傑出校友一
作者:我是一棵老樹      更新:2020-04-02 15:02      字數:1927
  劉教授所在的大學雖然是個普普通通的211大學,但是,也出了一批牛人,其中不乏文學院出來的。在文學院出來的校友中,牛耘地是其中的傑出代表。憑著江河學者和R大學學報主編的雙重身份,牛耘地獲得了學術以及學術以外的極大成功。

  院裏申報古代文學專業的博士點,需要找人,關院長首先想到的就是牛耘地。劉教授潑冷水,說:“牛耘地這個人不靠譜,我勸你還是不要去找他為好,免得碰一鼻子灰,給自己找氣受。”

  關院長說:“不會吧。在會議上遇到都還客客氣氣的,更沒因為發達了就裝不認識我。感覺人還是很謙和的。”

  劉教授說:“那是因為你跟牛耘地就是會議上點個頭、聊幾句,沒有深交。真正有事找他才能看出來。點頭之交不算什麽。他在會議上跟誰不是客客氣氣的?”

  關院長說:“今年學報慶祝創刊五十周年,我還看到牛耘地在上麵發了一篇論文,還不短。據說約他稿子的時候他沒說二話。像他這樣的人都是名刊的編輯追著他要稿子,能給母校的學報,說明他沒忘本,對母校有感情。”

  劉教授說:“他的論文都是明碼標價的。名刊約稿,按照正常的稿費給;一般C刊,一萬起步;C刊以下,兩萬起步。約他的稿子,學報給了他一萬,提前給的。他是為了錢,你不要理解為所謂母校情結。”

  關院長吃驚道:“真有這回事?你不會道聽途說或者對他有成見吧?”

  劉教授說:“我對他能有什麽成見?又沒有深交,又沒有找他辦過事。約稿編輯住我樓下。編輯跟我說,提前兩年就約稿了,他不說給,也不說不給,老是拖著。眼看就要出刊了,有人出主意,給他打了一萬塊錢說是預付的稿費,他一周之內就把論文發過來了。”

  關院長說:“誰出的注意?這麽了解他?”

  劉教授說:“還能有誰?牛耘地的一個博士生。他的博士生主動和編輯聯係,說他都是先拿到稿費再給稿子的。編輯請示主編,給了兩千塊錢,沒等到論文,卻等到他的博士生的電話。他的博士生說,像咱們學校這種學報約稿,一般是要兩三萬的,看在是母校的份子上,隻要一萬。後來,主編請示了校長,給了一萬。這就是事情的經過、真相。”

  關院長不敢相信,說:“牛耘地的博士生怎麽會知道我們學報約稿的事?”

  劉教授說:“這還不是牛耘地自己做的局。他告訴他的學生咱們學報約稿的事,他的學生心領神會,就主動找上門來談價錢了啊。”

  關院長說:“照你這麽說,找他是有困難。他也不缺錢,對母校都下得了手,沒想到。賊都不偷鄰居,兔子都不吃窩邊草,他也好意思啃母校一口。”

  劉教授說:“何止一口。想啃第二口,學報果斷拒絕了。不然的話,還會有第三口、第四口的。如果對誰都講麵子、重口碑,他就缺錢了。他不缺錢,不就是對母校都想咬一口嗎?”

  關院長說:“後來學報又約他的稿子,他又要錢。這回學報沒同意?”

  劉教授說:“你的想象力太貧乏。牛耘地不是他們學報的主編嗎?他想讓咱們學報請他過來講講辦刊經驗,撈筆錢。學報主編正為約他稿子花了一萬塊錢窩了一肚子氣,立即、幹脆地拒絕了他。”

  關院長說:“主編這麽做不是得罪了他了嗎?拉關係沒拉成,前麵的一萬塊錢不是白花了嗎?”

  劉教授說:“等到咱們學報創刊六十周年,主編也退了,管不了後麵的事了。到那時,牛耘地也過氣了。”

  關院長說:“牛耘地被自己母校涮了一把也好,讓他清醒清醒也好。但是,我們院出來的人中隻有牛耘地有名氣,有影響,不找他找誰去?”

  劉教授說:“就是這博士點搞不上也不要去找他,找他等於沒找。他被咱們的主編涮了,正在氣頭上,有火沒處發,你去了,正好逮到你發火。”

  關院長說:“他再有火也不能當我麵對我發,一碼歸一碼,我又沒得罪他。君子不遷怒,他這點涵養還是應該有的。”

  劉教授說:“他是君子嗎?偽君子都算不上。偽君子還知道裝裝,知道感恩。我勸你不要去找他,你不聽我的,那你就去,我不攔你。”

  關院長說:“你是方向帶頭人,你也要去。你不去,我一個人去,太孤單了。給他感覺我們太弱了,正好找個借口不幫我們。”

  劉教授說:“你要覺得孤單你就找一個人陪著。我是不陪你。為自己的事我都不找人,為學位點的事去找這種人,掉價不說,給諷刺幾句我還下不了台。”

  關院長說:“我說孤單是指學術力量孤單,給他感覺古代文學就我一個人。為了博士點,委屈自己一次總可以吧。搞上了,你就是博導了,到哪去開會也有分量些。”

  劉教授說:“表格上不是有我的名字嗎?你見到他還要口頭匯報呢,他也認識我。怎麽就孤單呢?我對博導不感興趣,拿下來我可以不招。不要拿博導誘惑我。”

  關院長說:“你就是脾氣強。這次我一個人去打個前站,等正式申報時再找他,你不要拿架子,說不去。”

  劉教授說:“到時候再說。就怕你找了他第一次就不想找他第二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