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曠古爍今的一戰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6-29 00:42      字數:3234
  田豐作為袁紹麾下最傑出的軍師,他對那個叫郭嘉的年輕人簡直刮目相看,此刻隨著袁譚問起,說道:“郭奉孝分析的很對,屬下讚同他的提議。”

  袁譚看著審配,冷道:“你這麽站出來,想說什麽?”

  “這個……。”借審配兩個膽子,他也不敢和袁譚正麵作對。

  他也有自己的想法,此刻說道:“主上,我還是感到三公子說的對。不如堅守,等待冀州的支援。還可派人前往幽州牧劉虞那裏尋求支援。劉虞皇叔一向和公孫瓚不合,更何況,劉虞皇叔鎮守邊疆忠義之人,豈能坐看匈奴亂內地?”

  於是乎,大帳中分成了兩派。

  好像隻要有袁譚在其中,向來都是人數少的一方。

  而袁紹,他有許多優點,最大的缺點就是向來猶豫不決,尤其是兩個意見針鋒相對的時候。

  此時也是如此,眾人也已經習慣了。

  袁譚冷哼一聲,“審先生,你說的頭頭是道,但你有糧草嗎?你有水源嗎?我軍數千人,吃什麽喝什麽?每過一個時辰,就距離絕境進一步吧?”

  說完淡淡一笑,“我本以為審配你機智過人,卻沒想到隻是一個愚昧無知的蠢蛋。絕是到了危機的時候,越能看出一個人的真正能力。”

  “你……我……。”審配本說反駁,但發現袁譚說的都是事情,根本無法反駁。

  他剛才竟然沒有想到這些細節。

  在眾人異樣的目光注視下,他臉上火辣辣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

  其他人全部不吭聲了。

  人是鐵飯是鋼,一天不吃餓得慌。沒有糧草、等個什麽救援?恐怕敵人都不需要來進攻,自己個就餓死了。

  於是其中的一個意見被徹底擊毀了,袁紹這才作出了決斷。

  …………

  第二天。

  東方隻是魚肚白時。

  五千多袁家兒郎,團團圍在山丘上,

  袁譚和他的父親,以及重要的成員,出現在了最高處。

  士兵們仰視著他們。

  顏良疾步到來,“主公,三軍已經集結完畢,您說幾句吧。”

  所有人的目光,匯聚在了袁紹身上。

  此一刻,對於整個袁軍來說,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後。

  這麽重要的突圍前,作為統帥,必須要說些什麽的。

  但袁紹何其疲憊,他看向三個兒子,有人低頭,有人移開了視線。

  目光落在袁譚這裏,

  “譚兒,你代為父說幾句吧。”

  “喏!”

  袁譚轉身走過去,麵對數千袁家兒郎。他站在高處,清晨的山風,吹起背後滿目蒼夷的披風,

  “兒郎們。”袁譚說道:“在這亂世中,人命比紙薄。我們一次次目睹身邊的人、至親的人,無助的在我們懷中死去。為了一口吃的,我們出賣了尊嚴……。”

  “我們曾經是怎樣的無奈?”

  “如今站在這裏的諸位,都是從死亡裏浴火重生的男人,是能夠保衛家園的真漢子。”

  士兵們崇拜的目光看著、聽著,回憶著,內心深處湧動著什麽。

  袁譚指過去,“敵人,就在那邊。他們已經變得無比強大,亮出了獠牙,等待著我們。”

  “而家也在那邊。家人,多少次遙望回家的路上,等待著你們捷報的身影,等待著你們終結這亂世,帶回安寧。”

  “我們和敵人兵力相差懸殊,我們的體力也無法和敵人相比了。”

  “害怕的人,現在可以站出來,不必參加接下來的戰鬥。”

  他說到這裏,等待了一會。

  並沒有人站出來,士兵們反而變的無比剛毅。

  他們手中的刀槍,在旭日的陽光下,與他們的心一樣,已經顯露鋒芒。

  袁譚也是沒有任何時候比此刻更加堅毅,雖然麵臨最大的絕境,但他反而渴望著戰鬥。

  是男人,心中就有那一團熱血,當迸發出最強的心跳,便是曾經懦弱的男人,也會成為頂天立地的勇士。

  他的聲音再一次響徹在最終之地,“敵人變的很強,匈奴人的殘暴和瘋狂更是絕無僅有。”

  “但我們呢?我們已經什麽都沒有了,但我們的精神會永遠凝聚在一起。”

  “打仗靠的不是人多,靠的不是兵器,靠的是決心和勇氣。”

  “我們日夜錘煉自己,等待的就是這一刻。”

  袁譚心中無比沸騰,他舉起了金色的大槍,“消滅敵人,終結亂世,為子孫後代,打下一片安寧的江山!”

