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東征
作者:逸影風雲      更新:2021-01-17 09:49      字數:4366
  東征高麗議定之後,蕭百裏以張喜、徐侃為副將,挑選了北地三個師的兵馬,又向完顏康討要了田大力和一營催城,屯兵於遼陽、丹東一帶。

  四月十八,蕭百裏打出“除滅權臣,恢複中國”的口號,率大軍跨過鴨綠江,正式拉開東征高麗的序幕。

  蕭百裏一日之內搭好浮橋,大軍渡過鴨綠江,擊潰沿河駐防的高麗守軍。之後他並不急於攻城掠地,反而於丹東對岸安營紮寨,開始加固浮橋,與工部派來的大匠,籌劃修建一座固定橋梁。

  高麗近數十年來由武臣當道,國君實為傀儡,此時高麗的當道權臣名為崔忠獻。崔忠獻掌權以來,二行廢立之舉,高麗王室已是任其擺布,不敢有絲毫異動。

  崔忠獻探知金國有東征之意,早就在鴨綠江沿岸布下兩萬大軍防禦,但麵對金軍的十萬精銳,這兩萬高麗軍一觸即潰。

  崔忠獻得知前線潰敗後,大驚失色,他一麵組織軍隊準備抵抗,一麵派出使者,向金軍稱臣求和。

  若蕭百裏東征的任務是敲打不臣,這便相當於任務順利完成,可以敲鑼打鼓的撤軍回國了。

  可惜的是,蕭百裏的任務,是徹底占領高麗!

  崔忠獻見金軍全無議和之心,反而專注於修建固定橋梁,就明白了金軍的意圖。

  崔忠獻係武人出身,如何肯坐以待斃。他清楚金軍意圖之後,立刻調撥二十萬大軍分三路西進,試圖將渡河的十萬金軍殲滅於鴨綠江東岸,再摧毀鴨綠江上的在建橋梁。

  蕭百裏探知高麗各地軍隊集結,並不做任何襲擾之舉,隻顧加固營寨,按部就班的督促修建橋梁。

  五月初三,崔忠獻親率二十萬高麗大軍集結於鴨綠江東岸,開始攻打金軍大營。

  金軍堅守不出,隻以強弓硬弩據敵於營外。

  初時,崔忠獻隻以小股部隊輪番襲營。

  如此三日,金軍始終一兵不出。

  崔忠獻以為金軍畏戰,便下令左右兩軍出擊,誓要一舉攻破金軍大營。

  金軍大營中部,建有一座高達兩丈,闊約一丈見方的瞭望台。蕭百裏站在瞭望台上,拿著一支千裏眼,打量著高麗軍的動態。

  千裏眼是工部最新的發明,一根空心銅管,前後鑲嵌著兩塊打磨好的水晶片。這根銅管一頭細一頭粗,眼睛湊到細的那頭,能清楚的看見三四裏外的人臉。十幾二十裏外的敵軍動作,通過千裏眼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這千裏眼的發明創意,正是來自完顏康。因為這個時代還沒有玻璃,需要將純淨度極高的水晶細細打磨之後,才能作為鏡片。這樣一來,千裏眼半月才能成型一支,如今整個大金,也隻有三支千裏眼。

  東征大軍唯一一支千裏眼,就掌握在蕭百裏手中,他用千裏眼看了好一陣子,才遞給一旁翹首以盼的張喜。

  張喜看完一圈,又把千裏眼遞給徐侃,一邊感歎道“工部真是厲害,高麗軍中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咱們的雙眼呢!”

  徐侃通過千裏眼觀看高麗軍衝營陣勢,不由哼了一聲“就憑這些土雞瓦狗,咱們就算沒這千裏眼,揮揮手就能滅了他們,何必死守大營呢?”從千裏眼中,徐侃看的清清楚楚,高麗軍兵甲雜亂,陣型不齊,士兵之中還有不少須發發白之人。

  廣個告,我最近在用的小說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持!

  蕭百裏微微昂首“以我軍之強,隻要不出楊廣那般昏招,取勝自然不難。但咱們這一戰,可不是僅僅求勝而已。”

  張喜接過話頭“軍長,咱們要打的,是一場殲滅戰吧!”

  蕭百裏點頭道“咱們不僅要打一場殲滅戰,還要勝的堂堂正正,讓高麗人敗的心服口服才行!”

