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戴森環
作者:菲碩莫薯      更新:2021-02-13 22:35      字數:3348
  什麽是星網?

  亞特蘭蒂斯文明中中,星網無處不在無所不在,可是又無比的神秘,除了少數的皇室成員外,沒有人敢說自己一窺過其貌。

  在大亂戰之前,地麵上的人對於星網都有著很多猜想。

  星網是一個組織,也可以說其是無數個龐大的人造天體所組成的天幕。

  甚至在古老的傳言中,天空就是星網所組成的,或者說是星網代替了天空。

  總之,這是一個籠罩在所有人的天幕。

  可這個天幕具體有多大,又是以什麽形式才存在的,如何數千年來漂浮在空中等等等等,地麵上很少有人知道。

  按理來說一級文明已經算是宇宙中的高級文明了,可是地麵上的亞特蘭蒂斯人們雖然享受著一級文明的科技和生活方式,卻被限製了“飛翔”的能力,包括利用科技裝置窺探一眼天空的權利都沒有。

  這無疑是讓人難以理解的,判定一個文明的如何,最基本的標準就是對於星球之外的理解,而一級文明亞特蘭蒂斯,從未有過關於宇宙中的知識和資料,或許有過,隻是被皇室成員所封存了。

  即便是大亂戰之前,皇室也不允許非皇室成員的人或者企業製造航天器,如果在沒有備案的前提下製造或者使用航天器,那麽便是死罪,抓著一個弄死一個。

  亞特蘭蒂斯隻有兩種罪名是死罪,一種是製造和使用航天器,一種是研究人工智能,誰碰誰死。

  普通老百姓可以罵皇室,就是給國王和他老媽罵成老扒灰和大破鞋也沒問題,但是千萬不能研究航天器和人工智能,因為皇室成員就是用來罵的,可航天器和人工智能則是禁忌,後者差點毀滅了整個文明,至於前者,皇室曾經說過,亞特蘭蒂斯文明所處的宇宙並不是“宇宙”,而是一個獨立的空間,當有人想觸碰這個空間,那便是黑暗和災難來臨之際。

  別說研究了,就連“窺探”一眼都不行。

  在地球中,天文望遠鏡並不是稀罕物,但是在亞特蘭蒂斯文明中,製造這種東西是明令禁止的。

  製造類似於天文望遠鏡的這種物質,需要光學鏡片,而光學鏡片的原材料則是高純度的矽、硼、鈉、鉀、鋅、鉛、鎂、鈣、鋇等氧化物,而其中集中氧化物則是管製品,私自擁有同樣是違法的。

  大亂戰之後《皇室法典》幾乎成了擺設,所以星網就成為了監督者和執法者,雖然不參加各方勢力的角逐,但是一旦發現有人研究“天空”和“人工智能”,立馬進行軍事打擊,毫不留情。

  亞特蘭蒂斯文明的尖端科技技術都在星網手中,大亂戰之前就沒什麽人對天空有興趣,何況是大亂戰之後呢。

  所以星網這張大網究竟是什麽樣子的,無人得知。

  今日,楚夜這個來自0.7級文明的地球能量生命聚合體,將要揭開星網神秘的麵紗。

  楚夜已經向著天空飛行了足足八個小時。

  作為一個類似於能量生命體的聚合體,楚夜感覺不到疲勞,感覺不到寒冷,也感覺不到任何不適。

  穿過了對流層,穿過了平流層,穿過了中間層,穿過了熱層,一路飛升暢通無阻,直到升到了逃逸層。

  逃逸層在大氣層的最頂端,引力很小,空氣極為稀薄,這也導致了氣體分子互相碰撞的機會很小,因此空氣分子就像小型導彈一樣飛來飛去,一旦向上飛去,很有可能進入星際空間,也就是進入到雨中之中。

  楚夜要麵臨的最大問題就在逃逸層,也是最為危險和意外最多的一個區域。

  可以這麽說,為了幫秦樂樂搞到情報,楚夜算是賭上了唯一的所擁有的了,那就是自由。

  這一層的空氣處於高度電離狀態,而這種環境無疑會對聚合體楚夜產生一定的影響,一旦出現意外,楚夜就要進入到“太空”之中,甚至孤獨的漂浮幾千年甚至是幾億年都有可能,直到有一天宇宙大爆炸,或者他被某些高等級文明的星艦發現。

