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初見漢末牛人
作者:夢想成龍      更新:2020-07-16 10:42      字數:3382
  次日淩晨,忙碌了一晚上之後,宛城完全落入了林博的手中,張曼成戰死,趙弘被抓,韓忠和孫夏因主動投降所以被任命為第八軍的軍候,各自帶領五百收編的黃巾軍精壯參與訓練。

  將城內投降的黃巾軍再次挑選精壯之後,又得到五千餘人,全部劃入第八軍,交給黃忠去操練,林博就當起了甩手掌櫃,他絲毫沒有不好意思,美名其曰,專業的事由專業人士去做。

  其餘黃巾軍老弱全部發給盤纏,遣散回家,至於為非作歹的人,則是就地處斬,對黃巾軍處理完以後,林博安排人員四處發布安民布告,同時打開府庫裏的糧食接濟百姓。

  他知道目前隻是臨時占據宛城,但是他深知名聲的重要作用,絕不能跟這個時代的其餘軍隊一樣縱兵搶掠百姓,相反,還要對百姓秋毫無犯,甚至接濟他們,才能獲得百姓愛戴,為以後一統天下打下良好基礎。

  宛城裏原本有二十幾萬人口,黃巾軍攻打之前,有大量人口為了躲避刀鋒逃了出去,隻餘十幾萬人口,黃巾軍占據宛城之後,在城內大肆殺戮,城內沒有逃走的世家和富戶幾乎被殺光,連普通百姓也遭殃,欺男霸女之事時有發生。

  百姓本來對黃巾軍的到來是歡欣鼓舞的,以為黃巾軍是為窮苦人家做主,可是後來才發現事實並非如此,黃巾軍跟那些土匪沒什麽區別,甚至更狠,稍有不從就被殺,還無處申冤。

  這次官軍攻入城內,百姓有了上次的經驗,紛紛躲在家裏瑟瑟發抖,深怕再次遭受無妄之災,連命都沒了,隻是等了一晚上,除了街道上不斷傳來馬蹄聲,喊殺聲,刀兵碰撞聲,以及慘叫聲,卻並沒有兵士破門而入,隻有一些黃巾軍為了躲避官軍追殺,逃入一些百姓家裏,不過很快就被抓走,那些進去抓黃巾軍兵士的官軍抓到人之後,立馬退出百姓家裏,還幫忙將門關上。

  這事讓百姓驚疑不定,總感覺這次的官軍跟以前的有很大不同,可是還是關門閉戶,不敢出去走動,打算看看再說,有的躲在門後偷看外麵的情況,隻見有身穿精良鎧甲的,手持大刀的官軍監督黃巾降軍兵士在搬運屍體,清理街麵,另有一隊隊的官軍在街上巡邏,遇到有趁機搶劫行凶的匪徒、地痞流氓,立馬被巡邏的官軍就地格殺。

  淩晨的時候,街麵上傳來一陣鑼鼓聲,緊接著是一陣大喊聲,“宛城的鄉親們,中郎將林大人決定開倉放糧,接濟大家,每人一鬥糧食,請大家盡快帶上袋子,前往太守府免費領取糧食,晚了可就沒了。”

  城中的百姓聽到之後心裏驚奇,有一些膽子大的人小心翼翼的打開門,四下張望,沒發現異常之後,才壯著膽子詢問第一軍兵士是否真的可以免費領取糧食,得到客氣的回應之後,總算是鬆了口氣,返回家中帶上袋子,三倆成群的跟著前去太守府,心想著萬一真的就好了。

  來到太守府門口的時候,果真發現太守府大門前堆著大量糧食,在糧食前麵有數百官軍把守和維持秩序。

  百姓在第一軍兵士的安排下,排起了長龍,一個個的前去領取糧

  食,每人一鬥,相當於30斤,省吃儉用的話,足夠一個人吃上一個多月。

  當百姓真的領到糧食的時候,要不是手裏正拿著糧食,都有點不敢相信,曆來不管是黃巾軍和官軍,不從他們手裏搶糧食就不錯了,哪裏會有這麽好的事情,看著手裏的糧食,有的百姓當場就朝第一軍將士跪拜下去,嘴角不斷的感謝著,第一軍將士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來。

  為首的一個第一軍軍候大聲喊道,“鄉親們,你們不用感謝我們,我們隻是奉命行事,是我們的主公中郎將,並州刺史林博大人下令開倉放糧,接濟你們,大人宅心仁厚,不願看到大家忍饑挨餓,你們應該感謝的是林大人。”

  “林大人真是好官啊,小的無以回報,但願大人長命百歲!”