  高麗左右十萬大軍,已經漸漸逼近金軍大營。麵對金軍拒敵的箭雨,高麗軍早有準備,前軍一萬士卒一手持盾擋於身前以作防禦,一邊腳步不停衝向金軍大營。後排的弓箭手緊跟在盾手之後,隻待射程一夠就準備出箭還擊。

  徐侃放下千裏眼,對蕭百裏道“軍長,是否傳令前軍,小心敵軍放箭。”

  蕭百裏搖了搖頭“前軍諸營都有觀察員,若是這等應變都要咱們親自下令,講武堂的教官們都下課算了。”

  張喜和徐侃相視一眼,哈哈大笑起來。

  金軍營級以上軍官,都要通過講武堂的培訓並考核通過後,才能正式任命。戰場上基本應變之道,都在講武堂的講課科目當中。在金軍之中,能升到營長以上軍官,不說將才如何出眾,至少都能做到中規中矩這四個字。

  麵對高麗弓箭手即將到來的還擊,金軍各營紛紛下令,弓箭手放過前方持盾敵軍,使用拋射之法射向遠端。

  高麗軍中將領,一見金軍改變射法,立刻下令弓箭手還擊。但金軍所持俱是一石硬弓,而高麗軍所用多是八鬥弓。射程的差距,導致高麗弓箭手初時隻能被動挨打。

  當高麗人出箭能威脅到金軍弓箭手時,金軍陣中立刻有十排持大盾之人奔出,每一麵大盾,都護住一名弓箭手。

  金軍大營設在鴨綠江岸五裏之處,大營連綿十裏。高麗人左右兩翼齊攻,覆蓋了整個金軍營地,試圖從中找到弱點,尋機突破。

  對射雖然吃虧,高麗將領下令,前排盾手突擊,全力拔除金軍營地柵欄、清除鹿角,為後軍開道。

  在高麗人想來,金軍弓箭手必要回射己方前排盾手不可,否則任由盾手施為,金軍大營便要告破。

  然而,金軍弓箭手絲毫不理高麗盾手破營的舉動,隻顧將手中弓箭傾瀉向敵方的弓箭手陣中。

  崔忠獻的長子崔怡,正是高麗左軍主將。崔怡眼見金軍弓箭手不顧己方破營之舉,不由大喜過望,傳下軍令“首入金軍大營者,賞銀千兩!”

  高麗前排盾手之中,爆發出巨大的呐喊聲來,拔除柵欄時都平添了三分力氣。

  隻用了三分之一炷香的功夫,高麗左軍就將金軍營地柵欄盡數拉倒,將重重鹿角搬開,高麗人嘶吼著衝向金軍營內。

  “弓箭手退後,長槍兵上!”金軍大營各處,幾乎同時傳出軍令。

  軍令一至,金軍弓箭手有條不紊的後撤了二十步,每退五步,還回身射出一箭。

  一排排長槍兵,從弓箭手陣型的空隙中鑽出,列陣於大盾兵後,齊齊大喊一聲“不動如山!”

  高麗軍如願攻進金軍大營,卻在金軍槍盾陣前,幾乎再難寸進。

  金軍長槍兵所持之槍,槍身長一丈二尺,槍頭長八寸,俱為精鐵打造。高麗軍刀盾手所持之盾,大多是半寸厚的木盾,上麵覆蓋了一層牛皮。

  這等質量的木盾,麵對高麗人本國槍刺箭射時,尚算防禦得力。

  但麵對金軍的製式長槍,這等木盾也就比紙糊的好上少許罷了。

  而一丈二尺的距離,足夠訓練有素的金軍長槍手,抽槍再刺三回!

  高麗前陣的一萬刀盾手,如同洶湧而來的海浪一般,拍打在礁石之上。礁石巍然不動,海浪卻將自己拍的粉碎,隻是此時此地激起的不是浪花,而是無盡的血花!

  有少數刀盾手躲過金軍長槍兵的刺擊,一時難以衝開金軍大盾手的防禦陣地,就被後排的長槍兵結果了性命。

  極少悍勇之人撞開金軍大盾手,衝進金軍陣中,卻無法擾亂金軍陣型。前排被攻破之後,金軍後排立刻有大盾手和長槍兵補上,並無絲毫亂象。

  一盞茶的功夫後,高麗一萬刀盾手幾乎盡數折於金軍的槍盾陣下,而金軍槍盾陣傷亡人數不超五百。

  而高麗軍後陣的弓箭手,損傷也是十分慘重。

  崔怡見金軍槍盾陣難破,隻得回報中軍,向崔忠獻請示是否先行撤軍。右軍主將樸晉材是崔忠獻的外甥,此人也遇到同樣的麻煩,派出請命之人,與崔怡前後腳趕到中軍。

  崔忠獻聞言大怒“已入敵營,豈能空手而歸,膽敢言撤者,殺無赦!”

