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土希戰爭
作者:黃油烤饅頭      更新:2022-01-24 11:18      字數:3101
  進入1895年,奧屬馬其頓地區陷入了一片浪潮中,托勒密、薩洛尼基、塞雷等地接連發生要求自治的示威遊行,多達五萬當地民眾參與了遊行示威活動。

  如果注意看就會發現,這些示威遊行的民眾基本都是希臘裔。很明顯,這幕後之手是誰就清晰明了啦。

  果不其然,在遊行示威活動的一個星期後,希臘照會奧斯曼,要求其尊重奧屬馬其頓地區民眾的意願,給予其自治要求。

  麵對希臘的無禮要求,奧斯曼帝國當場就拒絕了。而希臘自然也知道想要達成目的,靠言語是無法成功的,於是在1895年8月1日,向奧斯曼帝國宣戰。

  小小的希臘敢於直麵奧斯曼帝國,是誰給了他們勇氣?

  遍布全世界的希臘裔,為希臘王國籌集了160多萬英鎊的戰爭巨款,尤其是美國的希臘裔更是捐款占據了四成的份額。

  而英法也在背後為其出售了一筆軍火,尤其是以兩艘萬噸級戰艦特拉法爾加號以及尼羅河號,更是讓希臘在海上占據絕對的優勢。

  好吧,公正的說,除了希臘人自己以及背後的英法之外,意大利和保加利亞也給了部分勇氣。

  沒錯,就是意大利與保加利亞。

  由於兩國之前與奧斯曼的戰鬥中,奧斯曼軍隊表現差勁,所以希臘有種我上我也行的感覺。

  當然除了這感覺之外,還有一些實際情況,讓希臘人認為自己有勝算。

  緣由就是目前奧斯曼在馬其頓的駐軍很尷尬,由於手中隻有狹長的沿海地帶,讓奧斯曼根本不敢在奧屬馬其頓放置太多軍隊,深怕保加利亞像上次戰爭一樣,一個衝鋒就截斷了奧屬馬其頓與本土之間的聯係。所以目前隻有一個馬其頓集團軍,5萬多人。

  沒錯,奧斯曼認為目前在巴爾幹的頭號威脅,就是上一次打的自己老慘的保加利亞。所以為了應對來自保加利亞的威脅,奧斯曼在阿德裏安堡駐紮了自己最精銳的色雷斯第一集團軍,六個師的規模,十萬人的編製,讓其成為奧斯曼手中最有戰鬥力的拳頭部隊。而且該集團軍也是德國顧問團優先訓練的部隊,在戰鬥力上十分有保障。

  而且奧斯曼製定的國防政策也是以保加利亞為主要目標,畢竟保加利亞已經直麵阿德裏安堡了,這可是伊斯坦布爾最後的要塞城市。

  而希臘正是基於奧斯曼軍隊的部署,所以才認為自己有勝算。

  開戰後,集中兵力快速擊潰奧斯曼的馬其頓集團軍,那麽希臘軍隊就可以依托狹長的沿海大道,堵住奧斯曼軍隊的增援部隊,從而在事實上占據整個奧屬馬其頓地區。除了保加利亞允許奧斯曼軍隊過境,但是以保加利亞與奧斯曼的關係,這事想都別想。哪怕保加利亞真允許了,奧斯曼也不敢啊。

  整軍備戰的希臘人認為自己有八成,所以就迫不及待向奧斯曼宣戰了。

  而希臘的雄心壯誌,自然吸引了各國的目光,作為巴爾幹利益的一方,意大利當然也不會錯過這場戰爭。

  這不,卡洛就與首相安東尼奧、陸軍部長卡多爾納元帥、總參謀長西蒙尼上將匯聚一堂,談論著奧斯曼與希臘人的戰爭。

  “陛下,各位同僚,目前希臘與奧斯曼宣戰之後,其布置在邊境的軍隊就越過邊境,攻入了奧屬馬其頓境內。目前希軍分成兩個部分,其中由王儲康斯坦丁統帥的第一集團軍,由色薩利出發,已經抵達奧屬馬其頓境內的卡泰裏尼。其目標直指奧屬馬其頓的核心城市塞洛尼基,這是其主力部隊,擁有7.6萬人,裝備火炮263門。

  另一路希軍擁有1.9萬人,由伊庇魯斯出發,目標直指托勒密,相信在奪取該地之後,其將於其王儲第一集團軍匯合。而在海上,希臘海軍的戰艦已經出海,由兩艘萬噸級戰艦埃夫洛夫號和萊姆諾斯率領下,已經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

  另外在希臘國內目前正在動員組建第二集團軍,不過由於武器和人員的因素,想要完成組建工作至少需要二十天之後。”

  說話的是總參謀長西蒙尼上將,他拿著指揮棒正在地圖上,向卡洛以及各位同僚講解著希軍的動態。

  “那麽奧斯曼方麵呢?他們有什麽應對嗎?”

