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論文化傳承與哲學思想(二更)
作者:獨孤邪影      更新:2020-05-23 16:30      字數:3508
  張教授道:“這個猜想看似天馬行空,其實有相當依據。剛才我提到華夏猶太人可能在漢代甚至周代就已經移民的猜想在學術界一直倍受攻擊,質疑者的最大依據就是兩千年前的人們不可能突破巨大的地理限製和文化差異發生移民交流,眾所周知猶太人在西元70年被羅馬帝國滅國,從此開始了近兩千年的流亡史,在此之前他們的活動範圍不可能出現在中東之外,原本我也不會想到這方麵,但是你們的出現解除了我思維的禁錮。”

  他看向科考隊裏的三位武者:“武者的出現替我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誠如你們所言幾千年前靈氣充沛的世界滿是超人一樣的武者,那麽曆史的許多局限性都將被推翻重來,比如華夏和猶太很可能幾千年前就發生過文化與科技的交流,或者更大膽一些,修煉對生命和文明施加的作用,幾千年前就曾經發展出與現代截然不同的超級文明,廣袤的中亞高原將不足以隔絕兩大文明,那些古人完全有能力跨越地理限製發生交流,華夏印度埃及甚至遠在南美的瑪雅等古文明都可能聯係在一起,好多懸而未決的曆史謎團迎刃而解,這對於世界文明史的研究是革命性的影響。甚至連現代文明也在其中……”

  張教授越說越來了興誌,臉上泛起興奮的潮紅,“想一想猶太人最讓人佩服的是什麽地方?不是賺錢,是他們在科學領域的成就,僅僅全球人口不到025的占比,但是卻獲得了全球22的諾貝爾獎,可以說現代科學的根基都是猶太人打下的,我們華夏……總之猶太人很可能保存了上古文明的部分資料,並在個別天才者的匯總整理下再造了現代科學的根基,現代科技文明其實是上古文明遺留下來死灰複燃的火種!!!”

  如果說張學是剛才華夏猶太數千年前有親密交流的言論是驚世駭俗,那麽現在就是完全的瘋子言論了,說出去會被請去喝茶的那種。

  不遠處早注意到這邊的亞西法師心中翻騰著巨浪,對張學是這位身無搏虎技的普通學者第一次升起了由衷的敬佩,僅僅憑借武者的存在以及剛知曉不久的修煉界見聞,在那麽短的時間將修煉者的影響深入到了曆史文明層次,並且推算出如此接近真相的猜想。

  厲害,真的很厲害。

  毛菁沁冷靜地提出質疑:“教授,你的猜想有個漏洞,如果比傳承曆史悠久的話,我們華夏才是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薪火相傳至今的文明,可即使是我們也在曆次戰亂變革中丟失了無數文明成果,猶太人流亡上千年,如何能夠保存比我們還完整的知識底蘊?”

  張教授道:“小毛,你的說法對曆史的了解偏向片麵,華夏源遠流長五千年,曆經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一直保持著炎黃族為主體的人類文明模式,沒有像埃及印度那樣連人種文化都換了好幾輪。這很了不起,但文明的傳承並不隻看領土民族這一個方麵,正如你所言,我們丟失了無數文明成果,但這些成果好多正是我們在包容和改變中自己丟失的,當然我不是說改變不好,發展就要改變是對的,但是我們華夏實際上太容易改變了,回顧一下華夏的曆史,幾乎是一個朝代一個樣子,除了核心思想整個身體都換了一輪,且對所謂前朝的文化往往都持否定態度,這樣一來就導致華夏的文化傳承能力實際上斷代很嚴重。”

  “舉個很簡單的例子,唐三彩是盛唐文化的象征,宋瓷象征宋朝,可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麽唐三彩到了宋朝就基本銷聲匿跡了呢?是工藝水準不行了?宋代五窯的瓷器,當真不如唐?”

  紮西道:“因為五代十國戰亂,唐三彩技藝失傳了吧。”

  張教授道:“不止是戰亂的原因,實際上,華夏古代工藝大多存在這樣一個怪圈,從初創逐漸發展到最高峰,然後開始走下坡路,最後失傳,就跟一個王朝一樣,仿佛是宿命。”

  “相對而言,猶太民族長期處在客居異國,被排斥的地位,更重要的是他們始終拒絕被同化,好像除了華夏,還沒有一個國家成功同化了猶太人,這使得猶太人保持了極大的獨立性和傳統,在加上他們重視教育,所以在傳統文明方麵,猶太人傳承得比華夏人好也就不奇怪了。”

  曾泰道:“老師,我認為,這恐怕還和兩者的哲學思想核心不一樣有關。”

  “噢,說說你的看法。”張學是頗為期待,自己這個學生常常能提出獨到得見解,有時連他都受益匪淺。

  曾泰道:“我們華夏的文化在哲學上不客氣的說晚清以前幾乎都是偏向唯心主義,且不說統治華夏兩千年的儒家思想,即便是曆史上重視科學的墨家也是偏唯心的,華夏傳統思想中,科學技術一律被視為奇巧淫技,是上不了台麵的東西,但凡發展好了都是皇帝官員和仁政的好處,從來沒承認過科技對社會文明發展的重要性。而反觀猶太人一直活在無土地無後盾的壓力下,靠商業手工業安身立命,哲學思想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

