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好自為之吧
作者:河止西      更新:2020-03-14 07:07      字數:2748
  “小林呀,這次整風運動不是針對你個人的,你想想我們這個車間這麽一個重要部門,如果群眾的政治思想工作跟不上,會影響產品質量的,會給國家帶來多大的經濟損失……”

  朱主任還想繼續說下去,馬上就被林劍平不客氣地打斷了:“朱主任,你少給我說這些冠冕堂皇的話,不是針對我又是怎麽回事,誰不知道是怎麽回事呀。”

  “林劍平,你要注意的態度,你這種人就是欠收拾,看來車間的整風運動完全是有必要的。”朱主任也呼地站了起來指著林劍平大聲斥責道。

  他們爭吵聲越來越大,引得樓道內其他辦公室的人探出頭來,發現是主任在發飆,都趕快把頭又縮了回去,關起門來豎起了耳朵聽著這邊的動靜。

  忽然覺得這樣有失風度,朱主任又坐回了座位上,故作平靜地說道:“林劍平,這是車間集體的決定,如果你覺得不滿意的話,可以向組織投訴,廠裏有工會,有紀檢部門,職工的呼聲隨時都有傳遞的渠道。如果你再不滿意的話,你覺得哪個地方好你盡可以去,單位決不阻攔。”

  “這可是你說的。”林劍平也是一陣的冷笑,說完便氣衝衝地轉身離去。

  既然撕破臉了,當然就無法在車間呆了,林劍平的家裏還是認識一些人,便托人想把他調到計調部去。

  可這時候朱主任又換了一套說辭,說什麽要穩定一線員工的隊伍,嚴禁一線人員向二線流動之類的話,並說這是廠裏的規定,車間也不能違反。

  紅旗廠確實有這麽一項內部製度,因而被朱主任咬住不放,就說實在不行的話,你可以辭職嗎。

  這讓林劍平左右不是,幾經折騰之後,最後雙方達成了妥協,林劍平以借調的方式到計調部,借調期間的工資由車間發放,但需扣除效益工資。

  為了早日離開車間,林劍平也沒有多想,準備先這麽過渡一下,日後再想個別的什麽法子徹底調離車間。

  但當看到發下來的工資單的時候,林劍平不禁有些傻眼,沒有了效益工資,自己的收入明顯差了一大截。

  明白自己上了朱主任的當了,但他有苦說不出,隻能指望著快點辦妥正式調離手續。

  “車間的人都知道我把主任給得罪了,為了避免受到牽連,許多人都對我也是避而遠之,怎麽樣,是不是害怕了。”林劍平目光灼灼地盯著李山。

  李山苦笑了一下說道:“我不知什麽時候惹到豬頭了,他在車間裏總是針對

  我,這你又不是不知道,所以,我也無所謂了。”

  林劍平有些同情地看著李山,拿起茶杯跟李山碰了碰,說道:“兄弟,以後在車間可有的你受了,好自為之吧。”

  朱主任此刻正仰躺在辦公室的椅子上,他閉著眼睛,手裏拿著一塊茶餅放到鼻子底下細細地品味著,“嗯,不錯,是正宗的普洱茶。”朱主任聞了一會便得出了這個結論,平時看著蔫了巴幾的老梁居然還挺會來事的,不禁想起了昨晚的情形。

  昨晚九點多的時候,朱主任從外麵應酬回來,喝得有點迷迷糊糊的,剛到家門口正準備開門,忽然從陰影裏閃出一個人來,嚇了他一跳,酒也醒了一半,定睛一看,原來是自己車間的職工老梁。

  警惕地看了一會老梁,覺得他不像是要對自己不利的樣子,當即放下了一半心。再看著他手裏提著的東西,這對於久經世事的朱主任來說,當然明白是怎麽回事了,當下正色道:“老梁,你這是在幹什麽,有什麽不能到單位去說,非得跑到家裏來。”

  這個老梁先前來過一趟,看朱主任不在家,就一直守在門口。

  老梁也就是四十來歲的樣子,滿麵笑容地說道:“朱主任,我路過這裏,剛好看到您,就想過來打個招呼。”

