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5章 半導體產業亂象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3-13 15:37      字數:3745
  回眸1991最新章節

  佛山希爾頓大酒店

  格力集團總裁朱江洪一行匯報完工作,順著酒店大堂向外麵走,正好看見迎麵進來的董銘珠等人,連忙走上去打招呼。

  “董副主席,您這是找boss匯報工作啊?”

  “是的,我知道boss對你們格立集團工作很滿意,可不能有半分的驕傲自滿,需要努力的地方還有很多。”

  董銘珠依然是雷厲風行的女強人作風,三句話不離工作:“老朱,現在格立集團攤子鋪的越來越大,管理一定要跟得上,咱們可不能等boss發現問題,而是要主動的去發現並解決問題,上次開會碰到財團陳實處長,他就談到下屬企業亂鋪攤子的問題,什麽酒店度假村,還有投資房地產以及旅遊業什麽的,家樂福集團就被通報批評了,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啊!”

  朱江洪被這麽一說,臉上略有些尷尬,可是碰到辦事較真的頂頭上司董銘珠也毫無辦法,連連點頭稱是。

  隨著企業興旺的發展起來,大家確實也有些膨脹了,出現一些亂投資的項目。

  財團對這一情況高度重視,立馬出台嚴厲措施予以製止,家樂福集團好死不死的被抓個正著,當做典型在財團內部予以通報批評。

  總裁張近東本人受到嚴厲處罰,凍結期權分紅二年以儆效尤,價值5100萬人民幣。

  對於財團企業高層來說,年薪從數十萬到數百萬人民幣不等,思科公司董事會主席兼總裁錢伯斯年薪不過120萬美元,差不多900多萬人民幣。

  對於職業經理人來說,最大頭的收入是期權分紅,企業搞得越好收入越多。

  也就是說,家樂福集團整改措施讓財團滿意這錢還給他,否則後果很嚴重,不排除走馬換將的可能。

  這一招打在職業經理人的七寸上,效果委實厲害。

  在國際零售業界,家樂福超市的經營規模可以排到第四名,僅次於米國沃爾瑪,法國十字街口(原家樂福)和米國homedepot三家跨國企業。

  從經營規模上來看,米國homedepot2005年營業額482.47億美元,萬名員工。

  家樂福超市集團營業額471.47億美元,34萬名員工,距離第三名寶座已經很近了,有可能在2006年實現超越。

  總裁張近東如果被迫離開這個位置,在國內肯定沒有更好的舞台給他施展,在歐美商界也不可能讓一名華人上位。

  這意味著,除非自行創業,否則,張近東事業和社會地位都將一落千丈,從高高在上的雲端被打落凡塵。

  所以,在被財團層麵審核審計處嚴厲敲打之後,張近東果斷的慫了,乖乖的組織力量進行全麵的整改反省,交上了一本新華字典那麽厚的整改方案,並且老老實實的接受處罰。

  財團敲山震虎效果很不錯,那些身居高位的管理層人員仔細咀嚼下,不禁悚然而驚。

  王氏財團能夠提供的職位在華夏甚至整個世界上,沒有其他可以媲美,尤其是華裔職業經理人,現在幾乎就站在巔峰上。

  想通了這一點,所有人都變得乖巧了,把浮躁的心思撇去注重到工作中,帶來了工作效率的明顯提高。

  董銘珠在一樓大廳反複叮囑了幾句,然後乘坐電梯直上了頂層,專門前來匯報工作。

  據說,boss這次回去香港,緊接著要展開為時兩個月的非洲之行,有什麽事宜還是盡快匯報為好。

  踩著柔軟的純羊毛地毯進入大廳,大廳裏三三兩兩有不少等待匯報的財團高層,董銘珠看見財團副主席張汝鯨剛剛匯報完走出來,迎上去主動打招呼。

  “張副主席,這次來又匯報什麽工作啊?”

  “嗬嗬,董小姐你好!我們電子半導體業這兩年掙到些錢,引得世界上各大實力廠商都眼紅了,紛紛投資這一領域,我剛才和董事長就聊的這個事兒。”

  “哦,這我也很有興趣呢,能不能找地方聊一聊?”

  “隻要董小姐有興趣,自當遵命。”

  張汝鯨是個性格溫和的技術男,在財團企業高層中是出了名的好講話,笑嗬嗬的在旁邊臨窗的桌子邊坐了下來。

  酒店服務小姐立馬送上咖啡,還有精致的糕點與果盤,更為貼心的是送上了一箋白紙和墨水筆。

  張汝鯨喝了口咖啡,這是講述當今半導體行業最新形勢:

  經曆了十年代到21世紀初,幾輪慘烈的市場競爭淘汰之後,電子半導體業呈現出明顯的寡頭壟斷格局。

  2003年後

  歐洲市場還剩下英法半導體,奇夢達和英飛淩三家主要半導體廠商,北美市場還剩下英特爾,ibm,德州儀器和美光四家主要廠商,扶桑市場還剩下爾比達和瑞薩,韓資廠商則全軍覆沒,台資廠商還剩下南亞和茂德等幾家小廠商。

  這其中,還經營內存芯片業務的隻有英飛淩,美光,爾比達和一些台資小廠商,所占世界市場份額超過兩成。

  剩下全部由行業巨頭大西洋晶科與海力士壟斷,真是賺的金山銀海一般,怪不得引人眼紅。

  在台積電首先開創的代工領域,大西洋晶科緊隨其後排名世界第二,兩家幾乎占據了全世界的份額,高達96.2%,分享了每年近百億美金的豐厚利潤。

  怎麽叫人嫉妒?

