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大戰前夕(求推薦票)
作者:靑先生      更新:2020-05-30 17:52      字數:2536
  修道之人行走世間,短則三四年,長則八九年,是常有的事。故而李奕那日下山之前,崔靜玉猜測他不可能時常回來,便提前把飛劍祭煉之道,與禦劍術法門告與了李奕。

  據崔靜玉所言,世間飛劍有三等,上者本命飛劍,中者法劍,下者寶劍。

  匆匆一日,李奕自然不可能孕養出本命飛劍。所謂本命飛劍,乃是劍道修士自身孕養而出的本命物,或可稱伴生飛劍,自然與主人自身天然相合,性命相關,且蘊含各種特性,個中妙不可言,乃是可遇不可求之物。

  若是本命飛劍被毀,輕則重傷,大道受損,重則修行之路就此斷絕。

  世間之物,皆有品秩,寶劍則是凡劍。法劍,乃是由天材地寶打造的飛劍法寶,祭煉之後,心意相通,如臂使指。若是天然劍胚,日夜溫養或可成為如本命物般的存在。

  李奕此番祭煉的,則是普通法劍。

  而世間法寶種類繁雜,法寶祭煉之法也千差萬別,浩瀚如煙,其效用也截然不同,常見的則有法力祭煉法、精血祭煉法、五行祭煉法、太陽太陰祭煉法。

  法力祭煉法,須得以自身法力祭煉一定時日。而精血祭煉法,雖能快速契合祭煉之物,但也消耗精血,且崔靜玉認為這法祭煉而出之物,帶著邪性,不大建議。五行祭煉法,則須借助五行之物,成品蘊含五行之力,但李奕一時間也難以湊齊滿意的五行之物。

  太陽太陰祭煉法,借助太陽太陰之力,雖說存在一定危險,但祭煉之物也往往更為純淨,且蘊含太陽之力或太陰之力。太陽之力正大光明,那可是克製鬼道的一大利器,對於李奕解決目前困局,是一大裨益。

  如若無有經過祭煉,李奕隻能以意馭氣、以氣馭劍,如是這般,法劍聊等於無,不能盡顯法劍之威。否則世間修道之人,人人可稱劍仙了。

  飛劍若是祭煉好了,也並不能就此大殺四方,須得修習禦劍法訣,勤加練習,配合法訣,方可真正掌握禦劍術。

  但是如今對於李奕而言,增益一股蠻力,也是不錯的。

  當然崔靜玉當日也傳下了禦劍法訣,但此非一日可練就。

  李奕實則早已想定飛劍祭煉之道,此時又細細檢驗一番,如今已然敲定祭煉法門之後,當下無有絲毫猶豫,存心端謹,無內外想,澄心絕慮。

  手影翻飛,按照太陽祭煉之法,連貫自如的打出手印,體內法力以意運行,以神驅動,名喚蚍蜉的短小法劍已然被祭起,浮在李奕眼前。

  蚍蜉劍長三寸,青銅之色,與世間凡劍模樣不同,蚍蜉劍並無劍鏜。

  運行修煉法門,引導天地間靈氣、太陽精華,聚集在李奕周遭,不吸收進入體內,卻是盡數纏繞在蚍蜉劍上,手印不斷打出,蚍蜉劍滴溜溜轉動,亦帶起天地間靈氣、太陽精華轉動,刹那間,蚍蜉劍形如被包裹在金色蠶繭之中。

