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要嫁就嫁給皇帝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6-29 00:43      字數:2775
  伏完再次醒來後,發現是在帳篷裏麵,就看到了床邊坐著一個褶皺的老女人。

  是他的夫人王氏。

  這樣的女人,竟然能夠生出這麽美貌的女兒,可見完全是因為他這個父親。

  伏完屬於包辦婚姻。

  伏家已經走了一百多年下坡路。

  而王氏是晉陽王家的人。

  王家是並州首屈一指的大家族。

  曆代達官顯貴。

  到了三國後期,更是出現了王昶這位曹魏的驃騎將軍,司空。

  “袁譚走了嗎?”他首先問道。

  “走了,你都暈了,他能不走?”

  “我暈了你怎麽一點也不緊張?”

  “嗬嗬,自從董卓進京後,你暈的還少嗎?”

  伏完尷尬了,老東西不足憐惜!

  王氏對於女兒婚姻的看法有些不同,“你這人,他們不知道你為什麽暈過去,我卻知道。其實若是能夠嫁給袁家大公子,也是很不錯的。”

  伏完從地鋪上爬起來,整理了一下衣服,拿起頭冠帶上,“婦人之見,雖然袁顯思在天下也是很有地位的,但他能當皇帝嗎?”

  “我女兒國色天香,要嫁,就要嫁給皇帝。”

  作為一個父親,既然女兒能夠嫁給皇帝,為何還要考慮其他人?

  他很堅定。

  冷哼一聲道:“我找左慈道長看過了,道長說咱們女兒肯定能夠嫁給一位皇帝。”

  “左慈看的準嗎?”王氏不屑的說道。

  “怎麽不準?”伏完一瞪眼,小聲道:“記得衛家嗎?左慈道長說了,蔡琰能興家……。”

  王氏是個婦人,對於這樣的事情很感興趣,八卦道:“這事情我也聽說了,最終不是讓袁家那位大公子給攪黃了。”

  “是啊。”伏完鄙視道:“袁家大公子為什麽半路把蔡琰給劫走了?你難道沒發現?那位大公子之前毫無建樹,根本是一個沒有前途的人。但自從劫走了蔡琰後,你看他現在風生水起,已經是袁家第一人。”

  “衛仲道反而很快病死了。”

  “衛覬深夜扶著他弟弟的靈柩大罵袁譚,吐露了很多實情。”

  “肯定是袁譚得到了消息,知道蔡琰能興家……。”

  王氏很震驚了,“大公子沒……這麽壞吧?”

  “我告訴你,這些野心家沒一個好人,找夫人從來不找喜歡的,隻找對自己有利的。”

  伏完說到這裏,渾身悸動,“他……他肯定又知道我女兒的事情了,想要借運。”

  “但當皇帝的氣運是能借來的嗎?”

  “你一定要把女兒看好了,咱們去了曹操那裏,遠離袁譚就無事了。”

  王氏對於能夠成為皇帝的嶽母,還是很感興趣的,“可是,袁家勢大,陛下會跟曹操走?”

  伏完嗬嗬一笑,“這你就別管了,王司徒自有辦法。”

  “我是不會嫁給皇帝的!”

  帳篷門口出現了伏壽,憤怒的目光看著她的父母。

  王氏和伏完對視一眼。

  伏家也是一個古老的家族,但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出現很有能力的子孫。

  伏完隻是朝廷的中散大夫。

  雖然有一個大夫的尊稱,但卻是無固定員額,也無固定職事的官位,聽名字就知道比較散。

  軼比六百石。

  縣尉都能夠拿到四百石。

  好在伏完有一個好女兒。

  如今,家族的希望寄托在了伏壽的美貌上。

  “那就嫁給袁譚!”王氏還是很果決的。

  “我也不會嫁給大公子的,我在路上偶遇到了他。隻是這樣而已。”伏壽甩著袖子。

  她很感謝袁譚的救命之恩,也想著未來一天報答,但這跟結婚是兩碼事。

  救命之恩並不一定非要以身相許來報答。

  還有很多其他的報答方式。

  伏完憤怒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什麽時候你做主了?你學的禮儀哪裏去了?來人,給我控製起來,沒有我的命令,禁止外出一步!”

