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四代液晶屏生產線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8      字數:3694
  回眸1991最新章節

  “好,今天就談到這裏,希望以後有機會多了解對方,這樣更容易促進合作的達成。”

  王耀城主動伸出手,與川省來的領導一一握手,見他們依然想糾纏著談下去,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對不起,我方談判都是速度很快的解決,行就行,不行就不行。

  沒有習慣長時間的在談判桌上拉鋸,年初,並購的韓國海力士公司上百億美金資產,我們在機場上一個多小時就談定了。

  所以說這次沒有合作的可能,再談下去浪費大家時間,就這樣吧。

  期待與有機會合作,謝謝!”

  幹脆利落地關閉了談判大門,看著手下送走川省來的領導,王耀城轉身離開了酒店會議室,腳步輕鬆的返回頂層總統套間。

  川省常虹問題實在太大,對方國資委還想主導合資後的企業,這隻能把大家都拖下水一起死,沒有第二種可能。

  王耀城錢是很多,可以不是大風刮來的,不會往這個無底洞裏投。

  更何況,王耀城是為了對標三星集團才起意並購電視生產廠家,如果不能夠執行自己的經營方略,買來有何用?

  如果財團入手並購川省常虹,將會投入巨資改造生產線,淘汰落後產能,改造成國際一流水平的液晶電視生產線,最大的目的是投入國際市場競爭。

  是否賺錢都是次要的,關鍵是要逼得三星家用電器入不敷出,失去造血功能,然後在產業升級和技術換代中步步落後,喪失最關鍵的產品競爭力。

  如果不能達到這個戰略目的,並購川省常虹純屬閑的沒事兒做,給自己找事兒。

  國內彩電行業龍頭常虹問題在哪兒呢?

  常虹這個品牌的曆史比較悠久,被譽為“彩電大王”,如今卻走上了窮途末路,有一句話可以很好的形容它的境況。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80年代初,常虹的廣告語“天上彩虹,人間長虹”國人耳熟能詳,紅遍大江南北。

  誰家能夠擁有一台常虹電視機,是個很值得驕傲的事情。

  而常虹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倪潤鋒是個棱角畢露的人,上任以後,1989年就發起了大規模的價格戰,引發了國內家電行業第一次大規模的降價序幕。

  經過幾輪價格戰,常虹電器打敗了國內的競爭對手,擊敗了洋品牌,用低價迅速搶占了市場,國產彩電用價廉物美的產品贏得了國人的喜愛。

  1996年的時候,常虹電器彩電銷售量達到440萬台,1997年猛增到660萬台,市場份額達到35%,全國每賣出三台電視,就有一台是常虹彩電。

  因此,常虹電器獲得了“彩電大王”的美譽。

  繁華之下,隱藏著危機。

  董事長倪潤鋒開掛開習慣了,為人也霸道慣了,經營策略劍走偏鋒。

  他試圖壟斷國內彩色顯像管,計劃拿下全國彩色顯像管產量的70%,數量高達800萬台之巨,等於說不給國內的競爭對手留一點活路。

  事實上,國內廠家還可以從國外進口,這並不是什麽緊缺的產品。

  這兩年

  常虹電器囤積了巨量的彩色顯像管,庫存高達77億元,國內的銀行貸款利率高達16%,銷售幾百萬台彩電的利潤全賠上去都不夠.

  這讓常虹電器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魄力極大的倪潤鋒又打起了國外市場的主意,所以主動與apex合作.

  可惜麵對國際市場經驗豐富的老手,常虹電器團隊經驗不足,合作反而令企業巨虧。

  僅僅兩年,賬麵已淨虧損35億,倉庫裏堆積如山的彩色顯像管,還有很多隱形的債務沒有體現出來。

  確實,常虹電器僅往來賬目上就掛著100多億,這裏麵有多少已經損失的呢?

  國內廠家的會計科目漏洞太多,沒有與世界會計製度接軌,經濟數據完全不具有參考性,若想接手麵臨很大風險。

  早年的長虹電視質量非常好,價格戰以後質量直線下降,企業不注重質量管理,惡意競爭粗製濫造,好好的一手王炸全打爛了,市場和口碑全線崩塌。

  進入九八年以來,三個月產品銷售不如往年同期三成,出現急劇下滑,企業經營滑向深淵。

  川省領導有可能看王耀城態度和藹,一副年輕好說話的樣子,在會議室裏無形的就把價格抬的太高了,一副奇貨可居的樣子。

  願意讓出部分股權,希望國資委能夠在企業經營和人事任免上有發言權,能夠在合資企業得到一些重要職務,希望能大力投資改造生產線,升級換代產品,希望能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希望……

  嗬嗬!

  所謂希望的越多,失望的越大。

  王耀城直接終止了談判,請他們走人了。

  連自己手上的籌碼都不清楚,引入外資到底為了什麽?是為了企業發展還是內部爭權奪利?是為了政績還是挽救工作機會,是為了維護社會穩定還是僅僅注重於企業經營?

