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白衣青衫
作者:柳語熙      更新:2021-05-07 00:24      字數:3317
  就在石青峰斬妖的時候,有個身著白衣的中年男子坐在懸崖邊上,兩腿懸空到懸崖外麵,悠閑地蕩來蕩去。

  那男子麵貌極美,氣質清絕,當真稱得上“玉樹臨風”四個字。

  真吾劍貫穿那龐然大物身體之時,山洞裏麵地動山搖,但有那男子坐在山崖上麵,整座山頭穩如磐石,拳氣、劍氣、天罡地煞大陣激發出來的焰氣以及那龐然大物吐出的妖氣,都被他壓在了屁股下麵,一絲不漏。

  “上來坐坐?”

  石青峰剛從洞中走出,便聽見頭頂上麵傳來一個雲淡風輕的聲音。

  兩個人離得極遠,沒有一千也有七八百丈的距離,但那男子隨口一說,卻像站在石青峰身旁一樣。

  石青峰心中一愣,有些驚訝。剛才斬殺那妖物時,他小心留意過四周的氣息,生怕那妖物藏著什麽後手,或者留有退路。以他現在的修為,莫說頭頂上坐了個練氣高手,就是普通練氣士在山頂上麵打個哈欠,他也能感知得到。但那人坐在山崖邊上伸出兩條長腿蕩來蕩去,他居然絲毫沒有發現,這讓他微微皺了皺眉。

  “以你的本事,應該上的來。”

  那人雙手扶在身體兩側上,伸長脖子向下看了一眼。

  石青峰略一遲疑,握住真吾劍,神識一動,真吾劍破空而起,眨眼間到了山崖邊上。

  “我叫顧青衫,論及輩分,咱倆是平輩。你可以喊我城主,也可以喊我師兄。”

  那人小心翼翼的站起來,大大方方伸出手去,同石青峰握了握手。

  “以前在蚩山書院時,見麵都要作揖行禮。現在做了城主,倒是省了很多繁文縟節。”

  那男子不等石青峰說話,兀自開口說道。

  石青峰來此之前已經知道,蚩山城主是禦鼎山的一個外門弟子。那人以前是個讀書人,傾盡家產建了一座“蚩山書院”。用他的說法,是要“重構蚩山城書香氣運”。但在當時,他對“氣運”二字還處於隻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地步。後來,童無忌讓人暗中觀察了幾年,覺得此人確實是個讀書種子。於是,便將其收為外門弟子,授以道法,傳以經文,讓他在蚩山城做了幾十年的書院山主,也算是為禦鼎山在蚩山城落了一子。

  “我平時都穿青衫的,但今天迎接貴客,須得素衣淨手,以顯待客之道。”

  顧青衫低頭看了眼那件纖毫不染的絹布白衣,頗有些得意。但手中平時習慣了拿著本書,現在兩手空空,不知道放在哪裏,又有些尷尬神色。

  石青峰見他如此熱情,有些不好意思,聲音有些拘束:“童師叔跟我說起過,說顧師兄——”

  這是倉促應付之詞,現在話到一半忽然忘了下文。他很努力的想了一下,但還是硬生生卡住,不知該說什麽。

  好在顧青衫是個喜歡絮叨之人,石青峰剛一卡住,他便接口道:“說我是個一開口就停不下來,絮絮叨叨沒完沒了,一個人能抵上三百隻鴨子,對不對?哈哈!”

  石青峰臉上一紅,更加覺得不好意思。

  顧青衫抬手在他肩上一拍,大大咧咧將他摟住,完全沒有讀書人彬彬有禮的樣子。

  兩個人並肩而行,顧青衫邊走邊道:“讀書人讀了那麽多道理,要是不跟人說說,豈不是都要爛在肚子裏麵?要是因此消化不良,傷到腸胃,豈不是大大的不劃算?對不對,青峰師弟?”

  石青峰笑著點點頭,不置可否。

  他以前讀書不少,但大多是廟裏的經書。經書勸人“出世”,叫人不要動念,不要妄想,不可多言。顧青衫讀的是“入世”,是教人處世立世的學問,入世便要與人產生聯係,所以要能言擅言。二者無論起點終點,都是大相徑庭。因此,石青峰雖然覺得顧青衫之言有些道理,但又不想附和。

  顧青衫見了這個遠道而來的師弟,很是高興。在蚩山城待了幾十年,名義上是禦鼎山外門弟子,但其實從未去過禦鼎山,就連山門朝哪兒都不清楚。童無忌幾年都來不了一次,偶爾飛劍傳書給他,也是問他關於蚩山的事情,根本輪不到他發問。即便是經文道法,也是隨手扔了幾本書給他,叫他自行習練,隻在每次境界停滯之時,童無忌會指點幾句。好在他資質過人,能夠耐住性子做學問做了幾十年,對於道書裏麵那些晦澀難懂的道理沉下心來一一攻破,一路上遇山開山,遇水搭橋,憑著一身水磨工夫居然摸到了禦神境的門檻。現在,童無忌將他從蚩山書院中拎出來,叫他做蚩山城城主,除去替禦鼎山執掌蚩山大局之外,還有一個原因便是讓他借此機會砥礪道心,看看能不能進入禦神境。

  若是能夠登堂入室,便相當於從一顆不引人不矚目的閑子,真正踏入了經緯之地。

  童無忌是擅弈之人,這種一舉雙得的事情更是擅長。

  顧青衫側頭看了一眼石青峰背在身後的長劍,臉上一紅,有些不好意思,小心問道:“青峰師弟,你這仙劍——能夠給我瞧瞧?”

