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夜除山賊(求推薦票)
作者:靑先生      更新:2020-06-02 03:21      字數:2799
  在夕陽的餘暉灑進馬車內時,李奕所在的馬車才姍姍來到仁南縣城。

  究其原因,是和受押送的這十三個山賊有著莫大的關係。這十三人一路哀嚎,雖說寧堯臣無有給他們留下一丁點傷疤,但顯然也不是那麽好受的。

  且十三人知道是押送官府,前方等待他們的是牢獄之災,就更加不願意前行了,走到城外十裏之時癱坐在地,但是寧堯臣冷哼一聲,十三人就老老實實了。

  馬車內間安靜無比,接近縣城之時,陸呦呦玩耍得乏了,直接歪倒在座位上,香甜地睡了過去,睡覺時還牽著李奕的右貓爪。

  看著李奕和白三極為乖巧地無有發出任何聲響,陸廷之噙著微笑,安心看書。

  時值酉時,辛勤勞作了一天的人們如同倦鳥歸巢般,從四麵八方匯聚於此,故而此時的仁南縣仍然喧囂嘈雜。

  此時,沈新友走在隊伍前頭,正與值守城門的守正細細解釋,其身後縛手十三人的個中原由。

  一字排開且縛著手的十三個山賊,如何不引人矚目?霎時城門前圍滿了一道道觀望的身影。

  “原來這十三人是鄉窪山那邊的山賊。”

  “就是到處流竄作案的那夥?”

  “對對對,隻搶錢財的那夥山賊,聽說最近專門擄走過路的俊俏男子。”

  “過往隻聽說搶女子的,如今還有搶男子的?真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那像我這般俊俏的男子,豈不是肯定被捉去。”“呸,你撒泡尿照照自己再說。”

  “喲,都被捉住了,還這麽凶。”

  “哎哎,大家都讓讓。”

  倏忽擁堵的人群騷動起來,原是縣尉巡查至此,待得向沈新友與守正了解一番後,又派下屬參與押送,旋即沿著隊伍,走向馬車,向陸廷之、寧堯臣二人行禮。!愛奇文學iqiwxm¥免費閱讀

  “在下仁南縣尉陸元大,感謝這位大俠,陸解元為我縣除害。”

  陸廷之已在寧堯臣的提醒下,走出車廂,落在地麵,“陸縣尉不必客氣,順勢而為罷了。”

  “嗬嗬,不愧是陸解元,英姿勃發,少年郎。好了,陸某先行告退,稍後縣衙見。”

  暫時拜過縣尉,陸廷之上得車來,輕輕搖醒陸呦呦,又看向李奕,溫聲說道,“嗬嗬,貓貓,一路上辛苦你啦。”

  李奕心中驚詫,裝作不明所以地看了一眼陸廷之,轉頭又向陸呦呦喵了一聲。

  陸呦呦坐了起來,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低頭瞧見李奕,瞬間變得歡歡喜喜的,“啊,貓貓。”,又張開雙手,抱向李奕。

  隊伍重新前行,人潮如同被一劍分江,唰的分開到街道兩旁,等隊伍過去了,又唰的湧過來,將街頭堵得水泄不通,其他行人路過又湧將上來,墊起腳朝眾人關注方向張望。

  又有些好事的,則跟隨隊伍一路走到縣衙。

  卻說,那縣尉陸元大下屬的差役,提著水火棍,指引押送隊伍一路走去縣衙正堂,告罪一聲,又獨自一人走過廊道,走去三堂,敲響三堂房門。

  仁南知縣宋守珍正低頭處理公務,聽得敲門聲,抬起頭,神情肅穆:“有何事稟報?”

  “啟稟知縣大人,江州建寧陸廷之,陸解元擒獲鄉窪山山賊十三人,如今已押解至縣衙,陸大人讓我先行稟告大人,他陪同陸廷之亦準備來到縣衙。”

  仁南知縣宋守珍訝然,陸廷之父親是當年太祖皇帝的幕僚勳舊,從太祖皇帝平定周朝,又為太子時期文宗皇帝的太子太師,今為禮部尚書,但文宗皇帝見其麵都要尊稱一聲師傅。

  宋守珍放下手中毛筆,迅速起身,快步走向正堂,走到正堂之時,瞧見縣丞、縣尉、主簿等人早已到達正堂,正笑容暢快的與一少年書生高談闊論,捕快衙役也站在正堂。

  少年書生,一襲方巾青衫,身側本縣商人沈新友站立其中,又有一位劍客,手中寶劍帶著一串金色劍穗,劍眉星目,一位明顯黃口丫頭,趣稚可愛,正低下身子笑語盈盈與一隻狸貓玩耍,此外居然還有一隻白狐安靜在側。

