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皇帝與百官爭權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6-29 00:43      字數:2560
  陽光中,皇帝劉協站在昔日德陽殿寶座的位置。

  昔日的德陽殿,是多麽的雄偉莊嚴,是這天下最高聳的地方。

  如今,隻剩下三十丈高青石基座依舊雄偉。

  而曾經二十丈的巍峨宮殿,代表著漢室中興的宮殿,隻剩下殘破的立柱,倒塌的牆壁。

  整個宮殿建築群也是如此。

  斷瓦殘垣,頹垣斷壁,無聲地控訴著董卓當年火燒洛陽的暴行。

  劉協於這廢墟中無盡的悲憤,大漢兩百年的國都,被一把火燒的麵目全非。

  而自己,又能否效仿先祖劉秀,中興漢室,再開二百年東漢之輝煌?

  劉協又充滿了無力感。

  這讓他很憤怒,踢開一塊瓦礫,怒喝道:“一個人要怎樣的殘暴和瘋狂,才會火燒這繁華的城市!朕一定會馬踏天下,剿滅這些亂賊!”

  (董卓o(╯□╰)o,又是我背鍋,這一世是袁譚幹的好不好。)

  隻不過,帝國皇帝這充滿豪情壯誌話語,卻總是給人一種‘懶羊羊要攻打狼堡’,讓這誓言有些怪。

  “陛下!您有這等誌向,真乃我漢室之福!”

  劉協轉身望去,是司徒王允率領百官到來。

  此一刻,王允他們在這片廢墟中,卻依舊能夠準確找到當初自己的位置。

  他們排成儀仗,三叩九拜,許多人留下了眼淚。

  漢帝劉協就在德陽殿的廢墟上,進行來到洛陽後第一次朝會。

  斷瓦殘垣,讓帝國皇帝格外精神抖擻,“王司徒,李傕郭汜二賊,很快就會到達洛陽。而如今,都有哪些諸侯願意來勤王保駕呢?”

  聽到李傕郭汜的名字,所有人不免神情緊張起來。

  現在他們雖然進了洛陽城,但洛陽城已經破敗,城牆都坍塌了一大半還多。

  無堅可守,根本無法對抗西涼兵?

  王允倒還穩重,“目前確定趕來的隻有兗州牧曹孟德和司空袁本初。”

  天下諸侯那麽多,卻隻來了兩個人,劉協很憤怒,“其他人,是怕李傕郭汜嗎?”

  劉協稍微冷靜一下後,就越來越不想停留在洛陽。

  日子過的太苦了,沒有蜜水,沒有肉粥……。

  “諸位愛卿,洛陽沒有供給,爾等也都跟著朕一起挨餓。曹孟德和袁本初到來,朝廷準備去誰的地方?”

  看起來,劉協雖然以有帝國皇帝的氣魄,但沒有多少執掌朝綱的經驗。

  於立下宏偉的重誓後,麵對現實……隻幻想著有一位忠臣,勤王保駕,過上皇帝應該過的日子。

  現在來了兩個人,誰更加值得信任?

  對於這個事情。

  王允他們早就私下裏有了一個議論,傾向於曹操。

  王允隻是將傾向誰說了出來,其他暫時沒有明言。

  因為他並不想被這個沒有多少經驗的帝國皇帝幹擾到,並且,這還關係到他執掌朝綱的權利。

  誰知,劉協並沒有讚同百官的這個統一意見,“你們說大公子貪汙,是不可信任的人,你們可有證據?”

  他於這些白胡子臣子麵前,還是感到和自己年紀差距不大的袁譚更加親切。

  遙想當年,劉協聽說袁譚手刃董卓後,是何等的振奮。

  視袁譚為肱股之臣。

  後來,袁譚走了,劉協很傷心。

  並且,這些人說袁譚是因為貪汙,沒有臉麵留下來,才走的。

  “你們說他貪汙,是一個無德的小人,證據呢?”

