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東南亞金融危機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7      字數:3564
  回眸1991最新章節

  1997年7月2日,泰國爆發金融危機。

  泰國政府宣布放棄固定匯率製,實行浮動匯率製,就此引發一場遍及整個東南亞的金融危機。

  當天,泰銖兌換美元的匯率下降了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一片混亂。

  在泰銖巨幅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

  擊對象,在市場人士信心淪陷的情況下,發生了連鎖崩盤慘狀。

  1997年8月,馬來西亞放棄保衛林吉特的努力。一向堅挺的新加坡元也受到衝擊。印尼雖是受“傳

  染”最晚的國家,但受到的衝擊最為嚴重。

  10月下旬,國際炒家移師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矛頭直指香港聯係匯率製,寶島當局突然棄守新台

  幣匯率,一天貶值3.46%,加大了對港幣和香港股市的壓力。

  10月23日,香港恒生指數大跌點;28日,下跌點,跌破9000點大關,麵對

  國際金融炒家的猛烈進攻,香港特區政府重申不會改變現行匯率製度,恒生指數上揚,再上萬點大關。

  香港

  太平山頂大宅淩霄閣

  這裏的二樓、三樓數千平方米辦公麵積,現在成為王族基金旗下金融危機對策總部,高達700餘名商務精英人士,在這裏夜以繼日的辦公。

  三樓,董事長辦公室

  王耀城腳步輕快地從外麵走進來,麵色和藹中帶著無形的威嚴,早已等待在此的杜博和副主任威爾金森連忙站起來。

  “董事長,下午好。”

  “坐吧!”

  王耀城在上首的沙發上坐了下來,女秘書送上新鮮的果盤、茶點,還有一迭整理過的資料,王耀城隨手放在旁邊,並沒有翻閱。

  “說一說吧,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

  杜博看了一眼副手威爾金森,當仁不讓的匯報;

  “董事長,遵照您的指示,我們一直緊盯著匯豐銀行股票,這三年來做了大量的工作。

  97年1月份,基金戰略性撤退之後,我們依然手持匯豐銀行10.45%股權,分散在11個機構賬戶上。

  3月份,通過場外交易拿到了克朗家族手持4.5%股份,交易價格6.27億美金。

  此外,在倫敦和香港,通過長達七個多月的場內低吸,陸續掌控7.12%的股份,全部加起來共掌控22.07%權益。

  自從7月2日,亞洲金融危機爆發以來;

  國際金融炒家10月中旬移師香港,將炒作的目標重點對準恒生指數,固定匯率製和債市,聯交所股票在重資沽空下連番的暴跌,作為市場龍頭的匯豐銀行股票也難逃此難。

  截止今日;

  股價從97年初最高時的382億英鎊,到東南亞金融危機來臨之前的142億英鎊,如今直線跌落到97.7億英鎊。

  金融海嘯帶來的巨大心理威懾,讓一大批死硬籌碼鬆動出逃,藍籌股領頭羊匯豐銀行股票出現籌碼垮塌現象。

  趁此機會,我們入場大量收購了匯豐銀行股票,耗資182億港元取得14.13%股權,合計掌控36.2%匯豐銀行股權。

  正是因為我方入場強力承托藍籌股龍頭匯豐銀行,恒生指數得以重上萬點,獲得港府高度嘉獎,讚譽為港島金融界的定海神針。

  因此,王族基金希望能夠再接再厲,果斷奪取匯豐銀行最終控股權,請董事長予以批準。”

  王耀城不慌不忙的拿出一根雪茄,剪斷茄帽,帶著思索的神色說;“你們也來一根吧,這種古巴手工雪茄味道還不錯,不用著急下決定。”

  “謝謝董事長。”

  杜博和威爾金森恭敬的一人取了一根,首先給董事長點上了,然後自己才享受起來。

  片刻

  房間裏彌漫著純正的雪茄香味,絲絲縷縷猶如輕煙籠罩。

  現在是十月底,王耀城知道金融風暴還遠遠沒過去,長達一年的激烈角逐才剛剛開始,這是一個狩獵季。

  在王族基金爭奪匯豐銀行控股權的金融戰中,港島富豪家族態度曖昧,並沒有回應王族基金的合作請求,轉讓手中掌控的匯豐銀行股權。

  最終的並購努力毀於一旦,與此大有關係。

  在香港長達百餘年的近代發展史中,華裔財團與匯豐銀行有剪不斷理還亂的千絲萬縷關係,太古船塢之戰,和記黃埔之戰,以及大大小小的並購戰,背後無不閃現匯豐銀行的身影。

  同樣的,華裔財團手中握有匯豐銀行為數不少的股權。

  根據調查,總數應該不下於11.7%~13.5%之間,分散在七大富豪家族中。

  這其中以李家誠家族和船王包氏家族以及李兆基家族為主,作為戰略性持股,這部分的籌碼長期鎖定,不會因為行情上漲或者暴跌而鬆動。

  對於王耀城這種霸道的性格來說,你既然不想和我做朋友,私下裏的小動作又那麽多,就別怪小爺發飆了。

  想到這裏,王耀城雙目中露出一絲寒光。

  “根據目前市場情況,王族基金對金融危機擴散的時間和範圍是否有針對性的研究,並且拿出專業性的意見?”