  整個天地,澎湃在這熱血的呼聲中。

  袁紹他們無比震撼,這一刻,袁譚的身影,在他們心中,如山巍峨。

  此一刻,袁譚的內心充滿了對戰鬥的渴望。

  多少次夢回三國。

  哪怕今天是最後的絕唱,更是要譜寫一曲,男兒的蕩氣回腸。

  “為了家園,為了我們所守護的人不再遭受淩辱,讓我們像男人一樣去戰鬥吧!”

  袁譚手中大槍金色的鋒芒,成為了這天地間最亮的地方。

  他的呐喊,點燃了男兒心頭的熱血。

  希律律~

  龍驪馬嘶聲咆哮,迎著朝陽,與他的主人一起,奔馳向夢與遠方。

  金色的身影,點亮了最終之地。

  決死的勇士們,追隨著他,發出了最後的吼聲。“我神策兒郎,鐵血報效桑梓,生死追隨大公子!”

  對於袁紹、田豐、顏良、趙雲、張遼這些時代的豪傑來說,又是怎樣的震撼?

  “生死追隨大公子,我趙雲,已不枉此生!”

  累日的鏖戰,疲憊的身體卻是爆發出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其他人,何不是如此?

  “父親大人!”袁尚和袁熙攬住了要去的袁紹。

  反而被推倒在地,袁紹厲喝道:“若無前,便是活著還有什麽意義?我們袁家從來就沒有貪生怕死之徒!”

  袁紹凝視著遠處的金色背影,“我袁家能夠四世三公,靠的絕非高門的推崇,也不是漢室的恩寵。”

  “我袁家兒郎百餘年來,極盡可能庇護這片大地上的百姓,今後也是如此,這既是我袁家的無上榮光!”

  人都說袁家聲名顯赫,四世三公。

  為什麽數百年來,隻有袁家能夠做到四世三公?

  是因為袁家素來善待百姓,得到天下人的尊敬,這才是袁家能夠百年來都是三公的根本原因。

  這一刻,袁紹好像也得到了一次蛻變。

  天即蒼蒼,地亦茫茫。吾等渺渺,蓋世忠良。

  用異族的血,祭奠中土大地,來年,必定生長出茁壯的莊稼,養育我們的子孫!

  袁譚在咆哮。

  袁家的兒郎在咆哮,如開閘的洪峰,傾瀉而下,轉瞬間就擊破了麵前的防線。

  咆哮聲,震驚了蒼生。

  這必將成為曠古爍今的一戰!

  ……

  遠處,暗藏起來的兩個人被震撼了。

  一個威風凜凜的人騎在紅色的巨馬上,手持畫戟。

  旁邊一中年人儒生斯文,又麵色陰晦。

  手持畫戟的人,目光中帶著渴望,說道:“文優,不足五千人去衝擊五萬人的大陣,這是怎樣的豪邁?”

  中年文士歎息一聲,“溫侯,公孫瓚和匈奴人的聯軍幾乎是袁軍的十倍,並且袁軍的戰士已經很疲憊很疲憊了,袁譚是不可能贏的。”

  “曆史上根本沒有這樣的戰勝記錄。曆史上雖然也有許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但沒有一個是在這種遭受極端包圍的狀態下完成的。”

  所以,袁譚必敗無疑。

  呂布深吸一口氣,“可以這麽說,袁譚此次突圍,隻是自尋死路罷了。不過,我還是很欽佩他的勇氣和他帶給這支軍隊的這種精神。”

  站起來,成為中土的脊梁。

  呂布緊攥手中的畫戟,一直以來他搜尋內心,卻找不到真正的生之所向。

  此刻,頗有所得。

  李儒對袁譚也充滿敬佩,“正因為他強大的壓迫力,讓公孫瓚不得不冒著大風險邀請匈奴人。”

  “主公你看,公孫瓚在調動軍隊,他顯然早已經考慮到袁譚的突圍,布下了口袋陣。數萬士兵堆積出數裏的防線,又是以逸待勞,雖然袁譚前期的突破很犀利,但很快就會停滯下來。那時候,就是袁譚的死期了。”

  呂布對此沒有異議,“我來到這裏,本想幫助袁紹,看起來,袁家已經無藥可救了,我現在怎麽辦?”

  這種無解的局麵,他肯定不會去送死。

  李儒顯然早有設想,“袁家毀滅之時,公孫瓚以成眾矢之的,天下人唾之。主公您可以傳檄冀州……。”

  “此番匈奴人獲勝,絕不會輕易離去。那些地方豪右想要活命,就要資助主公,投順主公。主公反而可以因為袁家的滅亡,收攏冀州的勢力為己用。”

  呂布看著遠處的戰場,總是能夠找到金色光華偶爾閃耀的地方。此刻心中是剩下遺憾,“袁顯思,此生以無機會與他一戰。”

  他看向手中,“這方天畫戟,再也遇不到道生風雲槍……。”

  希律律~,赤兔馬鳴叫著,仿佛也想再見一次龍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