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重啟募兵計劃
作者:南山兄      更新:2020-06-29 00:42      字數:2659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4月。

  曹操擊敗了州牧劉岱,自領兗州牧。

  袁紹控製了冀州。

  陶謙坐守徐州。

  孔融得到朝廷任命為青州牧。

  袁術掌握著富庶的揚州北部,也就是淮南地區。

  這是北方的基本情況。

  如今處於亂世的開端,沒有哪一位諸侯對另一人有壓倒性的優勢。

  形勢反而因此更加顯得錯綜複雜,對於任何人來說,稍有不慎,就是滅亡的下場。

  因此,青州黃巾的禍亂,各路諸侯暫時隻是采取觀望態度。

  但這就苦了青州牧孔融。

  孔融作為三歲能讓梨的大文學家,對於大戰根本不得要領,雖然在文化繁榮的山東地區,但也因此沒有精兵強將。

  他隻好退守北海,眼瞅著黃巾在整個青州西部地區肆虐。

  然而,距離青州隻有一江之隔的劉備很快行動了起來。

  也因此,劉備即將成為改變天下格局的主要導火索。

  這一日。

  青州,北海。

  孔府。

  孔融正在孔廟中祭拜先祖孔子,希望得到祖先的庇護,讓青州百姓能夠躲過這次的黃巾浩劫。

  “主公,玄德公提兵來支援我們青州,但賊勢太大,不得不退回了江北。”

  背後傳來青州大將孫觀沉重的聲音。

  孔融心裏咯噔一下,望著麵前巍峨的孔子聖像,卻是流下了眼淚,喃喃道:“如今黃巾叛亂,各地豪雄視若不見。劉玄德隻不過一郡之長,反而舍命來救。其不愧是中山靖王之後,孝景帝閣下玄孫。他的仁義,天下群雄誰不汗顏?”

  “主公,玄德公的使者簡雍求見。”

  青州別駕王脩來到。

  不一會,孔融在廳中鄭重接見了簡雍。

  簡雍訴說了劉備戰黃巾的一些經過,最後正色道:“衍聖公大人,我主吸引了大批黃巾軍進入了平原郡地區,目前,也隻能為青州做這麽多了。”

  孔融親自走下堂,拉起簡雍的手,感激道:“天下人會記住玄德公作出的犧牲,我孔家子孫世代不會忘記這份情義……。”

  “衍聖公大人言重了,這些都是我家主公應該做的。”簡雍急忙道。

  ……

  半個月後。

  隨著黃巾賊進入冀州,整個北地的形勢更加複雜起來。

  鄴城,司空袁紹的官署。

  大廳中氣氛很凝重。

  隨著南皮城陷落,仿佛半空落下一顆巨石,掉入平靜的潭水之中。

  劉備一方麵堅守平原縣城,一方麵散播南皮空虛的謠言。

  黃巾兵畏懼關張之勇,因此去更加富庶的南皮地區。

  而袁軍不得不倉促迎戰黃巾軍。

  並兩敗俱傷。

  此時公孫瓚準確把握了時機,揮軍南下,打著平叛的旗號,拿下了河間,渤海,樂陵三郡。

  袁家昔日的大本營南皮也落入到了他的手中。

  並且,他和劉備夾擊,擊破了已經十分疲憊的黃巾軍,收編三萬餘人。

  一時間公孫瓚席間了冀州東部地區,兵力暴漲到了8萬人,威震天下。

  “末將有罪,沒能守住南皮,無顏請求恕罪,隻求一死……。”逃回的守將淳於瓊拜道。

  袁譚和許多人已經做好了求情的準備。

  誰知……。

  “此事乃大勢所趨,非戰之過,你先下去休息吧。”

  袁紹此刻展現出了一位梟雄的沉穩,麵對這等驚天的危急,卻是越顯得冷靜。“諸位,如今戰局對我十分不利。公與,你可有見解?”

