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經濟發展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8      字數:2970
  回眸1991最新章節

  三天後

  波音747專機離開燕京城,開啟了對麾下企業行程密集的視察,並沒有驚動當地官員。

  第一站就到了明珠市,行程緊張視察之後,緊接著趕到了第二站金陵,幾天後馬不停蹄的趕到了第三站;

  淮州市

  在經濟開發區,王耀城對區內企業大西洋晶科、長江科技集團,格立公司項目建設和生產總體滿意,也指出了很多不足之處,需要加以改進的地方。

  剛剛返回到太平洋大酒店,市裏領導便接踵而至。

  “哈哈哈……耀城老弟,老哥可想死你啦!”

  “陳書記啊,這麽說就有點亂輩分了,您可是我們家老爺子的領導。”

  “咱們這是各論各的,不牽扯到那些。”新任市高官陳凱手一揮,渾不在意的樣子,態度親切而友好。

  隨即,他透露了一個小道消息;“我聽說,王書記在市裏麵也待不了多久了,領導對他安排另有重用,這裏先恭喜耀城老弟啦。”

  “我倒希望他不要到處亂跑,安安穩穩站好最後一班崗就是了。”王耀城無奈的兩手一攤;“可惜這不是我能影響到的,希望領導能給老爺子安排一個閑差就好。”

  “進步這是大好事啊!我想王書記一定很高興,說明省裏領導對他的工作很認可。”

  “那就謝謝了。”

  陳凱是個年富力強的省裏空降幹部,四十五六歲的年齡,仕途一片大好。

  淮州市領導班子經過調整,原有的格局已經打破了。

  原市高官史天學因為政績出眾,調到中部豫省擔任常務高官,進常委會,據猜測下一步肯定會提拔重用。

  原市長陳凱順理成章的接班,提拔為淮州市高官,掌管著這個蘇北重要新興工業城市,一顆冉冉升起的經濟新星。

  市長一職則由原常務副市長金愛華接任,原常委會格局重新洗牌,總體來說變動不大。

  省裏也不想破壞淮州市經濟發展欣欣向榮的大好局麵,在盡可能小的範圍內進行微調,保持政策連續性和良好的化學反應,可謂用心良苦。

  新官上任三把火,在這個位置上總想要做出與前任不相伯仲甚至更佳的政績,拒絕庸庸碌碌。

  從這個角度看,就不難理解陳凱書記和金市長的熱情了。

  要說發展區域經濟的強勁推動力,除了麵前這個已成為淮州市驕傲的年輕富豪,真的指望不了其他人。

  寒暄片刻

  眾人分別落座,相互間客套敘些閑話,小半天也沒進入正題。

  陳凱有些坐不住了,拿起茶盅慢慢的啜飲一口,目光含有深意的看了一下坐在對麵的金市長,

  這個話,還需要政府部門的話事人挑頭去說。

  金市長敏銳的收到信號,笑了一下說;

  “這次回家鄉來多待些日子,去看看盱眙的山,洪澤湖的水,金湖的萬畝荷塘,在這個春風送暖的季節,家鄉這片山水還是很美的。”

  “我也想多待一段時間,可每天醒來都是一大堆事兒.”王耀城兩手一攤,皺著眉頭訴苦;“資本家外表看著風光,其實,賺錢也是個辛苦活兒,而且我這人心有點大,攤子鋪的也太廣了,等於自找麻煩呢!”

  這話不好接,我們正準備給你再添麻煩呢。

  金市長很老練的轉移話題,知心大哥哥一樣的問道;“日程排的那麽緊會不會太辛苦,在家能呆多長時間呢?”

  “二天吧,深市未來科技園奠基儀式就定在3月22號,今天都18號了,時間沒幾天了。”

  “哦,嗬嗬……”

  尬笑了兩聲,金市長有些明白書記為什麽這麽著急了.

  陳書記在省裏的關係更硬紮,掌握的消息來源也比較廣,恐怕早就知道這事兒了。

  金市長心裏難免腹誹;

  咱們兩個搭班子,這麽重要的事兒你都不提前通個氣,弄得我這裏半點準備都沒有,遇事手忙腳亂的,這個陳書記真是亂彈琴。

  邀請王董事長在家鄉投資,這話說的容易做起來難。

  怎麽樣做顯得有誠意?

