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遼東機場
作者:河止西      更新:2020-03-11 07:37      字數:2802
  該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

  當長安市還在秋老虎施虐的時候,而這裏卻已進入了真正意義上的秋天。

  一下火車,颯爽的秋風,飄然而至,感到了一絲絲的涼意,讓李山精神為之一爽。

  這次李山他們要去的空軍機場比較偏僻,沒有直接通往機場的公共交通,所以“山鷹”現場服務指揮部派了一輛“專車”來接他們。

  出了站口,就看到一個軍人舉著寫有他們兩人名字的牌子,李山知道這是來接他們的人,忙上前自我介紹了一番,軍人示意跟著他走。

  等來到了“專車”前,李山不禁有些傻眼,這是一輛解放牌軍用卡車,此時副駕駛位置上已經坐上了人,司機示意李山他們到後車廂去。

  李山也沒有多說什麽,就跟王全斌一起爬上了後車廂。

  等他們上去了後,才發現車廂裏麵已經坐了好幾個人了,這些人身邊還堆了一些大大小小的箱子,看樣子像是一些設備之類的東西。

  盡管包括李山二人在內,已經了有好幾個人了,另外再還有一些行李,但好在車廂比較寬大,坐在裏麵也不覺得擁擠。

  也許專門在等著李山他們兩個,所以當他們上車後,汽車便發動了起來。

  “你們可以坐在這個上麵。”先前坐在車廂裏的一人,從自己坐的屁股底下抽出了幾個舊麻袋遞了過來,李山道了聲謝,便接過來分了一隻給了王全斌,他自己則把手裏的那隻麻袋折疊了幾下,鋪在了車廂邊的一處空地上,然後便一屁股坐了上去。

  坐在軟軟的麻袋上,背靠車廂,身子隨著汽車的顛簸來回起伏,飛馳的汽車所帶動的風,吹拂在了李山的臉上,讓他覺得十分得舒爽。

  “我們這享受的可是敞篷車的待遇呀。”看著李山兩人坐下,遞給他們麻袋的那人開口說道。

  李山轉頭看向說話之人,見此人五十多歲的樣子,頭發已經花白,目光和藹,麵色紅潤,透著幾分知識分子的儒雅。他坐在一堆破舊麻袋上,身子懶懶地斜靠在車廂上,兩腿伸得筆直,身子隨著疾馳的汽車來回擺動著。

  李山聽他說的有趣,便與這位老者攀談起來。

  這位老者十分的健談,李山從談話中得知,他們這幾個人是來自長安市另一家航空企業——長安飛機工業公司,老者姓喬,坐在前邊副駕駛室的那位姓錢,他們兩個都是長安飛機工業公司派來的技術專家,另外兩

  位年輕人則是他們的助手。

  盡管李山不善言語,可老喬見多識廣,一路上天南海北的亂侃,幾個小時的車程倒也不覺乏味。

  等到了機場招待所,已是傍晚時分,廠裏先期派出的值班人員馬輝、小杜兩人從裏麵迎了出來,並給李山他們引見了同樣來自紅旗廠的型號副總師徐潔。

  這個徐總個子不高,三十來歲的樣子,說話幹淨利落。他跟李山等人每二個月輪一次班不同,上麵點名讓他長期在這裏駐守,現在試飛已到了關鍵時刻,要隨時處理試飛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隨後,李山他們進行了工作交接,而進入機場等一些手續,由於辦事人員已經下班了,隻有等明天再行辦理。

