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劫胡
作者:葡萄無牙      更新:2020-02-29 11:15      字數:3963
  回眸1991最新章節

  兩日後

  中央路199號,一棟獨立的三層小樓。

  二樓辦公室

  齊亞非胳膊下麵夾著厚厚的資料袋,不時左右打量著走了進來,看見西裝革履的王耀城忍不住笑了,正端坐在辦公桌後麵寫材料。

  不禁打趣的說;“你這兒速度比火箭還快,這兩天花了不少錢吧,我看門口太平洋有限公司的大牌子都掛出來了,如果工商局那裏打了回票,你這公司牌子還不得重做。”

  “隻有這二樓倆間辦公室是我的,我可沒錢租下整棟樓,蛇口工業區早就提出了‘時間就是生命,效率就是金錢’這句口號,咱們必須要有緊迫感。”王耀城笑嗬嗬地迎上來,衝著外麵說了聲;“小羅,給齊主任倒一杯茶。”

  齊亞非在黃坡村掛職是村主任,恐怕是主任這一個稱呼最小的官兒了。

  “茶就不必了,這個天怪熱的,來一杯涼水就好了。”這兩天,齊亞非回了一趟家,換上了夏天的短袖衫,整個人看起來清爽不少。

  “小羅,那就到樓下冷飲店買兩瓶汽水。”王耀城接過厚厚的資料袋,隨手放在辦公桌上,看也不看;“蛇口工業區提出的先進理念,距離今天已經有十年了,依然沒有觸動官僚體製中的老爺們,這句話隻停留在口頭說,行動中半點看不見。

  就拿工商登記這件事兒來說,如果沒有你的幫助,兩個月也不見得能夠辦好。

  政府機關裏暮氣深重,遠不如蘇南的蘇市和錫市勇於探索求新,鄉鎮經濟發展也落後了一大截。

  如何在計劃經濟的束縛中殺出了一條血路,培育了一批適應改革開放、體現‘蛇口工業區’時代精神的現代企業,政府任重而道遠呐,你應該幫著呼籲一下。”

  齊亞非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來,用手指了指王耀城說;“你這怨念深重啊,我可代表不了政府領導,這個議題非常沉重,如果要寫出文章來得罪一大片人,用你的話說叫‘地圖炮’,我在體製裏就用不著混了。”

  “那正好,咱們倆搭夥幹,自己創造一個符合時代精神的現代企業。”王耀城再次撩撥。

  說到這個話題,齊亞非歎了口氣;“看到你這裏火熱的情況,說不動心是假的,可是我回家剛和老爺子露了點口風,他老人家已經暴跳如雷了,如果無法取得他老人家的諒解,在金陵這一畝三分地上,我甭想蹦歡。”

  王耀城知道他說的是事實,齊亞非父親是總參的老幹部,為國家鐵路建設奉獻了一輩子,在鐵路係統有相當高的威望。

  從齊亞非自身的經曆就可以看出來,老一輩的高幹家庭,對子女的教育非常嚴格,離經叛道的行為想也不要想。

  現在拖他下水估計沒可能,不知道曆史上的93年,齊亞非是怎麽勸服老爺子的,看來還得從長計議。

  一念至此,王耀城神色鄭重的點點頭;“老人家的話是一定要聽的,以後如果有機會一起合作,可別忘了我這裏,我還想跟你多學習些東西呢。”

  “行了,別矯情了,你這眼鏡是怎麽回事。”

  王耀城把眼鏡摘下來,自嘲的說;“嘴上沒毛,辦事不牢啊,戴上這個平光眼鏡還好一些,隻是個辦公用具。”

  “你呀~哪裏來這麽多花頭點子。”齊亞非搖頭笑了,接過小羅遞過來的冰鎮汽水,舒爽的喝了一口;“你讓我給你找的關係,我已經幫你找了,私下裏通過鐵路局相關領導,隻能聯係到金陵旅遊實業開發公司經理姚鐵成,具體怎麽操作我就幫不了你,古蘭都大酒店可是個中日合資項目,你小子,一口準備咬個大的啊,能行嗎?”