  這時候身為首相的安東尼奧,忍不住開口問道。

  麵對首相的詢問,西蒙尼上將隨即說到。“至於奧斯曼軍隊的應對,根據我們得到消息,其馬其頓集團軍已經龜縮在塞洛尼基固守。”

  “沒了?”

  西蒙尼上將的話,讓一幹人感到驚奇。

  “是的,目前奧斯曼的情報就這些,當然不排除其秘密的行動,不過以奧斯曼的保密性,我認為可能性不大。”

  好吧,知道他們所想,西蒙尼直接多嘴了一句。很明顯這種質疑軍方的戰場情報收集能力,根本就不可取。

  “奧斯曼麵對希臘人的攻勢遲遲沒有舉動,是不是在擔心保加利亞?”

  突然這句話讓眾人眼前一亮。

  “的確有這個可能,如果奧斯曼不能確定保加利亞真實想法,其放置在阿德裏安堡的兵力根本不敢動用,而且不止不能用,還需要加強才行。如果是這樣,那就是說的通了。”

  總參謀長西蒙尼看著地圖,喃喃自語著。

  “那麽為什麽保加利亞要幫助希臘,難道他們打成了什麽秘密約定?不應該啊,以我國與保加利亞的關係,哪怕是真有秘密約定也應該有所暗示才對。”

  外交大臣巴科納問出了自己的疑問。

  也別懷疑意大利在保加利亞的影響力,目前在保加利亞外交中,意大利非常具有優先性。因為意大利才是保加利亞目前最需要也是最重要的盟友,所以保加利亞一般不會對意大利進行隱瞞。而且希臘與保加利亞關係並不好,很難讓人相信兩者會接近,因為他們有一個不可調和的矛盾,那就是塞洛尼基。這個馬其頓的最大港口,雙方都不會願意看到落在對方手中。

  “或許保加利亞並沒有與希臘有所聯係,而是單純的想要讓兩方持續打下去?”

  首相這個觀點,讓眾人眼前一亮。

  這還真有可能,交戰兩方都是自己仇敵,那麽為什麽不讓他們繼續打下去。如果這樣就能說通了,前期給弱多了的希臘爭取優勢,然後讓雙方持續交戰擴大損失,怎麽看都比作壁上觀劃算。

  首相果然就是首相,隨後的戰局真如其所料。保加利亞在邊境的異動的確讓奧斯曼不敢放鬆,所以在阿德裏安堡的色雷斯第一集團軍根本就沒敢動,隻能由伊斯坦布爾派出援軍。

  伊斯坦布爾派出三個師的援軍,一路急奔向塞洛尼基趕去。

  而在希臘軍隊這邊,激烈的塞洛尼基圍城戰正在激烈的進行。

  占據優勢兵力和火力的希臘軍隊,不斷對奧斯曼守軍發起進攻。

  隻不過希臘軍隊在守軍的抵抗下並未能成功。

  土軍指揮官卡拉穆斯塔法的優秀指揮讓希臘軍隊損兵折將,長達十二天的攻城戰,希臘損失1.8萬人,依然沒能奪取該城市。

  長時間被拖在塞洛尼基,讓希臘軍隊陷入了危險中。果不其然,等到三個師援軍抵達後,希軍統帥康斯坦丁王儲,隻能宣布撤出塞洛尼基,向邊境退去。原本按照這位王儲的話,考慮到久攻讓士兵身心疲憊,先緩緩退回去依托工事防守。

  隻不過這番命令,卻成為重大失誤。

  土軍指揮官卡拉穆斯塔法趁著希臘軍隊撤退較為混亂的有利時機,放手一搏。撤退的希臘軍隊被來勢洶洶的奧斯曼軍隊拖住,恐慌中陷入混亂。而全軍壓上的奧斯曼軍隊,更是士氣大震,此消彼長之下,一場大勝在塞洛尼基城外發生了。

  希臘軍隊撤回到國土隻有5.7萬,有人武器都丟失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其攜帶的火炮,大部分都丟失了。

  如此慘相,將希臘雄心壯誌全打沒了。退回來的軍隊士氣全無,好不容易才整頓下來。

  而且獲勝的奧斯曼軍隊,更是逼近邊境,丟失重火力的希臘軍隊隻能試圖利用地形優勢抵抗。

  不過抵抗是徒勞的,在丟失重火力之後,希軍接連遭到失利。法薩盧城、韋利斯蒂農城、皮加季亞城、阿爾塔和普雷佛紮等城附近,接連遭到敗績,希臘隻能請求停戰。

  這一仗希臘損兵折將就不說了,多年的努力也付之東流,好一個慘字了得。

  而經過各國的調停,希臘賠償了奧斯曼200萬英鎊的賠款,另外又割讓了色薩利幾個關鍵點之後,這場戰爭宣告結束。

  在這場戰爭中,希臘人糟糕的表現,讓各國對奧斯曼高看一眼。也讓原本都快鬧得不可開交的巴爾幹各國,又平靜了許多,這也不知道算不算好事。

  不過不管算不算好事,對於意大利海軍來說,都無關緊要,因為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