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函穀關
作者:上善若無水      更新:2021-01-01 06:27      字數:3524
  章邯的投降,意味著函穀關以東再無成建製的秦軍軍團。

  還在趕路的趙佗嶺南軍團,不算其中。

  而此時的函穀關內,實際上已經沒有了抵抗的力量。

  能用的戰兵,基本上都被章邯帶出關打仗去了。

  函穀關和武關,大概有個兩三萬的守軍。鹹陽城與關中各地駐紮的兵馬,大概也有個兩三萬的樣子。這就是關中的全部兵力了。

  至於說征調關中百姓,或者是像多年前五國聯軍攻破函穀關,一路殺到鹹陽城的時候那樣,關中百萬百姓們拿著木棍刀叉趕來救援什麽的。除非是始皇帝從驪山跳出來大喊打錢,就胡

  亥的威望來說,根本沒這個機會。

  而王霄這邊,收攬了王離與章邯所部的降兵之後,麾下可用兵馬已經遠遠超出了五十萬的規模。

  再加上之前強行征召了諸侯王的兵馬,脅迫著他們一起去關中。

  對比兩邊的實力來說,除非有時空商人過來給秦軍換裝熱武器,否則的話,大秦的覆滅已經無人可擋。

  南下之前,王霄找來了韓信,秘密囑咐他帶著兵馬盤桓在邯鄲城與趙國境內。等待著關中那邊傳來的消息,然後立刻開始動手。

  等過了榮陽來到洛陽,王霄安排盛大的宴會招待諸侯王與他們的大臣將軍們。暗中卻是和張良等人密議,最終留下張良,虞子期,季布等人。隱秘部署兵馬於各地,等待著王霄從關中

  傳來的命令,然後即刻動手。

  此時秋收已經完成,軍屯的兵馬全部被解放出來。王霄有著充足的人力物力資源可以調動。

  而且秋收之後,的的確確是沒有向百姓們征收賦稅。

  這種實實在在的好處,極大的刺激到了周邊地區的百姓們。

  種田的百姓們可不在乎諸侯王們有什麽苦衷,有什麽不得已的事情。

  他們隻在乎自己手中的糧食被收走了大部分,剩下的這些估計活到來年秋收都有困難。

  王霄這邊待遇這麽好,而且田地畝產據說從以往的平均一石半,提升到了快兩石的水準。親自感受到這些的四周百姓們,已經是開始拖家帶口的準備往王霄這裏跑。

  華夏的百姓們是最為樸實的,他們會用自己的雙腿來選擇最好的地方。

  對於這些事情,王霄命人去攔截那些投奔而來的百姓們。

  鄭重的告知所有人,明年這個時候,你們也可以享受三年免除賦稅的待遇。無論是在什麽地方!

  和虞姬研究了幾個晚上的皇後應該穿什麽樣的衣服。又接受了劉邦的邀請去他家大醉一場,與呂雉深入探討了一番道德經的內涵。

  之前在幾十萬人的血與火的碰撞之中沾染的殺氣,以及那種視一切為草木的冷漠。終於是被溫乎乎的融化出來。

  打仗這種事情極為影響人心,哪怕是王霄這樣的,有著無數經驗的人,上了戰場上也是會不由自主的被影響到。

  所以說,王霄實際上更喜歡去那種,不用鑒證無數生命流逝的休閑世界。

  修整了一番之後,各國聯軍浩浩蕩蕩的開往了函穀關。

  諸侯王們實際上是陷入了半脅迫的狀態。

  倒不是說王霄綁架了他們,實際上他們本身還是跟著自己各自的軍隊走。除非宴會飲酒的時候,平日裏基本上不會進王霄的大營。

  之所以說是脅迫,那是因為王霄一直在暗示威脅他們。誰不參加這次的討伐暴秦的行動,那就是陰謀破壞抗秦大業,是要天下共討之的。

  說白了,其他諸侯王或許不會討,可王霄肯定會借著這次的機會和借口討伐,直接滅其國。

  在巨鹿親眼見識到了王霄那完全不講理的武力,諸侯王們誰也不願意做出頭鳥。

  大家都選擇默認的情況下,隻能是憂心忡忡的跟著王霄去關中。

  如果是自己單獨來關中收獲成熟的果實,換做是誰都會整日裏笑的合不攏嘴。

  可他們現在純粹就是個看客,看著王霄去成為勝利者,而他們隻是負責鼓掌而已。

  王霄帶著中軍過了繩池,而前鋒已經抵達函穀關。

  “大家都說說吧,如何攻破函穀關。”

  麵對王霄的詢問,眾多的各國大臣軍將們頓時開始議論紛紛。

  函穀關這裏非常險峻,西據高原,東臨絕澗,南接秦嶺,北塞黃河。

  關前的麵積很小,哪怕是有百萬大軍也沒辦法鋪展兵力,隻能是一次次的添油作戰。

  更誇張的是,就算是奪取了關隘,可關隘後麵的通道更加狹窄。

  狹窄到什麽程度呢,那是一條最窄的地方隻能通行一輛馬車的道路。

  道路兩側都是陡峭的懸崖峭壁,守軍站在上麵直接仍石頭,都能完全封鎖住道路。

  “項王,可出偏師往武關。”說話的人是趙國上將軍陳餘“武關那邊的路更好走。”