  “這……。”王允無言以對。

  劉協又道:“你們當年可是都檢查了袁譚的車隊,都沒有發現。是不是別人拿走了郿塢的財富,並非袁譚所為?”

  “這……。”百官雖然知道自己說的都是真話,但真的又苦無證據。

  劉協忽然說道:“你們整天說袁譚這個,袁譚那個。袁家四世三公,做主的是袁本初吧?袁本初是一位寬厚仁義的長者,這是全天下公認的事情。”

  “這……不好說。”王允神情憂鬱道。

  其實對於召喚諸侯來保駕,百官內心深處是不想這麽做的,也是出於無奈。

  隨著諸侯到來,緊跟著肯定是諸侯和朝廷之間的權力鬥爭。

  百官從先帝漢靈帝那時候,袁紹那時候是司隸校尉,通過各種觀察,袁紹這個人絕對比曹操好鬥爭。

  但是,袁紹有一個兒子叫袁譚,通過許多事情後也可以確定,比曹操難鬥多了。

  王允想嚐試著給皇帝解釋一下,但皇帝根本不懂鬥爭的殘酷和艱險。

  說得多了,沒準反而會從皇帝嘴裏泄露出去。

  但劉協經曆了這麽多年迫害後,多少也開始有些頭腦了。

  他是知道這些臣子是忠心的,還需要依靠他們,因此沒有繼續說下去,“你們先去做事吧,維持好洛陽的情況,至於曹操和袁紹如何選擇,從長計議。到時候,我自然會傳旨。”

  劉協這麽說,擺明了在這件事情上,他要親自做主。

  顯然他很多事情不懂,但也知道對自己的未來十分重視。

  剛才他提一下袁譚,也並不是就傾向於袁譚。

  而是給百官提醒一下,朝廷到底去什麽地方,一定要好好分析。

  不想盲目的作出決定。

  而他的決定十分關鍵。

  其實皇帝能想到的,王允他們早就想到了,並且想的更多。

  王允本來打算告訴皇帝關於百官的決策。

  但又怕皇帝無知走漏消息。誰知道那些宮女太監的,有沒有曹操袁紹的人。

  並且他們通過這一次朝會,也發現皇帝想要徹底掌權。

  王允他們雖然一心想培養漢獻帝成為明君,但也不想過早的失去自己的權柄。

  王允這位百官的領袖,為了執掌朝綱的權柄,奮鬥了一輩子。在這裏已經出現私心了,更加不會把他的計劃告訴皇帝。

  但也知道皇帝的意見現在變得格外重要。

  這讓未來的局勢更加撲朔迷離,以是一個大漩渦。

  不過王允也不是太擔心,隻要他率領百官全力支持曹操,一定會影響皇帝作出選擇。

  ……

  同樣在這一天。

  荀彧帶著疑惑和不解,回到了曹軍之中。

  此刻曹軍距離洛陽,也隻有一天的路程了。

  綿延數裏的營寨,仿佛一條休息的巨獸,等待吞噬朝廷和皇帝的一刻。

  “軍師,您回來了。主公也回來了,一會見到主公,您一定要小心了。”

  上將李典在轅門外迎接了荀彧。

  “發生了什麽事情?”荀彧問道。

  “主公嚴令禁止討論,您還是自己去問吧。”李典道。

  荀彧一路上一直在盤算荀攸,因此在其他思路上有些遲鈍,此刻琢磨不出來是什麽事。

  少頃。

  他走進大帳,就看到了曹操。

  沒有胡子的曹操。

  隨著下巴已經清潔過了,反而露出許多被刀刮的傷口。

  顯然,曹操並不善於刮胡子,當時又挺急的,因此出現了許多傷口也情有可原。

  但卻嚇壞了荀彧,“主公,您這是怎麽了?”

  曹操抬眼看了看自己的這位大軍師,眼睛裏一點都沒有了往日的精明強幹,整個人仿佛生了一場大病一樣低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