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定軍三策
作者:我要上三江      更新:2020-07-26 21:08      字數:2505
  馬岱頃刻間便將刀架在魏延脖子上。

  有了魏延為人質後,營寨中的5000精兵也很快繳械投降。

  曹軍考慮再三,最後讓馬岱領一隊人,壓著魏延回了漢中,交由諸葛亮親自處理。

  一場風波,來得突然,去得也突然。

  就這麽在波瀾不驚中歸於平淡。

  幾日後,諸葛亮的回信和後方的天使幾乎前後腳抵達軍營。

  “今丞相坐鎮後方,統禦有功,官複原職,曹將軍前線殺敵,大破曹真隴西大營,可喜可賀,特升為前將軍,加封都江侯(縣侯)……”

  眾將皆有封賞,一時間加官進爵的喜慶氣氛衝淡了魏延一事帶來的後續隱患。

  曹軍又打開諸葛亮的親筆信。

  信中有交代,魏延已被他解了兵權,如今在漢中負責屯田,短時間內沒法回戰場了,讓曹軍好生備戰,早日拿下長安,完成匡扶漢業的宏願。

  最後老生常談的安慰了他幾句。

  曹軍合上信封後,心思也漸漸安定下來。

  又回到了北伐殺敵完成任務的既定軌道上。

  ……

  曹真大敗而歸後,擔心被魏主曹睿追責,副都督郭淮給他出了一計。

  讓他裝病。

  越慘越好。

  其後曹真依計照辦,上了一道奏折後,也不知躲到哪兒養病去了。

  司馬懿則奉旨悄悄的返回了隴西大營。

  隨他而來的還有司馬昭。

  司馬懿抵達前線營寨後,一路上背著手,一言不發的進了大帳。

  先前跟隨曹真連吃敗仗的眾將自是個個自危。

  一時間心有戚戚,心中彷徨。

  新任大都督上任,也不得不見,隻得捧著卵子般提心吊膽的跟著進了大帳。

  司馬懿在大帳中環顧了一圈,視線突然落到副都督郭淮身上。

  “郭淮,曹真病後,你乃副都督,三軍之首,營中一切皆由你負責,是也不是?”

  “是!”

  郭淮見司馬懿言語不善,擔心拿他問責,言語間自是十分小心。

  不求有功,但求無過。

  哪知司馬懿麵色一變,突然間翻臉不認人來。

  “我一路行來,見逃兵無數,卻無人約束,可見你這個副都督統率不力。”

  “來人啊,將郭淮拖出去砍了!”

  司馬懿一言,猶如一記晴空霹靂,直接將其他人嚇個半死。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這司馬懿此番出任大都督,也算是‘二進宮’了,為何火氣仍這般大?

  營中諸將頓時人心惶惶,有一股兔死狐悲之感。

  若說郭淮有罪,他們這些人跟著曹真也吃了不少敗仗,豈不是人人有罪?

  郭淮杵在原地,如同一根木頭般一動不動,任由帳外親兵將他拿下,就要往外拖。

  營中諸將頓時坐不住了,紛紛開口為郭淮求情。

  “大都督,之前連吃敗仗,導致營中士氣低落,人人自危,卻不是副都督一個的錯啊!”

  “是啊,大都督,若不是副都督在你來前約束住大營軍士,恐怕此刻早已十不存一了。”

  “副都督雖統率不力,但罪不至死,尚未開戰,便自損一大將,此乃不祥之兆,還望三思……”

  ……

  不管是真心求情也好,亦或是擔心郭淮被問罪後,司馬懿又會問責到他們頭上。

  一時間營中群情激昂。

  司馬懿觀察了片刻,似是察覺到諸將的心思,突然又改口道:“既然大家都為郭淮求情,那便免除處罰,暫且先記著,若是其後表現不利,兩罪並罰,定斬不饒。”

  諸將這才鬆了一口氣。

  司馬懿突然又道:“傳我帥令,即日起,士兵逃,則殺伍長,伍長逃,則殺什長,什長逃,則殺校尉,校尉逃,則殺將軍,將軍逃,則殺大都督,我自己也不例外。”

  諸將屁股才落座,哪知司馬懿繼續語不驚人死不休,又將他們驚得立了起來。

  如此嚴厲的帥令下達後,豈不是人人都被串在了一起,如一條繩上的螞蚱,一個也別想逃?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從即日起,自己麾下不會出現逃兵啊!

  “大都督,還請徐徐圖之,欲速則不達啊!”

  司馬懿冷哼一聲,“若任由士兵繼續逃下去,諸位和我恐成了光杆司令,拿什麽去拒蜀軍?”

  司馬懿見諸將不語,又繼續頒布第二條帥令。

  “其二,將軍營所有酒肉搬出來,讓士卒吃喝三日,不醉不歸!”

  諸將又愣住了。

  這一條雖不嚴厲,但所有人都喝醉了,誰來守城啊!

  若是萬一……

  “大都督,此乃不妥,萬一蜀軍殺來……”

  司馬懿似乎早有準備,一揮衣袖道:“將我帥旗插遍大營四周,那曹君乃新晉副都督,黃口小兒一個,定不敢來。”

  諸將見司馬懿舉手投足間散發出一股逼人的自信,心中想了一想,又覺得有理。

  司馬懿是誰?

  可是和諸葛亮半斤對八兩的人物。

  豈是一個蜀軍副都督能對付的。

  司馬懿又緊跟著宣布第三條帥令。

  “拿出所有記錄有功之士的名單,殺蜀軍一人,則升一級,殺兩人,則升二級,以此類推,即可執行!。”

  司馬懿簡簡單單三條帥令,卻是一環套一環。

  保住了兵源;

  讓所有人大醉一場,忘記之前的敗仗,好從新開始;

  獎勵有功之士,人人加官進爵。

  如此三條下去,那低落到隨時要散夥的士氣,又給提了回來。

  ……

  當魏延之禍被解除後,曹軍的心思又回到了司馬懿身上。

  他知司馬懿此刻已上任,絲毫不敢大意,帶著薑維連續幾日前去探營。

  前後不過幾日工夫,士卒還是那些士卒,營寨也還是那處營寨,總覺得魏軍營地中一切都變了。

  曹軍和薑維相視一眼,心中都感到一股壓力迫麵而來。

  二人齊齊不語,一路返回蜀軍營地。

  等到了帳中後,二人開始商量起來。

  “伯約啊,你觀那魏營如何?”

  薑維想了想,直接說了四個字,“穩如磐石!”

  曹軍暗暗歎了一口氣,心中也忍不住感歎,這司馬懿不愧是三國守城第一人。

  真是烏龜長殼,讓人無處下口。

  若此時魏軍將兵馬拉出來,與蜀軍對攻,的確勝算不大。

  第一次北伐時,魏軍在夏侯駙馬和曹休曹真的指揮下,連敗三次,損失兵馬無數,雖後麵司馬懿出山,在街亭一戰中挽回了一些敗績。

  但幾十萬兵馬的損失,卻是實打實的。

  其後曹休又中了東吳陸遜的詐降之計,又損失了十幾萬兵馬。

  如今曹魏兩線作戰,既要防蜀軍北伐,又要防東吳東進,雖地大物博,但兵力上並不占優。

  而蜀漢此番又多了孟達的6萬降兵。

  一加一減之間,使得如今的渭水邊,雙方的兵力優勢倒轉過來。

  蜀軍大約有25萬,而魏軍則不足20萬。

  已經完全處於守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