  “有的,董事長,基金內部研究處針對當前的金融危機,一直持續的跟進研究。

  根據國際炒家掌控的雄厚投機資本,港府外儲及狙擊金融炒家堅定決心,研究處判定此次港島金融危機最少還會延續半年甚至更久。

  目前

  國際炒家也意識到了難以速戰速決,采取了對應的行動,他們利用金融期貨手段,大量買入三個月至6個月港元期貨合約重點沽空,試圖抬高港幣利率,至使恒生指數暴跌從中獲利。

  麵對國際金融炒家猖狂進攻,特區政府鼓勵香港富豪家族入場救市,持續拋售外儲美元,擴大港元供應基數,加強市場信心,恒生指數再上萬點。

  從市場盤麵來看,特區政府暫時穩定了市場,下一輪角逐有可能在年底或者98年初爆發。

  鹿死誰手,猶未可知。”

  “嗯,財經戰略研究處是否考慮到中央政府的全力支持?”

  “考慮到了這個因素,所以,金融危機的持續時間會比較長,而且必然會擴散到日、韓等國,目前已經有部分國際炒家轉戰韓棒子國,他們的形勢危如累卵,危機隨時有可能爆發。”

  王耀城滿意的點點頭,他雖然不會跟著趁火打劫,但是踩上一腳還是很樂意的。

  “目前不考慮匯豐銀行最終控股權,通過我們的連續舉牌,匯豐銀行的股價跌幅不深,我們要放開機會給國際炒家集中沽空,重點打擊匯豐銀行的機會。

  國際遊資要想在聯交所興風作浪,重點沽空藍籌股龍頭匯豐銀行不可避免,索羅斯不可能看不到這一點,我們要順勢而為。”

  董事長的話,杜博和威爾金森秒懂。

  現在的貝萊德集團不足為懼,關鍵是要順勢而為,利用金融風暴將眾多的散戶三振出局,可以攥取更多的股權,把命運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隻要取得五成以上的絕對控股權,一切的陰謀都是浮雲。

  突如其來的東南亞金融風暴,讓國際知名的上市公司管理機構貝萊德集團賬麵減值驚人,現在正處於大口吐血階段,沒有能力也沒有財力與王族基金爭鋒。

  匯豐銀行股價深跌至97.7億英鎊一線,幾乎是最高峰的四分之一,在金融風暴愈刮愈烈的情況下,還有可能進一步的深跌。

  現如今,僅狙擊王族基金並購匯豐銀行一案,貝萊德集團賬麵減值高達40億美元之巨,幾乎讓集團元氣大減,連董事長托萊爾都自身難保。

  貝萊德集團血虧,關乎每一個高級合夥人的切身利益。

  作為罪魁禍首理查德特裏爾已經被踢出了公司董事會,可他當初的堅定盟友~董事長托萊爾難辭其咎,必將為此負擔領導責任。

  40億美元是什麽概念?

  這等於貝萊德集團一年半的盈利,一個錯誤的決策便全部損失光了,怎麽可能不追責?

  貝萊德集團是專業的上市公司管理機構,相當於上市公司經理人團隊,承包公司的管理職能,憑借專業高效率的管理能力獲得豐厚報酬。

  這樣的一家企業介入控股權爭奪戰,確實走偏了。

  細長的手指敲了敲沙發,王耀城裂開嘴笑了,露出雪白的牙齒,仿佛刀鋒一樣淩厲;

  “入駐港島以來,這些坐地戶對我們多有製擎,這一番盛情美意不能不有所回報。

  正好借著金融風暴席卷而來的機會,王族基金可以把目標放在以下幾個公司身上。

  美麗華酒店,長江實業,會德豐地產和九龍倉。

  這其中,美麗華酒店一定要拿到手中,會德豐地產必須要吐出海港城項目和海運大廈項目,具體的操作你們自己去布置,半年時間我要看到收獲。”

  “是,董事長,我們會安排專門的操盤小組跟進,請您放心。”

  杜博對此充滿信心,反擊終於開始了。

  拿下美麗華酒店問題不大,這家上市公司現值不超過百億港元,公司董事長楊炳正家族掌控的股權很少,三成多掌握在李兆基家族手中。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李兆基家族必然會減磅分支公司控股權換取現金,這就是機會。

  至於會德豐地產和九龍倉是船王家族的核心資產,現由吳光振打理,而海港城項目和海運大廈項目是會德豐地產的明珠,想要拿到手必須要費一番波折。

  董事長這麽做,就是對這些香港坐地戶的一番嚴厲回擊,借著托市的機會入場,讓他們吃了啞巴虧還說不出來。

  當然,現在還需要悄悄的分散吸納,不動則已,動輒傷筋動骨。

  現在金融危機的陰霾之下,人心惶惶,猶如驚弓之鳥,收集籌碼的難度平白低上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