  崔忠獻殺氣騰騰的軍令一到,崔怡和樸晉材率親軍突前督戰,左右兩軍隻得硬著頭皮繼續衝陣。

  一刻鍾後,左右兩軍依舊無法突破,隨著傷亡越來越

  大,軍心已然不穩。崔忠獻見狀,斷然下令左右兩軍往兩旁移動,中軍出兵五萬,居中突擊。

  瞭望台上,張喜開始請戰“軍長,讓我率騎兵突擊吧!”

  蕭百裏搖了搖頭“還不到出大招的時候。”

  高麗五萬中軍參戰一炷香的功夫後,局麵頓時有所改觀,金軍中部的槍盾陣,被攻破之處,越來越多。

  “槍盾兵疲了。”張喜用千裏眼掃視一周,發現了己方陣型動搖的原因。

  長槍兵保持接近兩刻鍾的不斷刺擊,體力已經接近極限,手臂大多已經酸軟無力。隻是金軍軍令森嚴,未得令,無人膽敢撤退。

  蕭百裏點了點頭“傳令,槍盾陣撤,刀盾手上前。”

  軍令一達,金軍長槍手和大盾手在弓箭手的掩護之下,快步後撤,一排排刀盾手呐喊著殺向前方。

  金軍步兵常規兵種不多,隻有弓箭手、長槍兵、大盾兵和刀盾兵這幾類。刀盾兵上陣後,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金軍步兵底牌已出。

  崔怡和樸晉材見到金軍槍盾陣後撤,各自長出了一口氣,到了拚刺刀的時候,咱們可不會輸。

  一刻鍾後,高麗人發現,麵對金軍的刀盾手,他們還是幹不過。

  盾牌和盔甲不夠金軍結實,大刀不夠金軍鋒利,陣型也不夠金軍犀利。

  金軍刀盾手,以三人為一陣協同作戰。若是有人陣亡或是重傷,立刻有後軍補上。這簡簡單單的三角陣勢,加上超出高麗軍不止一籌的裝備優勢。兩軍短兵相接後,雙方戰損高達一比五。

  隨著時間推移,金軍的刀盾手開始反守為攻,漸漸有將高麗人逼出大營的趨勢。

  崔忠獻見狀大急,又派出三萬兵馬加入戰團,隻留兩萬精銳壓陣。

  蕭百裏見狀拍了拍手“得放第一個大招了。”

  不一會兒,金軍大營後方,有呼嘯聲響起。

  高麗前陣之軍,都在拚命搏殺,後陣之人聽到呼嘯聲後,抬頭一看,隻見半空中無數石塊飛來。

  蕭百裏在軍營中布下的三百架小型投石機,開始發威!

  麵對金軍的強弓硬弩,高麗人還能憑借盾牌遮擋一二,可麵對空降的十斤石彈,高麗人的盾牌幾無作用,生死隻看天意了。

  三百架投石機,一輪可以投出三千石彈。十輪投石過後,高麗軍中段數十步為之一空,後軍已經徹底膽寒,眾多士卒不顧軍令開始撒腿回奔。

  左軍主將崔怡,更不幸喪身於這十輪投石之中!

  崔忠獻還未收到長子崔怡身隕的噩耗,他驚喜的發現,金軍投石機發威時,中部有一裏左右的區域,並未被石彈覆蓋。

  他下令斬殺了數十逃兵後,勒令將士向中部集中,再次壓上。

  這一次,崔忠獻從僅剩的兩萬精銳中又派出一萬,試圖從中路突破。

  蕭百裏用千裏眼看清高麗中軍動向,他笑著傳下軍令“中部刀盾兵往左右移動,催城準備出擊!”

  一炷香後,金軍刀盾手奉命讓出中部一裏的空間,沉悶的陣陣馬蹄聲開始響起。

  田大力和他麾下一營催城將士,早已等候多時。蕭百裏軍令一到,催城將士立刻翻身上馬,沿著刀盾手讓開的空間殺出大營。

  山崩海嘯!

  催城出擊的勢頭,讓高麗人瞬間想到這個詞。

  若說之前的對戰,高麗軍雖然損傷巨大,卻還能勉力支撐。催城一出,高麗中軍再無半分抵抗之力。

  兵敗如山倒!

  “吹號,全軍出擊!”

  隨著兩長三短的號角聲響起,金軍前方的刀盾手熱血沸騰,不斷追殺著敗退的高麗軍。

  金軍大營兩側的柵欄和鹿角從內打開,數萬騎兵蜂擁而出,從兩翼殺向崔忠獻帥旗所在之處。

  兩個時辰之後,崔忠獻首級被獻上,蕭百裏開始傳令納降。

  高麗二十萬大軍,最終有機會投降者不到三萬,餘者盡沒。

  鴨綠江水,為之一赤。

  <scrpt>();</scr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