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三章 驪山腳下
作者:上善若無水      更新:2021-01-24 06:14      字數:3431
  <b></b>大秦的邸報非常受歡迎,在大秦國內,已經擴展到了關中各處郡縣。

  哪怕是巴蜀之地,月餘的時間之後也能收到。

  這種新穎的方式,成功的讓秦王的聲音下到了村鎮之中。

  百姓們可以通過邸報得知,自己心中敬仰的大王最近在做些什麽。

  祭祀,閱兵,勸農桑,接待外國使節。

  秦國大王整日裏差不多就是這麽些事兒。

  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

  大秦的百姓們可不知道朝堂上的故事。他們的消息都是從別讀的邸報上得知的。

  邸報上隻有大王的消息,百姓們當然也就隻認大王了。

  至於兢兢業業為大秦操勞,一個月要去三次鄭國渠視察的呂不韋,則是被華麗麗的無視了。

  這就是輿論宣傳的重要性了。

  呂不韋一心想要在朝堂上奪權,甚至不惜通過嫪毐與趙姬攜手對王霄進行壓製。

  可效果方麵,實在是說不上好。

  而且王霄的邸報一出,他在中下層的聲望瞬間就被王霄全部拿走。

  大秦的百姓可不是宋明時期的pi民,這個時代的百姓拿起兵器披上甲胄就是銳士。每年都是要打仗或是戍邊的。

  在這個全民皆兵的時代裏,得到了這些百姓們的忠誠,王霄振臂一呼,立馬就能集結大軍。

  關東諸國合縱,最危險的一次都打到鹹陽城外了。當時就是整個關中的百姓們都被動員起來,拿著兵器鋤頭生生逼退了聯軍。

  若是後世的蠻族入侵的時候,遇上的是這樣久經戰火考驗的軍民一體的百姓,那真的是無論來多少人,都別想活著出去。

  管你什麽滿萬不滿萬的,來多少也都給你吞了。

  邸報的影響力還不止於此,甚至於各國都會想方設法的弄到邸報,然後快馬加鞭的送回本國研究。

  趙王偃還想過讓趙國也辦這種邸報,可原材料方麵卻是成了絆腳石。

  用竹簡的話,每期至少數百份,投入太大累也累死了。

  而用布帛的話,這時代裏布帛那就是可以直接當錢來用的。趙國刀幣大都是布做的。成本太高,根本扛不住。

  至於用紙,雖然技術含量很低。可在沒有方向沒有技術性人才的前提下,也不是三五年就能仿製出來的。

  幾年的功夫下來,大秦的邸報居然暢行天下。

  這可真的是,這時代的精神娛樂太過於匱乏了。

  在很多人的眼中,王霄身為大王卻是搞這些東西,簡直就是有損體麵。

  可誰都不明白的是,王霄弄這些除了掌控輿論之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潛移默化的做書同文。

  在祖龍統一中原之前,列國的文字很不統一。就是一樣的文字,也有好幾種不同的寫法。

  在各自的地區內自然無所謂,可一旦向外交流,立馬就得出問題。

  所以說書同文,將文字統一起來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且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很少,又處於天下一統的大局之前。再也沒有比這更好的整合時機了。

  王霄的心中,甚至都有一個念頭。越過複雜的小篆,直接上簡體字。

  反正都是處在難度最小,推行阻力最小的時候。幹嘛不能一步到位,用上最簡單的。

  王霄悠然自得的做著宅男,享受著輕鬆的時光。

  隻是他雖然刻意低調,但是完美絕倫的顏值還是出賣了他,哪怕是王宮高大的城牆也擋不住他的魅力。

  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把主意打到了王霄的身上。

  這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楚國一係。

  春秋時期,和秦國聯姻關係最好的是晉國,著名的成語秦晉之好就是說的這事兒。

  不過等到三家分晉,到了戰國時代裏,和大秦聯姻最多的卻是成了楚國。

  大名鼎鼎的羋月自然不用多說,一個征服了大秦和義渠的女人。

  之後的華陽夫人等等,都是楚國一係。

  她們在秦國經營多年,根基非常深厚。哪怕是遭到了打擊,可底蘊還在,而且還能得到楚國的支持。

  畢竟關東各國的心思都差不多,都是一心學著韓國那樣,想方設法的拖著大秦,拖著他們一統天下的節奏。

  吹枕邊風如果可行的話,那簡直就是最沒有本錢的好買賣。

  所以華陽太後在沉寂了數年之後,逐漸恢複過來開始發力,準備用楚國美人拿下王霄。

  不得不說的是,薑還是老的辣。

  像是王霄這樣的英雄豪傑,遍數三十六計,唯有美人計才是真正的對他有效果。

  倒不是說他堂堂王浩然正氣霄是個p。隻是因為這麽多次的任務下來,世間豪富權勢,該有的都有過了。

  單純的權勢豪富,對他來說基本上沒什麽吸引力。除非能把財富都搬回現代世界去。

  至於美人,王霄隻是喜歡有趣的靈魂,對於千篇一律的皮囊沒什麽興趣。

  是真的沒有。

  “大王,鹹陽城裏的少年們組織了賽馬,要去看看嗎?”