  ……

  袁譚回到了洛陽北軍營。

  今天對於他來說,是一個很有內容,很精彩的一天。

  沒想到成為一名皇後的救命恩人。

  最令袁譚印象深刻的並非伏壽的美貌,而是伏壽的善良。

  這樣的女孩子,以後若是能夠幫忙的話,盡量要幫一下。

  沒有困難製造苦難也要幫。

  作為立誌成為正人君子的男人來說,盡可能做到善解人意。

  郭嘉坐在大帳裏,就看到他家大公子詭笑著進來了。

  大公子肯定是又做了什麽見不得人的事情吧。

  這是郭嘉的第一反應。

  當然知道這麽揣摩不好,這種私人的事情,隻要不影響大局,他不會去關注。

  袁譚這才想起來郭嘉還在等著他,於是坐到位置上,“奉孝,聽許褚說你等候多時了。”

  郭嘉見禮,“大公子,袁公正在主帳議事,已經找了您好幾次了。”

  如今風雲際會洛陽。

  皇帝、朝廷百官、楊奉、曹操、袁紹,都在為自己打算。

  情況瞬息萬變,經常有臨時的會議。

  “走,你隨我一起去。”

  郭嘉在路上說道:“大公子,就在今天下午,曹軍開始佘粥,屬下所料不錯的話,袁公肯定是商議發放賑濟糧的事情。”

  “若其他人同意時,您不妨這麽對袁公說……。”

  袁譚神情凝重的仔細傾聽起來。

  少頃。

  袁譚進了袁家總軍大帳。

  “見過父親大人。”

  袁尚、張郃等人起身,“大公子(大哥)。”

  “譚兒,聽說你去勘察地形去了,辛苦了。”袁紹示意座。

  在這位霸主心中,他的這位長子,總是有神奇的想法,和那些無法意料的發生。

  “譚兒,曹操開始放糧了,還對百姓宣傳是皇帝發放的,這讓百姓稱頌皇帝的恩德。剛才是在商議我袁家也放糧的事情,諸位皆同意盡快也發放糧草,以爭取人心,不在陛下那裏落於下風。”

  袁紹是在陳述一件事情,也是在詢問袁譚是什麽想法。

  袁譚身後,郭嘉眼觀鼻,鼻觀口,看起來對這個事情不懂。

  “不可。”袁譚道。

  袁紹本以為袁譚也會同意,沒想到,完全是相反的,“為什麽不可?”

  這些話也問出了其他人的心聲。

  在田豐沮授這些大軍師看來,曹操是在推行一次陽謀,以正大光明之道,獲得皇帝的器重。

  隻能盡快推行一樣的計劃。

  雖落於下風,但總比沒有強。

  這樣的陽謀不能破壞,誰破壞,誰就會被天下人罵不仁不義。

  這個道理,大公子不可能不懂吧?

  袁譚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從容道:“這要問三弟。”

  問三公子?

  袁紹狐疑的目光看向袁尚。

  袁尚被所有人關注,反而有些慌,“大哥問我什麽?我一直在父親這裏,我什麽都不知道的。”

  袁譚一笑,“三弟,你知道。”

  “我知道什麽?”袁尚小心的問道。他感到這是一個陷阱,又不知道陷阱在哪裏。

  袁譚道:“三弟經常來父親這裏做的事情,正是我們現在要去陛下那裏做的。”

  “?我做什麽了?”

  袁尚話音未落,麵色就騰的一下漲紅了。感到如坐針氈,又是鋒芒在背。

  所有人都愣住了。

  唯獨郭嘉,忍住笑。這番話可不是他規劃的,分明是臨場發揮。

  看袁紹和袁尚尷尬的神情,就知道發揮的很不錯。

  袁譚便發現,鞠義、牽招這些袁尚的部將,忠誠度掉了一點。

  其實,除了審配和逢紀之外,袁尚麾下,根本沒有忠誠度100的人。

  究其原因,袁譚也能明白。

  所以,同樣是四世三公的子孫,他和袁尚走的路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