乞丐可以一生無憂了。

  袁譚拿在手裏,揣進懷裏。

  頓感未來追尋大小喬的道路上,也許會是殺手鐧。

  也樂了。

  望去,大都督,伯符小老弟,你們現在和大小喬的關係還沒有那麽好。又有這種證據在爺手上,你兩位自求多福吧。

  “告辭。”轉身而去。

  孫策和周瑜根本就沒有搭理袁譚這個流浪漢,正眼相看都沒有過。

  “公瑾,你可都記住了。”孫策最關心這個。

  周瑜這才露出興奮的神情,“大哥,我都記住了,回去後,就能夠譜成瑤琴曲。”

  又激動道:“此曲不凡,可比上古十大名曲。”

  “小喬為了參加五年一屆的樂府名章,一直在冥思苦想新曲,但不可得。有了這首曲子,荊州蔡氏,吳郡徐氏,肯定無法和她爭奪這唯一的名額了。因此名垂千古,萬世流芳。”

  忽然尷尬起來,“恐怕徐氏這位未來弟妹要失望了。”

  孫策雖然曲藝沒有周瑜好,但兩個人是兄弟,耳濡目染,也是個評論家。

  這樣的曲子,可遇不可求,這才滿足了袁譚那麽多條件。

  這曲子給了誰,誰就會被載入樂府,成為曆史長河中為數不多的耀眼芳華。

  笑道:“無妨,這一下義弟你是有福氣了。幸虧沒有三弟孫翊先遇到,若是不然,他未婚妻徐氏怕是要青史留名了。”

  周瑜也是笑道:“大哥,這裏麵也有你的功勞,愛屋及烏,同福同福。”

  “嗬嗬,現在送去吧。”孫策搓了搓手道。

  周瑜搖了搖頭,“不,關鍵時刻拿出來,才能夠更加體現價值。”

  “你呀,這也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