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章 袁紹的戰略眼光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8-02 12:57      字數:2694
  在這個月夜。

  清涼的很。

  袁尚卻感到自己是在火山口被烘烤。

  這麽大的一個火坑,還是他自己個主動跳進來的。

  從此之後,他大哥還不一飛衝天?

  哪怕是不要袁家分配的軍費,也能夠建設龐大的部眾。

  而他每一次,都認為已經占據先手了。

  可最後才發現,他大哥早就捷足先登。

  就算心有韜略,也不能都可涉獵吧?

  袁尚想不通。

  他已經足夠努力,為什麽就贏不了哪怕一次?

  他狠。

  仰望蒼天。

  好男兒,當提三尺劍,睥睨天下,立於萬物之巔。

  他絕對不會就這樣徹底放棄。

  既然天命在他大哥那裏,那麽他就要逆天。

  就在袁尚立誓的時候,袁譚的聲音出來。

  “這些冀窯的人,心狠手辣,今天,本說把這些人一網打盡。沒想到,把三弟你也牽扯了進來。”

  其他人不敢明言,但袁譚不怕。

  袁尚臉上火辣辣的,苦心的布局,就這麽毀於一旦。

  甘心嗎?

  絕不。

  但目前不得不低頭,咬牙切齒,“大哥,你好算計,這件事情,我會告訴父親大人的。我們走!”

  說完,打馬而去。

  袁譚望了遠去的袁尚,這才回頭關注東郭儀等人。

  這些人果然來這裏做喪心病狂的事情。

  那麽他也不會客氣,直接全部沒收,壟斷整個北地的陶瓷產業便是。

  “大公子……。”

  東郭儀等人走不了。

  沒想到,從袁尚手中,又落入到了袁譚手中。

  而他們搶的是人家的產業。

  袁譚又會怎麽處置他們?

  以大公子的為人,絕對比袁尚還狠吧。

  東郭儀這些領頭的人,此刻磕頭如搗蒜。

  “大公子請饒命……。”

  袁譚下馬,走到近前,“你們這叫造反,你們是要文刑,還是要武刑?”

  “請大公子解惑。”東郭儀不敢去擦額頭上留下來的汗水。

  “武刑,就是誅殺九族。”

  “文刑,就是繳納和解費,我給你出具諒解書。這樣,到了公堂之上,你們這些作亂的人,就能得到稍微輕一些的發落。”

  袁譚最後完全是聖誕老人一樣慈祥。

  東郭儀等人卻是遭受恐嚇至渾身發軟。

  他們還怎麽選擇,當然是文刑了。

  幾輩子的積累,就這麽沒了。

  還是自己送上來的好理由。

  本以為找到許攸,萬事無憂了。

  沒想到,這是大公子的產業。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誰知,金蟬破繭而出,原來是一頭霸王龍。

  螳螂看了看自己的體型,還能怎麽樣?

  沒見黃雀都一聲不敢吭飛走了嗎。

  個個如喪考妣

  東郭儀一咬牙,“小人願領文刑,將全部家產作為和解費。”

  心裏已經生無可戀。

  和解費。

  諒解書。

  大公子這頭腦真是無比精明,這都能想得出來。

  若沒有這些,誅殺他們九族的話,他們的財產就要收歸國有,歸於袁丞相了。

  不服不行。

  其他人為保住這條小命,也不得不送上祖祖輩輩積累的家產。

  多年來,他們總是在做這樣的事情,從別人那裏奪取家產,壯大自己。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以前不理解的人,現在全都理解了。

  袁譚心裏一動,這批人,還是可以利用的,於是道:“別一個個死了爹一樣,本公子許給你們,讓你們從自家的產業中,拿一成幹股。”

  眾人麵麵相覷,把自己家的產業,窯口,仆從都拿去,分十分,還回來一份。

  強盜邏輯。

  郭嘉見這些神情,走出來冷道:

  “你們作出這等事情來,能留一條命還不知足?另外,怎麽一點商業頭腦都沒有?跟著大公子做事,能和以前一樣嗎,隻是一成,也比以前賺的多吧?”

