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成敗
作者:
木南之 更新:2020-06-01 14:52 字數:2138
大元、突厥和大清的出兵計劃被暫緩了好幾日。
自從前幾天開始葉笛就幾乎沒回過家,每天最多回到家裏睡上兩個時辰的覺,然後就要繼續回到皇宮,參與到與清帝、趙王完顏洪烈還有桂公公以及其他幾位大臣之間的討論中。
不得不說,這一次中原突如其來,以大量武林人士為主發出的雷霆一擊,實在是打的突厥等三大域外勢力都有些猝不及防。
不過這也沒辦法,誰也想不到,這麽多武林人士會一起出手。一來,武林人士本不怎麽參加國與國之間的鬥爭。二來,若非大批量的出現大師境界以上的高手,在戰場上的正麵衝突,同等數量的武林人士其實並非是同等數量的士兵的對手。
然而……
扶桑之敗實屬無奈李沉舟三人率先打了進去,在扶桑四處一路大打出手,還出手斬殺過幾個軍隊首腦。軍隊的注意力大多被吸引到了他們三人身上,後麵出現的又是五支小隊,偷偷上島,碰到小股巡邏軍隊直接斬殺,簡直不要再簡單一些。
高麗則更為無奈,上千個武林人士一起出手,高麗邊防軍總共才多少人?一處據點也就是幾千人,這些武林人士根本不講道理,來去如風,一日速達。路上碰到的斥候小隊直接用輕功追上去滅掉,讓高麗沒辦法組織有效的防禦。如此一來,自然長驅直入,毫無阻礙。
至於今天一早傳來噩耗的吐蕃,遭遇則與高麗十分類似,被破的過程幾乎是一模一樣的。大隊武林人士極速進軍,攻其不備,長驅直入,直取王庭。抓住一國之君後,以生命威脅其就範。
這些小域外勢力基本都是牆頭草,隻要還讓他當王,其實本質上來說,他們全都是一樣的,跟誰都是跟,所以自然還是小命重要一點。
………………………………………
“你們說,如今朕究竟還要不要出兵?”清帝麵色有些差,語氣中也沒了往日裏該有的那種平和。
桂公公很想說“那你就別出了吧”,可是他很清楚這個場合,就算小玄子問了,他也不能說出這種話,最起碼不能說的這麽直白。
可是,他又沒有什麽文化和學識,除了這麽一句掏心窩子的話,他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麽別的好說。
說起來,他還是第一次覺得,勸小玄子,也就是清帝不出兵,是真的為了小玄子好。
雖然他也確實有私心,畢竟他現在陰差陽錯的成為了天地會的會主,就算是為了小命著想,他也要勸小玄子別出兵。可是另一方麵,中原看起來的確很嚇人啊,來勢洶洶的,什麽扶桑高麗,說滅就滅,大清為啥非要插這一手呢?
所以,這位桂公公,或者說是天地會會主韋小寶,正在冥思苦想,究竟該如何勸清帝置身事外,不要出兵。
他知道,葉笛那小子是指望不上了,上次聊過天之後他就明白,這小子根本就沒辦法,也沒有說不發兵的權力。
唉,同是天涯什麽什麽人,相逢何必……
何必個屁!
韋小寶滴溜溜的轉著眼珠子,在心裏琢磨著怎麽能讓趙王這個恐怖的男人說出自己想說的話。要是完顏洪烈讓小玄子不出兵,小玄子應該就真的不會出兵了吧。
就在韋小寶正在琢磨的時候,完顏洪烈突然開口道:“陛下,這發兵一事,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韋小寶差點當場脫下腳上的靴子,然後一把砸到完顏洪烈的臉上。
“王叔此言何解,願聞其詳。”清帝依然板著個臉,但是對著完顏洪烈的時候,語氣還是緩和了幾分。
他對完顏洪烈這位王叔一直很尊敬,這位王叔這的確是個很有能力的人。隻是自從完顏康死後,這位王叔就變得有些激進和執拗,是以他的建議,隻能是建議,畢竟,清帝可不希望完顏洪烈變成第二個鼇拜。
“高麗、扶桑、吐蕃之事,木已成舟,再無挽回的餘地。然而,中原看似風光,實則不然。”完顏洪烈一邊說著,一邊扭頭看向了葉笛“葉先生,不如這事兒,由你來解釋解釋?這終歸是葉先生路上提出來的高見。”
一聽到是葉笛的想法,清帝的眉毛稍稍舒展了一些“哦?是葉先生的想法?”
葉笛白的有些病態的臉上露出了一點紅暈“趙王謬讚,在下這哪裏是什麽高論,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既然陛下要聽,那在下這便說一說。”
現在韋小寶想要把靴子扔到葉笛的臉上了,說不定還要再帶上建寧的裹腳布。
“是這樣的。”葉笛一用力想要站起來,卻被小皇帝揮揮手給止住了。
“嗯,中原之所以能夠這麽快的拿下高麗、扶桑還有吐蕃,不過是因為用了武林人士而已。然而,此事成也武林人士,敗也武林人士。說白了,武林人士能夠幫中原朝廷打天下,難道還能夠幫中原朝廷守天下嗎?”
“扶桑、高麗、吐蕃,臣服中原隻是嘴上說說,誰也不會當真,包括中原,沒有駐軍,沒有執政,明日換一個大清的高手,他們又會臣服於大清。所以,這三個域外勢力能夠帶來的影響,我們大可以不當回事。真的與中原交戰了,他們就算出兵,最多也不過擺擺樣子,隻要中原沒有取得優勢,他們是不敢大搖大擺的對咱們發起攻勢的。”
“畢竟大戰一起,中原軍隊加入戰場,無法形成威懾,那些守在吐蕃境內的武林人士該撤退的,還是要撤退。至於選在東海的扶桑和高麗,更是根本沒必要管,中原真的將這兩塊地盤收歸己用,還早著呢。單單是境內的叛亂,就夠他們受的了,一個執政者,威脅不了整個勢力。”
“而在此時此刻,出兵進犯中原,聯合扶桑、高麗境內的叛亂勢力以及吐蕃王,其實正是最好的時機。尤其是此時一戰,還可以救西夏於水火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