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2007年,財團企業在行動4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3-29 12:39      字數:4640
  回眸1991最新章節

  進入2007年6月之後

  例行性的三大礦山與世界鋼鐵主要廠商2008年鐵礦石“長協”價格談判,如期在新加坡舉行,三大礦山果然如評論界預測的那樣,提出漲價42%的要求。

  這意味著,經過連續四年的大幅漲價,鐵礦石每噸將超過150美金,比2004年42美金一噸增長了三倍還多。

  果然是老臉皮厚的談判者,三大礦山看出了華夏鋼鐵企業內部一盤散沙,悍然提出了這種過分要求。

  所謂;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別看2007年度上半年,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給華夏供應了7700萬噸鐵礦石,可是華夏暴漲的鐵礦石新增需求超過兩億噸,總需求量超過了7億噸,fmg資源公司這點數量遠遠不敷所需。

  在經驗老道的三大礦山麵前,華夏參與“長協”談判的官員稚嫩得多,完全不是這些市場老鳥的對手。

  鐵礦石的亂象一直在持續,參與“長協”談判的國有大中型鋼企,能夠拿到“長協”價格供應的鐵礦石,反手一賣就能賺到15%甚至更多,再多的份額都能用的完。

  鐵礦石到港之後,轉手一賣就是錢,這讓國有大中型鋼企嚐到了真正的甜頭。

  雖然“鋼協”三令五申不允許倒賣份額,可這家行業協會既不管人事也不管財,鋼協成員企業誰不是背景深厚,想聽就聽,不想聽純粹就當空氣了。

  這一切情況,都在三大礦山掌握中,所以才能悍然提出漲價42%的過分要求,因為三大礦山有恃無恐,知道華夏鋼鐵企業最後依然得屈服。

  談判中,與三大礦山暗通款曲者有之,頻頻拋媚眼者有之,往來密切者有之。

  往往中方談判核心層做出的決策,第一時間就泄露出去了。

  王耀城麵對這種群魔亂舞的也景象也深感頭疼,還不如當初寶鋼一家代表眾多的鋼企談判,政出一門。

  “鋼協”組織的是啥嗎?太亂了。

  七個和尚八樣腔,內部都勾心鬥角的意見不統一,有的人立場堅定,有的立場軟化,有的和稀泥,有的說些陰陽怪氣的牢騷話,半點兒正事兒也不頂。

  這裏麵原因非常複雜,對於一家部委企業或者是地方企業領導來說,讓他考慮全國一盤棋,考慮到全國或者是鋼鐵行業兄弟企業甚至是民營鋼鐵企業利益之所在,哪怕是企業吃點虧也要堅持,這未免強人所難。

  坐在這個位置上,首先考慮的是把自己這碗飯盛滿了,我方不與外方暗通款曲,其他的企業早就做得更出格了。

  傻坐著不動,就是對本企業和職工的犯罪,就是不合格的企業領導。

  若是能多得到一些鐵礦石份額,哪怕本企業用不完,轉手一賣就是數千萬上億美金的利潤,回去以後職工擁護,領導表揚,企業得了實惠又有麵子,這個賬誰都會算。

  豈不知,這些鼠目寸光的見識,沒有考慮清楚大鍋裏沒有小鍋也不會有的道理。

  偏生王耀城不好對此多置評,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手伸的過長惹人討厭。

  華夏鋼企為獲取fmg資源公司鐵礦石份額時笑臉相迎,並不代表可以對企業經營可以指手畫腳,一碼歸一碼。

  王氏財團確實財雄勢大,可你一沒有股權二不是上級領導,站出來指手畫腳的教人這麽做那麽做,是不是太膨脹啦?

  因此,fmg資源公司祭出了重磅消息;

  有鑒於世界大宗市場對鐵礦石的旺盛需求,fmg資源公司計劃開啟第二期項目,為期一年半的第二期項目,將額外提供1.1億噸鐵礦石供應量,將西澳皮爾巴拉地區鐵礦石供應量翻上近一番。

  由於港口和重載鐵路不需要額外建設,隻需要擴建礦場設備和通向78km外的重載鐵路支線,還有獨立的火力發電廠,二期項目比一期項目見效更快,該項目預計將耗資69億澳元。

  項目建成後,將提供每年2.6億噸的鐵礦石供應量,加上西芒杜鐵礦一期項目,紅河資源公司可以提供每年3.4億噸鐵礦石供應量。

  如果需要,幾內亞西芒杜鐵礦隨時可以擴大產能,應付華夏旺盛的鐵礦石需求。

  這個數字意味著什麽?