  “林大人宅心仁厚,長命百歲!”……。

  隨後領到糧食的百姓才逐漸離去,而第一軍將士遍布每條街巷巡邏,以防有的老弱領導糧食後被搶奪,甚至有的將士發現老弱實在扛不動糧食,還主動幫忙,讓百姓感動不已,經過這些事,軍民關係變得極為融洽。

  在太守府裏朝外觀察的林博一聽百姓的話,不禁又感動又無語,感動的是百姓們其實要求不高,隻要能讓他們吃飽,他們就會感念你的好,多簡樸的要求,可惜是這世間多的是貪得無厭的世家門閥,拚命的壓榨百姓,百姓連吃的都成問題,如果在遇上兵災,那真是活不下去。

  無語的是他被發了好人卡,而且他們祝願他長命百歲,這本沒錯,在這個時代能活百歲已經是極其難得,可是他修煉之後,他相信自己的壽命肯定不止百歲,繼續修煉下去的話,壽命極限都無法預料,可能會達到千歲萬歲,甚至永生。

  林博搖了搖頭,並不怪罪於他們,他們又不知道情況,於是走回太守府後院,準備召集眾將前來議事。

  宛城已經收複,最主要的黃巾軍渠帥張曼成和趙弘已經一死一被擒,被林博派人送往洛陽,其餘的縣城隻是一些小魚小蝦,林博準備留下這些地方給劉表等人去收拾,留點湯給他們喝,以免吃相太難看。

  所以戰鬥一結束,林博立馬派人前去召回前去埋伏博望城和雉縣的關羽、張飛、顏良和張遼等人。

  過了一會,眾人匯聚一堂,林博掃了眾人一眼,卻看見張飛和顏良臉色難看,而呂布卻是興高采烈的模樣,黃忠、關羽、張遼則是臉色淡然。

  林博心裏明白張飛和顏良為什麽這個表情,於是微笑著打趣道,“翼德,文恒,你們這是怎麽了?誰得罪你了?說來聽聽,我為你們做主。”

  “主公,我們前去堵截博望城的援兵,可是那幫孬種,卻是龜縮在城內不敢出來,好生沒勁,倒是奉先和漢升跟著主公這邊戰鬥不斷,很是精彩,唉,我們運氣就是不好。”張飛垂頭喪氣的說道。

  “就是,主公,你是不知道,要不是有您的軍令,我們恨不得直接攻城,下次能不能安排我們當先鋒啊?”顏良接著助攻。

  林博無奈的搖頭說道,“你們就放心吧,大家都有

  機會出戰,下次還有幾次戰鬥,就輪到你們和雲長、文遠上場。”

  “主公此言當真。”張飛等人聞言心裏一喜,但還是不放心的問道。

  “如假包換,假一賠十!”

  “主公,這是啥意思?”兩人蒙圈了,他們哪裏懂的現代的說法。

  “意思就是絕對是真的。”

  …………

  第三天中午,宛城城外陸續來了三隊人馬,分別是荊州刺史劉表及其手下新任南陽太守秦頡、白身劉備、吳郡富春縣縣尉孫堅。

  按原來的曆史,孫堅此時應該是被中郎將朱儁表為佐軍司馬,可是現在由於曆史改變,孫堅並未被封為佐軍司馬,可是仍然帶兵前來宛城,身邊跟著程普、黃蓋、韓當、祖茂,少了黃忠。

  至於劉備,他的二弟關羽,三弟張飛,都已經在林博手下,他身邊少了最關鍵的兩員虎將,可是他還是來了,身邊跟隨著另外兩名魁梧的大漢,可見他的主角光環還是存在的。

  劉表和秦頡先一步抵達宛城外,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得知宛城已經被並州刺史兼中郎將林博攻下,不禁大喜過望,南陽是荊州轄下的郡,有人幫忙收複自然最好了,不然他自己去攻城的話,有可能損兵折將都不一定能收複,而且哪怕收複了也沒什麽功勞可言。

  兩人正在商議前去見林博的時候,護衛來報,劉備和吳郡富春縣縣尉孫堅求見,兩人不禁一愣,劉備是誰他們不知道,但是其自稱中山靖王之後,而且師從盧植,引起他們的重視,至於孫堅雖然有官職,但僅僅隻是縣尉,還是從揚州吳郡過來的,被兩人直接忽略掉。

  劉表讓他們進去相見,交談之中,劉備張口閉口說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後,為了增強說服力,還將隨身攜帶的族譜遞給劉表,劉表一看,中山靖王劉勝之子——涿縣陸城亭侯劉貞就是劉備的先祖,於是總算相信劉備的身份,確定了兩人是遠親表兄弟關係。

  但是劉表知道中山靖王本人有100多個兒子,而劉備是東漢末年的人,和中山靖王相隔超過300年,說是漢室宗親很勉強,此時像劉備這樣和皇家有關的劉姓之人的人數超過十萬,奈何劉備很會巴結人,最後兩人有說有笑,看起來很是親密。

  隨後劉備引薦孫堅給劉表,三人交流之後,一起趕往宛城見林博。

  宛城太守府裏,林博接到劉表、劉備、孫堅三人領兵到了城外的消息之後,心想,總算可以見到兩位擁有主角光環的牛人了,真是令人期待啊。

  隨即忍不住帶上許元和一百五十個親衛趕往城門,想看看劉備和孫堅到底長的跟曆史書所描寫的像不像。

  林博在城牆上站了一會,就看到有幾百騎朝城門處疾馳而來。

  “來者何人?”城牆上的第一軍將士頓時緊張起來,以為是黃巾軍來犯,於是大聲喝問道。

  “吾乃荊州刺史劉表,這位是中山靖王之後劉備,這位是孫堅賢弟,我等聽聞中郎將林大人收複宛城,故特來一見,煩請通報一下。”劉表朝城上喊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