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文化與農事
作者:上善若無水      更新:2021-07-02 20:18      字數:4710
  上林苑或許是有史以來麵積最為龐大的皇家園林。

  ??這裏的麵積之廣闊,甚至到了一有災荒的時候,就把災民給送進去安置的程度。

  ??多年來不停的安置災民,估計裏麵至少住著數十萬的災民。可哪怕如此,依舊是遠遠沒有住滿。

  ??這個時候的關中大地,還是森林密布的肥沃之地。

  ??災民們在這裏休養生息,對於天子自然是感恩戴德。

  ??如果有需要的話,把他們組織起來也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上林苑是皇家園林,裏麵的所有一切都是屬於天子的。

  ??少府就在上林苑內有許多的工坊,基本上隻要大漢有的,這裏都有。

  ??在這其中,就有造紙的工坊。

  ??世界上最早的紙張就是出現於華夏,毫無疑問是華夏人發明的,絕非棒子國的手筆。

  ??而紙張出現的時間,就是西漢初年。

  ??隻不過這個之後的紙張非常粗糙,沒辦法用於書寫,自然作用也就不大。

  ??不能用於書寫的話,也不至於被拿去做廁紙。

  ??一則是非常硬,而且粗糙。

  ??二來則是雖然質量不怎麽樣,可價格還是不便宜的。大家都用廁籌用習慣了,誰也不會花錢買這個去用來上廁所。

  ??要等到幾百年後,蔡倫改進了製作紙張的技術,采用了植物纖維作為原材料,這才出現了可以書寫的紙張。

  ??而此時此刻,王霄準備將這四大發明之一的造紙術,提前弄出來。

  ??並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畢竟身為天子的王霄並不缺錢,哪怕隻是每年收口算賦都是一筆巨款。

  ??當然了,若是用來修建恢弘的宮殿,再養大軍,再給豐厚的賞賜什麽的,肯定不夠。

  ??之所以先弄這個,那是因為王霄準備先把諸子百家的事情搞定。

  ??而學問上的事情,怎麽能夠少得了白紙呢。

  ??“誰是钜子?”

  ??造紙坊內,王霄看著眼前這些衣著樸素的墨家弟子,詢問他們的首領。

  ??墨家起源於墨子,是與儒家,道家齊名的三大顯學。

  ??隻不過秦國滅亡之後,墨家就隨之沒落了。

  ??他們的理論是和平主義,推崇勤儉節約。

  ??不過王霄看重的不是墨家的思想,而是墨家的弟子們,都有著很強的動手能力。

  ??這個動手不僅僅是打架砍人,更重要的是做原始科學。

  ??“天子在上。”

  ??一個滿臉絡腮胡子的中年漢子上前行禮“庶民田襄子,拜見天子。”

  ??王霄聽完之後先是楞了一下,然後恍然說“你們的钜子,世代相傳的名號就是田襄子?”

  ??田襄子當即應聲“回天子話,正是如此。”

  ??墨家的領袖之中,有明確記載是钜子的,隻有孟勝,腹?與田襄子。

  ??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田襄子,因為後邊很漫長的時代裏,都有叫田襄子的出現過。

  ??“朕找你們來,是想請你們幫忙做事。”

  ??王霄笑著說“爾等可願助朕?”

  ??田襄子當即帶頭再拜“我等願為陛下效死。”

  ??墨家曾經是顯學,記住這是曾經。

  ??現在的墨家,卻是已經到了要滅亡的程度。

  ??對於此時的墨家來說,宣揚墨家思想什麽的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讓墨家能夠活下去。

  ??所以當得知王霄召集他們的時候,墨家的人沒有絲毫猶豫的就來了。

  ??這個時候就算是王霄讓他們拎著劍去草原上砍匈奴人的單於,他們也會毫不猶豫的同意。

  ??因為隻有對天子有用的學派,才能活下來。

  ??現在可不是春秋戰國,天底下有著眾多國家,這家不行我就去另外一家的時代了。

  ??此時全天下都是天子的,想要學派能夠活下去,必須得到天子的支持。

  ??王霄拿出幾張布帛出來,遞給了田襄子“這上麵是朕想出來的改進造紙之術的方法,你們按照上邊的步驟去做。”

  ??“喏。”

  ??之所以找墨家,那是因為諸子百家之中,除了農家之外動手能力最強的就是墨家。

  ??別的學派,都是理論大於實踐。

  ??而農家的話,王霄也有別的事情交給他們去做。

  ??離開造紙工坊,王霄上馬就去了不遠處的一座農莊。

  ??這裏有一群好不容易才找到的農家的人。

  ??先秦時代,農家也是和墨家法家一樣,投效秦國,為秦國的耕戰製度立下過功勳。

  ??可秦末大混亂之後,農家幾乎徹底凋零,少府也是廢了很大的勁,才找到了這些農家的人。

  ??“你們誰會畫圖紙,看圖紙?”

  ??王霄找農家的人,就是為了製作更加先進的農具出來,用以增加糧食產量。

  ??農耕時代裏,糧食就是最重要的資源,最堅硬的硬通貨。

  ??什麽古董什麽黃金的,在快餓死的時候能吃否?

