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4 三位皇子爭皇位 李闖參軍奔戰場
作者:君不誤      更新:2020-03-05 08:44      字數:2033
  就在李闖無所事事的時候,蘇國赫然傳出噩耗。

  蘇帝駕崩了。

  蘇帝,姓李名文章,才四十出頭,正值壯年,他的突然離世,驚呆了各國。

  就在蘇帝李文章離世第二天,江國赫然對蘇國宣戰,理由是蘇國的邊防軍越境搶了他們老百姓的一頭牛。

  這可笑的理由到底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反正江國對蘇國宣戰了,而且是越過了邊境線,連續占領了六個城池之後才宣布的!

  雪上加霜的是,安國隨即也對蘇國宣戰。

  至於理由,幫助江國討回一頭牛的公道!

  更要命的是,粵國和閩國明明和蘇國不搭界,卻公然宣稱支持江國和安國對蘇國的軍事打擊。

  是的,大夥沒看錯,也沒聽錯,粵國和閩國把江國以及安國對蘇國的侵略稱之為軍事打擊。

  就在這四個國家試圖趁蘇國皇帝駕崩而撈一筆的時候,雲國和漢國先後發聲了。

  雲國強烈譴責江安粵閩四國的行為,而漢國似乎和蘇國達成了什麽協議,直接派兵進入了蘇國,幫助蘇國抵抗江安兩國的侵略。

  而與此同時,漢國更是又派出兩路大軍,直撲與粵國閩國的邊境,與邊防軍匯合,意思很明顯,你們兩國也隻能嘴上支持,敢賦予行動,直接打你!

  而蘇國境內,既要處理蘇帝李文章的後事,又要處理新皇登基,更要派兵抵抗侵略,一時間,舉國上下,人人緊張的不得了。

  蘇帝葬入皇陵了,新帝登基卻出了問題。

  太子李子旻或許因為要登基做皇帝了太過激動還是怎麽的,一覺醒來,嘴歪了,整個人變得呆呆傻傻!

  如此一來,太子李子旻皇帝是做不成了,那麽就隻能另立新君了。

  而有能力有資格參與這個皇位競爭的,有三位。

  三皇子李子涵,現年二十歲,其母寧貴妃,其舅舅是兵部尚書寧雲誌。

  四皇子李子勳,現年十九歲,其母張淑妃,有三個舅舅均在朝堂,其大舅是當朝宰相張一鳴。

  七皇子李子健,現年十六歲,其母林德妃,其舅舅是當朝兵馬大元帥林正康。

  其實說白了,之所以這三個皇子能參與皇位爭奪戰,完全是因為他們背後的舅舅們。

  一時間,朝堂分成了三派,不站隊不行啊,關乎前途啊,關乎家族的命運啊!

  自古新君登基,總會清洗一批人,這是鐵打的定律。

  最難過的卻是兵部。

  兵部尚書寧雲誌和兵馬大元帥林正康本來是一個派別的,彼此扶持,而如今,為了這個皇位,兩人等於撕破了臉皮。

  而兵部的人難做了,該跟隨哪一位老大呢?

  很多人把寶壓到了兵馬大元帥林正康身上,其原因,他手裏有兵權!

  就算最後他的外甥七皇子李子健輸了,一時半會新皇也不會動他,因為指望他帶兵抵抗外敵呢!

  朝廷上分成三派,而戰場上蘇國因為有了漢國的支援,擋住了江安兩國大軍的步伐。

  雖說是擋住了,卻是一種僵持,誰都一時半會無法將戰事近一步擴大。

  這時候,說白了,就是比拚國力的時候了,畢竟戰爭,第一耗得是人力,第二耗得是錢財。

  於是在這時候,皇太後發出懿旨,征糧征兵,號召全國上下支援前線。

  征糧,家裏留著夠吃到下一季收成的時候,多餘的全部上繳國庫。

  征兵,年滿十五周歲的男子,一律參軍,沒有任何條件可講!

  老百姓沒辦法,沒門路,隻能上繳糧食,家裏孩子隻能去參軍。

  可那些王公大臣,有錢有門路的,可不管你有沒有條件可講,錢財糧食我可以捐獻,至於孩子參軍上前線,開個價吧。

  所以最終參了軍,上了前線的,幾乎都是寒門子弟。

  很不幸,李闖被參了軍。

  來征兵的可不管你是不是蘇國人,來了一看,年齡夠了,征兵令一扔,跟我走吧。

  李敏知道的時候,已然遲了,連忙動用關係想查出李闖在哪個部隊,可這一時半會還沒法查。

  相對而言,馬援就躲過了一劫,因為他有功名在身,不用參軍。

  其實開始征糧征兵的時候,李闖姐弟倆是知道的,可他倆真沒當回事,你們蘇國再沒人也不會要一個外國人去當兵的吧。

  可現實卻打了臉,李闖悲催的當了兵。

  看著鬧哄哄的軍營,李闖無奈的換上了軍裝。

  說是軍裝,其實也就是一層牛皮。

  這玩意能擋住啥?

  隻怕剛上戰場,就被一箭射死了,李闖悲催的想。

  “李立峰!”

  不遠處一個十夫長在點名。

  沒人應答。

  “李立峰!”

  還是沒人應答。

  十夫長已然不開心了,他拿著點名冊,慢慢的來到李闖麵前,“李立峰!”

  李闖有點茫然,你叫李立峰,你看著我幹嘛?

  不對!

  李闖赫然想起來,自己的身符自己做的,名字不就是李立峰嘛。

  可等他反應過來的時候,已然遲了,“啪”的一聲,皮鞭抽了過來,“叫你沒聽到啊?”

  雖然有牛皮護著,可這一鞭子也是夠疼的。

  “到!”李闖連忙答道。

  “你,跟著他,到後備營報道去!”

  李闖跟著一個三十來歲的男子到了後備營。

  到了,李闖才發現,這所謂的後備營,就是火頭軍,燒飯的。

  這個好!

  李闖此刻說真的很是開心,本來無比緊張忐忑不安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做飯比上前線好啊,命基本上能保住了。

  連續兩天,李闖啥事沒幹,一整天就忙著洗菜了,做飯有人做。

  兩天後,大軍開拔,奔赴前線。

  也不知什麽原因,部隊前進的速度在李闖看來,那真的是太慢了,簡直就跟旅遊一般,基本上,行軍兩個時辰左右就休息一次。

  如此龜速,差不多半個月過去了,才到了方城。

  大軍駐紮城外,就不動了。

  李闖覺得奇怪,怎麽不走了,難道到了嗎?

  後來李闖才知道,他們已經到了戰區了,雖然不是最前沿,可怎麽走,那就要等命令了。

  其實最主要的之所以不走,是怕被偷襲,畢竟這支部隊是雜牌軍,還沒經曆戰爭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