  以2007年世界鐵礦石貿易量8.9億噸計算,預計到2010年初,世界鐵礦石貿易兩張突破10億噸大關,其中華夏一家需求量達6.5億噸以上。

  而英國紅河資源公司,一家就可以供應華夏的一半需求量,極大地緩解了供需矛盾。

  即便是三大礦山一噸鐵礦石產能都不增加,英國紅河資源公司也可以解決供需缺口,題外之意就是鐵礦石多的是,大家不要搶啦!

  消息傳到新加坡談判現場,三大礦山的談判代表真是氣得吐血,神態怏怏的退出了會場。

  王氏財團太狠了!

  這特麽從根子上澆了一大盆涼水,再熱的爐子都得澆滅了,下麵還怎麽談漲價?

  丫大手筆撈錢,2007年上半年,又是上市又是賣公司已經入賬近二千億美金了,看不上大宗資源領域的這多出來三百多億美金利潤,可我們三大礦山需要哇,您能別鬧了好嗎?

  按照fmg資源公司1.5億噸的鐵礦石份額,分到您自己手上也得六七十億美金,難道美金不香嗎?

  但凡遇到這種言論,王耀城一律痛斥為鼠目寸光;

  將世界鋼鐵業當做予取予求的軟柿子,利用行業壟斷地位牟取不正常暴利,是一種殺雞取卵的短視行為。

  可話說回來,三大礦山也是滿腹的冤屈。

  您在電子半導體業界和液晶顯示屏業界做的難道不是壟斷的事兒?

  把別的廠商業者趕盡殺絕,獨享行業高利潤,容不得別人覬覦半分,這難道不是異曲同工嘛。

  為啥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麵對這種質疑,王耀城直接在辦公室裏爆了粗口;“狗日的,老子高興!愛咋咋地……”

  三大礦山;滿頭黑線中

  據可靠消息透露;

  澳大利亞fmg資源公司的上級母公司英國紅河資源公司,準備單獨召開一次鐵礦石長期價格談判,預計2008年鐵礦石價格上漲5%,還有談判的餘地。

  這個消息一傳出三大礦山立馬吐血三升,宣布新加坡談判暫時告一段落,預計將在八月份重啟。

  這家夥盡搗亂,三大礦山聯合起來態度強硬,我這要漲價42%,參與談判的中日韓鋼鐵企業代表隻能選擇接受與否,沒有談判權利。

  紅河資源公司馬上就另搞一出漲價5%,連1/8都不到,針鋒相對的搗亂,這真沒法兒再談下去了。

  王耀城知道這些人的心思;

  無非是想通過各種手段溝通和拉攏,以求得談判立場的一致,共同瓜分鋼鐵行業觸手可及的豐厚利益。

  至於華夏鋼鐵廠家的死活,數百萬鋼鐵工人未來的去向,則沒有人關心。

  嘿嘿,老爺跟你談個卵子,門兒都沒有。

  王耀城可以氣憤國內鋼鐵廠家散沙一般的不同心,卻不能遷怒於數百萬鋼鐵工人,他們是無數家庭的脊梁,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王氏財團損失一些利益,變相的就可以讓國內的鋼鐵工人受益,這是讓他最有成就感的事業,豈能是數十億美金的利益能夠左右的?

  放下了鐵礦石長協談判,王耀城一行乘專機從香港直飛蜀都市,這裏正在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育苗慈善學校拆舊建新工程,所有的改進校舍都要達到八級防震標準。

  在王耀城心中有個最低的標準;

  最起碼,一旦大地震來了,學生們能有逃生的時間。

  2007年7月初

  曾經輝煌一時的台島液晶麵板業“五朵金花”,友達光電,中華映管,光輝電子,奇美電子,瀚宇彩晶等五家企業,各自境遇不同。

  奇美電子由於嚴重虧損被鴻海集團收購,改名為群創光電,友達光電並購了光輝電子,中華映管和瀚宇彩晶正式宣布破產清盤,徹底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如今,台島液晶麵板業隻剩下群創光電,友達光電兩家,依然在背後美、日資本的支持下苦苦掙紮,不肯閉上最後一次眼,不肯呼出最後一口氣,硬挺著就是不死。

