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嚐試建造鐵軌(欠18)
作者:勝郭      更新:2020-10-25 00:02      字數:2279
  回到工坊,曹暉放下了所有想法,老老實實地讓人去拉來了一些鐵礦,由於工坊裏本身就有大火爐,倒是沒有讓他多耽擱。

  曹暉拿出了一張圖,畫的很是粗糙:“????”

  “下麵寬一些,上麵細一些,最好是能夠直接讓輪子在上麵跑,而且還能加速。”他對著正在看圖紙,滿臉懵逼的鐵匠道。

  什麽東西呢?

  鐵軌。

  可能有人說,這是在扯淡。

  但實際上,這還真不是扯淡。

  最早期用有軌路線的,其實是古希臘,專門用來拉貨的,而華夏的話,在秦始皇的時候,就已經規定了馬車行走在什麽樣的道路上。

  不過,正式形成鐵路,卻花了兩千年……

  第一個蒸汽火車,是英格蘭的理查·特爾維域克在威爾士弄出來的,不過在那之前,馬車才是最流行的出行方式。

  由於馬車很是顛簸,因此早在中世紀末期的時候,歐洲一代就已經開始用上了軌道,不過都是用來跑馬車的。

  曹暉想要做的,也就是那種跑馬車的鐵軌,但是他會用在牛車、馬車、驢車、騾子車等一係列可以用動物搞定的車上。

  不過現在,他需要先打造幾條鐵軌,而後用木頭將其連接起來,若是能夠使用,那麽就可以大大的節省人力,同時也能對資源最大化的去利用了。

  甚至,曹暉還想試試蒸汽機。

  蒸汽機的第一個發明人叫做托馬斯·紐科門,是一個英格蘭人。

  發明日期,按照記載的話,是在1712年建造出來的。

  當然了,他建造的這種蒸汽機,也就隻能在煤礦旁邊用上一用。

  一來是因為無法做到密封,四處漏氣的情況下,也就隻能幫著拉上來礦井下麵的煤炭,對,除了煤礦所在地之外,其他地方都不能用。

  真正徹底地用到工業化上麵的,則是瓦特,同樣的,他也是一個英格蘭人。

  當然了,就算是瓦特,其實也沒有完全解決掉蒸汽機的密封問題,因為當時的技術,壓根就做不出來密封件。

  其實,就算是在蒸汽機都要淘汰的時候,大部分的蒸汽機還都在用絲綢、麻布、植物纖維,麻繩,甚至於瓦特開始還曾經用過硬幣。

  這導致他的蒸汽機照樣也無法去用,幸好他有一個好朋友,名叫威爾金森。

  那一年,瓦特通過某個教授認識了正要發明氣缸、鏜床的威爾金森。

  這是一對好基友。

  因為他們發明出來的東西,如果單個的出現,都是無法推廣開來的,除非遇到那位大炮之神荷蘭科學家霍因斯,不然的話,誰能想到氣缸可以用來當炮筒呢?

  兩人稍微聊了聊,然後瓦特出蒸汽機,威爾金森出氣缸和鏜床(規範零件尺寸的工具),兩人一拍即合,很快就發明出了能用在工業化的蒸汽機。

  當然了,實際上威爾金森也不是首創,真正的鏜床鼻祖,還得是文藝複興後三傑之一的達芬奇。

  對,就是畫畫的那個家夥。

  他曾在十六世紀的時候畫出過一張水力炮筒鏜床圖,後來人們才逐漸地從這幅畫當中得到了啟發,一步步到了威爾金森時,徹底開啟了工業化時代。

  當然,華夏那個時候是嘉靖年間,約1540年,也就是嘉靖十九年的時候,也出現過達芬奇這樣的人物,曾作出了一幅畫,名為《火工術》。

  上麵是一個工匠正笑眯眯地守著一張最古老的車床。

  想想都可惜,要是有人能夠在當時把車床發明出來……

  當然,也就隻能想想而已。

  因為英格蘭之所以出那麽多工程師以及科學家,其實最關鍵的一點就在於,他們規範了技術的發明創造。

  比如要是瓦特的蒸汽機不淘汰,隻要還有一個人在用,他就可以拿到一筆錢。

  話說回來,曹暉要想搞出一個蒸汽機,別說是現在已經可以生鐵熟鐵打造了,就算隻是青銅時代,也都是可以的。

  當然,肯定跟瓦特和托馬斯·紐科門的煩惱一樣,都是沒有密封件的,還沒有車床、鏜床、鑽床、莫茲利的齒輪、銑床……等一係列的東西,因此他想開啟工業時代基本在扯淡。

  不過想要在幾年內搞出一個紐科門蒸汽機,哦,或者應該說是曹暉蒸汽機,那還是沒有問題的。

  當然,以上他都不懂,因此壓根不敢去入手,現在他最大的野心,也就是搞一個能跑馬車的鐵軌了。

  這樣一來,就可以資源最大化的去開發。

  想想,如果說襄城的煤炭可以很快送到中原各地,甚至於西涼各地,那麽是不是會很快就大受歡迎了呢?

  然後,由於煤礦的存在,就可以解決很多工人的工作問題,順帶著還能解決掉他們的吃飯問題。

  人心一旦穩定了下來,未來就會變得多姿多樣。

  流民們可以安置了,到時候自然就有了練強兵的基礎,趁著袁紹還沒有徹底搞定北方四國,完全可以練出一支強兵。

  而且由於多了各種跑在鐵軌上的車,還能迅速把糧食運送到各地,以及每個人都可以更快到達下一個地方。

  這麽一來,就可以解決掉許許多多的問題了。

  這,才是曹暉目前想做的事情,蒸汽機他連想都還不敢想,因為沒有圖紙,他也沒有燒過鍋爐,壓根不可能去直接造出來。

  畢竟,就算是紐科門和瓦特,都要為了密封件而煩惱,甚至要不是後來瓦特搞了一個冷凝罐,蒸汽機都不可能推廣開來,工業時代都無法發展。

  是的,沒有這些,工業時代根本就不可能來臨。

  因為工業時代的一切產物,基本都來源於巧合。

  十四世紀到十七世紀的時候,英格蘭以及歐洲各地,大部分都爆發了瘟疫,人口急劇減少之下,很多貴族想要多賺錢,因此就開辟了一係列的法案。

  華夏……一直以來都沒有缺過人。

  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一種巧合下的產物,千萬不必去神話,而後不敢前進,那屬於是故步自封。

  實際上,達芬奇在十六世紀,也就是一千五百年的時候,就搞出了機器人,雖然不能推廣,但是到了後世,機器人卻在逐漸走向千家萬戶。

  中間差了六百多年啊。

  真沒必要去神話,有些東西,到了一定的基礎之後,自然就會爆發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