  入關中有兩條捷徑。

  一個就是走函穀關,另外一個就是走更南邊的武關。

  比起險峻的函穀關來說,武關那邊就好打的多。

  陳餘的一生之敵,曾經的刎頸之交,曆史上也是弄死他的張耳,毫不猶豫的站了出來說。

  “胡扯。武關往南那麽遠,道路南行。大軍移師哪裏是那麽容易的事情。什麽都不懂,整天瞎出主意。”

  張耳這是沒事找事,純粹是為了反對而反對。

  對於這種人,王霄也是不看好。

  太過於看中私利,張耳這樣的,等到天下大定之後願意歸降,那就讓他去地方上做個親民官一輩子好了。

  陳餘與張耳當即爭吵起來,而其他的諸侯王大臣將軍們,也是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

  一時之間,中軍大帳之中吵鬧不休,熱鬧非凡。

  在王霄看來,這些人大都是廢物。不過也有他看好的人物,像是李牧的孫子李左車。

  “李將軍,你有什麽好的建議?”

  李左車上前行了一禮“項王,想破函穀關,無非是仿三國破函穀關舊事,驅兵填河,軍械破關。之後集結精銳之士上山,清繳兩側懸崖守軍方可成事。”

  王霄點點頭“說的有道理,不過就是損失有些大。”

  這就是最簡單的硬碰硬,憑借自己這邊強悍的實力去衝關。

  當年齊魏韓三國憑借數十萬兵馬,花費了三年時間才攻破這裏。

  而此時哪怕是有著王霄的指揮,手中實力也遠比當年更強,秦軍的實力和士氣都很低落。可想要破關,至少數萬人的戰損外加時間上的損耗也是不可避免。

  看著王霄沉默不語,李左車想了想說“若是項王分出一支偏師,北上渡河從背後夾擊函穀關,必當大大加快破關速度。”

  王霄的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麵,心中思慮著要如何破關。

  然後,大帳外傳來了急報聲響,打斷了吵吵嚷嚷的諸侯將軍們。

  英布統帥的前軍發來了緊急奏報。

  “何事?”王霄平靜的看著信使。

  “稟大王,函穀關守將投降了。”

  信使的話,讓大帳內的眾人瞬間神態各異。

  齊國丞相田榮更是無法抑製的大喊“這怎麽可能!”

  函穀關如此重要,把守關隘的必然是秦王最為信任的將軍。

  這樣人怎麽會如此輕易的就投降,這讓諸侯王們感覺不可思議。

  就像是之前說的那樣,各國實際上並不想看到王霄輕易得到關中的秦國基業。

  與曆史上的合縱相同,各國都在想辦法來拖王霄的後腿。

  隻是,他們這邊還在醞釀借口計謀,那邊函穀關居然直接投降了。

  這不科學啊。

  函穀關設立這麽多年以來,隻有被匡章帶著聯軍打破過一次。

  而王霄這次,幹脆是連打都沒有打就輕鬆獲勝。

  眾人看向王霄的目光有些許的變化,此人福澤之深厚簡直就是難以置信。

  王霄倒是沒什麽激動的,他詢問使者“具體是怎麽回事。”

  等到使者把事情的來龍去脈這麽一說,大帳裏的人才算是明白過來。

  又出了天大的事情了。

  祖龍死後不過年許,第二位皇帝胡亥也死了。

  而他的死,實際上與王霄有著間接的聯係。

  王霄在巨鹿擊敗了王離與章邯,導致秦軍主力軍團全軍覆沒。

  這個消息傳到鹹陽城之後,哪怕胡亥再無能也是心神大亂。

  他指責曾經的盟友,總覽大權的趙高。

  而胡亥的指責,讓趙高感到不安。因為胡亥是鹹陽城內唯一能夠對他產生威脅的存在。

  這段時間裏殺了李斯,殺了馮去疾,殺了馮劫,殺了那麽多人的趙高,選擇最直接的手段去清除威脅。

  他帶著自己弟弟趙成,還有女婿閻樂,發動了對胡亥的刺殺行動。

  趙高是有女兒的,他也不是主動去做的宦官。而是受了宮刑,不得不做宦官。

  他們帶著大批門客殺入了宮中,閻樂持劍逼著胡亥自盡身亡。

  第二位皇帝,就此慘死在了自己的宮殿之中。

  聯係他曾經做過的那些事情,死的也不算是冤枉。

  在那之後,趙高拿著金印,就是‘受命於天,既壽永昌’的傳國玉璽上了大殿。召集百官過來,想要讓百官推他為新皇帝。

  這種事情,哪怕是百官們經曆了指鹿為馬的洗禮,也不敢去附和趙高。

  別的不提,他是個宦官啊。

  對於宦官的鄙視鏈早就有了,誰也接受不了一個宦官做皇帝。

  這個晴天霹靂般的消息傳遞到了函穀關的時候,守軍與守將們當場就炸了鍋。

  他們效忠的是皇帝,現在皇帝都被奸臣殺了,再繼續守衛函穀關就等於是在守衛奸臣。

  這怎麽能忍。

  所以當與英布一起領前軍的章邯派出使者的時候,守軍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投降。

  王霄哈哈大笑著起身,舉手一揮“全軍,入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