  公與是沮授的表字。

  自從韓馥讓賢後,雖然許多人對於不戰而降頗有緋議,但以袁家的威望入主也必定順理成章。

  因此沮授、張郃、辛評等韓馥的手下改為效忠袁紹。

  其中沮授的能力最高。

  曆史上袁紹入主冀州後,沮授監統內外、威震三軍,幫助奪取青州、並州、幽州而統一河北。

  是三國時代首屈一指的軍師之一。

  後世有人稱讚:河北多名士,忠貞推沮君。凝眸知陣法,仰麵識天文。至死心如鐵,臨危氣似雲。

  沮授起身進言道:“我軍和十幾萬黃巾力戰,公孫瓚這才得到了一些機會。此時應該以守代攻,退防廣川。打開府庫,招兵買馬,擴充力量,再尋良機與敵一戰。”

  他所說廣川位於平原、河間、渤海三郡結合部,隻要在這裏布置下防線,不但可以防守來自公孫瓚和劉備的威脅,還能夠隨時威脅敵人的腹地。

  袁譚不禁點頭,不愧是河北名謀,馬上就找到了最有利的方略。

  如今南皮也被公孫瓚奪去了,而他之前布置劉備掌管平原郡也開始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冀州幾乎一半的地盤,已經被公孫瓚占領。

  袁紹有感於即將來到的大戰,而本方兵馬嚴重不足。

  於是,募兵迫在眉睫。

  袁紹用冀州多年積累的財富,開始募兵。並且,提升三位公子部眾的規模為五千人。讓他們也各自去招募士兵,填補兵員。

  散會後,袁譚第一時間回到了神策軍軍營。

  郭嘉、張遼、典韋等人集中到了他的大帳內。

  袁譚坐了下來,這才能喝上一口水,道:“家父要募兵了,如今能夠募兵的地方有常山、清河、魏郡等地,也不要跑的太遠,重點在常山這三地,你們各自回去準備一份計劃呈上來。”

  郭嘉摸了摸下巴,道:“如今我軍和公孫瓚、劉備、黃巾三線作戰中損失極大,募兵的確是首要任務。不過看起來大公子的部眾隻能提升一千人的規模,一定要精挑細選。”

  袁譚的神策軍在之前的戰鬥中並沒有出動,因此沒有缺額,目前是四千人的規模。

  在三位公子中,兵力的數量是最多的。不過募兵結束後,袁尚和袁熙的兵力何止翻了二倍。

  郭嘉話音剛落,多名部將走了出來,他們都是昔日袁譚鄴城募兵提拔起來的人,是冀州人。

  而張遼、典韋、郭嘉、乃至於汪昭等人都不是冀州人。

  “大公子,我家鄉有許多人很想追隨大公子。”其中一人說道。

  其他人也是同樣的意思,希望允許他們回鄉,招募同族從軍。

  “大公子,我想說句話。”

  部將後排的親衛之中,二狗子走了出來。

  “你說。”袁譚示意。

  二狗子得到允許這才說道:“昔日有幾個兄弟,在鄴城募兵的時候被淘汰了。屬下不止一次接到他們的書信,他們從未放棄過訓練。”

  “在大公子新兵營接受過係統訓練的他們,反而保護村落不受流寇山賊的侵襲,他們希望有一天能夠和屬下一樣為大公子效力。”

  “屬下請求能夠回到常山郡,重新招募他們從軍。”

  袁譚練兵手段可不一般,那可是出自孫子兵法練兵篇,當時花了他價值四五億人民幣的黃金。

  這還是其中的一篇,想要學全孫子兵法,沒有幾百億怕是不行。

  他聽到這些話語,心裏暖洋洋,“奉孝,你看如何?”

  郭嘉雖然沒有經曆過鄴城募兵的事情,但卻感同身受,“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這能夠更加凝聚神策軍的戰鬥力,並且,大公子的威信也會深深紮根在冀州大地上吧。”

  袁譚發現郭嘉的忠誠度上升了一點,現在是91了。

  他當然同意了。

  於是一百多人分成許多募兵小組奔赴各地,召喚以前的戰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