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與孤兒有緣分(求收藏求票)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3-13 17:47      字數:2226
  茂陵馬家的驕傲,大儒馬融已經過世數年。如今馬家的家主,是馬融之弟馬續。

  馬家在伏波將軍馬援的時代曾經與隴西牛氏交好,其後兩家也沒有斷了往來。

  因為,馬家與關東、關中的其他家族不同,他們繼承了先祖馬援的遺風,講究文武兼修,喜歡領兵打仗。

  馬融本人雖然是以儒學聞名天下,但是也曾對世家棄武從文的風氣進行過抨擊,認為君子應該文武兼修,不可偏廢。

  馬融之弟馬續就是馬氏子弟文武兼修的典範。他自幼博覽群書,曾受命補寫《漢書·天文誌》,其後,又擔任過中郎將、張掖太守、護羌校尉、度遼將軍等職,先後領兵征討過羌人、鮮卑人和匈奴人。

  馬續擔任護羌校尉時,羌人造反,進犯隴西郡和漢陽郡,正是在牛氏等隴西世家豪強的支持下,馬續擊退了羌人,平息了叛亂。是以,馬續與牛平的父祖都有交情。

  聽聞隴西牛氏、李氏的三個公子來訪,馬續大喜,不顧年事已高,親自出門迎接幾個後輩。

  在茂陵馬家,牛平一行得到了熱情而隆重的接待。然而,雖然在馬家錦衣玉食,牛平卻沒有什麽大的收獲。

  大儒馬融已死,牛平沒有機會成為他的弟子,借以揚名天下。馬續雖然也博覽群書,但並不以學問揚名。牛平若是拜他為師,並不能為關東士人所重。

  並且,馬續已是年過六十的長者,沒有多少精力教導牛平這個後輩了。

  馬融膝下無子,兩個女兒都遠嫁他鄉,他的子侄輩中並無文武出眾之輩。牛平在馬府見識了這些長輩後,不由得略感失望,隻能與他們成為泛泛之交。

  馬家如今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乃是馬續之孫馬日磾。

  馬日磾傳承了馬融的學說,以才學入仕朝廷,如今正在雒陽城中擔任諫議大夫。

  牛平得知此事後,向馬續求得一封給馬日磾的書信,決定到達雒陽後,前去拜訪馬日磾,向他討教學問。

  離開馬家之前,牛平又不死心的打聽了一下馬騰的消息。可惜,馬續這個家主都未聽說過族內有子弟名叫馬騰。

  難道馬騰的出身是羅貫中胡亂編造的嗎?

  帯著滿腹疑問,牛平向馬續辭行,離開了茂陵,繼續向著長安城而去。

  其實,在茂陵還有一個很牛的世家豪強家族,那就是耿氏家族。

  耿氏家族源於東漢開國名將耿弇。兩百年來,耿家出了大將軍二人,將軍九人,中郎將、護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官吏數十百人,乃是天下有數的豪門大族。

  可是,近年來,耿氏似乎沒有出什麽人才,以至於在三國的曆史上,牛平就不記得有耿氏名人。

  對於這種腐化墮落,失去了亂世競爭力的家族,牛平實在是沒有什麽興趣,也就沒有特意上門拜訪了。

  來到舊京長安城,牛平又先後禮節備至地拜訪了京兆韋氏、京兆金氏、京兆嚴氏、京兆平陵第五氏等幾大家族。

  這些家族盤踞在舊京長安,當然都有自己的勢力,族中也不乏人才。可惜,牛平對這些人也沒有什麽印象,也沒有打聽到他們有何出眾之處。

  唯獨在京兆金氏,牛平結識了一個在《三國演義》書裏看到過的人,那就是後來的武陵太守金旋。

  金旋此時隻有十三歲,他也是名臣之後,其先祖是漢武帝時的大臣金日磾。

  牛平記得,在劉備攻打荊南四郡時,金旋堅決不投降,領兵與張飛交戰,兵敗後被手下將領鞏誌背叛射死,也是一個悲劇的龍套人物。

  可是,仔細一想,金旋能夠當上一郡太守,必然也是有些本事。況且,在赤壁之戰結束,曹操兵敗北退,劉備大軍壓境時,這金旋孤懸於外,卻能夠為漢室堅守城池,挑戰強大的敵人,也不失為一個有骨氣、有勇氣之人。

  認出未來的武陵太守,如今的小金旋後,牛平與他特意結交了一番,混了一個臉熟。

  怎麽說,金旋也是有名有姓,可以鎮守一方的人才嘛!再者說,既然交上了我這個朋友,他的命運必然改變,又怎會再死於劉備軍之手了?

  倒黴蛋金旋此時哪裏知曉,無意中結交的新朋友牛平,將來會徹底改變自己的命運。

  牛平在長安城結交新朋友時,李傕、牛輔二人則整日裏在長安城四處閑逛遊玩,順便幫牛平打聽本地有名的士人。

  這一日,牛平正在掰著手指頭,研究還有哪一家世家豪族需要去拜訪時,李傕與牛輔告訴他,京兆杜氏有一個少年郎在長安很有名氣。

  京兆杜氏位於長安城東南的杜陵境內,其先祖是漢武帝時期的南陽名臣杜周、杜延年父子。

  杜周在武帝朝擔任廷尉、禦史大夫之職,其子杜延年後來也擔任了禦史大夫。

  在前漢,禦史大夫就相當於宰相,所以杜周、杜延年可以說是父子宰相,一時榮焉。

  並且,杜延年還與蘇武一起名列麒麟閣十一功臣,其排名更在蘇武之前。

  杜延年將家族從南陽遷居京師杜陵後,杜氏子孫相繼在朝中為高官,終前漢之世,簪纓不絕,是京師長安有名的家族。

  可惜,世事難料,風水輪流轉,杜氏家族哪裏能夠算到,自家放棄的南陽郡,有一個叫劉秀的人會成為中興大漢朝的皇帝。

  王莽篡漢,天下大亂後,後漢光武帝劉秀平定天下,定都於雒陽城,大漢朝廷的政治重心就此東移。

  從此,朝堂被以南陽世家豪強為主的關東士人所把持。

  杜氏家族辛辛苦苦的從南陽遷居長安,誰知道卻錯過了這從龍隨駕的大機緣。

  沒有抓住曆史機遇的杜氏家族就此逐漸落寞,不複前漢朝的榮光。

  在杜陵的杜氏家族中,許多人已經家道中落,靠祖上分給的田產勉強糊口而已。

  李傕與牛輔在街上打聽到的,就是杜氏家族中一個家道中落,父母雙亡的孤兒,如今年僅十一歲的杜畿。

  龜兒子的,老子前世是幼兒園的校車司機,不是孤兒院的司機,啷個碰到的盡是些孤兒哦!

  蘇琴、蘇則姐弟還沒安排好,這又找到一個杜畿?

  《三國演義》裏有杜畿這號人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