  時間緩緩地流逝,李奕與繭中蚍蜉劍,二者之間漸漸散發一陣奇妙的波動,蚍蜉劍特性躍然在李奕心頭,二者之間聯係也在不停增強。

  李奕雙眼緩緩閉合,但手印依舊不受影響打出,隻是心神投入飛劍之中。

  又不知過去多久,蚍蜉劍嗡鳴,生出一種極有輕微,且有規律的震顫,仿佛有了生命一般,輕微地在呼吸著,美妙且真實存在。

  李奕呼吸頻率漸漸與蚍蜉劍的劍息重合,細細感應之下,一股恍若自身軀體延伸般的感覺頓時湧上心頭,已然身與劍合。

  李奕意識不知如何已然進入內天地。

  峻嶺崇山綠意盈盈,江河百川奔流不息。江河百川化氣,氣化雲霧,雲霧落雨,滋潤峻嶺崇山,複流入江河百川。

  又見天地間,蚍蜉劍赫然在上下翻飛,倏忽蚍蜉劍一旁又浮現一柄飛劍,其身通明。

  此時若有人在此,便可見蚍蜉劍分出一絲劍氣,天地間靈氣、太陽精華也分出一縷,三者進入李奕體內,而後融入通明飛劍之中,通明飛劍漸變古銅之色,散發古樸之意。

  體內、體外蚍蜉劍頓時悲鳴,古銅飛劍似有感應,環繞蚍蜉劍而飛,似是在道歉。

  錢家李奕所在廂房之內,靈氣、太陽精華倏地顯化為兩條光柱落下,一為通明之色,一為赤色,又纏繞成一線,再分作兩股,其中絕大部分進入李奕體內,經由李奕吸收,融入古銅飛劍,一小股進入蚍蜉劍之中,祭煉蚍蜉劍,蚍蜉劍旋即再生嗡鳴,一種歡喜之情出現在李奕心頭。

  ...............................................

  是夜寅時,若是往常,古涇縣轄區範圍恐怕早已家家熄燈,人人入眠,但是今夜,縣城內外居然燈火通明,北大街分外熱鬧。

  隻因,這北街錢家居然請來戲班子表演,單單下午搭建的戲台就號稱為半裏之長,又主動邀請了全縣上下縣民來此觀看。縣衙老爺居然也不製止,史無前例地取消了今夜宵禁,勸縣民留在城內過夜。

  戲台一直傳來敲鑼打鼓的聲音,以及悠然而綿長的戲曲聲。

  而戲台前人頭攢動,今夜,古涇縣縣民大多都停留在縣城北大街內看戲劇表演,又有些人扛著冰糖葫蘆,在人群中叫賣,或有人腳踩高蹺,揮舞長袖走過。

  縣衙官府中人,如捕快等人,雖說不知城內發生何事,但早已按照知縣命令分布在縣城四周,如若發現異動,馬上製止。實則知縣也是糊裏糊塗,隻是城隍乃是朝中老前輩,此番托夢,對個中神異是深有體會,隻好依照城隍所言行事。

  崔靜玉隱匿身形,禦風立在空中,與身側城隍房清夫一同麵向戲台,隔空感受著台上演員聲情並茂的唱腔,不時看向李奕所在的廂房。

  古涇縣城隍房清夫麾下陰差,早已於是日未時便尋找到崔靜玉,快速道明情況之後,崔靜玉便跟隨陰差來到此地,靜待李奕出關。

  是日申時,日巡遊王猛便發現邪修一眾停下惡行,但動作不斷,奔走於古涇縣周圍村落,似乎在布置某種陣法。城隍爺房清夫對此也是萬般無奈,修為不足,隻能留待李奕出關之時一同解決。若李奕未能及時出關,那拚著身消道死,也要阻止邪修布置那最後兩個陣點。

  即便事態危急,但崔靜玉仍選擇了靜觀其變,金丹真人亦非不可戰勝,與城隍聯手,此戰即便不能留下邪修一眾人,至少可以重創他們,當然李奕飛劍如若祭煉成功,助力與他,留下邪修一眾人也不是不可。

  隻是李奕修行進展之外出乎他的意料,要知道,李奕隻是修行了三個月有餘。

  說李奕是妖,他果然是妖孽,當然這不是針對其身份,而是對其悟性與修習。

  此外,崔靜玉亦在城隍房清夫口中得知,李奕於夜裏引動太陰月華一時,自然又感歎其惹事的能力。

  乍然,古涇縣範圍內,眾人耳中傳入一道劍吟,鳴嘯當空。

  旋即,一道淩厲無匹的劍氣,扶搖直上,似要擊穿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