  這裏麵學問就大了,達到的效果也天差地別。

  一千萬是投資,一個億也是投資,隨著地域經濟的蓬勃發展,這都不能夠滿足淮州市現任領導的胃口。

  不敢再奢望長江科技集團那樣的大手筆,再怎麽地……也得引進一個硬紮龍頭項目。

  給百姓增加就業機會,給地域經濟創造稅收,給城市麵貌帶來改變。

  新一屆政府想做的事很多,珠玉在前,總不能顯得太遜色。

  “這次政府換屆,我們的領頭老大哥史書記高升到中部省份去了,聽說,王書記工作也另有任用,很快就會離開我們淮州。”

  金市長情深意切的說;“可是不管王書記走到哪裏,他一直都是我們的好領導,好夥伴,從淮州家鄉走出去的幹部,我和陳書記都為他感到高興,由衷的祝福。”

  “謝謝兩位父母官。”

  “嗬嗬,甜不甜故鄉水,親不親家鄉人,從工作伊始,分配到洪澤湖縣政府辦公室算起來,我在淮州這片土地上工作了25年了,對這片蘇北大地充滿了感情……”

  想來想去,金市長還是打出了感情牌,深刻緬懷在這片蘇北大地上工作的難忘時刻。

  王耀城認真的聽著,有一種感動在心裏麵湧動;

  金市長是蘇南人,在蘇北工作25年來真正紮根於此,娶了本地的媳婦,算是半個淮州人。

  孩子也在本地長大,畢業後依然回到淮州來工作,一家人都在為淮州家鄉經濟建設努力,希望把家鄉建設得更美好,這樣一個勤勤懇懇的幹部還能要求他什麽呢?

  “……

  所以,陳書記和我都有一個樸素的心願,能夠把淮州建設的更好,建設的更美,不辜負領導和淮州人民對我們這屆班子的殷切希望。

  耀城老弟是我們整個淮州的驕傲,在世界舞台上叱吒風雲,取得的每一份成績,家鄉父老都感覺到與有榮焉,始終是最堅定的支持者。

  我們希望……”

  仔細的聽完金市長一番真情希望,王耀城點頭說;

  “謝謝!非常感謝!

  感謝家鄉人民的厚愛,對領導的殷切希望我必當盡力,為家鄉建設添磚加瓦責無旁貸,雖然在外麵打拚,始終能夠感受到家鄉這份厚重的支持,對此一直心懷感激。”

  領導親切的稱呼耀城老弟,王耀城卻不能順杆子往上爬喊聲“老哥”,會談畢竟算正式的場合,那樣顯得太飄了。

  細長的手指頭敲打著沙發,王耀城認真考慮下後話鋒一轉;

  “蘇省行政區劃改革之後,多增加了兩個地級市,全省從11個增加到現在13個地級市,這對原淮州市影響最大,行政區劃一分為二,人口和麵積減少了四成多。”

  “這一下,從全省最大的地級市變成麵積倒數第三的地級市,僅略大於兩個新成立的地級市。”

  “如今;

  按照人口地域來看,原有淮州市13個縣市區,如今隻剩下6個縣,兩個市轄區,即便再加上開發區人口也是減半的。

  從全省來看,淮州市人口規模排到第九位,略高於鎮江。”

  “依照淮州市現有人口規模,去爭奪全省經濟強市無疑非常困難,蘇省地級市個個都是經濟強兵,沒有一家是省油的燈,更沒有一家是軟柿子。”

  “不要說蘇錫常及省會城市金陵,就是蘇中的通市,揚城市和蘇北的彭城市,都不是好相與。

  彭城市人口規模是我們的兩倍半還多,行政區劃之後,淮州市人口劇減55%,在經濟發展中怎麽和對手爭?”

  “按照現在380多萬人口規模,經濟開發區就消耗了42萬勞動人口,這其中有一半都是外來打工者,再增加項目勞動者從何而來,這都是當政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開誠布公懇切的會談,讓在場的市領導陷入長久的沉默中。

  淮州市經濟發展麵臨的困難非常大,這裏的每一個領導都非常清楚,他們為此夙夜難眠,一直在苦苦思考發展的出入。

  認輸,那是絕不可能的。

  如何持續而科學的發展,在省內或者全國找準自己的位置,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