  “還不快謝大公子不殺之恩。”

  好像,有道理啊。

  但分明也是拿我們的錢投資吧。

  空手套白狼說的就是這些。

  但沒辦法,誰讓他們自己發壞在先,現在還能剩點錢還能保命。

  還想怎樣?

  “大公子恩德,吾等世世代代不忘。”

  這一次,真是心服口服了。

  郭嘉頓時感到大公子的權謀之術果然獨到。

  將這些人一網打盡,傳出去名聲多少也不太好,並且財產袁丞相肯定會來拿。

  倒不如反而吸收入邢窯。

  又能體現仁厚,又能把錢賺到手。

  並且,這些人還是有一定能力的,是有利用價值的。

  袁譚達到了目的,大手一揮,“從現在起,就成立中土陶瓷商會,閆山是會長,你們以後都要聽他的。”

  “喏。”眾人齊道。

  ……

  夜很深了。

  丞相府。

  袁紹正在看著丫鬟給他洗腳出神。

  當然不是看丫鬟。

  他向來不喜女人,也不喜歡喝酒作樂。

  絕對是一個五好丈夫。

  三好父親。

  此刻想著天下錯綜複雜的局勢。

  袁紹還是希望有生之年能夠看到平定天下。

  那麽,袁家就要渡江,進一步占領中原地區。

  如今中原地區的局勢很複雜。

  有呂布、劉備、曹操、袁術等勢力。

  雖然諸侯的數量已經較諸侯討董時候銳減,但剩下的都是很有能力的,並且整合了力量的。

  呂布天下第一武將。

  曹操更不必說,今生最強的對手。

  劉備……,劉備……。

  劉備就是個無恥之徒,背後捅刀好手,占據徐州錢糧充足,兵馬越來越多,關羽張飛萬夫不當之勇。

  淮南袁術,這同父異母的兄弟……。

  袁紹的實力,足夠南下消滅呂布、劉備、曹操三人中的任何勢力。

  但他又不敢輕易南下。

  因為稍有不慎,就會成為公敵。

  反而促進中原各勢力聯盟對抗。

  所以沮授和田豐的戰略藍圖,是靜觀其變,坐看中原勢力互相傾軋。那時候,拉一個,打一個。

  但袁紹現在的實力膨脹的厲害,不打一仗心裏過不去。

  就將目光關注到了張楊所控製的並州。

  袁紹自語道:“看起來,明天要在朝會上……。”

  其他諸侯爭鬥還要借口。

  但他不用,朝廷的旨意就是一切。

  這也是擁立漢室的好處。

  爭霸天下,可不是誰兵多將廣就能笑到最後的。

  民心,民望,這些細節,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曆史上皆是如此,沒有例外。

  近的有王莽篡漢、光武中興。

  遠一點的有楚漢之爭。

  全部因為民望的改變,致使弱小的最後翻盤變強大,強大的最後弱小被消滅。

  袁紹現在就很強大,肯定不能變弱小被消滅。

  因此每一步也是如履薄冰。

  先消滅張楊,真正一統北地。

  袁紹攥了攥拳頭。

  “丞相,三公子求見。”

  袁紹聞言,從水盆中抬起腳,丫鬟趕緊來擦。

  過程中,袁紹雖然沒有動,但內心世界豐富多彩。

  仔細想想,並非三兒子愚鈍,實在是長子太過難纏。

  他突然這麽想,實在也是多次以來,袁尚到來,事情總是不太好。

  但這一次,根本和袁譚無關,結局總該不同了吧?

  想起了邢窯的事情,笑道:“吾兒妙計,螳螂捕蟬黃雀在後,這是拿來了聚寶盆,快傳他來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