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財團企業板塊重整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9      字數:3800
  回眸1991最新章節

  遙想當初

  略有些青澀的青年商人王耀城,這個曾經被香港頂級富豪排擠和小覷的過江龍露出了猙獰麵目,對看上的目標下手狠辣,絕不容情。

  沒有人知道財神王的胃口有多大?

  也沒人知道王氏財產擴張的邊界在哪裏?

  一旦正麵開戰

  麵對挾帶米國資本強勢登陸的過江龍,本地富商家族都是土雞瓦狗,完全不堪一擊。

  思來想去

  久經商海的四叔李照基知道雙方的力量根本不在一個層級上,恒基兆業沒有半分的勝算,深思熟慮後終於服軟了。

  他拱手將這塊黃金地王低價交易給了王族基金,作為交納的投名狀。

  四叔雖然肉疼的緊,但相比較家族旗艦恒基兆業的生死存亡,一塊維多利亞海邊的黃金地皮份量就輕得多了。

  李照基的決定,曾招致了家族內部和家族企業高層的強烈反對,都被他一力壓製了下來。

  所謂;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如今看來真是邀天之幸,堅持不合作的李家誠家族旗艦企業長江實業與和記黃埔公司,被王氏財團一口吞並了,半點兒水花都有沒有泛起來。

  同為頂級富豪的吳氏家族失去了九龍倉股份,也淪落為二流億萬富豪,縱橫港島百餘年的太古集團施懷雅家族,嘉道理家族早已破敗,人去樓空。

  從始至終

  王族基金都沒有對恒基兆業下手,可能就是因為當初結下的這個善緣吧。

  原香港金融中心二期工程的260畝地皮,加上九龍倉集團持有的85畝地皮,總共340畝,容納體積龐大的王族廣場項目剛剛好。

  這可是整個香港島唯一的大麵積土地,自此之後,在高樓林立的香港島再也找不出麵積超過十畝的地皮,除非把原先的高樓爆破了重新建造。

  要想發展,香港地產商隻能把目光放到了維多利亞海灣對麵的九龍,新界等地,那裏還有大片可開發土地。

  言歸正傳

  曆時三天的2004年第二財季ceo峰會,在王族中心大廈隆重召開,財團主席王耀城現場宣布;

  以後的曆次峰會都將在此召開,無一例外。

  會議上

  財團業務進行了重新整合,宣布了幾項重要任命;

  任命原秘書處長高峰擔任王族基金秘書長,這相當於大總管職位,屬於財團副主席層麵高管。

  職務範圍包括全麵負責秘書處,王族廣場運營,含香港太古地產,九龍倉集團,長江實業集團與和記黃埔公司四大天王,內地太平洋地產公司,蔚藍海岸地產公司兩大巨頭,全都歸屬秘書長直接管理。

  這意味著,財團六大地產公司形成了完整地產板塊,相互之間也是良性競爭的兄弟公司,矛頭一致對外,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合力。

  任命原大西洋晶科集團總裁張汝鯨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大西洋晶科集團,海力士和台積電,荷蘭阿斯麥公司,生產先進蒸鍍機的日·本tokki株式會社,對整個芯片產業進行整合管理,避免資源的重複建設和浪費。

  任命原黃河科技集團總裁董銘珠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黃河科技集團,熊貓電子,格力集團,太平洋家電連鎖,太平洋電子計算機公司等企業,形成國內家電產品產銷一條龍板塊,極大地增強了參與世界家電巨頭廠商競爭的實力。

  任命原北冰洋控股公司總裁齊亞非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包括;

  冰洋控股公司旗下所有網絡高科技企業,紅帽係統公司,上市的企業速龍微處理器公司,amd,穀歌網站,亞馬遜網站,油管網站,圖酷網站等等,幾乎將網絡高科技企業一網打盡。

  任命原匯豐銀行執行董事兼ceo莫玉軒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匯豐銀行。

  任命原思科公司董事長兼ceo錢伯斯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思科公司。

  任命原太平洋控股公司董事長兼ceo俞成德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國泰航空公司,港機工程公司,香港中華電力公司,香港中華煤氣公司,太古商貿,太古航運等數十家控股公司。

  任命原加勒比海控股公司董事長兼ceo霍家光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負責財團企業並購,整合,輔導上市和資產運作。

  任命原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曙光為王族基金副主席,職務範圍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長江科技集團,並涵蓋oppo品牌,戴爾品牌,寶麗來品牌,花花公子品牌等手機品牌運營推廣工作。

  這一下子任命了包括秘書長在內的九名財團副主席級別高管,八名副主席各自手上都有一大攤子公司業務,真正的位高權重。

  按照行業梳理,各自分工負責,他們將承擔更多的管理重任。

  如此一來

  王耀城就可以從繁重的管理工作中解脫出來,思考下一步財團發展的長期戰略,而不是被瑣事占用了太多時間。

  當然,還有一些巨型企業沒有包含在內,依然由財團直轄。

  康寧公司,漫威動畫出於穩定的考慮,企業負責人介入財團內部管理不深,個人能力有所偏科,暫時不宜升職。

  包括家樂福超市集團,香港上海大酒店公司,環球通信公司等等,這些企業全球擴張暫時告一段落,企業董事長兼ceo等高層管理人員任職不長,多在兩至五年之間,眼下用不著考慮過多的提拔,也不宜過多變動。