  對於這些台島液晶麵板業者,全特麽是白眼狼,王耀城沒有半點興趣收購,任由其走向最後滅亡。

  說實話,這些台島液晶麵板業者品行都不咋地。

  他們在此前舉行的“液晶會議”期間,密謀價格操縱,還交換未來生產及其它業務計劃信息。

  黃河科技集團對此心知肚明,隻是沒有揭破而已。

  歐盟專門調查委員會表示;

  幾家所涉及的液晶麵板製造商在2001年10月至2006年2月期間曾密謀了約60次,地點主要在台島的酒店,他們把這些次密謀叫做“液晶會議”。

  追溯到2001年至2006年,瀚宇彩欣夥同其它台島、韓半島lg液晶麵板製造商,合謀操縱價格,導致華夏國內眾多的彩電企業,以及長江科技集團,戴爾、蘋果、惠普等下遊企業以及消費者支付了高費用,從中牟取暴利。

  因此,歐盟反壟斷監管機構歐盟委員會對韓半島lg顯示器以及台島的五家公司合計處以6.49億歐元(約合8.63億美元)罰款。

  2006年6月以來,華夏發改委多次收到舉報;

  反映從2001年起,韓三星、lg,台島地區奇美、友達等液晶麵板企業,合謀操縱液晶麵板價格,發改委依法對此案進行了立案調查。

  舉報人是誰?

  咳咳,大家心知肚明就好了。

  在調查過程中,相關企業主動報告了合謀操縱液晶麵板價格的情況。

  經查實,2001年至2006年六年時間裏,在台島地區和韓半島共召開53次“晶體會議”,會議輪流承辦,基本每月召開一次,主要內容是交換液晶麵板市場信息,協商液晶麵板價格。

  在大陸境內銷售液晶麵板時,涉案企業依據晶體會議協商的價格或互相交換的有關信息,操縱市場價格,損害了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相關部門還沒有做出處罰決定,這些企業在隨之而來的一輪又一輪降價風潮中,有二家先後嗝屁了,若不加快速度,恐怕隻能在他們的棺材板上再釘上一根釘子,無法做出實際的處罰了。

  這些慫貨做的糗事兒還被人抓到了手柄,可見水平低劣,真是羞與之為伍。

  王族基金可沒有興趣收破爛,最後還讓這些混蛋賺上一筆,不如任由其去死好了。

  《紅樓夢》判詞咋說的?

  天地白茫茫,落的個真幹淨。

  數天後

  韓半島lg電子的戰略合作夥伴西門子公司,將手持42%lg電子股權,以32.5億美金價格轉讓給格立集團,黯然退出了家電領域所有門類。

  遙想當初

  西門子以82億歐元價格獲得lg電子相關股權,這是極為優惠的價格,西門子集團躊躇滿誌地準備在韓半島大幹一番,僅僅三年之後投資額損失一半還多,帶著滿身傷痕離開了。

  lg電子如今的境況不妙,企業生產的大尺寸液晶屏麵板價格普遍高於市場行貨,導致lg電視機,電腦在內的家電產品價格普遍沒有競爭力,外銷國際市場份額縮水的厲害。

  巨大的產能無法釋放,lg電子在今年已經分三次遣散了3.6萬名員工,關閉了南鏡北道在內的11家工廠,收縮戰線以期渡過凜冽風暴。

  然而,投入巨資建立的第八代生產線遲遲無法形成產能,反而處於荒廢中,巨額投資形成的債務背負在lg電子身上,讓原本就不利的經營狀況雪上加霜。

  具本茂社長在咬牙支撐著,希望能夠看到奇跡的發生。

  格立集團成為lg電子的第二大股東,然而在世界家電市場上的圍剿並沒有結束,潮水一樣的華夏家電產品湧入市場,令lg電子處境依然艱難……

  同樣處境的還有三星財團

  社長李建熙在突發腦溢血搶救過來之後,身體偏癱講話也不清楚了,但意識依然清醒,他也在期待奇跡的發生。

  三星財團由新上任的副社長李在容接手,了解到三星財團困難的經營狀況,直接傻了眼。

  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

  僅僅大半年的功夫,僅三星電子一家,已經背上了高達310億美金的沉重債務。

  因為李建熙突然身染重病,導致三星集團內部亂成一團。

  三星電子並沒有及時的遣散員工,在市場份額嚴重縮水的情況下,導致日常支出反而比早前更高,每個月都要多開支數億美金。

  王耀城管不了別人家的破事兒,他知道真正的寒冬還沒有到來,現在僅僅是開胃小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