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維多利亞時代的結束
作者:黃油烤饅頭      更新:2022-02-07 21:12      字數:2753
  既然決定要建造新式的戰列艦,當然需要進行前期準備,首先就是圖紙作業先要查缺補漏,然後才是船廠施工建造階段。

  而目前新戰艦還在查缺補漏階段,所以還沒進入正式的建造當中。

  而在這時,一件轟動世界的大事傳開了。那就是統治大英帝國64年,帶領大英帝國走上巔峰的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女王、印度女皇,亞曆山德麗娜·維多利亞於1901年的1月22日去世。

  這個消息對於整個世界來說都是一場轟動,對於意大利也是同樣如此。

  “那就由首相帶隊前往倫敦吧。”

  在王宮內,卡洛看著眼前的首相以及外交大臣,說出了這次意大利派遣外交使團的規格。

  對於這次前往倫敦,卡洛當然不會輕視,這除了是那位值得英國人懷念的維多利亞女王的葬禮之外,還會是新王愛德華七世的登基典禮。

  這時是各國政要雲集的時候,意大利作為有數的列強之一,當然也不能寒酸了。必須要派高規格的外外交使團,最低都是要外交大臣這一級別,要不然就是故意輕視大英帝國。

  當然高一點可以有首相帶隊,要是再重視就由卡洛本人帶隊。

  不過卡洛本人一點也沒興趣,一來自己不願意在英國待那麽長時間,二來雖然各國政要雲集,但是想要談點什麽卻沒多大可能。而且薩伏伊家族又沒有與英國王室聯姻,那麽著急趕著過去幹嘛。所以,最好的人選就是首相,舍他其誰。

  “遵命,陛下。”

  對於卡洛的點名,安東尼奧首相其實早就有所預料,這事基本就隻有他帶隊合適,畢竟自家君主前往的確有點不合適。

  帶隊前往倫敦參加舊王葬禮以及新王登基,其實對意大利關係並不算大。

  說實話,目前意大利與英國的關係有點微妙,這些年意大利的迅猛發展,讓英意兩國的關係有點微妙。兩國關係從一開始比較親密,逐步轉變為正常關係。尤其是在意大利打贏了與奧斯曼的戰爭之後,兩國的外交關係降幅較大。

  要知道一開始意大利不少武器技術都能從大英帝國獲得,例如在加裏奧級戰列艦上,其采用的460毫米主炮,就是阿姆斯特朗的力作。而隨後的艦炮乃至動力等技術上,英國都幫助良多。

  不過這幾年,隨著意大利越來越偏向德奧,與英國的關係也逐漸從友好變成了正常關係,想要從大英帝國獲得技術,已經變成一件艱難的事情。

  當然,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意大利實力的大幅增長,當然讓大英帝國感到自己在地中海的地位有了威脅。

  “對了,目前遠東那邊是個什麽情況?”

  此時卡洛突然問起了遠東。

  讓他如此詢問,自然是遠東那邊有新的狀況。這次各國聯合教訓那位皇太後,在作戰上根本一點難度都沒有。各國高達七萬多的幹預軍總兵力(這是實際參戰的兵力),根本不是其能抵擋的。

  大軍在遠東所向披靡,根本不是皇太後手中那些舊式軍隊能抵擋的。更不用說其南方各省態度曖昧,而且居然宣布中立狀態,這也能看出很多問題。

  另外多說一句,此次聯軍作戰中,法國軍隊終於使用了其秘而不宣的新式75毫米速射炮,高達每分鍾十五發的射速,讓其他國家軍官感到震驚。

  終於見到法國新式75毫米速射炮的德國軍官,趕緊將這個情況告知了柏林。而這讓德國陸軍再一次向克虜伯施壓,要求其盡快拿出射速堪比對手的火炮。至於意大利這邊,陸軍部同樣要求各大兵工廠拿出堪比對手的設計方案。不過除此之外,陸軍部還要求各國拿出大口徑遠程火炮的方案。