  又接著說道:“童師叔答應過我,說等蚩山城局麵穩定之後,便去扈大娘那兒替我求一把劍。到時候,禦鼎山五座山峰的五部劍法隨便我挑,挑中哪一部,便將其傳授給我。”

  說到這裏,眸子裏忽然亮了起來。又道:“青峰師弟剛才施展的那招劍法,可是傳自萬仞峰上的《萬仞劍法》?”

  他見那招劍法氣勢淩厲,有去無回,料想是萬仞峰上百折不撓的殺敵劍法。

  石青峰稍稍猶豫了一下,說道:“是一個前輩機緣巧合之下傳授的一招劍法,就隻有一招而已。”

  顧青衫有些羨慕,兀自回味了一番,又道:“那招劍法看似簡簡單單單,但禦氣法門卻是獨辟蹊徑。《劍經》有雲:氣從雲中來,遇風化雷,蘊於紫府天池。出劍時天池翻滾,似騰蛟起鳳,神識生劍意,劍意引劍氣,出紫府,過靈台,經過大小竅穴,始與劍合。但你剛才出劍之時,既不是從上至下,也不是從下至上,而是——猶如百川歸海,瞬間從四麵八方聚到一起。這種禦氣法門我還是第一次見。”

  他頓了頓,又補充道:“甚至從書上都未曾讀到過。”言語戚戚間,對於禦鼎山這座底蘊深厚,長達數千年之久的正道宗門心馳神往。唏噓之餘,又有些喟歎,感覺自己偏居一隅,實在是夏蟲不可語冰,山門裏麵的玄奧精深道法,他一個小小的讀書人又怎會知道?

  石青峰當然不會無聊到去跟他解釋禦氣逆行一事。況且,就算他費盡口舌說了一大堆,很可能連自己都搞不明白。他這一路走來,經過了寒潭熬筋,沸水煮骨,經過了武聖人在大道真跡上的點撥,經過了雷陣裏麵的雷暴淬體。這些事情要是一一說來,幾天幾夜都未必能夠說完。

  而且,以顧青衫絮絮叨叨,凡事務求出處的讀書人性子,估計十天半月都未必能夠理清。

  因此,石青峰直接岔開話題問道:“對了,剛才山下那隻妖物,顧城主可知道是什麽來曆?”

  顧青衫意猶未盡的回過神來,苦笑道:“那東西啊,百餘年前是這六百裏蚩山的山神。雖說管轄區域不大,但這蚩山是中土大陸南邊的一枝獨秀,景色清絕,物產豐盈,自來有‘天府之城’的美譽。因此,那東西作為蚩山山神,也著實風光了些年頭。”

  他話鋒一轉,歎了口氣,接著說道:“可惜百餘年前那場大戰,那東西被玄天教教主蠱惑,助紂為虐。最後被打碎金身,成了一堆爛泥。又被芥子寺得道大能以‘無明業火’封在蚩山底下,天天受那無窮無盡的煩惱。說是等到業火燃盡的那天才能放它出來。至於出來之後能不能恢複神祗之位,另當別論。”

  “這些年來,那處封印之地道法漸漸變弱。前幾年玄火神龍複活時,封印大陣的陣腳受了損傷,於是那妖物便趁機打通了與外麵的一縷聯係,偷偷出來吸食精氣,以圖有一天能夠衝破樊籠,得見天日。但沒想到的是,後來被你撞見,一劍殺了。”

  石青峰不解道:“你既然早就知道此事,為何不盡早將它除去?由著它禍害了那麽多人!”

  顧青衫有些難為情,左右環顧一周,拉著石青峰走到一處僻靜之地,小聲問道:“青峰師兄,以你現在的修為,能否封住一塊地方,讓‘外人’聽不見咱們說話?”

  石青峰點點頭,散出一道劍氣,在方圓十丈之內設下一座微型劍陣,說道:“可以了,說吧。”

  顧青衫道:“這幾年蚩山城中魚龍混雜。玄天教、浣花宗、皇都城,以及各種來曆不明的散修,都在悄悄活動。自從玄天教複活玄火神龍歸去以後,禦鼎山明麵上接管了蚩山,但這幾年來,除了一支從未露麵的諜報隊伍,其實並未做過什麽。‘無為而無不為’,這是童師叔當年定下的計策。我出任城主以來,這幾年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碌碌無為’。天天忙東忙西,其實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真正關係到蚩山城以後發展的大事,一件都沒有。真的,一件都沒有!”

  他一臉認真的望著石青峰,稍稍一頓,想了想,又道:“如果非要挑一件出來,那就是今天來此接你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