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弓騎兵
作者:三絲豆腐      更新:2020-05-25 03:40      字數:2210
  這些弓騎兵出擊的速度也是非常快的。就在陳錚他們趕到之後不久也來到了康莊縣。這也是陳錚第一次看到係統化的正規騎兵。

  別看陳錚他們騎馬,但是和騎兵可是沒有辦法比較的。

  他們隻能算是用馬代步,而人家也是將馬匹作為了一種戰鬥的工具。

  而且這些弓騎兵從外表上看起來就不一般。

  首先他們渾身上下穿著就不一樣。既不是草原人穿著的獸皮,也不是北燕的製式皮甲。

  而是一身魚鱗鎖子甲,將整個人都包裹在甲胄裏麵,隻是漏出了鼻子,眼睛還有嘴巴。

  不僅如此,他們在馬匹上也簡單的覆蓋上了一層比較輕柔的絲甲。

  絲甲這個東西就如同紙甲一樣,都是一種特殊的甲胄,但是嚴格意義上來講還不一定算是甲胄。

  但是都具有一定的防禦能力。

  而且從字麵上的意思就可以看出來絲甲和紙甲實際上就是用絲綢還有簡單的粗紙製作而成。

  兩種的效果差不多,但是造價卻是相差很多。

  紙甲和絲甲的作用最主要的就是抵擋穿透性的傷害。

  也就是成語中的強弩之末的意思。

  絲甲還有紙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緩箭雨的衝擊力,不至於讓箭雨直接插入人的身體,而是通過一定的緩衝,減少貫穿的力度,使傷口減少甚至於是無傷。

  這個智慧還是百姓發現的。

  具體追溯起來,正好就是大周末年的群雄爭霸的年代。

  那個年代,為了如今的這個幾方割據的局麵就已經花了兩百年的時間。

  而這兩百年的爭鬥,雖然在軍事上有了不少的長進,但是在經濟文化上都有很不利的影響。

  一些武學典籍還有文化孤本不知道有多少因為戰亂的原音殘缺不全。

  還有就是一些珍藏的書法字畫還有各種珍惜的收藏品也是流落到四處各地。

  而在經紀上,除了大堆的貨幣的影響,價格的波動,物價的不穩定。最主要的就是各種資源的缺乏。

  打仗就是在打資源,打後勤。

  這句話不論是在哪個世界都是不變的真理。

  沒有後勤,沒有資源。就算是再厲害的將軍,再勇武的士兵也打不贏。

  亂世之時軍隊就是每個諸侯心中的底氣和手中的底牌。有了軍隊才能保證自己的安全,才能滿足一個人的權力。

  而一支軍隊要想保證戰鬥力,除了這支軍隊要有些戰鬥素質和忠誠度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裝備。

  各種各樣的主戰鬥裝備,還有就是各種輔助裝備。

  戰鬥裝備比如盾牌,武器,弓弩。這都直接影響到一個士兵如何去攻擊敵人。

  而輔助性的裝備,比如說療傷的丹藥,還有戰馬,馬鐙,之類的雖然不能用來直接傷人,但是可以用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

  而在兩軍對戰之時,除了士兵的武勇還有將帥的指揮才能,裝備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影響因素。

  同樣的近身戰鬥,裝備好的人可以一下打消敵人的護甲。而裝備次的人很有可能一波辦法過去,結果人家防禦的非常好,沒有什麽結果倒是自己被人一刀給砍到了。這麽憋屈的事情都忍不了。

  所以為了能夠讓自己的部隊快速形成戰鬥力,各大勢力都是瘋了一樣的鍛造武器。

  結果就導致元武大陸的資源開始缺乏。但是也不能讓人光著膀子上戰場。

  這就觸發了人民群眾的智慧。

  打仗的時候弓箭的消耗可以說是最多的。

  如果一方勢力的遠程攻擊計較巨大,那麽他就很有可能對自己的遠程單位。

  這時候在民間就摸嗦出了一點一點經驗。

  沒有足夠的礦石來打造可以保護自己的防具。

  就連武器都不能正常的生產出來就更不用說表現出來的盔甲等等。

  所以紙甲就這個東西就運營而生。

  它不需要多麽上好的紙張,就算是最次的都沒有問題。

  紙甲隻需要作成一個簡單的全身樣式用來防禦弓箭效果就很好,減輕了不少的弓弩的殺傷力。

  而絲甲就是類似的東西,隻不過是從紙甲那邊,使用的材料也是比尋常的紙甲貴了一些。

  當然了一分錢一分貨。有些這樣的絲甲想我也不比皮甲還有鐵甲之類的差。

  現在這些弓騎兵身上給馬穿戴的就是這樣的絲甲,目的就是為了減輕弓箭對於馬匹的殺傷。

  弓騎兵想要進行良好的輸出,就需要一個機動性。

  北燕的正規軍可以達到一人兩馬。

  這是指北燕的正規士兵而言。

  而對於北燕的上九軍來說特別是鐵家的鐵騎軍來說一個人三馬都是十分正常的操作,這就是精銳軍隊的福利待遇。

  而城衛軍就沒有這樣的幸運了。陳錚眼前的這些都隻是一匹馬。

  所以城衛軍的人對於這馬匹來說十分的重視。

  他們可是沒我在第二批馬去兌換。

  除開馬匹,這些弓騎兵身上的裝備就唯有那黑色的大弓還有那鋒利的武者長劍了。

  陳錚也是修煉過百步穿楊的人,對於弓箭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眼力也是有那麽幾分的。眼前的這些弓騎兵的等級都不低幾乎都是運氣境,最低的那個還有運氣境的初期。這些弓騎兵手中的長弓大約有23石的程度。

  在打擊敵人的方麵可是說很犀利,配合上金屬箭頭,除非是重甲大盾,要不然還直接就是洞穿。

  不過湊巧的是,就在這時候來康莊縣秀存在的家夥又來了。

  隻不過弓騎兵是從城南入城,而這些天棄教的人前後腳啊,在城北集合。

  在城牆上的城衛軍立刻將情報匯報給了元康。

  元康看了之後就請求弓騎兵的人出手幫忙。

  這隊弓箭手的統領乃是一個看起來隻有二十多歲,叫風引。

  在北燕也是一個非常少見的姓氏。

  不過陳錚記得在書裏麵介紹過,在曆史上曾經出現過這麽一個姓氏的人。那就是姓風的。而且還在史書上麵留下了一筆。

  據說風家的血脈很多人天生就是神射手,說不定風引就是。

  陳錚也開始期待風引一會的表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