  這哪裏是路過,朱主任也不點破,說道:“老梁,既然到家門口了,那進來坐坐吧。”

  老梁忙點頭,跟著進了屋。

  寒暄了一陣子,老梁就說有個老鄉給自己帶了些上好的普洱茶,自己也不懂茶,放在自己這裏算是白瞎了,聽說主任懂茶,就帶了過來讓他嚐嚐。

  這個老梁當然不是閑著沒事來送東西的,好像是托自己辦什麽事情,當時酒勁上來了,也不記得當時他說了些什麽,好像是想換個工作還是別的什麽,反正也就是自己一句話的事。

  想不起來就想不起來了,反正過幾天如果他著急的話,肯定還會找自己的,可以趁機再敲他一把。

  喝普洱茶最好是用煮的方式,而不是泡。不久前剛好一個朋友送了自己一套煮茶的工具,就如同瞌睡恰好遇到了枕頭一樣,怎麽就那麽的巧。

  茶盒裏專門附帶了一把銀質的茶刀,朱主任用銀刀十分老練地切下了一小塊茶,放進煮茶器,再加進適量的水,接通電源,須臾,水便燒開了,又煮了一會,揭開蓋子一股濃烈的茶香便彌漫開來。

  朱主任給自己倒一上一杯,端起茶杯送到嘴邊輕輕啜了一口,瞬間普洱茶特有的茶香馬上便盤

  繞在舌尖,一股溫熱隨之慢慢從口腔滑到腸胃,胃部暖洋洋十分的受用。

  真特麽的舒坦!朱主任舒服想要大叫幾聲。

  喜歡喝茶是朱主任的三大愛好之一,車間人都知道,於是便有人便投其所好,經常給他送來各種各樣的茶。

  朱主任邊喝茶,邊細細地品味著。

  這便是權力帶給自己的好處呀,朱主任也是一陣的感慨。

  想當初,朱主任大名朱自國,出生在三秦省西部一個偏遠的山村,經過十年寒窗苦讀,終於考上了京城的一所名牌大學,這在朱自國那貧瘠的家鄉無疑是放了一顆衛星。

  在他們那個地區,以往高考最好的成績頂多也就是考上了省城的幾所大學,跟京城那所全國聞名的大學那是沒法比,所以附近十裏八村都轟動了。村裏的老人們說這要是放在過去,那可是相當於中了進士了,看來老朱家的祖墳上肯定是冒青煙了。

  家裏當時窮得叮當直響,老爸硬是從別人那裏借了些白麵,做了一大鍋臊子麵,用來招待前來道賀的鄉親們,現在想想真是寒酸。

  想當年,金榜題名,捷報傳來,師生相擁,喜極而泣的場麵依舊曆曆在目,朱自國當時也是一個熱血青年,也有著滿腔的熱血與遠大的理想。

  畢業那年,他本來有一個可以留在京城進入某大機關工作的機會(那個年代大學畢業生還是可以分配工作的),結果讓別人給頂了去,朱自國就如同被人從頭到腳給澆了一盆涼水,終於讓他徹底清醒了,也感到了現實是那麽的殘酷,什麽理想呀什麽主義呀,通通都是扯淡。

  最後被分配到了紅旗廠,麵對冰冷的鐵塊,微薄的收入,以及家裏居高不下的債務,心裏越發的不平衡了,憑什麽有些人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而自己隻能吃白水煮麵;有些人可以高高在上、頤指氣使,而自己隻是低聲下氣、看人眼色,這社會真是不公平!朱自國從那時起心理便扭曲了起來。

  他不放棄一切向上爬的機會,根本不在乎所使用是什麽手段,最後得出這麽一個怪論:認為要想爬得快,就必須有墊腳石,這個所謂的墊腳石就是其他人了,隻有把別人踩在腳下才有可能爬得更高。

  與人鬥,其樂無窮。於是朱自國陷入其中而無法自拔,這便是其第二大愛好,如果不是因為栽在第三大愛好上麵,也許自己現在早已經是廠領導了。

  (各位書友,拜托各位能夠收藏本書,您的支持是對本人的最大鼓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