  ??漢書上記載,西漢時期三十斤為一鈞,二四鈞為一石。也就是說一石半是一百八十斤。

  ??看著不算太少,可這是漢斤。

  ??換算成現代公斤的話,也就是四十六公斤,畝產還不到一百斤的樣子。

  ??當然了,上好的良田產量更高,劣田產量更低。精耕細作的產量更高,隨便撒種子的產量就隨緣。這些都不必多說。

  ??比起現代世界裏,動輒幾百上千斤的產量來說,真心沒辦法比較。

  ??有了更多的糧食,才能有更多的人口。

  ??而有了更多的人口,才能將天底下的地方都給占了。

  ??所以王霄親自畫圖紙,拿出了封建時代裏,農業生產的重要工具。

  ??耕地第一件事情,就是翻地。

  ??把地翻開碾碎,才好去種植農作物。

  ??而這其中最合適的,自然就是曲轅犁了。

  ??秦漢時代用的農具,基本上都是石質和木質的。至於翻地的犁是直轅犁。

  ??用直犁在被太陽曬的堅硬土地上犁地,這是一件要命的事情。

  ??哪怕是一個壯小夥子,累死累活也犁不了幾畝地。

  ??至於說用牛,那種大牲口哪個百姓人家能夠養得起?

  ??都是官府在春耕的時候,按需分配。

  ??每家每戶能分到一頭牛,用上兩三天都算上撞了大運了。

  ??所以華夏老百姓喜歡兒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有了壯勞力才能幹活啊。

  ??而曲轅犁的話,將直轅與長轅改為曲轅和短轅,並在轅頭安裝可以自由轉動的犁盤。

  ??這樣不僅使犁架變小變輕,而且便於調頭和轉彎,操作靈活,極大的節省了人力和畜力。

  ??省下來的力量,就可以開墾出更多的田地來。

  ??田地開墾的多了,產量自然也會隨之增加。

  ??至於之後的堆肥,選種,防病殺蟲什麽的,暫時還用不上,先把曲轅犁搞定了再說。

  ??這個時代還有大量的土地沒有被開墾出來,白白荒著實在是浪費。

  ??現在大漢這裏的主要作物是粟米,而稻米要等到占城稻被找來之後才會被推廣開。

  ??王霄準備種上幾年的田,增強自身實力,自然是要從增加粟米產量開始。

  ??農家的人拿著王霄的圖紙,開始仔細研究起來。

  ??之後對王霄說“天子,此物乃是對直轅犁做改進,從直改為曲。別的好說,隻是關鍵地方需要用鐵.”

  ??鐵在這個時代是一種戰略物資,不但價格昂貴而且需求量很大。

  ??單純做一個曲轅犁的話,當然沒問題。可若是想要推廣全國,那就需要大量的鐵。

  ??“這事你們不用擔心。”

  ??王霄擺擺手說“你們與墨家的人好好配合,把這東西的詳細生產步驟安排清楚。保證質量的前提下,想辦法提高產量。”

  ??農家的人紛紛行禮“喏。”

  ??安排好這邊的事情,王霄上馬返回未央宮。

  ??回來之後,他當即喊人“去告訴趙禹,把卓王孫還有程鄭給我找過來。”

  ??卓王孫這個人,史書上最出名的自然是有個叫做卓文君的女兒。

  ??可在這個時代,他的出名卻是因為他是天下首富。

  ??而卓王孫之所以能夠成為天下首富,那是因為他撿了鄧通的洋落。

  ??而鄧通,則是那句俗語‘抱著金飯碗餓死’的主角。

  ??鄧通是漢文帝的嬖臣,阿諛奉承的本事點到了大宗師級別,很得漢文帝歡心。

  ??漢文帝賞賜了他大量的銅礦鐵礦,並且允許他自行鑄錢。那自然是妥妥的天下首富了。

  ??後來漢文帝請著名的相士許負給鄧通看相,可相士卻說鄧通會被餓死。

  ??漢文帝很生氣,就賞賜給了鄧通金飯碗。

  ??而鄧通卻是在漢文帝背上患癰,漢景帝劉啟嫌髒不願意吸膿的時候主動去吸膿,得罪了漢景帝劉啟。

  ??等到劉啟上位,他就被剝奪了一切,隻許他抱著金飯碗乞討。

  ??想要巴結劉啟的諸侯們,就不許人施舍給鄧通,最終導致其抱著金飯碗餓死。

  ??在這之後,之前蜀地那些屬於鄧通的銅礦鐵礦工坊什麽,都被當地的大豪給吞沒,這其中吃的最肥的就是卓王孫。

  ??鹽鐵從管仲提出‘官山海’的政策之後,就是一直屬於官營。

  ??可漢初的時候,劉邦喝高了大手一揮,說是與民生利就放開了民營。

  ??那些做鹽鐵生意的,各個都是富比王侯。卓王孫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王霄這個時候喊卓王孫來,當然不是為了卓文君。

  ??他是要從卓王孫那裏拿銅鐵,還要為之後收回鹽鐵專營做準備。

  ??這麽多年過去,這幫人早已經賺夠了錢,該是吐出來的時候了。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