  不過兩種可能都很小,第一種可能,也就是宇宙大爆炸,就倆字,嗬嗬。

  第二種可能,被其他高等級的文明發現,還是倆字,哈哈。

  兩種可能都微乎其微,至少是數十萬年內沒有任何可能性。

  在無垠的宇宙中,楚夜想要被其他高等級文明生物發現,那就等於是地球上兩個螞蟻一個從南極出發一個從北極觸發然後試圖偶遇一般,不是嗬嗬就是哈哈。

  而且高等級智慧生命駕駛的星艦也不是觀光用的一路溜溜達達,都會進入弦加速通道。

  最主要的是,亞特蘭蒂斯星球所存在的並不是真實宇宙之中。

  所以楚夜真的是賭上了一切,或者說是現在唯一擁有的東西了。

  或許是楚夜造的孽太多了,意外真的出現了。

  亞特蘭蒂斯星球並不是地球,雖然都是行星,但是逃逸層並不相同,電離狀態比楚夜預想的要更加嚴重。

  楚夜的身體開始不受控製,並且突然發現了一件讓他極為恐怖的事情。

  凝聚“身體”的能量正在快速消散。

  其實就連炎熵都不知道,楚夜這個聚合體並不像大家所想象的那樣“無解”。

  不論是以化合物形式還是能量形式承載,隻要是智慧生命體,就都要遵循基本的的熱力學熵規則。

  一個實體的熵值總有增大的趨勢,而熵增大也就意味著無序度的增加。

  聚合體楚夜同樣如此,他無時無刻都在消耗著能量來對抗熵的減少從而維持“身體”的有序化。

  隻不過消耗的速度趕不上楚夜吸收的速度,所以他才會一直保持著現在的存在形式。

  在逃逸層中,楚夜發現自己吸收不了任何能量,就好比一個人掉入深海之中無法攝取一樣一般。

  楚夜想要下墜,離開逃逸層。

  可沒有任何可吸收的能量的逃逸層,仿佛一個黑洞一般吸引著他。

  楚夜的身體開始急速上升,進入到宇宙之中!

  意識漸漸模糊,楚夜自從變成聚合體後,第一次碰到這種情況,類似於瀕死的狀態。

  楚夜沒有閉上眼睛,但是失去了意識,特殊能量聚合體那種感受周圍空間萬物的感覺,徹底消失了,世界陷入一片黑暗。

  當楚夜再次醒來時,他已身在亞特蘭蒂斯星球之外。

  最壞的事情發生了,他離開了亞特蘭蒂斯星球。

  可沒等絕望蔓延上心頭,楚夜發現了另外一件事。

  他也終於知道星網到底是個什麽鬼了。

  戴森球!

  或者說是戴森環。

  隻不過這個戴森環並不是建立在恒星之外的,而是建立在行星亞特蘭蒂斯星球上。

  戴森球也好戴森環也罷,實際上是一個巨大的人造天體或者多個人造天體所組合在一起,工程量和“給地球磨磨皮”或者“給地球裝天棚”差不多,但是更有技術含量。

  戴森球這種人造天體可以將整顆恒星包裹上,目的在於獲得恒星大部分輸出能量甚至是全部輸出能量。

  就好比在太陽上加個罩子一樣,這個罩子可以吸收太陽的能量,然後將能量用於其他地方。

  關於戴森球,一直都是地球人的一個設想,實際上正常來講是沒辦法操作的,因為力學以及材料問題都讓這種設想變的非常不現實。

  就好像泥盆紀文明似的,同樣是獲取恒星能量,人家不玩什麽細水長流,利用能量牽引直接一步到位。

  所以說,戴森球這玩意很矛盾,需要戴森球的文明,就比如地球,沒那科技技術和材料建造這玩意,而能建造這玩意的文明吧,根本用不著建這玩意,就和個高端充氣娃娃似的,富人用不上,窮人用不起。

  星網就是一個幾乎將整顆星球包裹住的戴森環。

  無數的人造天體圍繞著亞特蘭蒂斯星球緩慢的移動著,和亞特蘭蒂斯星球達到了完美的同步。

  置身於一望無際的黑暗之中,楚夜不止是發現了星網的“真是麵貌”,同樣發現了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問題。

  正常來講,戴森球也好,戴森環也罷,都是圍繞在恒星上的,吸取恒星的能量加以利用。

  可組成星網的戴森環也是圍繞在了亞特蘭蒂斯這顆行星上的,同樣,也並不是吸取行星能量,而是抵禦來自外太空的能量侵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推測和判斷,是因為楚夜見到了很多紅巨星,很近很近的紅巨星。

  任何星球都是有壽命的,恒星也是如此,老年期的狀態就是紅巨星,當恒星燃燒到後期時就會進入一個極為不穩定的階段。

  如果太陽變成了紅巨星,那麽地球就會被高溫炙熱所吞噬,大地上的一切都會被烤幹,因為恒星在衰亡期間會不斷膨脹。

  楚夜觀察到了六顆紅巨星,六顆極為不穩定的紅巨星,這些紅巨星也極為不穩定。

  如果沒有星網,也就是戴森環的話,亞特蘭蒂斯星球早就被炙熱所吞噬了。

  星網這個亞特蘭蒂斯星球上導致文明止步不前甚至退化的罪魁禍首,居然在保護這顆星球!

  一個四四方方的星艦從組成戴森環的人造天體中脫落了下來,緩慢的飛向了楚夜所在的位置。

  這倒是楚夜意料之中的事情,星網監視著整顆星球,無論是地麵還是空中,看來自己是被發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