  “是這個理!”張學是一拍手道。

  紮西恍然道:“就是說華夏地大物博,人口多,頂級知識分子沒有太大生存壓力,所以哲學唯心,看輕科技,而猶太人迫於生存壓力,思想方式都現實很多,所以哲學唯物。”

  張學是道:“不隻是這樣,因為哲學思想的緣故,華夏人不管發明多少技術,都隻會整理完善,而不會去歸納摸索出類似經典物理學定律那樣的科學知識,這樣就算上古真的有超級文明的技術傳下來也會慢慢失傳消泯於曆史。而猶太人則剛好相反能夠從零落的資料裏東鱗西爪地拚湊出科學基本定律,在極短的時間再造朗朗乾坤。哲學就是文明發展的方向,華夏和猶太正好是文明發展方向上的兩個極端啊。”

  “你們倒是聊得很開心啊。”薑隊長走過來了,威壓重重,身後的唐春姣俏皮的吐了吐舌頭。

  “嗬嗬,薑隊長,我們見你們排練的忙,隨口聊兩句的。”張教授主動接過話頭跟薑隊長演起了對手戲,對於這位氣場夠強的特種兵教官包括唐大小姐在內的所有科考隊員都是有點怕的,也就張教授和亞西法師能與之談笑風生。

  薑隊長確實有點心情不好,這當然有他闖陣失利的原因,但更因為他演練陣法的時候,另外兩位竟然同時分神了,唐大小姐倒也罷了,怎麽亞西法師這麽穩重的人也會如此。

  一轉頭原來那邊學術探討得正熱火朝天,竟然不亞於他們這辛苦演練陣法啊。

  張教授淡定穩重地解釋了他們話題得由來以及剛得出得一些見解,薑隊長臉色稍微好看了些,他也不是真生氣了,隻是自己等人拚死拚活,這邊卻毫無眾誌成城得覺悟,心裏難免有些難受。

  軍人保家衛國出生入死,不怕流血流汗,就怕流淚,怕不被理解而落淚,尤其還是他們為之拚命的對象。

  軍人其實很敏感,寧負己不負人民最怕的就是被人民負。

  隊員們小小地檢討了一下,這邊三位武者已經準備聯手闖關了。

  作為主陣人,亞西法師自覺這個伏魔圈雖然遠遠談不上“金剛”二字,但總算可以在共同聯手禦敵時做到力量配合,不互相幹擾了,而這時因為已經過了一個多小時鐵人陣也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三人以亞西法師為主心骨,薑剛強在左唐春姣在右,法師的長索完全展開足有五六米長,上次闖暗器陣因為與唐春姣離得太近又沒經過磨合才沒使出,唐春姣一手握著腰間的皮鞭,和法師一樣也是怕誤傷隊友上次闖陣沒用出來。

  薑隊長沒有專門配備的軟兵器,不過特種部隊身上的所有帶子都是特製的,關鍵時候改裝成攀爬索吊兩個人的重量完全沒問題,於是在武裝帶的一頭裝上鐵環,倒也勉強得心應手。

  因為方才薑隊長闖過一陣,眾人料定若是一開始就用輕功取巧必然吃大苦頭,所以亞西法師當先入陣,薑隊長和唐大小姐護在兩翼成一個小小的楔形隊伍,三人各顯身手,在鐵人間左環右繞,看似獨立,但又始終不離彼此兩米之外,薑隊長依然是上次形意猴形加鳥形的身法,盡量不和鐵人硬碰硬,亞西法師反而威猛多了,沒見他如何邁步整個身體斧切般劈入陣中,中突直進,隨著一陣陣乒乓咚鏘的清脆節奏,法師身後留下一條筆直的場道,兩側鐵人揮臂敞開,為之讓道,竟似兩支開門迎賓的鋼鐵儀仗隊,很難想象這樣瘦小幹枯的身軀裏竟藏著這般威猛的勁力,所謂金剛之力,莫過於此。

  三人中唐春姣無論修為招式均在末位,不過她唐家子弟從小拿機關當玩具玩的特殊成長環境鍛煉除來的身手也不是易予之輩,麵對這等機關大陣她的表現毫不遜色於另兩人,隻見唐大小姐身法飄若驚鴻掠影,動如飛鳥投林,來回穿插在鐵人之中,居然是三人中看起來最輕鬆的。

  三人突進片刻,約定好一般同時躍起,依然保持著亞西法師居中的楔形隊伍,半空中三條索影交織在一起,將迎麵射來的一波暗器盡數彈開,三人所使武器雖然各有不同,尤其亞西法師那條五六米長的怪索被他拿在中間,左撥右打,遠遠望去就似一尊雙臂長了兩條觸手的妖怪,說不出的詭異淩厲,又像一條舞動翻滾的大黑長蟲,活物一般頭尾搖擺,時不時照應一下身畔兩位隊友手中同樣舞得活靈活現的皮鞭和武裝帶,三條各具形態的索影卻似結成了一個渾然一體的大圈,這半吊子的“金剛伏魔圈”遠遠談不上銅牆鐵壁,權且算作勉強能避雨的茅舍,雖有疾風驟雨,也落不進這小小的屋舍。

  ps:今天二更吧,求訂閱。