  怎不叫人眼紅?

  最可惜的是原來稱霸半導體業的日資廠商,紛紛倒在了黎明前最黑暗的一刻。

  隨著半導體產業逐漸東移,日企紛紛敗退,到了90年代後期,人們聽到的幾乎都是日資半導體企業的敗退消息。

  1995年,富士通從dram事業中退出,1998年,東芝也從dram事業中撤退,1999年,nec將發生赤字的半導體部門分離了出去,2001年,富士通將一直赤字的lsi事業剝離了出去,2004年,東芝把最後的閃存業務賣給了大西洋晶科,徹底退出了半導體製造業。

  能接著幹的企業,也隻能報團取暖。

  在dram業務方麵,1998年成立了elpida公司,主要由nec和日立的相關部門組合在一起,2000年,虧損嚴重的三菱電機加入了進來。

  在係統lsi事業方麵,2000年日立與三菱電機組建了renesas(瑞薩)公司,不久後nec的相關部門加入了進來。

  在電子科技飛速發展的半導體,停止科技研發就等於束縛住手腳自尋死路,可惜這些弱弱聯合企業的情況都很爛,拿不出更多的資金投入,elpida一直都在虧損,臉憋得通紅死撐著。

  這兩年形勢好,別人生產drma內存芯片賺得盆滿缽滿,可日資廠商爾必達依然活的不容易,靠著政府不斷輸血勉強吊著最後一口氣。

  因為這些年來,日資廠商在嚴重虧損的境況下,科技研發幾乎荒廢了,先進製程工藝也整整落後了三代。

  生產成本畸高,人力成本也畸高,偏偏技術落後生產工藝也落後,怎麽可能賺的到錢。

  在自由經濟市場中沒有國家調控,完全靠市場競爭這隻無形的大手撥亂反正。

  贏家通吃,輸家認賠出局。

  資本是趨利的,在日美等資本的支持之下,尤其是2005年底到2006年初,韓半島和寶島上馬的電子半導體企業項目多達20多家,總投資700多億美金,呈現出大幹快上的一片熱潮。

  這其中,跳的最高的是三星電子,自2005年先後投產了三家八英寸晶圓廠之後,2006年初,斥資250億美金打造兩座十二英寸晶圓廠,預計將於年底投產。

  這些林林種種新上的項目,極大地增強了世界芯片市場的供應量,導致原本穩定的價格出現小幅下降。

  張汝鯨先生正是去匯報當前的國際市場亂象,董銘珠聽得興致勃勃,追問了一句:

  “老張,如果不違反保密規定的話,能不能告訴我董事長是咋說的?”

  “董小姐說笑了,你也是咱們財團的核心層,按道理在一些高秘級內部通報中也能看到,告訴你也不算違反規定,更何況,你的黃河科技集團與我們半導體業務緊密聯動,按規定是有權知道的。”

  “那我洗耳恭聽。”

  “嗬嗬,董事長的意思是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悉聽尊便。”

  “哦……”

  這愈發引起了董明珠的興趣,眼神眨也不眨盯著張汝鯨,說道:“你就別藏了,痛痛快快的說出來吧。”

  “好吧!”

  張汝鯨也不隱瞞,大大方方的將計劃說了出來,財團將再次大手筆投資三家12英寸晶圓廠,預計總投資330億美金。

  在此基礎上,陸續對原有技術落後的八英寸晶圓廠進行改造,涉及17家8英寸晶圓廠,總投資百億規模。

  這些投資都由膘肥體壯的三駕馬車承擔,準備用一年多的時間,完成洗牌前的動作。

  從目前技術水平來看,財團已經大麵積投產40納米先進製程工藝,28納米製程工藝將於2006年中投入試製,在技術上領先競爭對手兩至三代。

  目前暫時維持高額利潤局麵,為以後的困難日子積蓄糧草,準備進行反周期操作。

  一旦三駕馬車發力,手握著先進製程工藝和業界最豐富的生產經驗,最低的生產成本與人工成本,迸發出的競爭力將無與倫比。

  也就是說,反周期操作將會再次血洗市場。

  這就是董事長說的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悉聽尊便。

  至於具體發動的時機,香港觀風雲經研中心結合世界半導體產業供求關係和發展前瞻,判斷應該在2007年的某個時間段,偏向於上半年。

  對於三駕馬車來說,差不多還有一年的時間狂撈一票。

  對於三星電子來說就悲劇了,總投資達250億美金的12英寸晶圓項目剛剛通過試生產,達到滿產狀態,產品就會遭遇到市場斷崖一樣的價格暴跌。

  嗬嗬嗬,那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最關鍵的是,根據大西洋晶科豐富的生產經驗,芯片產品進入90納米先進製程工藝之後,對於先進光科技的要求越來越高。

  世界市場上,隻有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的超紫外光刻機能夠滿足生產要求,其他廠商生產的全都無法滿足苛刻的尖端精度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