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五章 不破樓蘭終不還(三)
作者:曾鄫      更新:2020-08-05 10:40      字數:2572
  “這一仗已經贏了。”妥妥木黎欣喜地說道。

  “有了一個好的開始,接下來的路你們應該好走很多了。”劉玄笑著說道。

  “有你們的幫助,我相信不僅複國有望,還能讓貼木泰汗國屈服,讓他們的野心不敢在放到東邊來。”

  “我的建議,複國之後,不要著急報仇。先整頓國內,送那些該死的叛徒下地獄,大力扶植摩尼教和佛教。然後集中兵力去征服天竺。那裏是如此富庶的,那裏的百姓如此的逆來順受,完全可以讓那裏成為你們的糧倉和財源之地。你們就能持續地、有足夠的財力物力轉向東邊,讓貼木泰汗國臣服你們。”

  “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能趕走綠教後卻讓摩尼教一家獨大,扶植佛教相抗衡,然後學習你們的手法。”

  “我們的手法?我們什麽手法?”

  “你們表麵上以道教為國教,其實上它的世俗性,對老百姓的吸引力不及釋門。扶弱壓強這是其一。其二,表麵上道教和佛教是不同的宗教,實際在千年的演化過程中,早就被你們的儒家文化同化了。道教不說了,起源本土。拿現在你們百姓信的佛教,除了佛祖還在西天,佛經教義哪個不被重新解釋和定義了一遍,去蕪存菁,幾經淘汰刪補,跟天竺最初的佛教還有多少相似?西邊那個景教不也是這樣吧。”

  妥妥木黎繼續說道:“其實仔細琢磨了一番,所謂的一氣化三清,就是從先秦百家爭鳴中慢慢分化出道家和儒家。後來又來了釋門,經過千百年的同化後,其實三者混在一起,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分不開了。”

  “那倒是。道教和佛教的神仙菩薩羅漢,都是互相竄來竄去的,而儒家更是兩教的粘合劑,把這三樣融合成了一種文明。”劉玄點頭道。

  “當初我聽說你有意要景教進天朝傳教,當時很詫異。道、佛、儒三者互溶互製,最合適不過。再加一個進去,很容易打破這種均衡。後來聽說那個什麽胡神父在朝-鮮因為教民與百姓衝突,被暴徒所害。我就知道,四郎其實隻是利用他們的。”

  劉玄看了一眼妥妥木黎,這個小娘皮,倒是挺關注我的。不過他也不放在心上,天朝這個龐然大物,一舉一動都會造成巨大的影響,周圍諸國的統治者和權貴,稍微有心的,都會密切關注。

  “這一仗打完,我們的主要任務就算完成了。我們除了留下部分兵馬和教官,配合你們複國,以及幫你訓練軍隊之外,我們的精力會放在西征溫欽查汗國了。”

  “天竺、波斯都是富庶之地,遠非溫欽查汗國那苦寒之地所能比的,四郎會放棄到嘴的肥肉?”妥妥木黎似笑非笑地問道。

  “天竺、波斯是富得流油。隻是那裏的財富,不用我們親自去取,也會流到我們口袋裏來。你們現在什麽都缺,缺兵甲,缺糧食,缺軍械,這些東西我們都囤積在藥殺河以東,等著你們用天竺、波斯等地繳獲的戰利品去換取。還有,根據我們的協議,烏滸河以東、大雪山以北作為酬謝,成為我們大漢國的領土。”

  “放心,少不了你的。等我們收複了呼羅珊和波斯,會把河中地區移交給你們了。”妥妥木黎沒好氣地說道。“我就知道劉四郎從來不做虧本的生意。”

  “我怎麽敢虧本?為了援征貴國,我們可是發行了一千萬兩白銀的債券,要還的,還有利息的。”

  妥妥木黎鼻子一哼,恨恨地說道:“這筆帳,我要從貼木泰汗國身上拿回來。”