  目前對於法國新式火炮的問題還不算急,畢竟還有時間的。

  而目前在遠東,各國最急的還是俄國人的問題。

  沒錯就是俄國人。在這場各國參與的幹預戰爭中,俄國人一點也不老實。

  其隻派出了一個師的兵力參與了聯軍(一萬三千餘人),在各國出兵人數上,隻能排第四。(德國因為有了菲律賓,派出了兩萬四千多人的部隊,而其次則是日本派出了一萬八千人,意大利一萬四千人,英國一萬二千人,法國三千五百人;美國八百人,奧匈帝國四百人。)

  不過與隻派出一萬三千兵力參與聯軍相比,俄國派出了十多萬人軍隊進入了清國東北地區。這些俄軍打著懲戒滿清名義不僅占據了東北各個城市,而且將當地官府戶籍田畝礦產等資料,通通一掃而空。除此之外,俄國軍隊聲稱為了便於維護當地治安,還試圖向當地派遣官員,以管理當地俄國軍隊以及本國人的名義。

  大家都是千年的老狐狸,誰還不知道誰,俄國人如此明顯的舉動,讓各國非常不滿。合著我們幹預滿清,是為你俄國人幹活呢?

  麵對俄國人在東北的舉動,各國之間一致表示,在東北的俄國軍隊必須納入聯軍中。

  很明顯這是打算將在東北的俄國軍隊約束起來,等到各國撤軍時,這些在東北的俄國軍隊也將一起撤退。

  而對於各國的一致態度,俄國方麵極力反對,聲稱在東北的軍隊並不能納入聯軍中。

  目前各國與俄國人正在交涉,卡洛問的就是這件事。

  “陛下,在遠東俄國人態度很含糊,不過其依然不同意在東北的軍隊納入聯軍中,為此各國之間為此也是態度不一致。”

  巴科納所說的態度不一致,主要是來自德法兩國,他們不願意對俄國表示強硬的態度。

  其中法國就不說了,法俄兩國之間是盟友,在遠東的問題上不願意得罪俄國。至於德國也如此,那就隻有一句禍水東引來形容。

  縱觀德國在俄國東擴的態度基本都是慫恿,這是為了減輕自己東麵的壓力。

  “其他國家我們不管,但是我國在遠東問題上,必須堅持必須保證遠東的領土統一,而且還可以讓在遠東的我國公使公開表態,我國堅決抵製分裂清國的舉動。”

  “遵命,陛下,一會我回去就給賈黎文公使發電。”

  卡洛的態度很好理解,因為這件事除了滿足前世的感情之外,這對意大利也有好處。這次各國聯合幹預清國,肯定會影響清國民眾對意大利的感官,而此時公開宣稱要保障清國領土完整,這就是示好。

  我雖然這次摻合到這場幹預戰爭中,但是這不過是那是被逼的,其實內心依然想要與清國交好。當然深層次的原因,還是意大利不想與自己最大海外市場鬧翻,這都是經濟利益作祟。雖然接下來清國將麵臨最大賠款的局麵,但是遠東的市場卻根本不會減少,反而會因此加速開始本國的工業發展。

  想到了賠款,卡洛忍不住問道。“目前對於清國的賠款,談的怎麽樣了?”

  “目前賠款總額各國已經協商好了,以每個清國人賠一兩白銀計算,清國將賠償4.5億兩白銀。”

  這與曆史上一致,這份高額的賠款也是一種羞辱,每個人都賠了一兩白銀。而目前清國每年財政收入還差點才一億兩,這直接要拿四年半的財政收入來賠償。這已經遠超各國的損失以及出兵費用,弱肉強食淋漓盡致的展現。

  不過,隻見巴科納隨後繼續講到。“目前各國對於賠款倒是達成了一個一致意向,那就是如果俄國宣布從東北撤軍,那麽可以讓其獲得賠款的第一份額。”

  巴科納這樣一說,卡洛立刻懂了。這是花清國人的錢,讓俄國人撤離。

  這算盤倒是打的不錯,不過可惜毛子是個記打不記吃的貨,這怕是很難讓聖彼得堡滿意,說不得就像曆史上一樣,宣布撤軍,拿到第一份額的賠款,結果拖拖延延,就是不撤。最終導致大英帝國派出打手日本,好生一番教育才讓俄國人收回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