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法國人的態度
作者:黃油烤饅頭      更新:2022-03-03 22:38      字數:3361
  造艦計劃的通過,對於意大利海軍而言是一件大喜事。

  不過想要看到新式戰艦下水還需要等些時日,至少新款戰列艦圖紙總需要準備一下吧,要不然船廠工人拿什麽造船。所以海軍想要得到新戰艦,還需要假以時日。

  當然,意大利突如其來的造艦計劃,對於歐洲其他國家而言,同樣也被嚇了一大跳。

  在德國,對於意大利的造艦計劃,德皇威廉二世與他信任的重臣一道商議著其對德國的影響。

  “陛下,意大利的造艦計劃,對我國而言是絕對的好事,至少他們能幫我們分擔來自英法的海上壓力,說不定能讓我們取的海上均勢也有可能。”

  海軍大臣提爾皮茨元帥,率先發表了他的看法。其實他的看法也代表了目前德國大部分政要,對意大利造艦的看法。畢竟意大利是盟國,在自家海軍實力不足的情況下,盟國造艦怎麽看都是對自己有利。

  “不過這會不會激起英國的強烈反應,另外我們另一個盟友奧地利人態度也需要關注。”此時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見。

  麵對這話不需要其他人開口,提爾皮茨自己就能回答。“我們造艦計劃,英國人反應激烈難道就不建造麽?至於奧匈對意大利造艦的反應,這有什麽出奇的,海軍處於劣勢,但是陸軍保持著優勢啊,而且在戰略態勢上,也是奧匈占據優勢,有什麽好擔心的。”

  好嘛,這話粗理不粗, 說的非常有道理。而提爾皮茨的發言引來了其他人的讚譽。

  “提爾皮茨元帥說的沒錯, 意大利造艦對我國非常有利,不僅能牽製英法的海上力量,而且還可以加深重其與英法的敵視關係,我們更應該給與掌聲才是。畢竟我們的盟友在地中海很有野心, 我們更應該支持其訴求。”

  說話的是首相兼外交大臣馮·比洛閣下, 這位俾斯麥的繼承者在外交上很有心得,提出意大利造艦目的肯定是為了地中海利益。這位外交出身的首相眼光真準, 一眼就看出了意大利真正的核心利益。

  “那麽, 由我來發一封電報吧,向我的朋友卡洛發一份聯絡感情的電報。至少我與卡洛在對法國人的態度上, 肯定是一致的。”

  難得德皇講了一個俏皮話, 在場重臣們都樂嗬嗬的笑了起來。

  與德國一臉開心的不同,作為意大利鄰居兼競爭者的法國政府,對於意大利突然開始造艦的行為,有些頭疼。

  沒錯, 就是頭疼。這些年意大利與法國的緊張關係, 法國政府怎麽會不知道。而且他們也知道意大利對自己不滿的原因, 搶占了突尼斯加上地中海利益的爭奪, 導致兩國關係很差。而現在意大利準備大肆擴充自己海軍的舉動, 讓法國政府必須慎重對待。

  現在法國當政的是孔布內閣, 這位學習神學出身的總理, 目前幹的最出色的一件事情就是政教分離(總感覺那麽熟悉)。

  “諸位, 目前德國在大肆建造自己的艦隊, 而意大利現在也開始建造自己艦隊,我國的海軍必須擴充, 要不然後果會非常嚴重。”

  開口的是海軍部長皮拉騰,目前法國海軍麵對來自德意兩國海軍造艦的壓力, 讓法國海軍坐如針氈,所以這內閣會議一開場, 皮拉騰就先聲奪人的發言了。

  不過他的意圖並沒有實現,隻見財政部長魯維埃隨即開口道“海軍麵臨的困難我們都清楚, 不過目前我國財政不算樂觀, 想要像德意兩國一樣大規模擴充海軍,有點不現實。”

  這位魯維埃是法國政壇的元老級人物,擔任過好幾任內閣的財政部長還擔任過一任總理,在平衡預算方麵非常有一套, 是內閣中舉足輕重的人物,所以他的話讓其他人都非常重視。

  “難道不能想想辦法麽?我們海軍要是跟上, 那麽在大西洋與地中海, 都會處於危險的劣勢當中。”

  “但是也需要考慮財政收支問題,目前我國除了需要正常開支之外,陸地上壓力一樣不小,而且還需要考慮我們的盟國,財政上真沒有多餘的資金給海軍造艦。”

  魯維埃也不是不講道理,他將財政部開支一項項分析給海軍方麵聽。麵對魯維埃的分析,皮拉騰卻並不甘心。

  “財政困難我也承認, 但是我們海軍麵臨的問題更大啊, 難道國防安全不重要麽?我們海軍不僅需要維護共和國的利益,還需要保障本土以及殖民地海上安全, 這海上壓力太大了。”