  “我的公主殿下,那是個龐然大物,你一時半會是啃不動的。你隻能讓他對東邊生懼,卻無法消滅他們。要是你們一門心思隻想著摧毀它,可能會一起隨之陪葬。”

  聽了劉玄的話,妥妥木黎慎重地點點頭。

  劉玄繼續說道,“所以把小亞細亞半島留給他們,讓他們有一個宣泄的去處。他們不擅長創造和生產,隻擅長掠奪和所謂的貿易,把大荒洲北部和歐羅巴留給他們好了。有了一處能肆意搶掠和剝削的地方,他們就能安安心心把注意力放在那邊,不再想著搞東搞西。”

  “我已經想好了,扶植貼木泰汗國的皇室登上哈裏發之位,然後扶植五到六個埃米爾,分別統治不同的地方。”

  聽了妥妥木黎的話,劉玄愣了一下,遲疑了一會說道:“我不大熟悉那裏的情況,不好對你的意見妄加評論。我隻是覺得,那塊地方,不能隻有一個宗教。你完全可以扶植東正教,傳播摩尼教,到後來,按宗教分勢力,犬牙交錯是最好的。”

  妥妥木黎聽完了,凝重地點點頭,“我會慎重考慮的。”

  “這些都是百年大計,你要把這些方針策略灌輸到你的繼承人和貴國貴族們的腦海裏,一代接著一代地往下傳。”

  妥妥木黎聽到這裏,沒由地臉色一紅,說道:“你放心,我不會結婚的,我也隻會成為攝政王,等我...我的兒子長大了,就會把汗位傳給他。”

  劉玄的眼睛裏透出複雜的神情,緩緩說道:“等他十四五歲了,把他送到京師去留學,我會好好指導他的。想必那時,從河中到京師已經交通便利了,不再是天涯之隔了。”

  兩人在說著話,遠處的戰場在繼續激烈地廝殺著。山丘的重炮團在繼續向塔裏幹城炮擊,但是火力間隔越來越大,因為那座城已經破爛不堪,就像外殼被砸開的栗子,露出裏麵美味的果實。

  山前戰場的硝煙終於慢慢地消散了,數十個空心方陣還在,那兩萬貼木泰汗國禁衛軍騎兵卻隻剩下數千匹無主的戰馬,和千餘名騎兵,在那裏站立彷徨著。

  方陣前麵的禁衛軍重裝步兵,死傷一地,就算他們再驍勇,也一時鼓不起太多的勇氣,繼續向死亡禁地前進。

  而就在此時,戰場四處響起了彼此起伏的牛角號聲,隨著悠長雄渾的號聲,數萬騎兵出現在荒野邊緣處,他們身披著陽光賜予的金色鎧甲,上千麵旗幟是他們凝聚成實物的意誌。

  號角聲暫時消失,大地一片寂靜,四麵“四如旗”拱衛著一麵碩大的北極星旗出現在千軍萬馬的前麵,無數的鋼刀被揚了起來,像驚濤駭浪頂上那一排排白色的浪花;無數的長槍被舉了起來,就一片刺破天空的森林。

  彼此起伏的歡呼聲響徹整個大地,這些勇士來自黑水之畔、漠北草原、北海之濱、天山腳下、三河之間(葉爾石河-額爾齊斯河,劍河-鄂畢河,謙河-葉尼塞河)、青唐之巔,用著帶著各自方言口音的聲音齊聲高呼著“萬勝”!

  數百上千支號角又被吹響,號聲震得天地間蕩起一圈又一圈波紋,空氣變得濃稠起來,然後不知誰發出一聲叫聲,無數的騎兵揮舞著長刀長槍,衝向了敵軍,就像無邊無際的大海,洶湧而來,又像秋天裏草原山林突起的大火,席卷而來,阻擋他們的一切,都將被燒為灰燼。

  ****新書,新書,好看的新書,書友,不要走啊,看完了留幾步,聽我講完,,,真的好好看的新書啊,,,它的名字叫,不要走啊,書友,,,信息時代之光。。。記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