  “有棗沒棗打兩杆兒,反正也沒啥損失。”關乎到商業機密,王耀城不好說的太多。

  齊亞非沒繼續問,遞過來一個紙條子,上麵潦草地寫了一句話;在不違反政策的情況,敬請予以接洽為感,沒有名字,然後就是一個電話號碼。

  “真是太感謝了,這個條子省我多少事兒,亞非兄,什麽話也不說了,以後你混不下去來找我,老弟罩著你。”

  “你給我滾犢子,大言不慚的盡吹牛。”

  “真的,若違此誓言,我就把辦公桌嚼吧嚼吧咽下去,你信不信?”

  “我信你個鬼。”齊亞非差點兒笑嗆了,連忙拿手在胸口上下熨平舒緩下;“還能不能讓人安穩的喝口汽水?我這兩天淨給你辦事兒了,自己就回了一趟家,啥也沒幹,現在想起來吃你一頓酒,真是有點虧。”

  “晚上咱們繼續,哦,對了,你那份調研報告交上去了嗎?”王耀城關心地問。

  “繼續喝是不可能了,老爺子督促我立刻要回黃坡村堅守崗位,踏踏實實的沉下心來幹一些實事兒,我這一會兒就要走,至於調研報告已經交上去了,你知道政府機構現在的辦事效率,沒有個十天半個月,連點響動也不會有。”

  齊亞非遺憾地站起身來,說;“這頓酒給我存著,等我回來再喝,走了。”

  兩人是君子之交,用不著挽留。

  王耀城將他送到門口,看著齊亞非離去的背影,消失在人流如織的街道上,感覺若有所失。

  從相處兩日來看,這是一個有果斷行動力的牛人,能力毋庸置疑。

  本來,聯係古蘭都大酒店相關項目的領導,王耀城隻是隨口提了一下,原沒指望有啥結果,真沒想到齊亞非竟然給辦了。

  如此一來,倒真是省了許多麻煩事兒了。

  王耀城盯上的就是中日合資古蘭都大酒店項目,前世今生的記憶中,他曾聽說過建築界大拿劉銘傳的發家史,就是從古蘭都大酒店土方工程開始的。

  1991年的省會金陵市,還沒有一家五星級涉外賓館,著名的金陵飯店僅是四星級,遠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涉外接待要求,國內外客人更是人滿為患,金陵飯店裏麵吃飯都要翻台,忙到後腳跟砸屁股。

  長此以往,無法體現出蘇省作為神州經濟強省的地位,更嚴重影響了蘇省國際交流形象。

  在這種現實需求,作為金陵市與扶桑名古屋市兩座友好城市的合作項目,利用日元貸款興建五星級古蘭都大酒店項目,雙方各持50%股權,注冊資金2500萬美元,於1989年正式立項,開始了興建飯店的籌備工作。

  九一年的七月下旬,古蘭都大酒店項目樁基工程施工基本結束,開始深挖基坑土方,這時候,負責酒店建築的日方項目組發現;