  宋守珍快步走向眾人,“嗬嗬,陸解元,聞名不如見麵,好一個翩翩少年郎,如今又為我縣擒獲山賊,少年有為啊。”

  縣丞在一旁撫須,嗬嗬笑著,附和道,“不錯!知縣大人所言極是,方才我等與陸解元交談,陸解元引經據典,知識淵博,不愧是江州建寧陸家子弟。”

  對於一縣之尊與縣內二把手對陸廷之的尊敬程度,李奕心中訝然,微微側目。

  陸廷之作揖行禮,“諸位大人莫要取笑與我了,陸廷之仍學識尚淺。”

  宋守珍左手托著陸廷之雙手,右手輕拍後者雙手,笑眯眯的,“哎,陸解元不必謙虛,江州誰人不識君。”

  宋守珍剛說完話,那縣丞躬身拱手:“啟稟大人,這鄉窪山山賊十三人作何處理?”

  宋守珍沉吟,說道,“如今天色已晚,先打入監牢,待明天再作審斷。”,隨即揮手示意衙役把十三人帶下,似乎察覺陸廷之異樣,目光又轉到陸廷之這邊,“陸解元可是有話要說?”

  陸廷之胸中有丘壑,立馬振山河,心中已有說辭,拱起手行禮,“回稟大人,今日僥幸擒獲山賊十三人,方才與縣丞、縣尉等諸位大人交談得知,這十三人出自鄉窪山,經常流竄作案,前去剿匪時又分散而逃,如今山賊已定居鄉窪山,不如速速擒獲他們,以免再次逃脫。”

  宋守珍與縣丞、縣尉等人相視苦笑,又把目光轉到陸廷之這邊,“陸解元有所不知,這鄉窪山山賊對附近幾縣極為熟悉,我們一去剿匪,他們就分散逃走,無有固定城寨,如今天色已黑,即便已建寨在鄉窪山,我們也難以捉捕,須得從長計議。”

  李奕暗想,有道是,書生造反,十年不成,此話不假。

  陸廷之低頭沉吟片刻,抬頭看向寧堯臣,見其亦是微笑看向自己點頭,“回稟大人,這位是寧堯臣大俠,今次我去往龍池州,幸得寧大哥陪同看顧,這鄉窪山山賊十三人其實是寧大哥一人所擒。”

  沈新友適時搭話,躬身拱手:“啟稟大人,沈某亦可以作證,這十三人非寧大俠全非一合之力。”

  宋守珍與縣丞、縣尉等人眼前一亮,宋守珍撫掌大笑,“哈哈,陸解元為賊患所急,本縣替全縣百姓謝過陸解元。既然有陸解元補足剿匪重要一環,今夜便剿滅賊患。”

  “陸元大聽令,速速點齊人馬,隨寧大俠破除鄉窪山山賊!”

  “陸元大得令!”

  宋守珍又轉身看向寧堯臣,嗬嗬笑道,“此番有勞寧大俠了,寧大俠舟車勞頓,剛至我縣,乘縣尉點人馬之機,不如先用些餐,待寧大俠剿匪歸來,我等再行慶功,如何?”

  寧堯臣拱起手行禮,輕描淡寫地答道,“不用,知縣大人隻需給寧某酒壺裝滿一壺好酒,再包上二兩彘肉即可。”

  宋守珍撫須,嗬嗬一笑,“寧大俠要求,自是容易。麻煩陸縣尉按寧大俠準備好酒肉。”

  “是”

  待得寧堯臣、陸元大與一眾捕快衙役離去,宋守珍拉過陸廷之,“陸解元風塵仆仆,未曾坐下,又趕來商議剿匪之事,宋某心生歡喜,不如我等去偏廳用餐,權當為陸解元接風洗塵。”

  陸廷之歉意一笑,“宋大人身為一縣之長,事務繁雜,此外廷之未有官身,以免惹人閑語,且舍妹年幼,玩耍了一天也有些乏了,廷之便不再打擾了。”

  宋守珍稍稍沉吟,“那好,既然陸解元要招呼妹妹,我也不強留。”

  隨即又是一頓閑談,深秋黑夜來臨越發早了,轉瞬已是暮黑。眾人隻好草草了結對話,又約定明日見麵時間,末了,宋守珍叫過一名刀筆吏,引領李奕、陸廷之等人去往客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