  已經到了吃晚飯時間,馬輝領著李山他們去食堂吃飯。食堂距離住的地方比較近,下了樓轉過兩個彎便到了。

  今晚食堂供應的是炸醬麵,大堂裏已經來了不少人了,但麵還沒有做好,還需等上一會兒。

  一大盆炸醬已經放在了桌案上,在旁邊的桌子上放了幾摞大碗,等會麵煮好了之後,顧客自己拿碗盛麵,再根據個人的品味放入醬料。

  先到大堂的幾個人,每人一隻手裏攥著一個大白碗,一隻手裏握著一雙筷子,在四周轉悠,看著覺得十分滑稽。

  其中一人溜溜達達地來到了盛滿炸醬的大盆前,眼睛盯著盆裏端詳了一會後,忽然伸出筷子在盆子裏撈了一塊肉丁直接放到嘴裏,眾人全都一陣愕然。

  李山定睛一看,原來這人就是跟他們一起從火車站過來的老錢,此刻他好像並沒有覺察到眾人異樣的目光,又在盆裏撈了幾筷子,邊吃邊自言自語道:“醬油還欠一點,糖放得有點多了,比我做的可差遠了。”

  李山看了一眼旁邊的老喬,他也是一臉無奈的表情。想著從火車站過來的時候,他們本單位的幾個人都不太搭理這個老錢,這人的為人由此可見一斑。

  吃過晚飯後,“山鷹”現場服務指揮部在招待所的會議室召開每天例行的工作會。會議內容主要是對近一階段工作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並對下一階段的工作提前做好安排和部署。

  馬輝他們還沒有走,加之對前期工作比較熟悉,所以也參加了這次會議。

  會議由現場服務指揮部總指揮長安飛機工業公司的李總主持,會上各參研單位都對各自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匯報,對存在的問題與困難進行了研究討論。

  最後李總進行了會議總結並對今後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在他的發言臨近結束的時候,突然話鋒一轉道:“由於近期發動機屢次出現問題,對試飛工作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大家都知道目前海峽形勢異常緊張,根據有關部門的要求,我們必須做好隨時進行軍事鬥爭的準備,要盡快形成戰鬥力。而我們這個型號的試飛,上麵高度關注,希望發動機廠的同誌們能夠認真查找問題,總結經驗,做到舉一反三,確保試飛工作按期完成。”

  聽到人家點到了自己這邊,徐潔聽了剛要發言表態,忽然旁邊一個聲音冒了出來:“發動機的問題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了,已經嚴重製約‘山鷹’的研製進程,這個發動機不是都已經生產定型了嗎,怎麽還是有那麽多的問題?發動機廠的同誌,我看你們的工作方式是不是有什麽問題啊,一些問題久拖不決,必須要進行深刻的反思,不然會拖了我們型號試飛的後腿。如果你們能夠拿出我們長飛人的長飛精神去做工作,就一定能夠克服前進道路上的任何困難。”

  眾人一看原來發言的是老錢,這個家夥搖頭晃腦,一幅憂國憂民的模樣,目光咄咄直盯著徐潔,但眼神中卻隱隱透出一種幸災樂禍的神態。

  徐潔知道自己前幾年在一次“山鷹”工作會上,指出了這個老錢工作中的一些失誤,這完全是對人不對事,可這個老錢去不這樣認為,他認為徐潔這是在挑他的毛病,覺得讓他丟了麵子。幾年都過去了,這個老錢卻一直耿耿於懷,今天好不容易逮到機會了,還不借機打壓對方,那樣豈不是對不住自己?

  徐潔這幾天因為處理試飛中的問題已經忙的焦頭爛額了,心情本就不佳,見這幫人把矛頭對準了自己,心中大為光火,他壓了壓心中的火氣,沉聲道:“在座的各位都是航空工業的專家,大家都知道全世界能夠生產飛機的國家很多,而能夠自主生產研發航空發動機的國家隻有那麽幾家,這是為什麽?”

  他雖然問的是大家,可沒有想讓別人回答的意思,緊接著又繼續說道:“這是因為航空工業是一個國家工業的王冠,而航空發動機就是王冠上的那顆明珠,其研製難度之高,不是誰想研製就能研製的了的,它體現出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

  盡管我們還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但我們正抓緊時間,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技術攻關的步伐,相信我們一定會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障礙,取得型號研製的成功。我們搞型號研製的同誌一定要眼睛向內,從我作起,從自身查找問題,別動不動就唱高調,隻顧盯著別人,空喊口號是幹不出成績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