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3-05 13:23      字數:2842
  南皮城中心十字線上,坐落著龐大奢華的郡守府。

  議事廳中。

  一位儀表堂堂的中年人堂上高坐,舉手投足間威嚴含而不露,凝而不散。絕非一朝一夕能夠形成,而是長期掌權形成的獨有氣質。

  堂下,分三班而立。

  其中兩個年輕人獨在一處。

  剩下左文右武,分為兩列。

  古代君王坐北朝南,左邊是東,右邊是西,東方屬木主生,西方屬金主死。

  文臣主要是治理百姓的事情,就是繁衍生息,因此在左。

  武將帶兵殺敵,自然要死人,所以在右邊。

  武將雄毅不凡,文臣鎮定自若,北方霸主的氣象以成。

  廳外傳來腳步聲。

  袁譚走了進來,第一次來到這麽宏偉的府邸,這麽大的大廳,見到了這麽多史書中的英傑之士,心情難免緊張。

  但他依舊龍行虎步。

  慧眼發動的時候,滿廳的大數據也立刻映入眼簾。

  這個相貌剛毅的文人是田豐:武力:48,智力94,陣營袁紹,忠誠度100

  那個鍾馗造型的是顏良:武力:93,智力45,陣營袁紹,忠誠度100

  這個有儒將模子的是文醜:武力:91,智力52,陣營袁紹,忠誠度100

  這是目前為止,袁紹手下能力最強的文武三人。

  剩下還有許攸,郭圖,陳琳,審配,逢紀重要文臣,他們的能力差距不大,其中以審配能力最出眾。

  還有高覽、淳於瓊、呂威璜等重要武將。

  這些人裏麵,郭圖、陳琳,是支持袁譚的,也就是自己人。

  不過忠誠度有些低,剛剛邁過60的及格線。

  他們支持袁譚的理由目前隻有一個:自古以來,都是長子為繼承人。

  審配和逢紀是支持袁尚的,忠誠度極高,都在90以上。

  他們支持三公子的原因不言而喻,袁尚最得袁紹喜愛。袁紹越是培養袁尚,冷落袁譚,他們的忠心就越穩定。

  另一個極為重要的人就是許攸許子遠,武力33,智力82,陣營袁紹,忠誠度80。

  他沒有支持任何一位公子。

  許攸是三國曆史上著名的人物,官渡之戰本來曹操的大軍就要餓死了,他本人都認為穩輸了。

  許攸來了,報告了袁紹囤積糧草的重要地點。

  一把火。

  北方霸主袁紹沒了。

  許攸叛變的原因也隻有一個,貪汙受賄被發現還不想死。

  而袁紹一直很信任從小一起長大的許攸,這就體現出袁譚能看忠誠度的好處。

  袁譚走到廳堂中央,一禮:“見過父親。”

  袁紹竟然一點都沒有見到長子到來的喜悅和親切,麵無表情道:“你來啦,座吧。”便不再理睬。

  好冷。

  袁譚感受到了這股冷意,二話不說,神情肅穆,來到首席,下擺一撩,跪坐下來。

  “大公子。”顏良文醜他們見禮。

  唯獨袁尚不動聲色,他一直想座這個首席。

  袁譚看向自己的兩個兄弟。

  一人瀟灑美少年,朝氣蓬勃,神氣活現,活脫脫袁紹年輕時候的樣子,便是三公子袁尚。

  另一人顯得特別安靜,依稀能夠看出母親劉氏的模樣,是二公子袁熙。

  終於知道為什麽自己不招待見了。

  這兩個便宜兄弟一生都在父母那裏盡可能的說自己壞話,致力於陷害自己,真是辛苦你們了。

  少頃。

  袁紹中氣十足的聲音響起在議事廳中。

  前段時間曹操發檄文,聯絡各地群雄,共同討伐國賊董卓。

  這將會是東漢二百年後最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但群雄不相統屬,需要一位盟主統一指揮。

  袁紹知道這個盟主非他莫屬,因此對於這次討伐董卓十分重視,這將關係到未來他在天下的地位。

  所以對袁家的兵勢十分在意。

  袁譚抽空看了看袁紹的屬性,武力71,智力78。

  袁紹話語中透漏出稱霸天下的意圖,也是因為如今朝廷衰敗,諸侯們逐漸生出割據的念頭。

  袁譚的武力隻有65,看起來打不過這個老爹。

  “顏將軍,你此去募兵多少?”袁紹問道。

  “屬下募兵8千餘人。”孔武有力的聲音回蕩在大廳內外。

  “好!”袁紹總算是露出了笑容。

  “文將軍,你呢?”