  海軍部長的話讓內閣其他成員有些不好開口,誰讓法國想要報凡爾賽受辱的一箭之仇呢。丟掉的洛林與阿爾薩斯,可是法國最重要的煤鐵基地。

  看看鄰居意大利的慘樣, 為了讓其重工業得到發展,滿世界尋找煤鐵礦,算他們命好能在科索沃以及利比亞找到煤鐵礦,但是漫長的運輸線路安全性先不談,這直接導致意大利鋼鐵業隻能依靠關稅壁壘的保護,隻能在本國內發展。

  所以海軍問題,讓在場的諸位都不太好接話。不過此時,有人反而開口了。

  “其實我認為,單靠我國一家抗衡德意兩國的海軍有些困難,目前的情況下,我國兼顧不了海陸軍兩方,隻能選擇一方做保障。”

  說話的是外交部長德爾卡塞,這位外長的話立刻引來了皮拉騰的不滿。因為如果隻能保一個的話, 沒的說政府肯定需要保陸軍, 畢竟對於法國來說,陸地可比海上重要的多。

  “難道海上安全不重要了麽?”

  麵對海軍部長的抱怨, 隻見德爾卡塞說道。“海上安全當然重要, 但是在隻能保證一方的安全的情況下,我國隻能選擇陸地上。而且海上安全這個問題上,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外長德爾卡塞的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畢竟這種情況下,他們想要看看這位拿出什麽好的辦法。

  麵對眾人的目光,德爾卡塞隨即說道。“諸位,目前我國在海上的安全,其實可以通過結盟來解決這個問題。”

  說道這裏,德爾卡塞隨即說出來一個國家的名字。“我認為與英國結盟,完全可以解決我國海上安全的問題。”

  德爾卡塞的話像是一個隕石砸向了水麵,立刻掀起了滔天巨浪。

  “什麽,你居然相信英國人。”

  “我絕對不願意看到將我國的後背交給英國人。”

  “英國人也能相信的話,那麽我想整個世界都值得信任了。”

  麵對群情激昂的反對聲,德爾卡塞外長哪怕是內心早有準備,依然能感受到大家對英國人的不滿。

  沒辦法英法兩國之間有太多的話題可言,從百年戰爭到最近的普法戰爭,英國人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可一點也不光彩。而且現在兩國還在為非洲勢力範圍而起衝突,談結盟怕不是失了智吧。

  這還是政府層麵上的,要是在民間你問一個法國人,哪個國家才是最讓人討厭的話,英國人常年位居榜單第一的位置。也就是這幾年,才讓德國人搶了先。現在居然提出與英國人結盟,怕不是嫌政府太安穩了吧。

  等到大家都聲討完英國人之後,德爾卡塞外長才繼續說道。“你們說的這些問題,我承認都有。包括我在內,對英國人都欠缺好感。但是我們是政治家,不能被感情左右,而國與國之間更看重的是利益。目前我國與英國結盟在利益收獲是巨大的。首先我們可以收獲一個強大的盟友,其海軍實力我就不多說了,大家都有所體會。”

  雖然在場的人對英國人不太感冒,但是其海軍實力,是值得信任的。

  看到大家都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德爾卡塞繼續乘熱打鐵道。“另外對於英國是否值得拉攏能否信任的問題,我認為這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世界能瓜分的殖民地已經被瓜分完畢,而英國殖民地麵積排第一,我國排第二。德國的那位威廉皇帝不是說過麽,要為德國獲得陽光下的土地,這必然會與英國起衝突。再加上其大肆建造海軍,足矣讓英國人視其為眼中釘。隻要我國稍加拉攏,我相信英國人一定知道誰才是他們的朋友。”

  雖然德爾卡塞的話讓人心動,但是依然有人指出目前最大的外交困境。“但是目前英國人正在圍堵我們的盟友俄國,我們該怎麽調和兩國的關係呢?”

  沒錯,目前俄國與英國的惡劣關係,這是橫在法國政府前的難題。這個問題不解決,沒辦法將兩國拉到一起。

  對於英俄惡劣的外交關係,德爾卡塞也有自己的解決辦法。“這個很簡單,俄國在東方的擴張不符合我國的利益,我們完全可以不作為處理。等到俄國在遠東碰了一鼻子灰之後,我國再出手相助,到時候就能將那頭暴躁的北極熊安靜下來,到時候由我國居中撮合,相信能夠讓兩國都認真的考慮。畢竟在遠東的利益,哪有歐洲高,我想隻要拿點巴爾幹的利益,就能讓俄國人趨之若鶩的。”

  沒錯,德爾卡塞也知道俄國人的脾性,貪婪是可以利用的缺點,在其最為關注的巴爾幹隻要放開一個口子,俄國人就會將目光從東方轉回到西方。

  “但是這要小心了,萬一俄國人衝出黑海,那時候該怎麽辦?”

  “這個問題純屬杞人憂天,到時候打趴下德國奪回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後,大不了我們再進行一場克裏木戰爭。再說比起我們,英國人和意大利怕是更擔心這一點。”

  德爾卡塞的精彩發言,讓在場眾人紛紛點頭認可,而主持會議的總理孔布當即開口道。“那就按照德爾卡塞閣下所說的辦吧,我們先向英國人釋放一些善意,看倫敦有沒有答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