  竟然找不到足夠的土石方工程車可用,這在扶桑根本不是一件問題,而在神州卻麵臨無米下炊的局麵,工程被迫停頓了下來。

  九一年這個時候,水泥都要憑計劃供應,房地產開發更是沒影的事兒。

  一般單位裏麵搞建設,都是憑關係找一些建築隊施工,零星不成規模,高層建築更是極少,單位宿舍最多就是六層樓,壓根兒也沒有多少土方量。

  古蘭都大酒店是典型的高層酒店建築,還有規模宏大的六層殿樓,總高32層,建築基坑規模相當大,土方量同樣巨大,日方項目組遇到這個問題真傻眼了。

  這個影響力巨大的工程停工二個多月,損失巨大。

  直到被嗅覺敏銳的劉銘傳看到了機會,聯合金陵市周邊私人運輸個體戶與駐軍部隊的三產車輛,共同接下了這個利潤豐厚的大工程,由此鹹魚翻身,走上了輝煌的發家道路。

  遙想當年,劉銘傳曾經洋洋得意地說,自己是到日方工程項目部毛遂自薦,費了不少口舌,竟然順利拿下了這個大工程。

  如今,隻能請你歇歇了,這個錢我王耀城賺定了,小爺要劫胡。

  不了解發展曆史的人會奇怪,沒有工程翻鬥車花錢買就是了,犯得著糾結嗎?這同屬於“何不食肉糜”一樣的笑話。

  90年代初,中央層麵關於改革開放的爭議很大,價格雙軌製依然存在。

  神州各地對經濟發展有保守觀望和激進改革兩種態度,具體表現為東南沿海地區發展猶如烈火烹油,趁勢而起,鄉鎮企業和來料加工產業發展得如火如荼。

  而中西部地區由於觀念陳舊保守,體製僵化,經濟發展很不盡如人意。

  直到九二年初,偉大的舵手第二次南巡,肯定了改革開放的成果,才徹底奠定了開放的總路線,結束了無謂的爭議,全國上下形成爭先發展的良好局麵。

  此時,國內工程車輛市場上,基本上隻有東風和解放兩種輕型翻鬥車,載重量4.5噸,新車計劃產量很有限,還充斥著一些蘇俄二手嗄斯69,二手扶桑品牌工程車等,整個工程車的市場不大。

  那能不能用外匯到國外購買呢?

  純屬想多了,因為外匯的短缺,國家很多關係國計民生的重大項目都半路夭折,動用寶貴的外匯購買工程車輛,那是想也不要想。

  這邊廂

  搞定了公司注冊事宜,王耀城帶著剛剛招聘的兩位工作人員羅前進和,馬不停蹄的開始了各鄉鎮的串聯工作。

  至於工程的業主一方,金陵市旅遊實業開發公司經理姚鐵成暫時不用過早接觸,王耀城這兩天去工地看過了,現在工程已經停工了,估計他們正急得跳腳吧。

  讓他們先著急上火一段時間,隻要掌握了各鄉村工程車資源,到時候能談個好價格,這可是獨一家的買賣。

  金陵市,古稱“健康”,又稱“石頭城”,是曆史上煙花繁盛的六朝古都,如果再算上朱元璋定都建康,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和民國時期,遠不止六朝古都那麽簡單。

  秦淮河畔,有多少才子佳人纏綿的故事流傳至今,讓文青們欲罷不能。

  朱先生在比較了長安、洛陽、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後,言到;“此四都之中,文學之昌盛,人物之俊彥,山川之靈秀,氣象之宏偉,以及與民族患難相共,休戚相關之密切,尤以金陵為最。”

  金陵市被周邊的群山環繞,呈虎踞龍盤之勢,地理位置依山靠江,交通極為便捷。

  王耀城知道,改革開放之後,正是因為這樣的地理條件,金陵市周邊的鄉鎮農村采石場不少,有很多的個體戶車輛從事運輸,零星翻鬥車的保有量並不少。

  這些運輸個體戶的翻鬥車,大多在石場和港口經營短途運輸,三五成群的不成規模。

  有了活計,比如說萬噸海輪到港裝卸,就需要一個村或者幾個村的運輸個體戶聯合起來幹,二十四小時日夜不停的運轉,直到完成裝卸工作。

  沒活的時候,翻鬥車就待在家裏麵曬太陽。

  91年這個時段,信息交流相當閉塞,農村的運輸個體戶不知道城裏有活兒,城裏的rb工程項目組或者中方業主單位,也不知道城郊就有這麽多的翻鬥車。

  騎著馬找馬,提著褲子找大胯,全都是信息閉塞鬧得。

  王耀城安排的串聯工作,就是到石場和碼頭聯係這些零星運輸個體戶的翻鬥車,把他們組織起來,共同接這個大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