  “屬下募兵7千餘人。”文醜站了起來,抱拳一禮,擲地有聲。

  袁紹連連摸著胡子,喜悅的表情。這說明他在天下的威望,各地高門才會支持他這麽多人。

  “顯甫,你募兵多少。”袁紹看向最心愛的兒子,麵帶慈愛問道。

  顯甫是袁尚的表字。

  男子成年後才能有表字,也就是二十歲及冠。

  袁尚還差兩年才成年。

  袁紹早早就冠以表字,可見他對三公子的培養早已提上日程。

  並且,顯甫的‘甫’字,是古代對男子的美稱。

  而袁譚字顯思,就要思考思考了。

  “如今董卓亂政,敗壞朝綱,以己之私廢立皇帝,非人臣所為,實屬國賊也。孩兒願為國鋤奸,此番前去募兵,得一千五百壯士!”

  袁尚起身,鏗鏘有力,信心滿滿的神情。

  “不愧是我袁家的千裏駒!”袁紹撫須大笑。

  “顯奕,你募兵多少。”又帶著笑容問二公子袁熙。

  袁熙是一個內秀的人,深知在父親心中的地位肯定超不過老三,可不能落得大哥的下場,因此起身低調道:“孩兒不及三弟,招募到一千人。”

  “也很不錯。”袁紹拍案給予了肯定。

  也是讓下麵的這些文武家臣看看,袁家的下一代已經是成長起來了。

  隻要好好為袁家效力,未來榮華富貴大大的。

  最後目光看向袁譚,淡淡道:“顯思,你呢?”

  袁譚暗暗歎了口氣,雖然是前身的鍋,但自己必須要堅定不移的背起來。

  這叫有始有終。

  “一百人。”起身道。

  話音未落,議事廳裏傳來竊竊私語的聲音。

  才一百人。

  這也好意思說出來?

  但不說也不行。

  袁家部眾紛紛搖頭,無能之輩,虧得還是長子。

  唯獨田豐心裏歎息,主公全力培養三公子的言行有目共睹,那些地方豪右個個精明的很,誰願意花冤枉錢在大公子身上?

  袁紹麵龐的陰沉一閃而過,他也知道沒有全力支持大兒子,但隻是招募了一百人,這也體現出能力實在欠缺。

  他不否認正在培養袁尚,但心目中袁譚也是袁家的成員,這就一點上進心都沒有了嗎?十分失望。

  袁譚就看到,郭圖這些支持自己的人,忠誠度掉了一兩點之間,而支持袁尚的人,忠誠度提升了。

  罵那隔壁的,黑鍋果然不好背。

  “今後,這些就是你們的部眾了。”袁紹伸手指出去道。

  袁熙和袁尚大喜過望。

  袁譚便發現,這個三弟總是不經意間壞壞的目光看過來。

  總有刁民想害朕。

  看來在家族裏麵地位真是低得很。

  但他也不慌。

  來日方長。

  要走李世民的路線。

  審配和逢紀對視一眼,心中竊喜。也是沒想到主公突然就允許公子們擁有部眾。三公子有一千五百部眾,而大公子隻有一百部眾,地位的差距越來越大了。

  這對支持者來說是個好消息。

  郭圖陳琳二人歎了口氣,忠誠度明顯又下滑了。

  “我有一件事情要告訴父親。”袁譚稍後找機會說道。

  “譚兒,為父也有一件事情要告訴你。”

  “那父親先說吧。”袁譚無所謂道。他也犯不著用熱臉去貼冷屁股,低聲下氣哀求的事情不會做。

  袁紹火冒三丈,這個兒子沒什麽本事,還越發桀驁不馴了。他按耐下不悅的心情,道:“河內衛家的公子衛仲道馬上就要迎娶蔡邕的女兒蔡琰,為父也接到了邀請,我袁家不能不去人。”

  話鋒一轉,“但是討伐董卓的事情更加重要,我脫不開身,你身為長子,代為父去吧。”

  衛家是大將軍衛青、衛子夫皇後的家族,從西漢到現在數百年都是高門。而蔡邕是當今天下最有名望的大文豪,文士共師之。

  兩個顯赫的門第聯姻,若不是因為出現了董卓亂政的局麵,肯定是要轟動天下的。

  “……。”袁譚,“好吧,我去。”

  古代遠行可不是好事情,尤其是在招兵買馬,討伐董卓的關鍵時期。

  所以袁紹沒想到這麽痛快就答應了,“你的是什麽事情?”

  “我沒事情了。”袁譚道。

  “……。”袁紹差點噎住。

  滿堂文武看著父子二人的對答,個個若有所思。

  袁紹也不在追問,根本也沒問的心情。

  這個大兒子各方麵根本無法和尚兒相比,他隻要不搞事情,隨便他做什麽。

  放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