  2004年第二財季匯總數據

  各企業除去自留部分外上繳分紅,財團現金池達到720億美金規模,已經創下了有史以來的新高。

  總體而言

  芯片產業處於壟斷暴利狀態,網絡高科技企業依然全速發展,亮點頗多,匯豐銀行繼續穩健擴張,取得了很好的經營收益,將會持續為財團貢獻盈利。

  而包括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格力集團在內的製造業隨著競爭加劇,盈利水平逐漸降低。

  這一點,在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財報中體現的分外明顯。

  2004年第二財季4~6月

  包含複印機,點鈔機,掃描儀等在內的辦公用品板塊業務,銷售金額42.33億美金,利潤5.14億美金,占有世界辦公用品36.4%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oppo品牌包含台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在內出貨3420台,銷售金額167.6億美金,利潤14.98億美金,占有世界辦公用品26.34%市場份額,位居世界第一。

  消費電子類產品包括手機,mp3等,銷售金額189億美金,利潤26.98億美金,第一次超過諾基亞手機,占有手機市場世界第一。

  作為國際市場高端品牌,oppo品牌美譽度和盈利能力毋庸置疑,毛利率接近30%左右,出去開支的純利潤也超過12%。

  與此前相比

  數年前,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毛利潤率曾經一度超過50%,如今急劇下滑到30%水平,下降幅度不可謂不大。

  大西洋商用機器公司的成功無可複製;

  它是建立在米國美譽度極高的高端品牌,擁有核心知識產權,有著諸多的跨時代設計和精良品質,財團聯動效應下優勢明顯,並且利用華夏長江科技集團生產力成本低的代工優勢,進行了超大規模的生產,極大地降低了成本。

  可以說

  把能夠利用的一切發揮到了極致,堪堪維持超過12%的淨利潤率。

  與之相比,摩托羅拉公司,ibm公司,康柏公司相關產品無一不陷入虧損境地,不得不出售相關的業務部門斷臂求生。

  日韓等國索尼、鬆下、三星、東芝、lg這些強力企業,或陷於嚴重虧損,或僅能夠維持微薄利潤,在相關領域走的尤其艱難。

  例如;

  三星手機陷入oppo手機,戴爾手機和熊貓手機的幾方“機海戰術”夾擊圍剿,從高中低端全麵開戰,發展的舉步維艱。

  即便推出一兩款讓人耳目一新的主打產品,也沒有辦法轉化為市場上的成功,很快就淹沒在殘酷無比的“機海戰術”中。

  由此可見市場競爭的慘烈,跨國公司都無法忍受這些項目的巨大虧損,紛紛的折戟沉沙。

  殲敵一千,自損八百。

  財團旗下格力集團一樣日子不好過,由於身處近身肉搏的第一線,往往要靠價格戰殺傷競爭對手,格力集團利潤率從11.8%下降到6.5%的水平,靠著財團聯動和大規模生產才能維持這個盈利水平。

  世界手機市場,家電市場,個人台式電腦和筆記本市場都麵臨著重新洗牌,在這關鍵的時候不能掉隊,格力集團喊出了爭做“世界家電第一品牌”的口號,充足底氣就來源於財團的雄厚實力。

  格力集團現在旗下有三洋品牌,又瞄上了歐洲著名家電品牌西門子和伊萊克斯,與這兩家國際家電企業接觸已經有一段時間了。

  一旦夢想成真

  格力集團並購西門子旗下的家電業務或是伊萊克斯,將完成自己的鳳凰涅槃,把家電產品出售到全球各地。

  在家電領域

  品牌優勢,渠道優勢和生產規模優勢這三要素同樣重要,得一可立身,在世界局部市場獲得成功,能夠活的很滋潤,算是小康水平吧。

  得二可逍遙

  能夠跨出局部市場進入世界市場試水,比如進入華夏市場,日韓市場,東南亞市場,歐洲市場,北美市場等等,算是世界上有競爭力的家電生產廠商,格力集團目前就是這樣的水平。

  得三可縱橫

  一旦能夠拿下歐洲著名品牌西門子或者是伊萊克斯,歐美市場的大門就對格力集團完全敞開。

  這對格立集團意義重大,順手就可以接過對方經營數十年的渠道和品牌,集三大優勢於一身,與世界頂尖家電廠商同場角逐,決一勝負。

  原先品牌力弱、渠道不完整的劣勢補強後,三箭齊發,格力集團生產成本的優勢將會迅速放大。

  因此,格力集團總裁朱江洪此次峰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匯報企業的戰略規劃,爭取能夠獲得財團主席王耀城首肯。

  沒想到財團業務板塊調整後,朱江洪首先要獲得新任財團副主席董明珠女士的認可,才能夠麵見王耀城匯報工作。

  13年前,董明珠女士僅僅是格力公司銷售部門主管,現在卻成了頂頭上司。

  真可謂世事難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