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袁紹翻身
作者:木木三大少      更新:2020-04-21 07:00      字數:2372
  何顒得到袁紹的暗中保護後,在汝南郡安下身來。

  二人誌同道合,暗中聯絡幫助窮困閉厄的黨人,甚至幫助被追捕者逃脫官府的黨人。

  得到袁紹救援的士人越來越多,袁紹也因此在士人中聲譽日隆,被譽為繼李膺之後的又一個天下楷模。

  袁紹雖然辭官歸鄉,在汝陽為母親守孝,可是卻將目光盯著雒陽城,一刻沒有放下黨人的事業。

  在他身邊,也聚集了一幫充滿熱血的年輕士人。

  曹操、張邈、張超、許攸、應劭、郭圖、辛評等人都是袁紹的奔走之友,準備跟著袁紹做一番大事。

  作為關東士族的青年才俊,袁紹、何顒等人對於朝廷的黨錮深惡痛絕,一直暗中策劃著推翻黨錮的政策。

  永昌太守曹鸞上書直諫,為黨人鳴冤,背後也有袁紹、何顒等人的推波助瀾。

  隻是袁紹未曾料到,麵對士族黨人的政治試探,小皇帝劉宏竟然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

  永昌太守曹鸞不僅丟了官,還被打入了大獄!並且小皇帝在宦官的支持下對黨人餘黨發起了更嚴厲的打擊。

  袁紹得知曹鸞被捕後,急忙安排對他的營救行動。

  袁紹本人有孝在身,不能離開汝陽,就讓何顒帶著自己的密信趕去雒陽城,請叔父袁隗出力搭救曹鸞。

  袁紹的親生父親袁逢以寬厚篤誠聞名於世。

  在朝堂上,袁逢從不參與黨人與宦官之間的生死鬥爭,而是利用袁氏的影響力居中調停,盡力彌合雙方的分歧,維持大漢朝政的正常運作。

  當然,汝南袁氏早已發展成為士族中的龐然大物,做為當家人之一的袁逢也絕非表明上那麽忠正賢良。

  袁逢不過是為了家族利益,扮演自己的角色。

  袁家真正的道德模範,是小山下立了碑的老祖宗袁安。

  自袁安之後,袁家的子弟們在朝廷的政治鬥爭中采用了多麵下注的發展道路,從而保證了袁氏在朝廷中樞百多年屹立不倒,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袁氏本是依靠經學起家,是士族集團中的典範,但袁氏又同時和外戚與宦官集團這兩大政治勢力全都保持著非常密切的聯係。

  袁紹的親伯父,以及過繼後名義上的宗法父親,袁氏第四輩的領軍人物袁成,當年就與外戚集團的大將軍梁冀私交甚厚。

  大將軍梁冀人稱“跋扈將軍”,曾經鴆殺過皇帝,絕非好相與之人。

  可是,梁冀卻十分信任袁成,對他可謂是言聽計從,以至於雒陽城中流傳著“事不諧,問文開”的說法。

  袁成,字文開。也就是說,士人們都知道,梁冀有什麽事拿不定主意,都會去谘詢袁成。

  袁成之厲害,由此可見一斑。袁氏與外戚集團勾結之深,也不言自明。

  隻可惜,如此厲害的袁成卻是個短命鬼,在左中郎將的任上就病死了,沒有坐上三公之位。否則,以他的手段,必然也是要登上三公之位的。

  袁成的兩個兄弟,袁逢、袁隗都成功的位列三公,彌補了兄長留下的遺憾。

  袁氏與外戚集團走得這麽近,可是,在大將軍梁冀倒台後,受到牽連的官員和家族非常多,但袁家卻又一次平安無事躲過政治清洗。

  因為,袁氏幾方下注,在勝利者宦官集團中也有自己人。

  中常侍袁赦就是汝南袁氏的宗族成員,深得皇帝寵信。

  瞧瞧,袁氏早就在宦官勢力中布局了,可謂是左右逢源。

  在士族與皇權鬥爭中,爆發了兩次“黨錮之禍”,諸多世家大族和所謂的清流名士都被打倒禁錮,汝南袁氏卻依然穩坐釣魚台,進一步擴大了自己家族的政治影響力。

  袁逢身居朝廷中樞高位,在朝堂上扮演的是一個不偏不倚的角色。

  故而,袁逢明麵上對自己的三個兒子袁基、袁紹和袁術管束甚嚴,不許他們參與黨人與宦官之間的鬥爭。

  嫡長子袁基最遵守父親的教誨,踏踏實實的守護著袁氏的基業。

  袁紹、袁術兩兄弟繼承不了父親的爵位,於是另辟蹊徑,都有些不安分。

  袁紹是袁逢的庶子,出生低賤。與袁基、袁術這兩個袁逢的嫡子比起來,袁紹在家中毫無地位可言。

  在貴公子袁術的眼中,婢女生的袁紹也能夠與自己稱兄道弟?袁紹充其量隻算個家奴而已!

  所以,小時候,袁紹是在夾縫中生存發展,受盡委屈。

  也正是這樣的經曆,讓袁紹從小就有一顆自強的心。

  然而,大漢朝出身決定一切,以袁紹的血緣,哪怕他長得再好,能力再強,也很難有出頭之日。

  甚至可以說,從前的袁紹,在史書中留名的資格都沒有。因為,堂堂汝南袁氏,怎麽會將政治資源投在一個庶子的身上?

  即使是類似中常侍袁赦的那條路,都未必會輪到袁紹頭上。

  若無什麽契機,袁紹大概也隻能不甘而無奈地度過自己默默無聞的一生了。

  正所謂“天無絕人之路”,袁紹的伯父袁成早死,給了袁紹一個命運反轉的機會。

  或許是幫助“跋扈將軍”梁冀幹了些缺德事,袁成不僅早死,還生不出兒子。

  袁逢見狀,就趁機把自己的苦命娃袁紹過繼給了兄長袁成,讓袁紹成為袁成這一支的子嗣,繼承了袁成的香火。

  從此以後,袁紹就從草雞飛上枝頭變成了鳳凰,也成了地位尊崇的袁公子。

  在宗法關係上,袁紹與袁術成為了堂兄弟。飛揚跋扈的袁術見到袁紹後,也隻能叫他一聲“兄長”或“堂兄”,不敢再譏笑他是袁家的家奴了。

  因為,袁氏家族內部,袁紹雖然在袁逢那一支上的血緣是“低劣”的,但袁紹現在卻是袁成這一支的繼承人了。

  在家族內部,袁紹的地位已然與袁術平起平坐。

  袁術縱有百般不情願,也不得不承認這個現實。

  袁逢這般操作,可見他的內心裏還是喜愛袁紹的母親,以及袁紹這個兒子。

  可以說,雖然與外戚交好的袁成早死,對汝南袁氏是一個大損失,但是對於原本地位低賤的庶子袁紹來說,卻是一個絕處逢生,魚躍龍門的機會。

  繼承了袁成的香火,意味著得到了袁成一脈的政治資源。將來穩紮穩打,袁紹也有很大的機會位列三公!

  於是,關東的年輕士人們眼前一亮,發現了袁紹這個天賦異稟,儀表堂堂的人中龍鳳。

  願意投資袁紹的士人越來越多,很快袁紹的身邊就聚攏了一幫小弟。

  少有大誌的袁紹,決心成為倒台士族的領袖,讓天下見識自己如何翻天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