  這些東西不搞懂,談判也無法進行下去了。

  一旦在單純的企業並購上附加更多的東西,讓簡單的問題變得複雜,結果往往不會令人滿意。

  巴巴的找上門來,希望引入實力強大的資本去回去救火,家裏麵馬上都要燒穿屋頂了,再不救火全都得嗝屁完蛋。

  可到了談判桌上,又是一副奇貨可居的樣子,真是令人費解。

  王耀城搖了搖頭,看見董銘珠和朱江紅等幾人走進來,主動說;“董姐,老朱,沒想到談判結束這麽早,大家坐下來聊一下吧,晚上深市領導宴請,大家一起去打秋風,咱們私營企業能省一個是一個,對吧?”

  “董事長,您……”

  朱江紅一時想不到什麽好詞形容,搖著頭苦笑著坐了下來。

  作為女人,董銘珠觀察很細致,知道自己這個年輕老板有時會抽風,這讓董事長顯得人情味更重一點,符合年輕人的特點。

  要是太穩重,那就是老妖怪了。

  “董事長,這是我的副手張勁東,原來五星電器的總經理,他們企業被我們兼並之後,在太平洋家電連鎖商場做的很出色,是個人才。”

  董銘珠繼續介紹說;“張副總裁經常全國各地跑,至今沒有見過您,這次我特意帶過來認識一下老板。”

  你不帶過來我也認識,可憐的五星電器,可憐的張勁東,遇到事業強人董銘珠徹底碾壓,一番大好事業還沒有起飛就被兼並了。

  “行,這就算認識了,大家都坐吧隨便聊聊,等到點兒一起去k飯,估計深市羅書記晚上要出點血,弄幾個硬菜給我們嚐一嚐。”

  王耀城隨口開了個玩笑;“再窮不能沒麵子,再餓不能餓肚子,咱們一年給他貢獻大幾十億稅收,這次要多吃一點回來,機會難得啊!”

  “吃飯能花多一點錢?”

  “主要是追求個心理平衡,尤其是董姐這裏經常來,有什麽鍾意的名貴菜盡管點,我讓洪秘書跑一趟打個招呼,一切都ok。”

  “我們吃飯不講究,董事長,你怎麽看川省常虹電器這樁投資案,集團真的準備上馬彩電項目嗎?”

  董銘珠趕緊轉移話題,要不然董事長沒完沒了的開玩笑,大家都吃不消。

  “常虹電器啊……他們的領導不靠譜,我對這樁投資不看好。”

  王耀城搖搖頭,如果拿下常虹電器,也會交到黃河科技集團的麾下,話盡可以講明白了。

  畢竟格立集團主營白色家電和小家電,手中還有電腦、複印機產品和辦公產品,戰線已經拉的太長,不適宜繼續增加項目。

  “嗯,財團在家電領域的產品線,目前唯獨缺少電視機產品,這是家電產品中的一個大類,也是三星集團利潤很重要的一個來源。

  按照設想;

  隻要補足了這個短板,對常虹電器一半以上的家電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主營液晶顯示屏電視機,重點在於利潤比較高的國際市場。

  隻要產量穩定擴張開,就啟動針對三星和lg的全麵價格戰,爭奪世界市場,這應該是一個反複較量鏖戰的過程。

  三星和lg將會是我們在世界市場最重要的對手,至於索尼,鬆下占據的是高端市場,暫時還觸及不到,沒有直接競爭領域。”

  董銘珠若有所思的點點頭,明白了董事長的意思;

  “那……如果有其他合適的國內廠家呢?”

  “規模不能太小,規模太小的廠家熟練工人也少,不利於直接上大規模參與世界市場競爭,我們的戰場主要是在外麵,國內市場隻是兼顧,盈利都在其次,熟練技術工人需要慢慢培養就不劃算了。”

  “我懂了。”

  朱江紅非常清楚這個原來手下的性格,董銘珠就是完全的事業型女強人,從來不會覺得壓在肩膀上的擔子重了,勇於挑戰更多的領域。

  董事長的一番話,又撩起了董銘珠的事業野心。

  “董事長,我要向您匯報一下,原來我們並購的富士通完整的液晶研究所,通過與日方其他廠家的技術交流,現在形成了自己的四代液晶生產線技術,達到了當前四代液晶麵板生產線主流技術水平。

  黃河科技集團準備98年上馬兩條四代線,計劃書已經送給秘書處了,聽說三星集團也準備同步上馬四代液晶麵板生產線,我們可不能比他們遲。”

  董銘珠敏銳的覺察到董事長對三星集團的高度戒心,在談到上馬新的四代液晶屏生產線時,鬼精靈的提了一句。

  果然,王耀城大手一揮;“可以,你們的計劃書我今天就會批出來,放心大膽的幹吧!現在,黃河科技集團的液晶顯示屏生產能力,在世界上占據多少份額?”

  “目前是7.2%,上馬新的生產線之後能夠達到14%,在世界上領先於三星公司。”

  “不夠,一次性上馬三條線有困難嗎,人才儲備是否足夠?”

  “我們一直都積極準備,可以把一代線和二代線熟練的技術人員轉出來,剛剛培訓出來的新工人,放在一代線上鍛煉,形成批次的人才培養隊伍,給高端生產線提供合格的熟練技術工人。”

  “那你們重新提交報告,上馬三條新線.”

  “好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