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九五年第二財季報(一)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7      字數:2619
  回眸1991最新章節

  王耀城有些疲憊的揉了揉眉心,重新把注意力轉移到亟待處理的公司事務上來。

  看著辦公桌上半尺多高的機密文件,這是高度精簡後的核心內容,由秘書處一百多名助理秘書連續加班四天得出來的匯總資料。

  若是各公司上報來的原始資料,在這個基礎上多上幾十倍都不止,僅太平洋公司一家,就得用皮卡車拉整整一車。

  由此可見,無紙化智能辦公對加強企業管理有多重要。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王耀城才發現自己商業帝國的攤子出的有多大?

  他首先拿起放在最上麵的一本紅色匯總機密材料,封麵醒目的打印著;

  企業機密文件

  王族基金1995年第二財季,麾下企業經營情況圖文匯編

  這厚厚的一本資料高達百餘頁,是王耀城必須要認真審閱的財務資料,可以對所屬企業經營情況有個清晰的認知。

  若是枯燥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情況表等等財務報表,連續一百多頁,定會看的人頭大,看多了腦袋就會像一團亂碼。

  剪不斷,理還亂。

  秘書處做出的圖文匯編中,有資深專業人士做了財務分析,采用了通俗易懂的大量柱形表,波浪趨勢線,色彩鮮豔的階梯表格等,做出了全彩圖解版。

  目的隻是為了讓老板更加輕鬆的閱讀,第一時間對企業經營情況有感性認知,非常簡單而且通俗易懂。

  能夠將秘書部工作細心的做到這一步,看來秘書處主任張曙光是很合格的。

  1995年第二財季

  太平洋公司麾下企業,分為大陸和港島兩個板塊。

  大陸;

  家樂福連鎖超市

  在太平洋公司總裁莫玉軒親自主導下,繼續在全國擴張,繼沿海經濟發達省份和部分中部省區布點之後,現在西部省份家樂福大賣場也陸續投入使用。

  一般而言,西部省份主要是在省會城市建設一座家樂福大賣場。

  截止1995年5月底之前,家樂福連鎖超市大賣場發展到77家。

  正在建設或者規劃中的還有31家,全部共計108家大賣場,將於1996年6月前全部投入營業,覆蓋國內所有的省會城市,以及副省會級城市和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城市。

  前後曆時五年,完成全國性布局。

  1995年第二財季,77個家樂福連鎖超市大賣場貢獻了265.91億營收,利潤額達61.7億元。利潤率超過兩成。

  王族基金簽署的總額250億日元貸款協議,以及軟銀集團12億美金的戰略投資款項,近乎七成全投入了家樂福連鎖超市大賣場全國性擴張中,加上現有企業的巨額盈利,才能夠支撐如此大規模的發展。

  至於國內高達20%的貸款利息,真心用不起,所以在國內的貸款下降為零。

  太平洋家電連鎖商場

  在總裁董銘珠領導下,家電連鎖商場擴張的勢頭更猛。

  截止1995年5月底之前,在全國已建成銷售門店331家,其中,營業麵積在5000以上家電大賣場旗艦店17座,全國性布局暫時告一段落。

  這些家電連鎖商場門店,營業麵積大多在400~2000平方米之間,大多數購買城市核心門鬧市區現成物業改建而成,所以擴張速度飛快。

  1995年第二財季,331家銷售門店貢獻了97.22億營收,東部沿海發達省份貢獻八成以上營收,利潤額達17.7億元。

  與此同時,家電連鎖商場使用王族基金款項4.72億美金,這也是保證太平洋家電連鎖商場高速發展的助推器。

  至此,家電連鎖商場全國性擴張告一段落,需要一至兩年慢慢消化企業擴張後遺症,完善人才培養和銷售格局調整,為集團營收貢獻更多力量。

  太平洋電子計算機公司

  在總裁範慶雲領導下,先後建成深市華強北,金陵市珠江路,燕京市中關村三座超大型電子交易市場,完成北、中、南布局,共使用王族基金基建款項3.85億美金,市場建設暫時告一段落。

  1995年第二財季,3家綜合性電子交易市場貢獻了4.57億元營收,利潤額達3.01億元。

  從目前來看,這三家企業都進入良性發展狀態,需要放緩腳步,養精蓄銳,積蓄內功,意圖更大的發展。

  尤其是家樂福連鎖超市,麵對國外跨國零售連鎖巨頭的挑戰更大。

  從1995年開始

  世界著名的沃爾瑪,十字路口,歐尚,麥德龍,易初蓮花,正大企業,好市多紛紛進軍內地市場,籌建第一家門店,準備在這個龐大零售市場上分一杯羹。

  他們失望地發現,本土的家樂福超市已經嚴陣以待。

  幾乎在國內各個繁華城市都已經有了布局,商業設施硬件和軟件都達到國際一流水準,並不遜色於這些國際零售巨頭。

  滿心歡喜的看著報表,王耀城感覺在國內的商業布局已經完善了,忍不住暗自樂了。

  隨後

  王耀城在三家企業雄心勃勃的下一步擴張計劃上,愉快的簽上了一個“否”字,然後簽上了同樣的備注意見;

  拳頭縮回來,是為了更有力的打出去。

  最少在九七年東南亞金融危機之前,王耀城不會同意這三家企業繼續擴張。

  為了大規模擴張,這兩年現金奶牛都斷了。

  全都靠自己賣網景公司,然後炒點諾基亞公司股票弄點兒錢,支撐企業繼續發展,我這個做老板的容易嗎?

  該歇口氣了,這些企業發展就像脫韁的野馬,必須得勒住龍頭,要不然得累死。

  格立電器集團

  在總裁朱江紅領導下,格立電器引進來國際先進的壁掛式空調生產線,在全國空調市場一騎絕塵,繼續牢牢的占據生產和銷售雙冠王的地位。

  與此同時,格立電器在小家電領域擴張十分迅速,以質優價美的小家電產品,迅速搶占由日資大廠占據的市場份額,成果十分喜人。

  1995年第二財季

  格力電器營業收入達101.86億,毛利潤率27.1%。

  去掉銷售費用、財務費用、產品研發費用和管理費用,四費占比16.72%,格立電器淨利潤率達到10.84%,錄得純收入11.04億元。

  新產品初期廣告推廣力度大,高額研發費用攤入成本,還有相應的渠道建設費用都會擠占利潤,隨著產品源源不斷的生產出來,這部分費用會迅速下降,提高純利潤率。

  尤其令人可喜的是,格力電器第二財季相比第一財季,銷售額勁增46%。

  這主要是新產品~貼牌複印機和小家電產品,於4~5月份陸續投入市場,強力拉動市場銷售和品牌美譽度直線上升,帶動企業產銷兩旺。

  由此可見,格力電器發展後勁十足。

  複印機產品是純組裝性質,由oppo品牌生產基地出品零散件,在淮州當地廠房就地組裝格力電器複印機,主攻世界複印機的低端市場。

  與oppo品牌複印機形成高端和低端兩條產品線,共同發力攻略世界辦公用品市場,形成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