  蒙恬和他弟弟蒙毅此時都成了王霄的近侍,年輕人正是愛熱鬧的時候。整天跟著王霄縮在大殿裏看書,熬的皮膚都白了不少。

  他們很不適應這種生活,向往著縱馬高歌,張劍行天下。

  所以那邊勳貴子弟們弄聚會,這邊就忍不住的攛掇王霄一起去參加。

  王霄放下了手中的書冊,側頭看著年輕的蒙毅。

  蒙毅有些臉紅,低著頭不敢對視。

  “那就一起去好了。”王霄笑了笑,起身站了起來“也是該出去好好休閑放鬆一番了。”

  蒙毅當即抬頭發笑,用力一揮拳頭“王賁那家夥炫耀自己得了匹好馬,今天定要看看究竟是好在哪兒。”

  王霄微笑搖頭,看了眼一旁目光之中滿是豔羨之色的冬兒“你也準備一下,一起去。”

  冬兒的俏臉,當即明媚起來。

  王宮之中的女人,想要出去見見外麵的世界,實在是太難了。

  冬兒不止是高興能夠出宮見見外麵的花花草草,同樣也是因為王霄的另眼相看而興奮。

  王宮之中這麽多的宮女,隻有她是一直能夠隨侍在大王的身邊。

  冬兒相信堅持就會勝利,終究會有大王招呼自己上那啥的一天。

  急匆匆的跑去把大王的獵裝取過來,親自動手給大王換上。

  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帶來的最直接效果就是讓騎兵的戰鬥力大幅度攀升。

  而間接的效果,則是讓中原百姓們對於胡人的東西有了較高的接受度。

  其實早在這個時期,華夏就已經是廣闊胸懷,接納世界了。

  南邊的山越百族,北邊如山似海般的各種蠻族,西邊的東邊的等等等等。

  曾經姬周時期,出門就是蠻族的地盤,入目世界各種顏色眼睛的都有。可最終都成了自己人。

  至於後麵會封建保守,那全都是後世儒家的鍋。

  胡服騎射帶來的好處,迅速被各國所接受。

  雖然日常還是寬大的服飾,可真的到了需要騎馬外出的時候,該換的時候就換,沒有絲毫的猶豫。

  後世儒家強調的要謹守祖宗規矩什麽的,到了這個時代能被本地的儒家直接踩到泥裏麵去。

  這個時代的儒家,那也是異常的激進。

  ‘九世猶可以複仇乎?雖百世可也。’這話可是公羊派說的。

  實際上不激進也不行,因為現在的大方向,或者說是政治正確,就是要激進的喊打喊殺喊著一統天下。

  為王霄換上獵裝之後,冬兒看的眼睛裏都要冒星星。

  身姿挺拔,線條流暢硬朗。身形方麵來說,那是真正的完美級別。

  弱不禁風,像是花兒一樣嬌豔,能跳扭胯舞蹈什麽的。在這個時代那可是貶義詞。

  身強力壯,充滿了爆炸性的力量才是這個時代的正確審美觀。

  “想什麽呢。”王霄抬手就在冬兒的額頭上敲了一下“還不快去換衣服。”

  冬兒穿的是宮裝,這種服飾出門那可就是受罪了。

  等到各種準備都做好,王霄策馬帶著眾人,在大隊騎兵的簇擁下飛奔出了鹹陽城,向著驪山方向而去。

  嗯,就是祖龍給自己安排墓地的那個驪山。

  老實說,華夏宋以前的曆史,濃縮起來大部分都是一部從鎬京到鹹陽,從鹹陽到漢長安,從漢長安到大興城,再從大興城到唐長安城的曆史。

  這個時代的黃河還不叫黃河,而是叫做大河。因為這個時代的黃河是清澈的。

  這個時代的關中沒有水土流失,入目世界都是鬱鬱蔥蔥,河流湖泊縱橫交錯。

  這個時代的關中漢子,用一雙大腳走到了天涯海角。腳下所踏足之地,皆是華夏自古以來的固有領土。

  這個時代,是華夏的茁壯成長期。身披鐵甲,一手持戈,一手握劍。顧目四盼之間,踏平整個世界也不在話下。

  這是最好的時代,因為朝氣蓬勃。

  這也是最壞的時代,因為暗潮洶湧,想要扯後腿的人數不勝數。

  來到驪山腳下,看著巍峨的山巒,看著眾多策馬歡呼的年輕男女。王霄也是感受到了一股強烈的上進心。

  ‘駕!’

  王霄策馬疾馳,在草長鶯飛的大地上盡情飛奔。

  馬背上的王霄,感受著疾馳帶來的風,心潮澎湃。

  既然來了這麽一趟,說什麽也要將那些遺憾全都抹平。要讓此世的華夏,傲然站立在世界之巔。

  心情激蕩的時候,馬兒前方卻是突然踉踉蹌蹌的跑出來一個纖細的身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