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移鎮寧波(第五更)
作者:一袖乾坤      更新:2020-04-13 20:15      字數:2279
  汪直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但現在首要的問題是活下來。

  在這個時候衝將出去不被射成刺蝟就怪了。

  他在巨石後麵靜靜等候著機會,隻要一輪箭矢射過便是他逃命的時機。

  後麵的空間實在是太空曠了,他必須在第二輪箭矢射出之前逃出百步之外。

  ...

  ...

  倭首稽天看罷一封匿名信,將其隨手交給了身旁的新四郎。

  “咱們的線人說佛朗機人要對我們動手了。”

  “怎會這樣?難道佛朗機人不想和我們做生意了?”

  新四郎大為吃驚。

  “能做生意自然最好。但佛朗機人現在最看中的自然是雙嶼島本身。這個據點他們經營多年自然不肯輕易放棄。”

  稍頓了頓,稽天接道:“在他們眼中我們一直都是一個威脅。用明人的話說猶如芒刺在背。如今形勢嚴峻,為了以防萬一自然是肅清所有對手來的穩妥。”

  “可我們從來沒有對他們產生過敵意。”

  “這件事不在於我們如何,而在於他們怎麽看。”

  稽天歎了一聲道:“別人認定的事情,哪怕你再如何辯解也是蒼白無力的。”

  “我們就這麽坐以待斃嗎?”

  “當然不是,我們要自保。”

  稽天轉向新四郎,沉聲道:“去聯係汪直,就說我們要跟他合作。”

  對於島上的地形,沒人比許棟更熟悉。

  作為最早一批進駐雙嶼島的海寇,許棟對雙嶼島上的一草一木皆很熟悉。

  這種情況下隻要派出足夠多的人占據重要位置,佛朗機人便無可奈何。

  “可即便聯合了許氏我們的人數還是處於劣勢。”

  新四郎麵色凝重。

  “武士從來不是靠人數取勝。”

  稽天拍了拍新四郎的肩膀道:“而是靠的勇氣和信念。為藩主盡忠的時候到了。”

  他與新四郎都是地地道道的平戶島人,是鬆浦隆信的心腹。

  他們不遠千裏來到雙嶼島就是替鬆浦隆信跑通海上商路。

  如今好不容易小有所成卻麵臨前功盡棄,他們如何能夠甘心?

  果然新四郎在聽到藩主二字後精神一時亢奮了起來。

  “你說的對,一切為了藩主。我們是為了整個平戶島而戰!”

  ...

  ...

  嘉靖二十七年四月初,閩浙總督朱紈移師寧波定海縣,準備指揮明軍對雙嶼島發動總攻。

  綜合思量了一番徐言也決定追隨朱紈返回寧波。

  一是他來杭州已經一月有餘,該辦的事情已經辦的差不多了,該見得人也都見了。

  這個時候回寧波看看老爹老娘也是應該的。

  二來他確實對朱紈攻打雙嶼島的計劃很有興趣。

  後世他隻在書本上看到過雙嶼島海戰的記載,饒是如此也被激烈的戰鬥描述所震撼。

  現在有了機會親眼見證這一曆史性的時刻,他當然不願意錯過。

  其實從徐言來到大明的那刻起曆史已經悄然發生了改變。

  朱紈如今的官職品級已經比曆史上有了很大提升,在嘉靖皇帝心目中的地位也更高了。

  徐言也向朱紈提了一些建議,雖然朱紈未必都會接受,但肯定會有些影響和改變。

  朱紈的問題就在於太剛直了,處理問題不夠圓滑。

  須知剛則易折,要想在東南持續抗倭,就必須學會變通,不能一條道走到黑。

  拋開個人品行不談,胡宗憲便是一個最好的例子。

  要想發揮才幹做些大事,必須學會妥協。隻有在那個位置上持續做下去,才能實現自己的理想。

  海瑞那樣的官員固然值得敬佩,但隻有海瑞是不夠的。

  若是人人都是海瑞,誰去做實事?

  在嘉靖皇帝眼皮底下混沒點真才實學是不可能的。

  這就是為什麽胡宗憲這樣的官員混的很好。

  徐言當然不希望朱紈成為胡宗憲第二,朱紈就是朱紈,是獨一無二的。

  但要想在這吃人的大明官場走的更遠,就必須學會變通。

  徐言離開杭州,最為不舍的便是徐渭了。

  對徐渭來說,徐言是他的恩公,是他的伯樂,是在他迷茫無助時拉他一把的人。

  徐渭當然想要追隨徐言左右,但杭州的生意顯然比寧波更為重要。

  本著大局為重的想法,徐渭還是決定留在杭州主持書坊的生意。

  徐言對此既欣慰又感慨。

  他欣慰的是徐渭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夥伴,是一個知恩圖報的朋友。

  他感慨的是以徐渭的才華隻能在書坊中做事有些屈才了。

  他當然想過把徐渭推薦給朱紈。徐渭和戚繼光不同。戚繼光是武將,朱紈即便欣賞他也不可能直接管皇帝要人。否則容易遭人彈劾。

  而徐渭不過是個沒有官職綁縛的秀才。

  隻要朱紈願意他就可以收下徐渭做幕僚。

  徐言自然是存有私心的,他更希望徐渭留在他的身邊做事。

  但更重要的是眼下徐渭還需要磨礪。

  畢竟從一個隻讀書的秀才轉變成謀士是需要時間積累的。

  未來如果有更合適的機會,徐言不介意放徐渭單飛。

  當然,如果徐言將來做官能把徐渭留在身邊自然是最好的。

  回到寧波後徐言第一時間被新任縣令賀仁坔喚去縣衙。

  這位新任定海縣令顯然聽說過徐言此前種種事跡,對這位“左右”幾位官員升遷的秀才極為客氣。

  他叫徐言去縣衙主要就是為了總督大人移鎮定海縣之事。

  在賀縣令看來,作為總督大人的忘年小友,徐言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的。

  他要伺候好總督大人,自然要向徐言討教一二。

  徐言和這位賀縣令其實沒什麽交情,統共也就打了幾次交道。

  但本著多個朋友多條路的想法他還是給了賀縣令一些建議。

  老實講伺候上峰不是什麽舒服的活兒。尤其是在戰時。

  雖然朱紈肯定會從杭州等地調集糧草,但作為定海縣令賀知縣也一定要有所表示。

  賀縣令就是因為拿捏不住這個度才會請徐言來詢問。

  朱紈應該是會在定海縣停留一段時間的,直到拿下雙嶼島之後才會返回杭州。

  徐言給了賀縣令許多很中肯的建議,即使他未必能夠掙得功勞至少也不會被上峰責怪。

  ...

  ...諸天大道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