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許攸的主意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25 08:48      字數:2288
  許攸侃侃而談,將第二條策略說與了眾人。

  關東出相,關西出將,如今的大漢軍隊中,有名的大多是涼州武將。

  當年大將軍竇武和太尉陳蕃是名義上的全國軍隊最高統帥,雒陽事變時竇武手中還握有數千北軍兵馬,又有雒陽士人的支持,可是為什麽還會兵敗而亡呢?

  因為被關東士人譽為“三君”的士人領袖竇武和陳蕃,忽視了軍中的涼州將領。

  “涼州三明”張奐、皇甫規和段熲三人在平羌戰爭中表現突出,手握著身經百戰的野戰軍團,是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張奐、皇甫規二人更是以名士、黨人自居,一門心思的想與關東士人交好。

  然而,竇武和陳蕃卻沒有將張奐、皇甫規二人拉入自己的隊伍,與他們缺乏溝通。

  結果,在竇武軍與宦官指揮的禁軍僵持不下時,正是返回雒陽城的張奐軍一槌定音,決定了雙方的勝敗。

  關東士人瞧不上的涼州武將,宮中的宦官們可是當作寶貝!

  中常侍曹節與王甫利用張奐的軍隊,徹底擊潰了大將軍竇武。

  如今,宦官們又利用段熲的武力,再次鎮壓了雒陽城中的太學生們,將黨錮之策強硬的推行。

  袁紹、許攸、何顒在總結前輩鬥爭的得失時,意識到了西涼武將已經在軍中崛起,不容黨人小覷。

  所以,黨人不僅是要在地方上積聚實力,暗中給州郡治理拆台,還要同時籠絡涼州士人,讓軍中的西涼武將將來能夠為黨人所用。

  許攸說,對涼州士人的拉攏,如今已然有了一些進展。

  涼州金城郡名士韓約,已經加入了黨人的隊伍,與袁紹、曹操等人為友,誓言誅宦。

  眾人聽完許攸的話,都擊節稱快,說此法甚妙。

  “看來我等日後須多留意涼州人,選擇可以培養的良才。”

  一個二十多歲的錦袍青年開口說道。

  說話這人是汝南郡南頓縣應氏家族的應劭,字仲遠。

  應劭的父親應奉在桓帝朝曾經官至司隸校尉,所以應劭也是官宦名臣之後。

  應劭自小專心好學,博覽多聞,尤其精通律法,是袁紹看重的一個人才。

  袁紹曾經當著眾人說過,以應劭之才,將來必能繼承其父之誌,擔任朝廷的司隸校尉。

  見應劭開了口,袁紹說道:“不瞞仲遠,前些日子,穎川郭公則給我來信,向我推薦了一個涼州的青年才俊。

  那人是辛仲治的遠房堂弟,正在辛家做客。

  我已給辛仲治去信,請他邀請那青年才俊前來一會。”

  “哦!不知此子是何方人士?”

  應劭問道。

  “此子乃是隴西狄道牛氏,安故鄉侯牛猛的嫡長子牛平。據郭公則說,此子文武雙全,可稱涼州下一代的將星。”

  袁紹將郭圖對牛平的讚譽告知了眾人。

  何顒聽了,突然開口說道:“隴西牛平?此番我潛入雒陽城,也曾對此子有所耳聞。據說此子在算學上有獨到之處,去年進入雒陽城後,就被馬日磾和蔡邕二人收為弟子。”

  “隴西郡也能出這等博學之才麽?待那牛平到來時,我欲考較一番。”

  應劭自詡博學多才,在算學上也有幾分造詣,想要試探一下牛平的真實水準。

  “仲遠,若是算學,就不必再試探了。郭公則的信中已說明,辛評、辛毗兩兄弟與牛平比試算學,俱都甘拜下風。辛氏兄弟的才學,你我都知道,由此就可推算出那牛平的深淺了。”

  袁紹對應劭搖了搖頭。

  眾人正在議論紛紛時,有袁紹的心腹家奴走上來,向袁紹稟報說,穎川辛評攜親友前來拜訪。

  “哈哈哈~正在說此子,此子就到了,辛仲治不負所托也!我等下山去迎接辛仲治!”

  袁紹站起身來,一副禮賢下士的姿態。

  “且慢!本初,我等不妨乘機試他一試!”

  許攸突然拉住了袁紹。

  ……

  小山下,辛評沒有等到袁紹,卻隻有那袁氏家奴從山上下來傳話,請辛評等人自行上山。

  辛評眉頭緊鎖,大惑不解。

  此時的袁紹,禮賢下士,急公好義,被關東士人年輕一代推為新的“天下楷模”,今日的表現怎的有些倨傲無禮?

  且不說是袁本初寫信,讓自己帶牛平前來一會,也不說牛平是自己的遠房堂兄弟,隻是牛平身為隴西牛氏嫡長子,大漢安故鄉侯繼承人的身份,就值得袁本初禮賢下士,親自迎接了。

  今日袁本初的表現,不是主人待客之道啊!

  身為袁紹的好友,辛評也不好發作,隻得佯裝無事,帶著牛平、牛輔和李傕上山。

  牛和等牛氏家將當然是留在了山下等待。

  牛平看到辛評麵色神情有變,心下頓時了然,隻怕袁紹那裏有戲本要唱。

  牛平也不說破,決定靜觀其變。

  轉過頭來,隻見李傕麵帶冷笑,正在用眼神向自己請示。

  牛平微微一笑,示意李傕不必發作。李傕心領神會,恢複了平靜。

  至於牛輔,這胖子正在掰著手指,不知在算什麽賬,渾然不覺有哪裏不對。

  袁氏家奴頭前領路,辛評帶著牛平三人很快上得山來,出現在袁紹守靈的草棚外。

  許攸等人遠遠的看見辛評身後高大的牛平,不由得回首看了看袁紹。

  袁紹從小就因英俊威武的形象得到叔父袁隗的喜愛,長大後更是折服了許多關東士人。可是辛評身後那年輕人,相貌英俊不輸袁紹,身材更是高大威猛,有一股藏不住的英氣。

  論形象氣質,此子竟然略勝袁本初!

  想不到第一個無聲的較量,袁紹居然會處於下風。

  “哈哈哈~仲治,許久未見,風采依舊啊!諸位老友正在此相聚飲茶,你就來了,快請入座!”

  袁紹長跪在上首的竹席上,用手指了指對麵下首的一個空席位。

  對於辛評身後的牛平三人,袁紹似乎並未留意。

  辛評拿眼掃了掃圍坐成一圈的諸人,眼神一閃,上前一步,開口說道:“本初,你這裏真是群英薈萃啊!今日我帶了三個西涼俊傑來訪,也來湊一湊熱鬧,討幾杯茶飲。不知本初可願接待?”

  “哦!莫非仲治身後的三位,是涼州來的小友?快快請入席!來人啊,看茶!”

  袁紹沒有起身,隻是用手指向離自己最遠的幾個末座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