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往司馬懿的家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8-04 12:54      字數:2536
  初平五年。

  夏。

  袁家三公子袁尚,與並州諸侯張楊戰與上黨。

  壺關大捷,三公子高歌猛進。

  卻因為張楊勾結賊黑山軍張燕。

  反而被包圍在了太嶽山與太行山之間的大峽穀區域。

  糧草被斷,無法突圍,危在旦夕。

  袁家大公子袁譚,臨危受命。

  率領二萬神策軍,西出鄴城,前往並州救援。

  消息傳於中土。

  天下為之震動。

  億萬生靈的目光,匯聚在了並州。

  若袁譚再敗,袁家不單遭受到了致命打擊,還有覆滅的危險。

  ……

  豫州。

  許昌。

  原本曆史上許昌應該成為帝都,天下的核心。

  然而由於袁譚橫空出世,曆史在這裏發生了轉折。

  不過許昌依舊是中原地區最大的城市。

  同時,也是曹操的大本營。

  許昌城外,軍營遍地,帶甲十萬。

  城中心。

  州牧府。

  曹操坐在堂上。

  其下,武有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於禁、李典等。文有荀彧程昱,劉曄滿寵等人。

  說起來,曹操麾下依舊文武鼎盛,除少了典韋、徐晃、郭嘉、荀攸外,和曆史上這個時間段沒有什麽區別。

  曹操此刻正在哀聲歎氣。

  他這樣的梟雄,很少有這樣的情緒。

  對眾人道:“吾此生最大的對手就是袁譚,如今,袁譚招安了劉虞,一統幽州。袁譚的三弟又提兵進攻並州,高奏凱歌,並州張楊,肯定不是袁譚的對手。”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他們的主公又開始無形中嘲諷袁紹了。

  這裏話傳出去,以曹操的地位,天下肯定又是新的一輪嘲諷袁紹。

  袁紹肯定更加培養袁尚,疏遠袁譚。

  一箭雙雕。

  然而荀彧他們都知道曹操說的都是真心話,他們根本不懼袁紹,隻懼袁家長公子。

  不過話說回來,眼瞅著袁家開疆擴土,而曹操隻能守在一州之地。

  形勢越來越不樂觀。

  荀攸忽然說道:“主公,袁紹沒有派袁譚進攻並州,派的是袁尚,其中含義,人各有領會。以吾觀之,雖然張楊無能,但並州到處都是險要的地形。袁尚想要在並州成事,並不容易。”

  話音未落。

  “主公,好消息!”

  夏侯恩背著青虹劍進了大廳。

  眾人一愣。

  好消息?

  曹操近日根本沒有什麽舉動。

  能有什麽好消息?

  唯有荀彧神色頗動。

  “說。”曹操淡淡道。

  “張楊聯合了黑山軍,黑山軍賊帥張燕,率領十萬山賊,四麵八方而出,在太嶽山峽穀,包圍了袁家三公子袁尚。並且切斷了袁尚的退路,也切斷了袁尚的糧草補給。”

  “什麽!”曹操大吃一驚,下意識的站了起來。

  夏侯恩喘了口氣,又道:“袁家大公子袁譚,率領神策軍已經西進前往救援,恐怕現在快到壺關了吧?”

  所有人,全部在這個消息中,站了起來。

  “袁家走了七八萬人馬!”荀彧激動道。

  程昱喜道:“神策軍也走了!袁家此刻,已經無兵無將可用,暫時成為了看門之犬!”

  荀彧走了出來,“主公,您的機會來了。袁譚和袁家的大部分兵力全部深陷在並州,這是奪回兗州的大好機會!”

  曹操深深點頭,難掩喜悅之情。

  如今亂世,諸侯勢力還極多,出兵不單單要考慮對手,還要考慮潛在的對手。

  也許遠處某些諸侯看似不想幹的交鋒,多年後就是點燃自家滅亡的導火索。

  曹操一直想要進一步擴充自己的勢力範圍,以謀求更多的兵力,更多的錢糧,更多的人才。

  一步一步,兵吞天下。

  他早就製定了奪回兗州的戰略計劃。

  沒有考慮其他州。

  是因為兗州是曹操的老據點了。

  如今兗州內部依舊有許多人希望曹操能夠打回去。

  並且兗州錢糧產出極多,奪回兗州後,曹操就可以出兵占據洛陽地區,進而入侵長安。

  之前,他最擔心的就是袁家。

  現在袁家被牽製住了。

  曹操就可以從容進攻呂布。

  他在兗州擁有得天獨厚的一些優勢,無論是人望,還是當地士族的關係,絕非呂布能夠相比。

  這一戰,勝算很大。

  “夏侯惇何在?”

  “末將在!”

  夏侯惇剛毅的走了出來,他為家族的孟德感到欣喜,終於等到了機會。

  作為曹軍第一大將,必定全力以赴。

  “你率領三千兵馬為先鋒,立刻前往陳留。”

  “喏!”夏侯惇轉身而去。

  “滿寵何在?”

  “屬下在!”

  “你立刻調集各方糧草,運往陳留。”

  “喏!”

  兗州西部的陳留郡,那可是曹操的故鄉,一直在他手中,呂布屢攻不下。

  此刻,也成為曹操手中重要的籌碼,進攻兗州的橋頭堡。

  “其餘人來日隨我點軍出征!”

  此刻,隱忍許久的曹操終於等到了機會,毫不猶豫的出兵了。

  “哈哈哈哈,天助我也!”

  隨著眾人離去,曹操仰天大笑。

  “本初兄啊本初兄,你又在天下丟臉了。”

  曹操笑著,背手而去。

  ……

  並州上黨郡壺關。

  此刻在其東部一百裏。

  袁譚此刻駐馬在高坡上,幾乎看不到下麵行軍的軍隊,隻能看到黃土揚塵。

  “老三是有長進的。”袁譚歎息一聲。

  壺關是北地第一雄關,奪取這裏意義巨大。

  雖然袁尚被包圍在了太嶽山峽穀之中,但前期能夠輕鬆的奪取壺關,可見其領兵能力還是很不錯的。

  比天下絕大部分諸侯二代都要強。

  “可惜,還是大意了。”

  袁譚現在就是袁家的糊裱匠,那裏有漏補那裏。

  同時深深理解了後輩李鴻章。

  神策軍正在全速行進。

  踏起的黃土遮天蔽日,士兵們不得不割下來衣角掩住口鼻。

  古代的路本來就不好走。

  尤其是這些年來,漢室衰敗,戰亂四起,官道年久失修,更加難走。

  神策軍已經是全力以赴了,平均速度幾乎是其他軍隊的兩倍。

  而並州多山。

  騎兵施展不開,這一戰的主力,是步兵。

  步兵行進速度,全速也無法和騎兵相比。

  郭嘉道:“大公子,我軍已經全速前進了,三公子的生死存亡,隻能靠他自己和天命了。”

  “你想說什麽?”袁譚好像聽出來一些話外音。

  郭嘉道:“並州有許多古老的士族高門,而司馬懿的大婚在即,這些人都會派人去參加的。若大公子能夠收納了司馬懿,又與這些士族交流,未來進攻晉陽,得道多助,就會順利很多。”

  “屬下建議,不如快馬一鞭,爭取兩天的路程,轉道去河內司馬家一趟。”

  袁譚想了想,這和救袁尚並不衝突,並且,和這些並州士族碰頭後,反而能夠更好的解救袁尚,繼續討伐張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